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39

第39章 国立剧专开拓了中国高等教育戏剧教育之路(2)

剧专教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言传身教,甘于寂寞,对戏剧教育事业非常执着,因而国立剧专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剧专教师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在把学生引进戏剧殿堂的同时,还教给他们潜心治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这种优良传统在剧校不断发扬光大,滋润着一大批在国难期间走进国立剧专的同学们。曹禺曾为剧校教室拟过一条标语:"戏剧是宗教,舞台是圣殿,只有虔诚的信徒,才能进人殿堂"[s3。这条标语成了鼓舞师生潜心治学的座右铭。在重庆办学时期,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丹尼(金韵之)主持表演基本训练课程,引进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训练方法,她认为,斯氏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在忠诚与热爱戏剧艺术的前提下,演员要进行的,一是形体训练,二是感情体验。她特强调了斯氏培养演员的一个着名观点,"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演员,决不会是一个好演员"。这个观点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这些一流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剧专人才辈出的关键。原剧专第七届学生、台湾着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王生善于1991年5月重访江安时,深有感触地说:"江安这个地方之所以出了这么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严格的教育。"他还特别回忆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往事:"我刚入校不久,就亲眼看见本届的谢晋大哥在排演《哈姆雷特》时迟到十多分钟,被老师罚站。后来各地校友会的同学都告诉我,谢晋常常用这件事教育同他一起排戏的青年演员。"谢晋后来成了我国着名的电影大师,曾导演过《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和《高山下的花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举办第一届电影节,给4位对祖国电影事业作出显着成绩的着名导演颁发荣誉奖,其中有两位是原国立剧专的学生,一位是谢晋,另一位是凌子风(曾导演过《骆驼祥子》、《边城》等着名影片)。

三、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专才教育,坚持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教学原则,培养学贯中西的现代戏剧人才从剧专的办学宗旨"研究戏剧艺术、养成实用戏剧人才、辅助社会教育",可以看出,该校培养目标是,有坚实厚重戏剧理论基础和扎实表演功力的研究人才和表演艺术家。

剧专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并最后落实在用的教学原则。1936年2月,余上沅在学校第一届公演讲话中说:"本校的宗旨是'研究戏剧艺术,养成实用戏剧人才......'根据这个,我们不能不及早举行公演。因为研究戏剧艺术不是可以单从书本上着手的,实用戏剧人才的养成更需要舞台上的经验,在观众的合作、督促、批评之下,戏剧艺术才容易得到进展。

不但表演技艺离不开观众,就是研究戏剧理论,编排剧本,以至于剧场的经营管理,也没有一样能够离开观众。一个人的舞台经验越多,他将来的成就才越有把握。"在余上沅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剧专教学形成了有特色的戏剧教育之路。

(一)重视通才教育,培养学生"戏剧是综合艺术"的整体观念

该校最初只设话剧专业,后来增设了乐剧科。以后话剧科又分设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编剧和理论几个专业,分别属于剧场艺术和理论编剧(戏剧文学)两组。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论你学什么专业,都要求打好两方面的基础。

第一,基础理论方面,加强综合文化知识教育。据《国立戏剧学校一览》(1939年版)介绍,学校开设了国文(吴祖光、陈瘦竹、丁易等)、英语(曹禺、陈瘦竹等)、历史(景慧灵、冯竞)、绘画(余钟治、余文治)、戏剧概论(杨村彬)、西洋戏剧史(陈治策)、中国戏剧史(刘静沉)、西洋剧本选读(曹禺、焦菊隐)、希腊戏剧(洪深)、文艺心理学(美学--曹禺、陈瘦竹)、编剧(洪深)、戏剧批评(陈瘦竹)。以上课程的设置,为把学生培养成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表演艺术家和研究话剧的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表演的基本训练"也是全校的基础课程,开设有舞蹈、声乐、国语正音、表演基本训练、表演体系研究、表演问题研究、排练等课,且都是名家授课。这些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求很高,都是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特别是对于导演和剧作家来说,懂得表演,熟悉舞台规律,更是获得成功的基本功。

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和戏曲,借鉴它们的表演风格和方法。学校聘请了武术老师杨福安执教,这是一位有名的武生演员,尤善演《西游记》中的猴戏,后因嗓音嘶哑而离开舞台,来校专教武术并协助排演一些京剧节目。与此同时,学校还组织同学抽空观看江安茶馆业余川剧座唱,请来江安演出的川剧演员到剧校作专场表演。据剧专第五届学生夏阳回忆,着名川剧演员曹俊臣(艺名曹黑娃)在剧专演出《放裴》,他的表演艺术,特别是小生的"褶子功",迷住了不少话剧界的名流。剧专教师、着名作曲家沙梅还专门为曹俊臣组织了座谈会,详细阐述《放裴》及表演的艺术价值。后来学生在话剧表演中,借鉴了不少戏曲及武术的表演风格和手法。

(二)重视艺术实践,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原剧专教师阎折梧回忆了"导演"课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导演技术时,"讲、做、评、用相结合",讲完理论后,接着排练,学习自由组合,排演短戏或大戏片断,教师到现场具体指导、修正,并讲解理论依据,使学生不仅要懂得某一构思、某一技巧应用怎样处理,还从理论上懂得何以要这样运用。组织学生抓紧时机排练独幕剧、街头剧以丰富其导演经验。至毕业前即在导演教师指导下排练大戏,有的达到相当好的水平。

"表演课注重实践,从做中学。至于舞台美术课除绘图、设计外,务使人人动手,使每一个设计者都懂得制作。甚至所有学生,无论编、导、演哪一组学生,都得通过'剧场服务'课,从拿榔头敲钉子学起,参加舞台迁景及各部门管理工作,这就使学生都能实际经历演出的各个环节而不致脱离舞台实际。"

(三)鼓励学生创作和创新,这是剧专教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曹禺主讲"编剧"和"剧本选读"两门课。其中"编剧"课理论色彩要浓一些,而"剧本选读"则是在掌握编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外着名剧作让学生掌握话剧的创作规律,然后布置学生编写剧本。这种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教学方法,被剧专教师普遍采用,且由教师带头实践。曹禺在执教"编剧"课期间,他不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而且还以身作则,先后编译9个剧本,在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而在校内形成了创作剧本的热潮。学生写出来的习作,他都认真审读批改,有演出条件的,交给教务处组织学生自己导演和排练。

据国立剧专第三届学生李乃忱回忆,第三届的何之安写了《末路》、《皇军与美人》,寇嘉弼写了《大少爷》,张世骝(石流)写了《最后胜利》,第四届的刘承清(陈青)和宋清涛合写了《烟枪换步枪》,张家浩写了《红色马》(据李乃忱在其他文章中回忆,第四届的钟锄云在刚开始读二年级时,用四川方言写了一个破除迷信的独幕话剧《李仙娘》,曹禺亲自导演该戏,演出后,很受学生欢迎),第五届季紫剑写了《可怜林子青》等,大都以各种不同的戏剧表现形式(突破了话剧的框框),由学导演的同学担任导演,排成后再对外公演。也有的只在校内试演,供同学观摩,同样也收到一些效果,给学生一次很好的实习机会。

(四)学校还通过实习公演提高学生的演出水平

校长余上沅认为,戏校毕业的学生,"要成为一个好演员,再加十年的苦功才行。我们对于演员的艺术是应该有一个很高的理想的"。此语道出了培养一个演员的艰辛,与杨小楼、梅兰芳等戏剧大师所说的"三年出个状元,三年出不了个戏子"是一脉相承的。基于以上因素,余上沅非常希望通过实习公演加强学生表演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从艺打下扎实的基础。按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一次小规模公演,每月有一次大规模公演。公演属学术性质的演出,结合公演,讲述该剧产生的时代及剧作特点,或印发演出特刊说明演出意义。每次公演的演员由全体学生轮流担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演戏的机会。剧专14年历史,演出了曹禺、陈白尘、吴祖光、田汉、洪深、李健吾、杨村彬、郭沫若、夏衍、阳翰笙、宋之的、于伶以及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高尔基、莫里哀、奥斯特洛夫斯基、哥尔多尼等戏剧大师的经典作品共179出。

据第一届学生马大儒回忆,学生还挤出业余时间,为外校排戏,附近学校成了剧专同学的实验基地。假期中,由同学发动组织旅外公演,大大增强了学生独立导演、表演、演出管理、舞台管理等方面的才能,因而毕业后就可独当一面领导演出工作。

四、结语

(一)国立剧专是为了适应我国话剧走向成熟后,需要大批专业演员和研究人才的需要而诞生的。在14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研究戏剧艺术,养成实用戏剧人才,辅助社会教育"的宗旨,为我国造就了千余名优秀的戏剧艺术人才,为推动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国立剧专的又一贡献就是把西方先进的艺术教育模式引进中国,然后再根据中国对戏剧人才的需要,摸索出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艺术教育模式。特别值得称颂的是,由于剧专教师熟谙中西两种文化的背景,因而他们没有照搬西方的艺术教育模式,而是力图使剧专有较浓厚的中国色彩,力图使其朝着为中国现实需要的"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以拓展在中国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对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