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中国心
17147000000009

第9章 聂荣臻说:“你是大有作为的”(2)

共产党的接管人员

(1949—1951)

在石家庄呆了一个月,1948年12月,已经准备和平解放北京了。我随解放北京的队伍,参加了入城接管矿冶研究所的工作。

我所在的单位是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我和孟少农一起,随企业部去北京做接管工作。开始住在石景山,那里有钢铁厂、发电厂还有煤矿。到那些地方学习其他同志如何做接管工作,听老干部做一些宣传工作,受一些教育。

住到1949年3月,我们进了北京。我接管的是国民党的矿冶研究所,研究所里全是知识分子,里面还有一位在美国一起接受培训的同事。看到我,很高兴,哎,老熟人!但不一样了,我是军管会的“土八路”,穿一身棉军装。

在那里干了大半年,1949年3月去的,10月就离开了。另外派人接替了我的工作,调我去了中央重工业部,何长工当部长。我在计划司,司长是徐驰,也是从石家庄过来的,我就在他那里,在技术科。

没过两个月,1949年11月,重工业部成立航空工业局筹备组,我担任筹备组的组长,当时孟少农是汽车组的组长。我带了几个人,去南京搞接收航空技术人员的工作,接管国民党很多搞航空的人员,那些人我也不认识,包括国民党航空局的副局长等。我们接管的人当中有一位是后来到南航的张阿舟,他是我们航空系统的五个暂不离退休人员(注2)中的一个。这五个人是西工大的季文美(注3),航空部系统的我,北航的沈元、宁榥,再就是南航的张阿舟(注4)。

我带人去了南京,让那些人填表,把他们安顿好。他们中间有的要到北京来工作,都需要安排好。还有一些人是到北京来报到的,包括我在大定时期的厂长王士倬。

王士倬是清华大学的名教授,钱学森在清华读书的时候,王士倬是他的老师。早在1934年,清华大学即在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设立了三个组:原动力工程组、机械制造工程组和航空工程组。航空工程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航空工程专业,1934—1935年,王士倬教授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航空风洞。

我曾经向当时重工业部的领导建议与王士倬谈一次话。部领导接受了这个建议,谈了一次,但谈得很不愉快,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1951年初,筹备组工作结束,航空工业局(那时叫四局)正式开始工作。当时在北京没有地方,就到了沈阳。所以说,新中国航空工业开始的时候,领导机关是在沈阳。1951年3月,航空工业局成立,我们几个人,有段子俊(注5)、徐昌裕(注6),还有两位,一个叫陈平、一个叫陈一民,后来就离开了,都是老干部,我与他们都不熟悉。我是最年轻的,也是最不懂事的一个。

对于徐昌裕副局长,我很敬佩。他是从延安过来的老干部,政治上是很强的。我清楚地记得,我和几位新参加革命的同志,开始时对组织程序等都不太了解,不懂得应该怎样工作。他很耐心地教育我们,“我们每天到班上,坐在办公桌旁,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为国家工作的,责任重大。”这些话我也是记了一生,受益匪浅。他还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学习党的报纸。他说:“《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应该认真学习,了解社会动态和中央的政策精神。”他还教我们怎样读《人民日报》,第一版是国内新闻,第二版是国际新闻……应该怎样去找自己需要的消息等。他教给我的这些,让我形成了习惯,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

以后,他分工主管飞机,我就和他接触得少了,但他留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那时在沈阳,没有别的工作,最主要的工作是抗美援朝,朝鲜战场上的飞机下来就要修理。那时,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紧张的时候,修理任务繁重,局机关的人下到工厂组织生产。我去了111厂,了解发动机维修和零备件生产、制造情况。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有一套办法的,修理飞机、发动机都在火车上,一列火车拉过来,什么设备都有,就装在火车上,拉到一个地方,下来就可以修理飞机、发动机。那个火车从莫斯科到哈尔滨,再就到了沈阳,就在沈阳112厂修理米格飞机。

那时我是在生产准备科,担任科长,还有徐舜寿(注7)、顾诵芬(注8)、刘多朴等人,我们在一起。

徐舜寿才华出众,他比我年纪小,但他上清华很早,据说他刚满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9年5月,徐舜寿被分配到东北航空学校机务处工作,不久就随解放军南下,调查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机场和航空工业设施,参加机场修建工程。同年9月,他调任新成立的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飞机组任副组长。我在进北京搞接管的时候,他在南京、上海,是负责华东工业局的,也是搞接管工作。

当时111厂在马路东侧,在410厂对面,后来这个厂归属航天工业部了。厂子里有一个白楼,日本鬼子盖起来的,美国人轰炸,炸掉了一半,我们在那的二层办公。因为航空工业局还在筹办,所以具体修理工作主要还是靠工厂。这期间,我们的办公地点变了好几次。

那时很紧张啊!试车台日夜不停地试车,扰民!老百姓有意见,群众反映小孩睡不着觉,鸭子生不了蛋。

后来就准备成立六大厂,即沈阳的112厂、410厂,哈尔滨的120厂、122厂,南昌的320厂,株州的331厂。当时苏联提供了不少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注释

2·暂不离退休:高级专家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对其中少数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离休、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

3·季文美:1912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的偏僻农村。193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赴意大利都灵大学攻读航空工程,1936年获博士学位。

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在南京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他由上海去南京任该院教授。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校于西安,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一年后,又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1979年起,他先后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长、名誉校长。

4·张阿舟:1920年4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的一个书香家庭。1937年夏,考入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4年11月,进入英国布列斯托(Bristo1)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12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1年10月,到南昌飞机制造厂,任主任工程师。1955年5月,张阿舟调往南京航空学院工作,先后任教授、科学研究部主任、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5·段子俊(1913—2006):1932年,被共产党派去苏联学习电讯工程,1937年回到延安。“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奉命跟随彭真、陈云、伍修权奔赴东北,先后任东北联络分局局长、大连大学党委书记、大连建新公司副董事长等。

1951年,任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局长。1963年,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3年3月任航空研究院院长。

6·徐昌裕:1914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1950年7月起,历任空军工程部修理处处长,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生产管理处处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副局长,第六研究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三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任第六研究院院长。

7·徐舜寿(1917—1968):193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1946年初,进入华盛顿大学主攻力学,同年8月回国,在南京国民政府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从事气动力研究和飞机设计。1956年8月,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他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成功地设计了高亚声速歼教1型喷气教练机。

1961年8月,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他被任命为第一任技术副所长。1964年8月,调往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先后任技术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于1968年1月6日不幸逝世。

8·顾诵芬:著名飞机空气动力学家。苏州人,1930年生。

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所长、歼8Ⅱ总设计师,现任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理事。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修理到制造,我们的道路要这样开始”

(1951—1956)

1952年,航空工业局机关迁回北京,先是在福绥境,后来在德胜门里的果子市,是一栋小楼。我那时在局里是在发动机生产处,还有飞机处、特设处等。我在局里先后担任第二生产处副处长、处长。

那个时候,周总理曾经说过,我们国家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五六亿人口,这么大的一个大国家,我们的空军要保卫我们祖国领空,靠买人家的飞机是不行的,要自己制造,要由小到大,由修理到制造,我们的道路要这样开始。

所以最初的任务是修理飞机和制造零备件,后来就开始了仿制。在苏联的援助下,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紧接着,1956年,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同年,沈阳410厂试制涡喷5发动机成功。

我那时想得最多的是,我们应该自己设计发动机,不能满足仿制成功。徐舜寿当时是第一生产处处长,我是第二生产处处长。我们俩人商量,飞机、发动机都仿制出来了,接下来应该搞自己的。我们开始想自己设计飞机、发动机了。

现在想起来,那时真是有点无知,很幼稚,幼稚得可笑,根本不知道发展航空发动机这个河水的深浅。但有一条,热情很高,总想着现在是大好时光,要是能够把中国自己的飞机造出来多好、多伟大,但没有经验。

注释

北京在1928—1949年称为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