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下属一起成长
部门分来一个人事主管,姓曾,中专文凭,是老板的远方亲戚,在一间工厂做了很多年的人事工作,前段时间辞职来投奔老板,老板遂将他分来给我做下属,因为资历长,又是亲戚,老板就给他安了个主管的头衔。这位人事主管性格很好,工作也很认真,但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和制造业差别很大,人力管理上会更复杂一些,他适应了几个月后,在工作方面虽然没有大的问题,总体感觉却始终不合拍,同部门其他同事对他投诉很多,他自己压力也很大,老板则在背后找我谈话,要我安抚部门员工,同时,想办法把这个远方亲戚培养起来。
这让我很头痛,要说从岗位任职能力来看,这位人事主管确实是有不胜任的地方,实际上不仅是我部门,其他部门的同事也都在反应,说他做事慢,质量不高,态度还不好,凡此种种,不一而论。但是老板的意思又很明确,这个人是肯定要用的,因此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尝试着去培养他。
我把这个想法和同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另外一个朋友说起,她对此很不以为然,说:“这个人一则年纪太大,二则行业背景差别太悬殊,三则经验和工作方式都已经固化,你要改变他很难啊。我觉得更好的办法还是让他拿份主管的薪水,把他当普通员工用用算了。”
我的看法比她稍微积极一点,我决定先培养看看,如果不行,再用这个方法。
打定主意之后,我开始想,下一步要怎么做。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我想改变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工作表现,既然如此,比着岗位工作来交流是合适的。
基本思路找到之后,我开始仔细回溯这位主管在过去几个月的工作表现,将其中我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纸上写下来,打算一项一项的纠正。
首先一项是爱请示。
他很喜欢请示工作,分到手上的事,不管大事小事,都会拿来问我,要我拿主意。作为部门领导,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欢迎的,这种请示一方面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另外一方面,也方便我知道他在做什么,但是进部门4个月,他还是事事都找我请示,我就有点受不了了。
恰好那段时间要跟一个项目,我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公司,他见到我的时候不多,结果就变成了这样,除了电话跟踪以外,只要他看到我,不管我在做什么,他都会马上走过来,说:“经理,我有个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请示一下你。”然后他就开始说,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一番,他的表达能力还不太好,讲一件事情的时间是别人的一倍,真是让我纠结万分,我本身是个很急躁的人,很多次都忍不住想要打断他,为怕别人说我不尊重下属,才竭尽全力忍住,但是最让我抓狂的却还在于,他拿来请示我的很多问题,本身并不复杂,比如说培训要不要参加,去现场招聘的时间地点要怎么安排,某某的工资要怎么调整,凡此种种,都是有既定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的,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通告我一声就是了,如果有问题我会提出来。但是他就是不做主,一定要问过我才敢做。可是这也不表示他懒惰,或者说没有责任心,恰相反,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主管,虽然反应没有部门别的同事快,但是工作态度相当认真,凡是他份内的事情,都做得一丝不苟,什么事情由他来安排,我最放心不过了。
这让我很头痛,如果他是我部门的文员,这样做法是理所应当的,但他是部门的主管,这就有问题了,他相当于是将分在主管分内的管理工作全部都推给了我,这是很挤压我的工作时间的,因为他这样做法,表面看来我好像只替他拿了主意,实际上却不止——如果他负责的事情出了问题,我将是头一个为他做出解释善后的人,这中间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不可估量。因此,我要想办法改变他的这个习惯。
我抽了个有空的时间,找了这位人事主管来,先照例为他出了一通主意,把他手上想请示汇报的工作全部都处理干净了,然后我就说:“小曾,你来我部门也有些时间了,人事这边的工作做的还顺手么?”
他点头说:“顺手,各项工作都进展得很顺利。”
我说:“那就好,是这样的,这段时间我都要跟外边的项目,回部门的机会不多,所以部门内部的事,可能没有办法像从前那么细致的管,这个时候你要多费心,部门有些计划和费用的审批,你有空就替我做了。”
小曾连忙说:“不行不行,经理,我不行。”
我耐着性子问道:“你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
小曾挠了挠头,非常诚恳地说:“我真的不行,哪里都不行。”
之后不管我怎么说,他始终都是那句话,不行,做不了,一定要等你回来才行。
最后我说:“小曾,来,我给你列几个选项,你来做选择题吧,题目是你觉得自己不行,选项是你的管理能力不行、你不懂我部门的工作、你没有信心和别的同事不服你做主管,你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哪一个?”
他想了想,说:“老实说,经理,你给的这几个选项我都想选,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业务不熟悉,没有信心。你们公司的人事工作和我前一家公司的人事工作差别很大,我还在熟悉当中。”
我猜也是。然后我开始想,我该怎么办?
给他上管理课?直觉告诉我行不通,管理能力开发这种东西,只有对那些有管理困惑的人授课才有用,小曾这种情况,是属于信心不足,虽然他能力方面可能也确实欠缺,但当务之急,还是要给他树立信心。
我该怎么替他树立信心呢?我有个朋友告诉我说,给人树立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到非常险恶的环境中,如果他能够挣扎着生存,一定会信心百倍。放在小曾身上,就是把事情扔给他不管,下次他再来请示我的时候直接挡回去,强迫他自己克服心理障碍自己去做。但是这个做法会有风险,小曾这个人抗压力不强,万一心理上承受不了,保不准会提出辞职,到那时候我还得花更多时间去做安抚工作,搞不好还要去老板那里解释,又要费一番唇舌。
思来想去,我决定用一个请君入瓮的方法来帮助他树立信心。
过了几天我回公司,他老远看见我,立刻一路小跑过来,跟我说:“经理,我有个事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帮我想想。”
我笑眯眯的说:“好啊,什么事你说。”
于是他开始说事,前前后后花了5分钟,终于把事情说清楚了,我耐心的听他说完,然后我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这样,项目总监那边找我有点事,我先去一趟他的办公室,出来的话估计会有点晚,可能今天来不及跟你商量了,不如你自己也先想一想这个事情要怎么办,做两个方案出来,我明天早晨去客户那里之前会来公司一趟,到时候我们再合计一下,用哪个方案好。”
他完全没有任何异议的就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我来公司,把部门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完之后,主动去找他讨论昨天的事。
我把他约到小会议室,他果然做了两个方案,逐个的说给我听,完了以后他问我,经理,你觉得哪个方案好?
我说,两个方案都不错!
他很惊讶,好像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说:“你觉得两个方案都可以?”
我说:“是啊,你其实完全有能力处理这个事情的,你这两个方案都能解决问题。”
他赶紧问我说:“那你认为哪个更好?”
我反问他一句:“你觉得呢?”
他说:“我是觉得A方案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说:“A方案确实不错,但是,我是在想,万一要是出现这样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他说:“那也是,这么说还是B方案了。”
我说:“你做B方案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他想了想说:“我是这么这么想的,然后就觉得应该这么办。”
我笑着说:“其实你的思路跟我差不多,换了我是你,我也会这么想,按你的意思去办吧,应该不会出大错。”
他很高兴的答应了。
在具体的工作背景下,人的成长是非常快的。此后的几天,每当他给我打电话,或者我回公司,他有问题拿来问我,我都用一样的办法,让他自己先想想该怎么办,然后我再帮他确认一下,如此几次之后,他仍然还是喜欢请示,但是请示的方式开始变化了。以前他会说:“经理,我有个这样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现在他则说:“经理,我有个这样这样的问题,你看这样这样做行不行?”
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可以的,你去做吧,不会错。只有在确实觉得有问题的时候,才会说,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我就怕,要是出现这样这样的情况,到时候怎么办?有时候他想不到办法,会问回我该怎么办,但当他能想到办法的时候,他立刻就会修正,说那我用另外一个方法试试看。
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慢慢的他来请示的时候开始少了,因为请示得少,事情办得自然就快了很多,一段时间之后,部门同事对他的抵触没那么明显了,但是他的沟通能力仍然让人很郁闷。
老实说这个人让我也想不通,我以前认为,做事认真负责的人,条理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反映在沟通上,就是说话有逻辑感和层次感,言简意赅,但是他偏偏不是,时常出口千言,离题万里,说了一箩筐的话,最后让人完全找不着北,描述事实的时候,兴之所至,还喜欢用排比句,真是急死人,每次找我请示工作时,因为知道我时间赶,会特别留意,可是就算这样尽力的来和我沟通,也都还是经常让我有想插话的冲动。同事们对他这一点意见也都很大,我们公司的工作节奏相对来说比较快,而且理工科出身的人居多,说话做事都喜欢用简洁明快的方式,一是一,二是二,最不喜欢口若悬河长篇大论的人,尤其是在工作领域。
这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前一家雇主是一家等级森严的台企,因此养成了对同事区别对待的思维定势,也就是所谓的“大小眼儿”,比如说,对那些他认为是员工级别的同事,想要问一些他认为是主管才有权知道的事,就会很生硬的说,这个不是你该了解的事,传达信息的时候,有人多问两句,他就会说,你们不用懂是怎么回事,照着做就行了。同事们碍于他是老板的亲戚,而且这种不平等待遇似乎也不是过错,只能算是职业素养方面的缺失,想投诉都找不到理由,只能满腹牢骚的忍着。
两个问题当中,我觉得“大小眼儿”的问题是比较难开口纠正的,只能旁敲侧击拐弯抹角的提醒他,但是沟通能力的问题,我却有办法,正好公司最近提拔一批主管级管理人员,我决定把大家集中起来,做一堂沟通方面的培训,帮助他自我提升。
在这堂课一开始时,我就说,良好的管理沟通能打通人们的才智与心灵之门,激励人,挖掘人的潜能,人们统计过,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要花费80%的时间进行沟通,普通管理者也要花费约50%的时间用于沟通,沟通本身是一种传递信息和收集反馈的过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身为管理者必备的要求。然后我系统的讲解了一些沟通的基本原理、策略,如何理解情景和设计应对方案,如何处理危机,如何谈判等。在培训结束的时候我说,与人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别人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如果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此外,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赏识的心、分享的心。具有这“五心”,可以使沟通效果更佳。等等。
最后这番话,是隐晦的说给小曾听的,我不肯定他有没有听出我的意思,如果他没听出来,我似乎也是不方便再去提点,只能再找其他的机会。
过了几天小曾来找我,说:“经理,你把那天培训的课件借个我看看行不行?我发现自己和你沟通还好,和公司其他同事沟通的时候有点问题。”
我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他说:“我也不知道,说不上来,就是觉得有障碍,经理你觉得我的问题在哪里?”
我说:“我不肯定我是对的,不过,我是觉得你和人沟通的时间不太够,下次和别人说事情的时候,不妨花多一点时间来解释,别人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会更支持你和配合你,你看老板每次找我说事,或者我每次和你说事,都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大概解释一遍,如果你有提问,我还会给你解释,我不会只给你一个结果,对不?此外,你在倾听这方面表现得很好,但是表达自己就有些欠缺,说的太多,反而让人迷糊了,下次说话之前,你不妨给自己设这样一个目标:我要用尽可能少的话把我的意思说明白,节省别人和我自己的时间。实在不能用简短的话交代清楚的,可以尝试先把主要的内容说出来,别人如果关心细节,你再补充。你觉得这样好不?”
他面有难色:“这个听起来好像很难啊。”
我笑着说道:“人就是在不断挑战自我中提升自我的啊。为了确保你能够不断的自我提升,我决定从现在开始督促你,发现你说话走题了,或者每次汇报事情超过2分钟,我就提醒你,有同事跟我讲你交代事情马马虎虎不做解释,你就主动请我们部门的同事吃水果,你觉得怎么样?”
我不知道他是否是高兴,总之他是接受了。
接下来我开始认真的跟踪和监督他的表现,刚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很难,毕竟要纠正持续了很多年的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为此他请我们吃了很多水果,可是正如那句话说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共同坚持了有几个月,他的沟通技巧开始有所提高了。最明显的例子是我提醒他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他说话开始逐渐地有了逻辑感和层次感,和同事们工作方面的沟通越来越多,双方增多了了解,虽然他还是偶尔会冒出一两句让人很不爽的话,总体来说,因为他不断努力的改善,遭到的投诉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与此同时,在和同事的互动过程当中,他为人处事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变得更尊重基层的员工,人际关系也比刚刚来时好很多。
而我呢,因为时时刻刻都想要以身作则的给他树立榜样,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我在开口之前,会更审慎的思考,如何才能使沟通更有效,这件培养下属成长的工作,最终变成了和下属一起成长的工作,过程当中我自己也获益良多,正应了那句俗话:“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到了年底,我们部门一致推选他为公司最佳进步奖候选人,他最后也以高票当选,老板看得很欣慰,说没想到他这个远方亲戚可以改造得这么好,看来把他提拔起来做主管是对的。我不肯定提拔他做主管是否是对的,但是我认为,他为了适应主管的岗位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后来我和朋友说起这件事,她很惊讶,说你行啊,这么个人都给你改造成功了。我笑着说,首先他不见得是成功的,作为主管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是有待改进的,其次,就算他是成功的,那也不是我改造成功的,是他自己的努力,我只不过是把方法帮他想出来,并在适当的时候推了他一把,尽管如此,归根结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自己,就好像那句话说的,内因决定外因。
在管理这个领域,我的资质尚浅,功能仅限于清理美玉身上的尘埃,让它们焕发更迷人的光彩,而距离那些善于雕琢原璞成美玉的匠师,我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