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尚书·咸有一德》
【释义】
选择官员、任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故事】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是兄弟,由于齐襄公的荒淫无道,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逃到了鲁国,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不久,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之后新君又被杀,使者到鲁国去迎接公子纠回齐国当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
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离齐国近,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担心他抢先回国夺得君位,就带领一支人马拦截公子小白。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赶往齐国,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被射死,便放心地回鲁国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成了齐国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
公子纠在鲁庄公军队的保护下,声称自己应继任君位,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鲁军大败。鲁庄公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起来,押往齐国。从鲁国往齐国的路上,管仲又饥又渴,吃了许多苦头。到达绮乌时,管仲向那里守卫边界的官员请求给点饭吃。不料,守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十分恭敬地端饭给管仲吃。管仲吃完饭,告诉守边界的官员如果自己到了齐国,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封任用,将会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
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他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大于自己,说服齐桓公自愿给管仲当副手。齐桓公在管仲的辅助下,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启示】
任人唯贤,关键是一个“贤”字,它至少应包括“德”和“才”两方面的内容。看一个人是否可用,甚至是否可重用,首先看他的“德”,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用好手中的权力。“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工作能力。德才兼备历来是人们公认的选贤任能的上佳标准和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