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17322000000012

第12章 外无援手(2)

但是,革命要取得成功,需有一个有效力的组织;而孙中山缺乏这种组织,所以便从国外寻找强有力的援手。1900年10月,当一支临时凑成的义军被迫提前行动、正焦急地等待他的指示时,孙中山却还在外面奔忙。

粤东的惠州起义,是中国农村潜在起义力量的又一明证。它坚持了两周多,最后使成千的农民起来与政府军对抗。这是孙中山的第二次革命尝试,也是他的战士实际参加战斗,并首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升起革命旗帜。

当种种迹象表明李鸿章及英国人都不可能与之合作时,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唯有采取仲夏以来一直考虑的独自的军事行动。其战略实际上与1895年广州密谋的相似:由三合会员组成的突击队,在兴中会领导人的指挥下,攻占广州的政治中枢。密谋的关键人物,是孙中山的老友郑士良。他是客家人,亦系三合会员。数月来,他在粤东家乡集聚了三合会的重要人物。该处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当年太平天国的领袖均系客家人。这个地区——惠州是其中的一个县城——有许多会党分子、惯匪、盐枭及其他使当局头痛的不法分子。此外,1898年,英国殖民者扩大其香港占地范围,鲸吞了这个地区的一部分,由此又产生了新的怨恨的根源。

郑士良的人马用于牵制敌人,引政府军出省城;继而由从夏威夷来的兴中会老战士、孙中山的追随者邓荫南(原系种植园主)率突击队袭占广州。邓还希望得到正在集结的三合会员及绿林好汉的帮助。在广州的一位积极的活动分子史坚如,是这一集团的新成员。他的被吸收,具有时代意义。21岁的史坚如出身仕宦之家,受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感染,曾希冀从西学中找到拯救中国的办法,为此于1898年进广州格致书院就读。但他更热衷于行动,一年后,便与东亚同文馆——日本人的一项泛亚计划——建立了联系,由此接近孙中山。在广州,基督教徒或像史坚如那样受教会学校教育的人,控制着起义的领导权,如同教徒领导整个运动。像先前的密谋一样,香港仍是后勤及筹款的中心,另一位新吸收的成员李纪堂,是香港一位富商的儿子,得了一笔可观的遗产。他的贡献最大,捐了2万港元。但是,经费还不足,弹药也缺乏,致起义一再推宕。

在此期间,孙中山正谋求与日本疏通关系。在东京,官方的普遍心理是慎重行事,生恐任何挑衅行为,都可能使俄国人得到加紧控制满洲的口实。这是日本当局战略考虑的重要之处。但在台湾,日本的官员却富有冒险精神。华南的起义,与他们的在台湾对面的大陆沿岸谋一立足点的计划相吻合。9月,孙中山在台北与这一计划的倡导者会谈的同时,也向当时在上海陪同李鸿章的刘学询发出呼吁。孙中山许诺,革命胜利后,新政府的领导职位不管是叫“总统”抑或称“皇帝”,一定留给刘学询,以此作为刘捐款100万元的交换条件。刘学询虽极想当皇帝,但怀疑孙中山将来不会将此位让给他,因之这一可能达成的交易未成。如今,孙中山的战略能否实现,只取决于日本人了。

其时,广东地方当局已知东部偏僻地区的起义准备情况。实际上,因起义等待的时间太长,郑士良最初招募的600人大都回家了。此际,他的削弱了的突击队,面临被当局精心部署的数千官兵围歼的危险。孙中山被索要军火的电报所催逼,便令郑暂时解散这支突击队。但是,他下令得太迟了。10月6日,80名起义者仅恃窳劣的武器,击溃了一支前来试探的政府军先头部队。这是未经批准但有希望的惠州战役的开始。次日,孙中山指示,要起义者将原定的进攻目标广州——郑士良的根据地的西边,改为与此方向相反的沿海城市厦门,原因是:在台湾的日本人答应援助军火,也许还提供一批军官,如果孙的部队一直打到厦门的话。

此后的两周,这支由成千热情的村民补充,并用缴获的武器装备起来的临时凑成的军队,沿途挫败了政府军的拦截,冲过了最适于运用游击战术的崎岖不平的地区。但是,在20日,这支1万人和不足2000条枪的起义部队,终于在距厦门约150英里的三多祝被挡住了。此时,官方已有2万士兵投入战斗。三天后,日人山田良政送来孙中山的一封信,战斗于是突然结束。孙中山在信中说:日人食言,郑的部队即使夺取厦门,他们也不会予以援助。显然,日本当局仍无意在中国大陆单独行事,对俄国人仍存疑惧,因而对其在台湾的官员的鲁莽做法加以制止。这并非日本人使孙中山遭受的唯一挫折。在菲律宾计划夭折后,孙中山曾想动用原专给阿奎那度的起义者的那批军火。可是,如今正当他急需这批军火时,却发现根本无任何武器藏在日本:他的日本代理人将菲律宾人的钱侵吞了。

这样,在义和团活动的年月里,孙中山来回奔波所作的交易均无收效。但是,在徒劳地设计诱哄和操纵外部代理人的同时,似乎他也无意地在一段短时间内挖掘本地的革命源泉。在中国其他地方,失望的农民杀死基督教徒和传教士,但惠州的情况却不同:农民欢迎因外国入侵和内乱而谴责清王朝的运动。外国人对起义者纪律严明有着良好的印象。他们原以为会看到“野蛮的群众”喝外国人和基督教徒的血。然而,起义者对他们很友好,有意驻在远离教堂的地方,所到之处禁止奸淫掳掠,不像政府军经过的情形那样。

在广州,史坚如显示了新兴的革命力量——出身于仕宦之家的新型的学生民族主义者的气概。为了减轻被围困的惠州起义者的压力,他试图暗杀广东的最高地方长官——代理总督德寿。10月28日,他在筑有围墙的总督宅邸附近引爆了一桶炸药,六人毙命,但主要目标却未命中。实际上,其行动已为时太晚,无助于起义者在内地的战斗。史坚如被捕,虽有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为之缓颊,但不到两周还是被斩首。

与此同时,惠州起义者大多数回到家乡,还有一些逃往香港。被政府军杀死的人中,有一位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山田良政。孙中山后来谈到,他是“外国义士为中国共和牺牲者之第一人”。稍后的另一位牺牲者,是孙中山从前的对手杨衢云。他是惠州起义的主要密谋者之一。1901年1月19日,当他在香港家中教授英文时,广州当局雇用的一名杀手向他开枪射击。杨衢云死后,他的追随者便与孙中山集团断绝关系。7个月后,由于郑士良的过早去世,使密谋者原有的核心力量进一步削弱,因而更增加了孙中山的困难。

惠州起义虽扩大了孙中山的行动主义的影响,但没给他留下任何维持革命行动的资力。兴中会从来不是团结一致的组织,所以未能成为此际正在全国兴起的新型的民族主义力量的合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