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才智不论怎样卓越,也只不过是一只手提灯,照亮的范围有限。
——松下幸之助
顾名思义,”顺应同化”中的”顺应”,就是要员工顺从、遵守公司经长期实践形成的传统精神和行政纪律;”顺应同化”中的”同化”,就是要员工逐渐与所处的部门环境融为一体,以形成强有力的整体。
顺应同化与个性发展是否矛盾呢?松下说:
“个人的才智不论怎样卓越,也只不过是一只手提灯,照亮的范围有限,何况他本人还不可避免会有缺点;但集合众智,让所有人提出建议,并归纳出最佳方案,付诸实施,必然显示出整体经营的强大力量。”那么,员工怎样尽快地融入企业之中,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松下人”呢?松下开出的”药方”是:对下多看,默言谨记;对上请示,尤其是在开始作出成绩,受上司信赖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可飘飘然。
松下说:“越是受到上司信赖的时候,越是应该带着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去请求。不可自视过高,谦虚和谨慎的修养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既然彼此都在参与经营,就应该有批判和接受批判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享受顺应同化的喜悦。”这种对职工的顺应同化教育,是在职工刚一进公司大门时就开始了。公司不惜拿出资金、时间,对职工进行岗前的教育培训,以使他们尽快地同化于公司的氛围之中,使他们尽快地成为”松下人”。
在正式上岗后,这种教育又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进行,只不过形式上有所变化。在公司、工厂的大门口悬有巨幅写有宣传松下精神、纲领的标语牌,办公室、车间的标语、口号也随处可见。上班前下班后全体肃立,齐唱社歌、会歌。试想,处在这样氛围中终年累月耳濡目染,团结奋斗的精神、共同创业的精神以及公司的荣誉感,怎能不会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体现于员工步调一致的行动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