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亡中的戏剧家摇篮
1764400000019

第19章 中国第一个国立戏剧学校的诞生(11)

2. 在陪都上清寺的办学

国立戏剧学校师生从万县到重庆是元宵节后的事了,大部分师生是分班级、分期、分批集体乘轮船抵达重庆的,有少部分教职工是随运载教学设备、行李的木船离开万县的,这部分教职工到重庆的时间要晚些。首批乘轮船离开万县的10人,是1938年2月17日,到达重庆时是1938年2月18日15点过;其余同学,以后陆陆续续到达重庆,2月底基本到齐;个别在途中滞留较久的同学,到达重庆已是4月份的事了。首批到重庆的人员,先住曾家岩"知还山馆",那是一幢两层楼的宅子,房间不多,很狭窄。此时寒假将尽,余上沅校长等一面积极活动寻求另外的校址,一面积极准备开学。在重庆各界支持帮助下,觅得上清寺140号为校址,那是一栋连地下室共三层的楼房,长约百米,楼房一面临马路边,一面是一片山坡庄稼地。经过一番修缮,并在山坡地与楼房之间搭起一座宽大的席棚作为活动场所和饭厅,这样,除了办公室、教室,还有男女生宿舍,地方较"知还山馆"宽敞多了。在临街的二楼一间门面上挂起了"国立戏剧学校"的牌子,作为校门。尽管简陋,国立戏剧学校的师生们总算又有了自己的学校了。

经过一番积极准备,1938年2月28日,国立戏剧学校在重庆上清寺开学。

全面抗战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条件形成,国内矛盾已经受到民族矛盾的制约,国共两党的斗争也在共同抗日的大局下得到缓解。作为陪都的重庆,随国民政府中央党政要员的入住,各机关、部门的迁人,一时成了国统区政治、文化的中心,吸引着各界名流的纷纷趋集,促进了重庆抗日民族激情的高涨。国立戏剧学校迁到重庆后,与学校相关的一些情况有了新的变化。

首先,1938年3月,陈立夫在重庆就任教育部长,主持制定并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实施方案》。4月,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为加强戏剧艺术教育,发挥戏剧之最大功能,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设置了专门主管戏剧的机构人员,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的洪深任戏剧科科长;在中央宣传部设置电影戏剧事业处(后改为艺术宣传处),教育部亦指定社会司主办全国戏剧教育。鉴此,国民政府遂将国立戏剧学校改属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管辖,国民党中宣部不再直接参与管理。

其次,原校务委员会主任张道藩因故被免去了教育部次长职务,改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教务长去了,校务委员会主任张道藩的改任,削弱了张道藩对国立戏剧学校的控制。

再次,接替张道藩任教育部次长的顾毓琇(一樵),不仅是一位被誉为"国际桂冠诗人",学贯中西、文理兼长的着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有不少剧作的戏剧喜爱者。他曾与余上沅、闻一多、熊佛西、梁实秋等同船赴美留学,在美国留学期间,又与梁实秋、余上沅、闻一多、熊佛西等人一起倡导"国剧"、编剧本,并在波士顿共同演出了由他改编的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顾、余两人在戏剧艺术方面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交往频繁。余上沅校长在长沙时提出的,将国立戏剧学校学制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的方案,得到了顾毓琇等的支持,并为教育部认同批准。学校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后,经费也从过去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分拨的每月3600元-4200元,改为直接由国库按每月6000元拨给。加上国民政府为了保证战时教育的维持和发展,决定对沦陷区和战区内迁学生和教师实行救济,于1938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开创了有史以来广泛地对学生发给贷金或供给伙食的先例。贷金足额,每人每月8至10元,贷金半额,每人每月4至5元。各大中学校对学生实行贷金制,学生们几乎都拿到了贷金。这些对再次办学于"国都"的国立戏剧学校的再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国立戏剧学校由长沙迁到重庆,也给国立戏剧学校办学造成了暂时的困难,校舍的选择修缮,原有师生的散失,新的办学环境、氛围的营造,这些都是需要国立戏剧学校师生们重新开拓的。由曾家岩"知还山馆"到上清寺140号,解决了师生们落脚的基本问题,使师生们有了自己的学校。师生的严重散失,给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原在长沙的专任教师跟随学校到重庆的已不多,陈治策、向培良、胡葵荪、胡投、朱之倬等都没到重庆来任教,谷剑尘到重庆后也因故离开了学校。学生中,二届的在长沙时就只有19人,在上清寺开学时只有16人,在长沙和重庆期间,石莲馨、王大化、江蕴端(江村)、赵鸿模(牧虹)等先后离去,到7月份毕业时,只剩下13人;三届的也流失了不少,长沙时的34人到重庆后只有27人。另外,剧校迁到重庆上清寺后不到半年时间,教育部就下令裁撤了在长沙时创建起来的"研究实验部",严重影响了余上沅的办学规划,中断了"研究实验部"正在从事的《戏剧大辞典》编辑等戏剧研究工作。

迁到重庆上清寺的国立戏剧学校,可以说是机遇和问题同时并存,学校不得不抓住机遇,重整旗鼓,继往开来。

1)组织机构的调整完善。在重庆上清寺期间,余上沅校长为了完善学校内部组织机构,以推进工作,继续聘曹禺为教务主任,新聘贺孟斧为研究实验部主任、杨子戒为总务主任、廖季登为训导主任。1938年7月,教育部责成国立戏剧学校裁撤研究实验部,学校以研究实验部原班人员组建起了向职业化的"校友剧团"过渡的"校友会筹备处",并由原研究实验部学员汪德负责,在汪德的主持下,"校友会筹备处"做了不少联系、宣传、演出等卓有成效的工作。暑期后,"校友会筹备处"的同学分赴各地就业,校友会筹备处留校任教的蔡松龄、沈蔚德、陈永倞团结三、四届同学继续开展工作,并坚持到江安时期,为以后在江安建立"剧专剧团"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抗战以来各地各方面戏剧演出活动之迫切需要和从事戏剧宣传工作者日益增加的新情况,国立戏剧学校于1938年9月特别设立了"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该会具体负责工作为:

(1)指导工作:①派员协助导演剧本;②协助或辅导剧团工作之设计;③舞台工作之指导或协助;④舞台技术及表演技术之指导;⑤剧本演出之示范等。

(2)训练工作:①协助或辅导战时之戏剧讲座;②协助举办战时戏剧工作人员之短期训练;③举行辅导座谈会。

(3)供应工作:①供给或介绍剧本;②布景道具之代制或租借;③化装用品之代制或代购;④戏剧导演及演员人才之介绍。

(4)编辑研究工作:①剧本编写之指导;②抗战剧本之编印;③战时戏剧丛书之编印;④剧坛情报之发行;⑤戏剧周刊之编辑;⑥剧本索引之编制;⑦戏剧理论及技术之研究与研讨。

(5)推动戏剧社会教育工作:①辅助民众学校演剧;②辅助演出茶馆剧;③辅导游行剧;④指导灯剧;⑤协助演出仪式剧等等。切实给予戏剧工作者以人力、物力的帮助,减少他们工作中的困难,使战时戏剧演出宣传能够广泛而深入地顺利展开。

为了抓好此项工作,余上沅校长不仅亲自兼任了"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还特别聘请了阎折梧任秘书,沈蔚德任编辑。编辑出版工作卓有成效,该期先后在《中央日报》按期编辑出版副刊《剧周刊》、《剧坛情报》和《校友通讯》月刊。编辑出版了贴近战时需要的《战时戏剧丛书》、《战时戏剧讲座》、《古城烽火》、《黑字二十八》(即《全民总动员》)、《新型街头剧》、《抗战独幕剧选》、《从军乐》、《战时戏剧概论》、《战时戏剧设计问题》、《四川方言抗战剧》、《战时戏剧演出法》等十多种刊物;为适应各地演出需要,出版油印独幕剧小丛书《反正》、《炸药》、《可怜虫》、《末路》、《红色马》、《干不了也得干》等十余种;小丛书都是无偿函索赠送。为编纂《中国话剧运动史》,还曾专门成立了以张道藩、顾一樵、梁实秋、赵太侔、余上沅、黄佐临、万家宝、阎折梧、舒蔚青等为委员的编委会,由舒蔚青任总编,并登报征集话剧史料。当时舒蔚青曾编辑出版了《中国现代戏剧图书目录汇编》,舒蔚青去世后,其藏书和手稿收藏在国立编译馆。

在"抗战第一"的时代潮流中,国立戏剧学校的师生积极投人时代洪流,竭诚服务于"抗战第一"的时代主题,特别组建起"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这是对学校组织机构最切实的一种完善,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战时教育客观需求在时代中融合后的结晶。"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的设立将学校教育和全社会、全民族的抗战结合起来了,将国家民族的责任作为了自己的神圣职责,把自己完全溶入到了抗日救亡、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洪流中,国立戏剧学校绝不是一个只为艺术而艺术的"学院派",而是中华民族抗战群体中一个抛弃了小我的文艺战士。国立戏剧学校的教育、职责已经突破传统的校园、学生范围,扩伸到了社会、民众,这是一大发展,这一发展为以后国立戏剧学校战时戏剧教育的开拓奠定了可靠基础。"战时戏剧辅导委员会"成立以后,在余上沅的亲自主持下,积极开展工作,在推动社会教育,训练战时戏剧工作人员,推广抗战戏剧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2)充实师资。国立戏剧学校由南京到重庆上清寺的两次迁徙,师资严重散失。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余上沅校长和曹禺主任充分利用当时重庆的人才优势,对学校师资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充实。聘任了阎折梧、叶圣陶、陈子展、张平群、孙文本、陈白尘、金律声、王思曾、金毅、方令孺、吴祖光、贺孟斧、戈宝权、张圣奘、卢冀野、张定和、章靳以、应尚能、吕斯白、余克稷、杨济时、刘冬珠、萧誟嵘、梁实秋等为国立戏剧学校专兼职教授(导师)。曹禺得知黄佐临、金韵之(丹尼)夫妇从英国留学归来,张骏祥也从美国留学回来,便写信诚恳地邀请他们到剧校来任教。对流行于欧洲的当代戏剧理论与演出流派都有研究的黄佐临、金韵之(丹尼)应邀到剧校任教,为国立戏剧学校引进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于教学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科学训练方法,从此在国立戏剧学校得到较为系统的实施和永久地传承,使国立戏剧学校的教育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这些专兼职教授(导师)任课情况分别为:表演专任导师--万家宝、贺孟斧(兼)、黄佐临、金韵之、阎折梧等。

曹禺讲授剧本选读、编剧概论,吴祖光讲授国语正音,陈白尘讲授戏剧概论,梁实秋讲授莎士比亚研究,方令孺、叶圣陶、章靳以讲授语文及中国文学,王思曾讲授英文,吕斯白讲授绘画,金毅讲授化装,应尚能、金律声、张定和讲授音乐及练声,卢冀野讲授中国戏曲史,陈子展讲授诗词研究,萧誟嵘讲授应用心理学,余克稷讲授灯光电气,张平群讲授西洋戏剧史,余上沅讲授演出法、排练,黄佐临、贺孟斧、阎折梧讲授导演术,金韵之讲授表演基本训练和舞蹈练功,戈宝权讲授苏联戏剧,孙文本讲授社会学,张圣奘讲授历史、东西文化艺术。

1938年夏,研究实验部结束时,沈蔚德、蔡松龄、陈永倞三人留校任教,分别讲授编剧、表演、舞台美术课程。兼任者多为复旦、中大、重大、南开等大学教授及音乐学院、音教会名家。还有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名家、戏剧家等。该时期的国立戏剧学校可谓人才济济,整个教师队伍显示出年轻、积极、开拓,专业扎实,结构科学。剧校师生把这段时间称之为"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也有暗喻黄佐临、金韵之夫妇在剧校的意思)。这样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名家作国立戏剧学校的教授、导师,为国立戏剧学校正规、严谨、务实的教学,为二、三、四届学生成才提供了可靠保证,这对二、三、四届同学来说,可谓不幸辗转迁徙中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