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干什么都要宽打窄用,留有余地,不能吃光用净,要有储备。
——松下幸之助
人们修筑水坝是为了蓄水,便于洪水来临时蓄洪,减少灾害;干旱了又可以开闸泄洪,平日则用于灌溉和发电。这一收、一放,是水坝的特点。
松下认为,作为企业经营,同样也需要这种调节和启动机制。水坝是用于抗御自然灾害的,而将其原理用于企业,则可应付突发变故和经济萧条。
如果公司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相应的”水坝”,即使外界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也能维持稳定和发展。经过松下的启发、诱导,松下电器公司各部门都建起了自己的”水坝”。这就是——”资金水坝”。一个10亿资金的项目,需要11~12亿的准备。如果不留余地,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再追加资金可能性甚微,如此就会造成计划中的项目半途而废。
“设备水坝”。就是说,设备使用不要达到100%,且不可作超过设备能力的运营,也就是用大马拉小车。保有10~20%的设备能力,就能在产品市场反应良好时,迅速作出反应,满负荷运营,以应急需。
“库存水坝”。即要有适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库存,以应因原材料减少、能源供应紧缺等原因造成的减产。
“新产品水坝”。在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同时,其换代产品已经研制定型并等待投产,另有更新的第三代产品已经投入开发。
总而言之,松下要求公司的各部门不论干什么都要宽打窄用,留有余地,不能吃光用净,要有储备。除了这些有形的”水坝”外,松下尤其倡导建立无形的”水坝”。他要求各部门领导者要有超前意识,未雨绸缪。商场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经常处在有准备的状态,方可遇事不惊,游刃有余。
这就是松下的水坝式经营法。只有遵循这种经营方法,随时做好准备,宽裕地运用各项资源,企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才能长期而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