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38

第38章 国立剧专开拓了中国高等教育戏剧教育之路(1)

国立剧专的建立,开创了我国由国家创办高等戏剧院校,培养现代戏剧家的先河,开拓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高等戏剧教育的道路,研究国立剧专的办学经验,对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融合中西大学的教育理念,探索建立中国式高等戏剧教育体系,坚持"正规化、专业化"的办学原则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体现和凝结,学校的实践需要教育理念的指引。1935年10月,国立戏剧学校创建时,确定学校以"研究戏剧艺术,养成实用戏剧人才,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这是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指导原则。余上沅校长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又到美国卡内基大学专攻戏剧。他出任国立戏剧学校校长后,广泛吸收卡内基大学戏剧专业的办学思想,参照他们的办学模式,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了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在融合两校的办学特色后,实行了中西交汇、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据原国立剧校教授阎折梧撰文称:"余上沅当年回国从事戏剧教育,原拟有一个规划。他在美国卡内基大学美术学院戏居专科学戏,回国后,就把他的主任教授史蒂芬斯、副教授华拉斯的一套办学方针、制度、教学方法运用到创办北京国立艺专戏剧系和艺术学院戏剧系方面来。后因种种关系而未完全实现。当他就任剧校校长时,原规划仍以他母校卡内基大学戏剧专科为模式,只因当时国民党梦想快出'为我所用'的戏剧人才,而限学制为两年毕业,他便把原拟规划压缩在二年内完成,但仍未放弃逐步向'专科'学校迈进的步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余上沅提到的卡内基大学美术学院戏剧专科,并非教育体系或办学层次上的"专科",而是专业分工上的"专科"。卡内基大学美术学院戏剧科属于大学四年制本科。

1923年11月起,他在《晨报》副刊发表以《芹献》为总题的多篇文章,介绍美国戏剧艺术和自己的感受。其中第二部分题为"卡内基的戏剧专科",文中称:"大学共分四年,第一、二两年普通,第三、四两年分系。发音、表情、读剧、演剧,是四年不断的。第一年男生须习布景及舞台上各项杂工,女生须习制作服装。学生的工作,与一般戏院的一样,须要切实动手,不能只知理论。因各人的兴趣不同,到了第三年便开始分系,有的侧重导演,有的侧重编剧,有的侧重演剧。毕业时还给予戏剧学士的学位。有了戏剧学士学位之后,还可继续在大学研究;有了特别贡献时,学校颁给戏剧硕士学位。"余上沅办戏剧学校追求的目标是高层次的戏剧本科院校,尽管最初将学校定位为中等戏剧学校,但学校有一流的师资水平,他仍不断尝试建立高等戏剧院校的教育体系和办学层次,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第一,探索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创办成人教育特别班。特别班于1935年12月15日行开学典礼,16日起每天晚上行课,陈治策兼任班主任。特别班新生共23名。学生一般是已有职业且愿意从事话剧运动的,或对话剧已有特殊经验正在从事话剧运动的人,给他们一个学习和深造的机会。特别班的宗旨是,"推广艺术教育,发展话剧运动"。

第二,探索招收研究生,成立研究实验部,向培良为实验部主任。1937年10月18日,戏剧学校流亡在长沙办学时,增设研究实验部,招收研究生10余人,"半为第一届毕业生,半为社会上有志戏剧且有相当戏剧学识之士,在该部导师指导下从事戏剧之研究与实验"。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裁撤研究实验部。

该校第一、二届学生为二年制,第三至第五届为三年制,以上各届均招收初中毕业以上程度的学生,实际上不少新生是高中程度,有的甚至读过大学,有的曾是戏剧演员或戏剧爱好者。

从1940年6月起,国立戏剧学校改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学校升格为专科后,在原有话剧科的基础上,增设乐剧科,高级职业科。在中国举办乐剧科还是初步探索,主要探索在中国培养乐剧人才是走西洋歌剧的道路还是走中国民间歌剧的道路,试了五年后,把乐剧科师生并人音乐学院。1945年秋,话剧科分为话剧剧场艺术组、专科理论编剧组及高级职业科,学制2年,招生标准改为吸收高中毕业以上及同等学力而有戏剧实践经验的青年。

以培养现代话剧演员为目标的国立戏剧学校,在青年中有很大的吸引力。据江安国立剧专史料陈列馆馆藏资料《本校小史》介绍,第一届计划招收60人,但报名者共计567人,除南京、上海、北平、武汉四个考区外,各省市送来应试的考生是先经预试后筛选出来,按此统计,报名者1000余人。最后录取的60名考生中,几乎大半都有过社会经验或演剧经验,有不少大学生,高中毕业生更多;许多人曾写过小说、小品文、剧本,或在社会上、学校里当过业余剧社的领导人,真正刚从学校毕业的初中生很少。学校除设校长一人外,下设教务处,事务处;同时设4个委员会,有训导委员会、演出委员会、图书委员会、出版委员会。

学校自迁重庆后,先后增设了"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话剧运动史编纂委员会"、"中国固有戏曲研究会"。

学校精神对学校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立戏剧学校切合戏剧院校的实际,办学理念的要求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了校训、校旗、校徽、校歌等。

校训在形成学校精神、促进学校发展、铸造师生灵魂中起了重要作用。余上沅为剧校制订了"精诚立达"的校训,国立剧专第一届学生,在台湾地区工作的贾亦棣撰文回忆:"据余上沅校长解释说,'精诚'二字取义于《庄子·渔父篇》,所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动人是表演必须的目的,切合学习戏剧的真谛;而后者'立达',取义于《论语·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是剧校培植人才的本旨"。贾文认为,余校长采用"精诚立达"作为校训,意义确属不凡,不仅表现他的特立独行,也可见余校长办学的襟怀与抱负。

校旗的含义是:戏剧的最高目的为真善美。

校歌的中心思想是,让学生牢牢记住,为真善美用功的目的,是要"铸成唤醒国魂的警钟";鼓励学生掌握戏剧艺术,"勇敢地冲锋",去敲动"洪钟"。

从校训、校旗、校歌的制订,反映出国立戏剧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它要求学生对戏剧的追求要精益求精,要以真实可信的成果为社会服务,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的一种积极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时,它要求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立身处世,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校旗、校歌中,进一步强调了办学的意义和追求,希望戏剧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要求未来的戏剧艺术工作者成为"唤醒国魂的警钟",使中国人真正成为面貌一新的"现代人"。

二、罗致一流戏剧师资,营造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余上沅校长深受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习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广泛吸收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对于教师(包括聘请的兼职教师)主要看他有无专门学问,不太看重政治倾向和年龄大小。因而,剧校聘请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或有发展前途的艺术界精英来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奠定了剧校教学的基石。

强大的剧校教师阵容的特点可用16个字概括:五湖四海,博大兼容,无私奉献,风格多元。

在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有留学归国的艺术名家,更有国内知名的艺术大师及各界名家。他们既从西方学到了新的戏剧知识和先进的教育模式,又从传统戏曲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西文化交汇、整合的基础上,他们探索出了既是现代化的,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发展模式。

历届教师主要阵容如下:

留美学历:洪深、陈治策、张骏祥、余上沅、梁实秋、应尚能留英学历:黄佐临、金韵之(丹尼)孙家琇、李曼瑰、储安平留法学历:焦菊隐、李俊昌、徐悲鸿留苏学历:戈宝权留日学历:田汉、吴晓邦外籍教师:海伊迪、葛丽华、于司宾郎着名的戏剧家、艺术家及学者(含客座教师,以下知名人士有留学经历者,未标出)梅兰芳 程砚秋 赵元任 曹 禺 罗家伦 宗白华谢寿康 曾昭伦潘光旦 马彦祥 王家齐 贺孟斧 陈白尘 吴仞之章齐泯 陈鲤庭阎折梧 应云卫 杨村彬 吴祖光 唐君毅 向培良方令孺 叶圣陶陈子展 张定和 章靳以 丁 易 王元美 沙梅刘静沅 陈瘦竹盛 婕 沙梅(以上名单主要来源:李乃忱《献身戏剧教育的余上沅》,载《国立剧专·江安》,江安文史资料第七辑,第155页)尽管上述名单只是国立剧专历届教师的一部分,但它足以代表了学校强大的一流师资队伍。抗战爆发后,虽然跋山涉水,频繁迁徙,落脚闭塞落后的江安,仍能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原因何在呢?

首先,国立剧专师生把戏剧教育事业与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传承文化薪火、保存中国高等戏剧教育根脉和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校之长的余上沅,虽经历了转徙流离之苦,但他仍千方百计要保存这所全国唯一的戏剧学校,并坚持战前的教学和演出水平,他说:"对于戏剧的水准,我们还是极力维持以前在南京的高度"。因为抗战胜利后,国家需要大批各方面人才,所以,他提出了"为国储才"的思想。他要求即使在战争环境中,仍要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借以补足他们应学的功课"。因此,余上沅充满信心地到江安来了。

吴祖光身边总离不开一套《文山先生全集》,每当夜深捧读,这位南宋民族英雄的着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动得心潮澎湃,必胜的信念支撑着他,为了神圣的抗战,吃苦流血也心甘情愿。他认为,"文天祥所有的是最伟大的纯正的爱,他感动了我","为了'爱',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自己的生命"。

剧校一大批着名的爱国艺术家和教授把戏剧教学与国家的前途拧在一起,放弃了优越的都市生活,共同怀着"为国储才"的愿望直奔小城江安。

其次,国立剧专不少教师是"五四"新思潮的直接承受者,或是东西文化互补的受益者,具有献身中国戏剧事业的热情和理想。余上沉在青年时代就立下誓言:"终身做戏剧的仆人";洪深有一句名言:"让我们生命毁灭吧,只要中国的戏剧能够存在"叫。一个将戏剧视为神圣事业甚至生命的人,不管前路出现任何艰难险阻,他们都将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浩然正气,沉潜于文化创造,默默地培育戏剧英才。

一位学者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一所真正伟大的学校,应该犹如一个核心,能聚集来自各地的自由思想者。"国立剧专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山区办学,能够聚集大批中国一流的戏剧大师和艺术名家,不仅体现了校长组织者的才能,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曾在江安国立剧专学习过的第九届学生陈永祥对该校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非常赞叹,他说,余上沅校长"和当年许多大师前辈们一道,历尽艰难困苦,不顾逆境坎坷,也从不满足顺境多彩,几乎把中国当代的戏剧大师、着名学者、艺术家,都齐集一堂,集思广益,共同开拓国立剧专这块丰沃的园地。剧专因有了一位这样杰出卓越的领导者、组织者,才踏出这段丰富的历程,才耕耘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奠定了我国戏剧运动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