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17147400000013

第13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定(2)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方法

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所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测试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测试器材多种多样,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电子仪器。但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对测试人员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节将对《标准》中各个项目基本的测试方法及其操作要求进行介绍。

一、身高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二)场地器材

身高测量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度的高度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即时加以纠正。

(三)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 60°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直力,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cm。

二、体重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

(二)场地器材

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立冬0.1千克而刻度尺保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三)测试方法

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三、台阶试验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二)场地器材

台阶或凳子、节拍器(或录音机及磁带)、秒表、台阶实验仪。

(三)测试方法

初中以上男生用高40cm台阶(或凳子);女生或小学四年级以上的男女升用35cm台阶(或凳子);小学1~3年级男、女生用25cm台阶(或凳子)做踏台上、下运动。测验前测定安静时的脉搏,然后受试者做轻度的准备活动,主要是活动下肢关节。上台阶(或凳子)的频率是 30 次/分钟,因而节拍器的节律为120次/分钟(每上、下一次是四动)。受试者按节拍器的节律完成试验。

被测试者从预备姿势开始,(1)被测试者一只脚踏在台阶上;(2)踏台脚伸直成台上站立;(3)先踏台的脚下先下地;(4)还原成预备姿势。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节拍器的节律来做)连续做3分钟。做完后,立刻坐在椅子上测量运动结束后的1分钟至1分半钟、2分钟至2分半钟、3分钟至3分半钟的三次脉搏数。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计算结果包含小数的,对小数点后的1位进行四舍五入取整评分。

评定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秒)×100/2×(3次测定脉搏的和) 四、肺活量指数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二)场地器材

电子肺活量计。

(三)测试方法

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每测一人需将口嘴朝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

首先告知被测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至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深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

被测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地吸一口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出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五、50m跑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二)场地器材

50m 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晰。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标准秒表的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三)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看到旗动便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并记录之。

六、立定跳远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场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面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cm。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三)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七、50m×8往返跑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二)场地器材

50m跑道若干条,道宽2~2.5m,地面平坦,地质不限。在起(终)点线前0.5m和49.5m处各立一标杆,杆高1.2m以上,立于跑道正中,秒表若干块,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m跑。

(三)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能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测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

八、800m跑(女)或1000m跑(男)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二)场地器材

400m、300m、200m田径场跑道,地质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发令旗一面,秒表若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m跑。

(三)测试方法

受测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注意事项和成绩记录方法同50m×8m往返跑。

九、坐位体前屈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二)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三)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cm,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闲钱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为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得好成绩。

十、握力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二)场地器材

电子握力计或合格的弹簧式握力计。

(三)测试方法

被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或握力器所显示的数字)。用有力(利)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

十一、仰卧起坐

(一)测试目的

测试腹肌耐力

(二)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并铺放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