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17606300000049

第49章 附录一(1)

萧乾年表

鲍霁编 文洁若增订

1910年

1月27日,萧乾出生于北京东北城根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里。其父是个管开关东直门的差役,穷得直到中年才娶上老婆,而在自己的唯一儿子出生前月余就死去了。其母吴氏,汉族,也出身寒微,无力独撑门户,只得带着幼子寄居在叔舅家。

1916年 6岁

进入设在新太仓一座姑子庵里的私塾,取学名曾路。因无钱给垫师送礼常遭笞打,不到半年就呆不下去了。后又进入九道湾一家私立新式学堂,不料需钱更多,挨打也更多……

1921年 11岁

进崇实小学半工半读,改名萧秉乾。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进一家地毯房去干活,下午才得以去上课。就在他从地毯房领到第一次工钱的时候,他苦命的母亲死去了。

萧乾的大堂姐,在其母出去给人佣工乃至死了以后,对他多方照料和保护,并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为他讲述《济公传》、《小五义》或者《东周列国志》的故事和唱儿歌、民间曲调。

1923年 13岁

小学毕业,入崇实中学,继续半工半读。

1925年 15岁

“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投身到北京学生沪案后援会组织的宣传活动。

1926年 16岁

暑假,初中毕业后谋求职业,一度充任北新书局练习生。工作之余,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和《语丝》上的文章,也读了不少其它新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译作。华林的《新英雄主义》曾对他有很大影响。对易卜生的《国民公敌》中一句台词“最孤独的是最坚强的”特别喜爱,曾抄录作为座右铭。

在北新两个来月里,因同两个小学徒一起为改善待遇而“罢工”——“把工作放下,像是玩捉迷藏似地,偷偷跑出去了”,结果丢了工作,“又溜回了崇实”。

回崇实中学后即升入高中一年级,不久秘密加入C.Y.——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校内组织了一个互助团,把一些宣传革命的小册子传给家境贫寒的学生们。冬,被统治北京的张作霖的侦缉队逮捕,受到拷问,没有屈服。后由其四堂嫂的疏通并经校方保释出狱,但仍被学校继续软禁,不许出校门。

1927年 17岁

冬,北伐军到达北京(这时已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共已分裂),他误以为“这下革命成功了”,就不等软禁取消又活跃起来,不久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兼校刊主编。

1928年 18岁

冬,修完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被崇实校方以“闹学潮”的罪名开除,并得到消息说,他的名字已上了国民党市党部的黑名单。遂应一个潮州籍华侨同学之邀,去汕头。改名萧若萍,在宕光中学谋得一个教国语的职位。

1929年 19岁

春,同一个小学女教师相爱,但为她的学校校董(同时又是国民党要员)所破坏。初恋以悲剧结束。其长篇小说《梦之谷》就是本于这个真实故事而写成的。

暑假,从汕头回到北京,改名萧乾,暂时进入不要文凭的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班。不久,同杨刚相识,得到杨在思想上的帮助。

这期间,还因听杨振声讲现代文学课,而与杨建立师生之谊。

1930年 20岁

暑假,借假文凭考进辅仁大学英文系本科。仍靠“半工”以维持大学的生活,除了曾从事为人推草坪等杂务外,还帮一美国人编过英文的《中国简报》(China in Brief),负责其中文学部分,以“专号”形式介绍过鲁迅、郁达夫、茅盾及沈从文,并译载了鲁迅的《野草》、闻一多的《洗衣歌》,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等作品。

由于为《中国简报》写访问记而结识了沈从文,还根据杨振声的现代文学讲义提供的线索,先后将郭沫若的《王昭君》和田汉的《湖上的悲剧》等译成英文,登载在《辅仁学报》上。

1931年 21岁

继续在辅仁英文系学习并向《晨报》投稿。

“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给了他很大刺激。

1932年 22岁

因与辅仁大学英文系系主任争吵,也为了挣点学费,自八月起休学一年,到福州英化中学教国语,其短篇小说《蚕》里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就取自这时的生活体验。

1933年 23岁

夏季,重返北京,随即转学燕京大学新闻系。由于选修斯诺开设的“特写——旅行通讯”等课程,结识了这位“还不到三十岁”的美籍教授。斯诺的启发,促使他选择了新闻记者的事业。与杨刚协助斯诺编译《活的中国》。

冬,在沈从文编的《大公报》“文艺”上,发表了其第一篇短篇小说《蚕》。

年底,结识了正在北京编《文学季刊》的巴金,由此建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巴金关于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一些意见,对于正处在创作起步的萧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34年 24岁

暑假(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暑假),借一个在平绥铁路上当货运员的孟姓朋友所提供的便利,第二次往来于北京与包头之间进行采访。九月,写成其《人生采访》的第一篇特写《平绥琐记》。

开始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书评研究》。

这一年,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邮票》、《花子与老黄》、《邓山东》、《篱下》等八篇,除了陆续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并开始在《水星》杂志上发表。

1935年 25岁

3月,短篇小说《皈依》在《水星》杂志第一卷第六期上发表。斯诺特别重视其对西方基督教蹂躏中国人民精神的揭露,就指定他译出来,收入《活的中国》。另两篇同类主题的短篇小说《参商》和《昙》,也是这年发表的。

6月,大学毕业。

7月,到《大公报》编副刊“小公园”,不久改编“文艺”。

这年夏季,鲁西、苏北大水灾。与画家赵望云被报馆派赴灾区采访,前后历时半年之久。一写一画,随作随在《大公报》上发表,后来集在一起就成了《流民图》。

“一二·九”运动爆发翌日,由天津赶赴北京,去医院探望受伤的学生们。怀着满腔愤怒创作了短篇小说《栗子》。

1936年 26岁

春天,被报馆调往上海筹备沪版《大公报》。赴沪途中到南京访问冯玉祥,随即写成访问记。稿子寄到天津《大公报》馆后被检查官扣留,待登载出来时,关于抗战的内容被砍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了。这时正在上海担任伦敦一家报纸驻华记者的斯诺听到萧的介绍,表示愿意“弥补一下”,于是带着萧的介绍信去会见冯玉祥,写成访问记在英国报纸刊出;日本外务省因此向南京抗议。

沪版《大公报》自4月发行,萧兼编津沪版《大公报》“文艺”。此后两年,他基本驻上海,曾由巴金介绍,与鲁迅会晤。

9月,首倡“大公报文艺奖金”。

10月,得知鲁迅逝世噩耗,立即跑到大陆新村采访、拍照,并两次守灵,写《朦胧的敬慕》(散文),送葬时也走在前列。《大公报》为保持其“兼容并包”的姿态,出其意料地在要闻版追悼专栏的右下角抛出一篇攻击鲁迅的短评。他得知后怒不可遏,好像“背后被人捅了一刀”,当即提出辞职,巴金立即予以支持。结果,迫使老板同意,在十月二十六日的“文艺”中以大号楷体字再发一篇由萧执笔不署名的——即带有社论性质的——悼念文章,进行弥补。

这一年,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文学研究会丛书,商务印书馆于三月出版);《栗子》(文化生活出版社于十月出版)。沈从文为《篱下集》作题记。

1937年 27岁

1月,与沈从文联合出版了书信体文学创作短论集《废邮存底》(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分两辑。萧的一辑题名《答辞》,都是选自他1935年接编《大公报》“文艺”以来答读者函。

4、5月间,在《大公报》陆续发表了一组游记散文《雁荡行》。

5月,主持“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评选活动。

6月,先后出版散文集《小树叶》(商务印书馆出版)和《落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8月13日,日寇飞机轰炸上海闸北。《大公报》缩减版面,遣散大量工作人员,萧也失业,离沪赴汉。适值杨振声、沈从文由北京南来,于是一道经湘黔到昆明。不久,复得《大公报》招聘,在昆明继续编“文艺”。

1938年 28岁

夏,自昆明赴香港,进行恢复港版《大公报》事宜,仍编“文艺”,先后发表了来自延安的散文通讯,如严文井的《春天》、何其芳的《新的山西》、吴伯箫的《潞安风物》等,“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内容”。

结识到港募款以为冀中游击区购置急需医药器材的黄浩,根据黄等的讲述,写成特写《爆破大队长的独白》;然后又随黄到岭东几县募款并采访,写成《林炎发入狱》等多篇特写。

这一年11月,中篇小说《梦之谷》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9年 29岁

春,从香港经河内赶到滇缅公路采访。一路上,他看到许多筑路民工壮烈献身和华侨支援抗战的动人事迹,速写成特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

初夏,由滇缅路返回香港后,收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赴任讲师。遂于9月1日离港赴欧,开始了七年的海外生涯。最初五年,一面在东方学院中文系任教,一面兼任《大公报》驻英特派记者。

这一年,国内出版其散文集《见闻》(桂林烽火社出版)和《灰烬》(上海“孤岛”文化生活出版社于五月出版)。

1940年 30岁

4月,在国际笔会上发表“战时中国文艺”的演讲,后扩充为《苦难时代的蚀画》(Etching of a Tormented Age),介绍1919—1940年间现代中国概况,由Allen and Unwin出版社出版,后有瑞士、德国译本。

5月,在剑桥亲睹关键性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年,还写成《矛盾交响集》、《银风笔下的伦敦》等特写。

1941年 31岁

应援华会的邀请,针对丘吉尔悍然封锁滇缅路的作法,到英国几个城市作关于滇缅路的演讲。希特勒侵犯苏联后,他又参加了一次英国进步人士组织的、要求立即开辟第二战场的人民大会,因此受到伦敦警察局的盘问。

其英文著作《中国而非华夏》(China But Not Cathay)由伦敦Pilot Press出版。

1942年 32岁

辞去东方学院教职,到剑桥大学王家学院专攻“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继续为《大公报》撰写通讯及特写。

1943年 33岁

正当他准备写硕士论文时,接受《大公报》社长胡霖建议,放弃学位,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并准备在第二战场开辟后奔赴欧洲大陆。

这一年,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雨夕》、《篱下》、《矮檐》、《栗子》等十二篇,译成英文由A11en and Unwin出版社出版,取书名《蚕》(The Spinners of Silk),后有瑞士、德文译本。

1944年 34岁

6月,在希特勒的“导弹四落”的情况下,雇了五名助手,就在伦敦舰队街挂出《大公报》办事处的招牌。这时期,除了往重庆《大公报》发电讯,也写了不少特写。

秋天,领到随军记者证,成为这时中国“在西欧战场上唯一的记者”。不久,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河。联军攻入柏林后,他是第一批进入柏林采访的记者之一。

这一年,英文著作《龙须与蓝图》(Dragon beards VS the Blue Print)由伦敦Pilot Press出版。

1945年 35岁

3月底,由莱茵前线匆匆赶回伦敦,旋即至加拿大东岸,转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六月六日离美赶回英国。

7月,采访波茨坦会议。

10月,赴纽伦堡采访对纳粹审判,并花了十八天踏访了巴伐利亚省美、法占领区。其长篇特写《南德的暮秋》就是根据这次采访的见闻和感受写成。

1946年 36岁

3月,自伦敦乘货轮“格林诺高”号经苏伊士运河返沪。途中写成《南德的暮秋》。曾在马来亚半岛勾留一个月,遍访新加坡、怡保、吉隆坡、桥城等地,写成《劫后的马来亚》一文。经香港时,应萨空了邀请,同当地进步知识界座谈。

此后,他在《大公报》名义上兼管“文艺”,实际上主要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撰写国际社评。与此同时,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

这一年,《南德的暮秋》单行本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于3月出版,英文文选《千弦琴》(A Harp with a Thousand Strings)由伦敦Pilot Press出版(所选辑的,皆英国古今诗文中有关中国部分)。

1947年 37岁

2月,根据一九四五年访美见闻和感受,补写成特写《美国散记》。

5月,为《大公报》撰写社论《五四文艺节》,对当时上海进步文艺界进行的祝寿活动进行了指摘。

秋,家庭遭歹人破坏,精神深受打击。

这一年,特写集《人生采访》,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于四月出版;所编选的《英国版画选》,由晨光出版社出版。

1948年 38岁

1月底,赴北京参加社会经济学会。会上决定筹办《新路》杂志,由吴景超主编,萧乾负责国际政治及文艺二栏。

萧返沪后,香港进步文化界发动对《新路》的批判。

3月,萧接受复旦地下党学生劝告,坚决辞去《新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