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中国心
17147000000010

第10章 一定要想方法搞出自己的飞机和发动机来(1)

航空工业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言论,认为有了导弹以后,航空技术、飞机应该进博物馆了,今后要靠导弹打天下。这个风刮得很厉害,苏联的赫鲁晓夫就是这个论调。这个风也刮到我们中国,影响到我们的领导人的思路。

这个风使我们这些人感到了困惑,今后我们国家的航空还要不要搞?

我们作了一些工作。当时总参装备部有一位领导叫万毅(注1),是装备部的部长。我和徐舜寿到北京出差,和徐昌裕、六院的副院长徐立行(注2)一起到万毅家和他谈,开座谈会,主要是想听领导的意图。

万毅的话,说得很死,也说得很明确,就是飞机可以从国外买,导弹买不来,导弹的威慑力大,外国人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重点、要害是对导弹的威慑力的考虑。毛主席考虑的是打仗、打大仗,所以就要考虑哪个威力大,打仗的人就是考虑哪个更厉害。当然,党中央这个重大决策是绝对正确的。

后来1958年,我到英国去访问,回国途中到了苏联。刚好王西萍、徐昌裕他们也在苏联参观访问,我参加了他们的团,继续参观访问。在那一次,我们专门向苏联航空工业部的部长们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将来飞机要进博物馆,没有用了?他们讲,原来确实有这个说法,是美国的某些专家讲起的。在苏联,赫鲁晓夫就这么讲。但经过他们的认真分析论证,认为这个说法不能成立。他们认为在战争中,导弹打过去是有杀伤力的,但要真正征服对方,还是需要飞机。所以,他们还在搞米格-21,美国也没有停止搞航空。

这么一来,我们就有底了,下决心继续搞下去。

注释

1·万毅(1907—1997):辽宁省金县人,满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

2·徐立行(1911—1985):上海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育长、航空研究院副院长。

喷发1A发动机

(1956—1958)

我与徐舜寿等同志商议,北京没有厂,怎么办?就想到把飞机放在112厂,发动机放在410厂,这是由于这两个厂刚仿制成功飞机和发动机,制造问题可以解决。于是我们按照这个想法给航空工业局打报告,请示我们应该走自行设计、自己制造飞机和发动机的路子,并建立空气动力研究和航空发动机研究机构。航空工业局很快采纳了我们的这些建议。

莫文祥(注3)同志当时在沈阳410厂当厂长,他知道了,很支持,说:“老吴啊,你们就来吧,我来帮你们搞。”我们就到了沈阳。

搞什么飞机呢?当时考虑搞教练机,但要搞就必须搞喷气式的。1957年,航空工业局调我到沈阳410厂组建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发动机。

在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虽然搞喷气飞机是第一次,也是比较难的,但不管怎么样它还是一个飞机,机翼、机身还是有原来的基础。而我们这个动力,是从活塞发动机到喷气发动机,是包括原理、结构在内的革命性的改变,是一个天大的变化,比搞飞机的风险要大。当时我考虑这个任务的时候,感到很大压力,很担心完不成这个任务。我是学活塞式发动机的,在美国学的也是活塞式发动机,对喷气发动机,不懂啊!就是苏联的涡喷5、涡喷6,摸了一下,你就想搞发动机设计?说它是一个革命,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创新,是一个大的创新。我们现在提科学发展观,在现在看起来,这个创新,当时这样做不太符合科学发展观。但是,为什么这样做?就是想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设计自己的飞机、搞自己的喷气发动机,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需要作一个尝试。

怎么搞呢?我们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难点,决定利用410厂刚生产定型的涡喷5(苏联BК-1Ф)发动机为原准机,用相似准则缩型设计歼教1飞机的动力———喷发1A发动机。这个方案可利用410厂已经有的锻、铸毛坯和工装设备,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制造出新的发动机。这是最经济、风险最小的研制方法,也是研制周期最短、耗资最少、较有把握的研制方法。

喷发1A是一种小型发动机,只有1600千克力推力。开始徐舜寿提出的是1200千克力,后来又要求1600千克力。

我为什么敢干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西南联大的梁守槃老师,1942年我们同行到大定航空发动机厂,他后来改搞导弹。我就想,他没有学过导弹,他能干;我没有学喷气发动机,也应该能干,应该向梁老师学习。于是,就与徐舜寿一起下定决心,干!

我们当时决心搞喷气发动机。没有人,怎么办?我们请北航支持,安排人学了三个月,实际上就开了两门课,找到南京航专的一些毕业生去学习,就这样开始搞起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这段时期的工作。

附文:

创建第二设计室自行设计喷气发动机

吴大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航空工业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从小到大,迅速成长壮大。1956年6月,我国第一台涡喷发动机涡喷5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同年7月,安装该发动机的第一架喷气战斗机歼5也在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飞上蓝天。下一个新使命,就是如何向自行设计过渡。这也是我从国外回来参加革命的夙愿。

1956年10月,组织上把我从航空工业局调到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筹建第二设计室(发动机设计室),准备自行设计发动机。对这一光荣任务,我心中既高兴又担心。在当时的条件下,年轻的航空工业每向前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要走自行设计喷气发动机的路子是十分困难的。1956年,党中央、毛主席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国家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对创建航空科研机构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航空工业局王西萍(注4)局长,段子俊、油江(注5)、徐昌裕副局长,对成立研究设计机构的决心很大。参加航空工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有新中国主人翁的自豪感和高昂的革命热情,有为我国设计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的强烈愿望和献身精神。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第一次自行设计出飞机和喷气发动机,吃了不少的苦头,也尝到不少的甜头。

如何确定第一台发动机选型方案

“万事开头难”。开始设计第一台喷气发动机,该怎样起步?我多次与第一设计室(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同志商量。他和我一同从航空工业局调来沈阳,是一位作风严谨、扎实、细致、敢于创新、才华出众的飞机设计师。我们反复分析当时的国内经济、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决定只能是“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先从教练机开始”。最后选定设计喷气教练机,定名歼教1。发动机定名为喷发1A,推力为1200千克力。由于这是首次设计喷气发动机,既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又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一切都得重新设计,技术风险确实很大。我与当时设计室副主任虞光裕(注6)同志研究决定,要寻找既有创新又符合我国国情、力所能及的方案。结果选定工厂刚仿制成功的涡喷5和苏联РД-45发动机为原准机,采用相似准则进行缩型设计。这是一条风险小、把握大的捷径。1957年3月,设计工作全面铺开。现在看来,发动机型号方案的选择,走什么途径,风险大小,是设计新发动机能否成功的首要环节。

设计人员从何处来,素质怎样提高

设计发动机要有设计人员,从哪里来?首先从沈阳航空发动机厂设计科和航空工业局选调了一些技术人员,但是还不够。后来又从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调来一些人。国家还分配了一批新毕业生,他们多数来自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因为发展航空工业就提前毕业了,只学了两年半的课程。到1957年上半年,总共调来设计人员100名左右。

在这些设计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学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制造和装配修理专业的,对喷气发动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都很生疏。我们于1956年10月向北京航空学院求援,请该院四系开设航空发动机设计速成班,主要学习喷气发动机原理和叶片机原理两门主要课程。我们送去的20多人,于1957年4月回到沈阳参加喷发1A发动机设计,从而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他们多数已成为发动机研制工作的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

新机试制力量在哪里

航空工业局筹建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室是1956年在北京进行的,但北京没有相应的工厂,唯有依靠刚试制成功歼5飞机和涡喷5发动机的沈阳飞机厂和航空发动机厂。这样,研制喷发1A发动机可以充分利用涡喷5发动机的生产技术以及部分锻、铸件毛料和工艺装备,以缩短研制周期。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支工人队伍,是试制新机的雄厚基础。

试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8年3月,空军审查歼教1木质样机时,认为发动机的推力不够,要求由1200千克力增加到1600千克力,因而发动机的直径必须相应增大。由于当时机匣、离心压气机、燃烧室、涡轮转子等部件已在加工,有几个车间的人员情绪产生了一些波动。莫文祥厂长亲自深入车间进行动员,使试制工作得以继续进行。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210天的奋战,终于在1958年6月将四台新发动机试制出来,通过了20小时的长期试车后,便送到沈阳飞机厂装机。

新发动机的部件试验怎样过关

在喷发1A发动机研制中,最伤脑筋的问题是没有试验设备。喷发1A发动机虽然是以涡喷5为原准机进行缩型,可以省去一些部件试验,但有些重要部件仍需经过试验才能进行研制,否则设计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譬如,单管式燃烧室9个火焰筒,按相似准则缩小后,仍沿用原型机上的喷嘴,在缩型后的火焰筒内能否点着火和正常工作,这是燃烧室设计成功的要害问题。此外涡轮叶片缩型后,能否达到涡轮设计的功率,这也是一个要害问题。当时我们还想进行离心压气机的试验和涡轮模型试验,但是得不到相应的试验设备。就是必不可少的火焰筒单管试验器和叶栅吹风试验器也无处可寻。这些试验设备只有靠自己设计制造,没有其他路可走。

在喷发1A设计工作开始的同时,测试传感器的研制、试验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也紧张地展开了。我们得到航空工业局油江副局长的批准和沈阳航空发动机厂的大力支持,在工厂抽调10多台设备、10多名老工人组建了试制车间。又抽调了几位技术人员成立测试传感器设计小组,负责研制试验用的压力、温度测量传感器和高温热电偶,并进行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为了测量部件强度,开始设计、试制应变片、水银引电器及滑环引电器等。为了便于测试技术人员学习电子学知识,我把自己从美国带回国的6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装拆练习。我还拿出从苏联买回来的幻灯机,供他们对“压力排”照相底片进行判读,从而提高压力测量的精度。当时我们只能因陋就简,在土洋结合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起步做测试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测试小组和试制车间的工人师傅就试制出了温度传感器和定向定位用多点测压靶子,用于单管燃烧室和叶栅风洞试验,初步解决了喷发1A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

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喷发1A设计图样发出前几个月,工厂非标准设备的设计人员就设计出了单管燃烧室试验器和叶栅风洞,并由工厂组织加工力量,抢时间、赶进度,将其制造出来,解决了喷发1A发动机研制中的一大难题。这两台试验设备都靠近工厂空气压缩机站,可以利用工厂生产用气源,节省了研制费用和建设气源的时间。白天试验空气不够用,就改在深夜利用工厂停产的时间来试验。这两个试验设备的建设经验,后来被很多厂、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