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礼记·檀弓》
【释义】
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摆放食物,用来施舍给经过的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鞋子,摇摇晃晃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来吃吧!”饥饿的人抬起头瞪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施舍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听后赶紧去向他道歉,但最后这个人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何必这样啊!人家吆喝着他吃,他可以离开;人家向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故事】
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文学家,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攀附权贵。年轻时,陶渊明有一腔报国济世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期,社会污浊黑暗,国家濒临崩溃,他的理想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因而常常有壮志未酬的哀叹。
起初,陶渊明在州里做官,由于不习惯官场上的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做官。一次,有人告诉陶渊明上面派督邮来县里了解情况,他应该提前做些准备,风风光光热情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叹了一声:“虽然我是彭泽县令,领着朝廷发放的五斗薪俸,但我也不愿意低声下气地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官回家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从此,他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辞官后,陶渊明一边读书写作,一边从事农业劳动。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他的家境越来越窘迫。朝廷征召他任著作郎,被他拒绝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史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最后陶渊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陶渊明原本可以继续为官,就不用为生活奔波,为衣食发愁,但他为了维护人格,保持气节,始终不愿意向权贵低头。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写出了一批清新自然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代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他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启示】
“不食嗟来之食”体现了对气节、对人的尊严的看重,即使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也不能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