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17147400000012

第12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定(1)

第一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定简介

一、体质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遗传是人的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体质强弱与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遗传对体质的影响只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的环境条件。

在后天的环境中,影响体质的因素很多,诸如物质生活条件、劳动条件、社会因素、气候、生态平衡、风俗习惯、卫生环境、教育状况、体育锻炼等,体质的强弱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环境和能动的塑造。

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划定的体质范畴,主要包括:

(一)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发达水平

即体格、体型、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方面。

(二)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等。

(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软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四)心理发育发展水平

即人体的感知能力、判断力、意志力、智力、情感、行为、个性、性格等方面。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指标和运用

(一)各年级阶段的测试项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里设置了符合我国学校实际情况、简便易行的测试项目,如表6-1所示。经过在学校体育方面的多年实践,证明它们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且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

(二)各年级阶段的评价指标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不同的年级规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如表6-2所示,这些指标都是根据规定测试项目的测试值来进行评价的。

(三)评分表的使用

使用评分表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各项结果分别评分,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的等级和得分;其次是对每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总的得分和等级。各项评分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6-3所示。

1.用百分位数相应的百分值乘以权重系数得到的分值作为学生在各项评分指标的评分值。评分表里已经将权重系数折算在内,使用时,无需进行计算。

2.按年级、性别找到对应的评分表,使用该表查出相应的指标所在的位置及其得分。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总体的评价,就需要用查出的分数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3.等级评价是将各项指标的得分进行相加,用总分进行等级评价,评价一共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优秀:总分85分以上;良好:75~85分;及格:总分60~75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四)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标与意义

体质测定与评价的目标就是为了掌握学生体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检查、评定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效果,分析研究影响体质强弱的各种因素,并从加强科学的体育教学和锻炼以及改善营养、卫生条件等方面,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增强体质。其主要意义如下:

1.可以方便学校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体质的现状,通过测定和评价获得的数据,经过分析研究,了解学生体质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制定相应适宜的教学计划。还可以通过检查,衡量体育教学和身体锻炼对增强体质的效果。

2.为制定切合实际的体育教学大纲和计划,确定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提供的客观的依据。

3.可以让学生很方便地了解自己的发育程度、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及各个时期体质状况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学生关注自己体质状况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体质测定和评价过程中收集和积累的数据资料,能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科学研究。

5.能更有效地改善学校体育、卫生、营养、生活制度和学习负担等工作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第二节 测试项目与评价指标概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反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测试项目继承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项目的基本精神,并对评价指标和测试项目进行了精选。仍以运动项目为主,其目的在于通过测试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另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状况增加了形态、机能的项目和指标。

一、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将身高和体重综合起来,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分布,确定学生的体形匀称度,可反映学生是营养不良、正常体重,还是超重和肥胖。它以大规模调查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了以学生的每厘米身高为单位,利用标准差,增减间距为1cm,以Z(读rui)离差法方式,制定了对身高、体重进行综合评价的评分表。

进行指标评价时,身高的单位cm,体重的单位是kg,测试时均保留1位小数,然后用测试值直接查表评分。该指标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观具有非常直观的作用。

二、台阶试验

台阶试验是一项定量负荷机能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由于台阶的高度和频率是固定不变的,对测试者来说,台阶试验是在固定时间内完成的固定载荷,根据心跳频率的恢复快慢计算指数来反映心脏对运动荷载的承受能力。评分表中台阶试验是整数,因此在进行计算台阶试验指数时只保留整数进行评定。

三、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气量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测定中肺活量的单位为毫升,保留整数;体重的单位为千克,保留1位小数,计算出指数后,舍去小数,用整数查表评分。

四、50m跑

50m跑是国际上通用的测试项目,通过较短距离的高强度跑测试速度素质。速度素质的测试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测评时以秒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例如9.02s就按9.0s查表评分。

五、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测试爆发力的项目,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综合,在人们日常生活、劳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测定中以厘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例如184.7cm就按185cm查表评分。

六、50m×8往返跑、1000m跑(男)、800m跑(女)

耐力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从事各项运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运动素质,因此耐力水平的测试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表明: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都出现明显的下降。有关专家指出:要想阻止学生的运动素质继续下降,首先要阻止耐力素质的进一步下降。这三项测试都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测试和评价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

七、坐位体前屈的测定

坐位体前屈是柔韧素质的具体内容之一,躯干和腰部的柔韧性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许多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测试结果以厘米为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测试时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八、握力、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用于反映被测者的力量素质。有研究表明握力能够间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握力增长或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健康状况就好,握力下降时健康状况就不好。握力与体重大小有关,为公平起见,所以采用握力体重指数进行评分。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体重×100

计算时,握力的单位为公斤,保留1位小数,体重的单位为千克,保留1位小数。计算出指数后,舍去小数。例如计算出的指数位55.3,按55查表评分。

九、仰卧起坐(女)

仰卧起坐是测定腰腹力量的一个项目,测试的方法很简单,在学校的锻炼和测试中一直受到重视,尤其是女生的腰腹力量测试对她们将来身体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测试和评价以次/分钟为单位,测试值直接查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