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传习录
17156500000033

第33章 中卷(17)

文蔚识见本自超绝迈往,而所论云然者,亦是未能脱去旧时解说文义之习,是为此三段书分疏比合,以求融会贯通,而自添许多意见缠绕,反使用功不专一也。近时悬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见正有此病,最能耽误人,不可不涤除耳。

【注释】

①侪:同辈,同类的人。

【译文】

关于“尽心”的三个层次,我曾经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论说,已经非常明白了,应该没有可怀疑的地方。大概对尽心、知性、知天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再说存心、养性、事天了,也没有必要再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了。因为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的功夫,都已经包含里面了。而对存心、养性、事天的人来说,虽然他们还没达到尽心、知天的境界,但已经是在探求尽心、知天的功夫了,更不必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功夫,因为“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功夫,也已经包括其中了。

这正如走路,尽心、知天的人,就像身强体壮的成年人,本来就能于几千里的路途当中来回奔走;存心、事天的人,就像幼稚的儿童,只能让他们在庭院里学习走路;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人,就像襁褓里的婴儿,只能让他们扶着墙壁,逐渐学习站立,慢慢移动。既然已经能够在几千里的路途当中来回奔走了,就没有必要再让他在院子里学习走路了,因为在院子里走路对他来说是不可能不会的;既然已经能够在院子里走路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再让他靠着墙壁学习站立了,因为站立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不会的。然而在庭院里学习站立移动,是学习走路的开始;而在庭院里学着走路,又是在几千里的路上往来奔跑的基础。这本来就不是两回事,只是功夫的难易程度悬殊罢了。

心、性、天,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等到致良知成功之后,其效果是相同的。然而这三种人的人品、才智有各自不同的等级,不能逾越各自的等级而行动。我仔细分析了你的观点,你是害怕尽心、知天的人,废弃了存心、修身的功夫,而反过来成为了尽心、知天的障碍。这大概是替圣人担忧,怕他们的功夫有时会间断,却不去为自己的功夫是不是真切而担心。我们用功,只需专心致志地在“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上用功,这才是做尽心、知天的功夫的开始。就像学习站立移步,是为了学习奔走千里。如今,我担心的是不能站立移步,怎会去担心不能奔走千里呢?又怎么会为奔走千里的人,担心他们会有时忘记了站立的本领呢?

你的见识本来就超凡出众,而你所说的话,又表明你还未摆脱以往专门讲求字面意义的习惯,所以你才会分出知天、事天、夭寿不贰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比较、综合,以求融会贯通,反而给自己添加了许多纠缠不清的观点,让自己不能用功专一。近来那些凭空去做“勿忘勿助”功夫的人,他们的观点正好有这个毛病,最容易耽误人,不能不清除干净。

【原文】

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节,至当归一,更无可疑。此便是文蔚曾着实用功,然后能为此言。此本不是险僻难见的道理,人或意见不同者,还是良知尚有纤翳潜伏。若除去此纤翳,即自无不洞然矣。

【译文】

你所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一节,“尊德性”和“道问学”应当统一,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这就是你踏实用功了,才能说说这句话。这本来就不是生僻难懂的道理,那些有不同的意见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良知里还有纤尘隐藏着。倘若清除了这些纤尘,就自然会豁然开朗了。

【原文】

已作书后,移卧檐间,偶遇无事,遂复答此。文蔚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爱之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然直戆①烦缕已甚,恃在信爱,当不为罪。唯浚处及谦之②、崇一处,各得转录一通寄视之,尤承一体之好也。

右南大吉录

【注释】

①戆:愚直。

②谦之: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郭,江西安福人,王阳明的弟子。

【译文】

写完信之后,我移躺到屋檐底下,恰好无事可做,便又写了以下几句作为答复。既然你的学问已经把握到了关键,这些问题时间长了之后自然就会明了,原本不需要像我这样琐屑地分析讲解。但是承蒙你的厚爱,千里派人前来请教,为了不辜负你的一片诚意,我又不得不说这些。但是我又太过愚直、坦率、琐碎,想你凭着对我的信任与关爱,应当不会怪罪于我吧。还请你把这封信分抄几份,寄给唯浚、谦之、崇他们观看,让他们同承你情同手足的好意。

以上为南大吉记录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①

【原文】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辞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唯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麤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唯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②之功矣,念之念之!

【注释】

①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任南赣巡抚,在赣南各地订立乡约,兴办社学并颁布此文晓谕他们。训蒙大意,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读,社学的教师。刘伯颂应为教读之一。

②蒙以养正:语出《周易·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应当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

【译文】

古代的教育,教的是伦理纲常。而自从后世背诵辞章的风气兴起,先王的教育就灭亡了。如今教育小孩子,应当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专门的任务。而教育培养的具体方法,则应当诱导他们吟咏诗歌以激发志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以严肃他们的仪表威严;指导他们读书以开发他们的智慧。如今,人们往往认为吟唱诗歌、学习礼仪有些不切实际,这些都是低俗鄙夷的看法,怎么足以完全明白古人推行教育的本意呢?

大凡孩子们的天性,喜欢嬉戏游玩而害怕约束制约,就像草木刚萌芽的时候,让它舒展地生长,它就能够枝条发达,让它受到了摧压,它很快就会枯萎。现在教育小孩子,必须要让他们顺从自己的喜好,欢欣鼓舞,心中喜悦,那么他们的进步自然就不会停止。就如春天和风细雨的时节,草木花卉得到了滋养,无不发芽抽枝,自然而然日新月异。但是如果冰霜来袭,花木就会萧索,日益枯萎。所以凡是孩子们得到诗歌吟唱的引导,不仅可以引发他们的志趣,而且能够在吟唱诗歌的过程中消耗他们跳蹿呼号的精力,在音律中宣泄他们心里的郁结。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不但能使他们仪表威严,而且还能在作揖打躬中活动他们的血脉,强健他们的筋骨。指导他们读书,不但能开发他们的智慧,而且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存养他们的本心,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宣扬他们的志趣。所有这些都是顺从他们的天性,调理他们的性情,消磨他们的鄙陋吝啬、粗浅愚顽,日益使他们合乎礼仪而不感到难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中正平和。这大概才是先王推行教育的一些本意。

如今教导启蒙儿童的人,只是每天督促他们读书仿句,严格约束责备而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要求他们聪明却又不知道用善良来培养,用鞭子打、用绳子捆,像对待囚犯一样。他们把学校看作是监狱而不愿意进入,把老师看作是仇人强盗而不想和他们见面,于是他们借机窥探、逃避、掩饰、覆盖,以便能嬉戏玩乐,撒谎作假,肆意顽劣,逐渐变得层次低下。这是驱使他们作恶却又想要他们向善,怎么可能达到呢?

所以我的教育,本意实际就在这里。就怕世俗无法体察,认为我很迂腐,况且我就要离开,因此特别叮咛嘱咐。你们这些为人师表的人,务必要体察我的本意,并永远把它当作训诫,不要因为世俗言论而废弃了我的规矩,也许还可以成就“蒙以养正”的功效吧。切记切记!

教约

【原文】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①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注释】

①忠信笃敬:语出《论语·卫灵公》。

【译文】

每天早晨,学生们参拜完毕,教师应当顺次询问每个学生:在家里热爱父母尊敬兄长的心,是没有怠慢呢还是有失真切?温清定省的礼节上,是无所欠缺还是没有能够身体力行?在街上往来行走时,是否步履谨慎而没有放荡不羁?一切言行心术,是否忠实笃信而没有欺骗?每个学生务必要如实应答,有错误就要改正,没有也要更加劝勉。老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委婉的教导和启发,然后让他们各自退回座位上去学习。

【原文】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译文】

凡是吟咏诗词,必须仪容整洁,心气安定,声音要清朗,节奏要协调,不急不躁,不因艰难而气馁,久而久之,自然会精神宣畅,心平气和。每个学校按照学生数量多少,分四个班。每天轮流一个班吟咏诗词,其余的学生坐在席位上,表情严肃,认真聆听。每五天便召集四个班在学校依次吟咏诗歌,每月初一、十五,集合各学校到书院里一起吟咏诗歌。

【原文】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矢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间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译文】

凡是学习礼仪,必须澄澈心思,肃除杂虑。老师要审查他们的礼仪细节、观察他们的容貌举止,不因懒惰而疏忽,不因沮丧而害羞,不粗野,从容而不迂缓,谨慎而不局促。久而久之,礼仪就会熟练,而德性也就坚定了。学生的班次都像吟咏诗歌时一样,每隔一天便轮流一个班学习礼仪,其余的班级都坐在席位上,表情严肃、认真观看。学习礼仪的当天,可以免除其他的功课。每十天就集合四个班在本校练习礼仪。每月的初一、十五集合各学校到书院一起练习礼仪。

【原文】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唯,字字句句,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译文】

老师教书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贵在精熟。根据学生的天资禀性,能识二百字的人只教他们一百字,让他们的精力常常有余,这样就没有厌烦学习的忧患,相反还会有因为学有所得而愿意继续学习的好处。诵读的时候,务必要让他们专心致志,口在读心在想,字字句句都反复体会,音节要抑扬顿挫,心胸要宽广虚静。久而久之,自然会礼义得当,更加聪明开化了。

【原文】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①。

【注释】

①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语出《周易·系辞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意为只有人的运用,才能使圣道发挥神妙作用。

【译文】

每天的功课,首先考察德行,然后背诵课文,然后学习礼仪或练习功课,然后再反复读书、讲解课文,最后吟咏诗词。但凡练习礼仪、吟咏诗歌,都是为了常常存养小孩子的本心,使他们乐于学习,孜孜不倦,而没有闲暇花在歪门邪道的事情上。教师如果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如何施行了。即使这样,这里也只是个大概。但“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各人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