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51

第51章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把关(14)

有西藏“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虽然拥有丰富水利资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林芝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所以坚持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组织实施农牧区饮水、灌溉和通电工程,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十一五”期间,累计开工50个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完成了7县652个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7.33万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通水率从“十五”期间的33.12%提高到74.42%;修建堤防8.46千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7.82万亩,有效灌溉率为54.07%;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355千瓦,使乡(镇)通电率由“十五”期间的88.89%提高到98.15%,村通电率由68.3%提高到80.9%。

林芝地区将加快续建工程进度,建成一批实用、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形成“中小微配套,蓄引提水相结合”的水利工程格局,至2013年彻底解决了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5万亩,使地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32万亩,有效灌溉率提升到83%以上,新增水电装机1.38万千瓦,新增发电量2589万千瓦时。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的农田水利建设,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按照“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政府补贴资金拉动农牧民投工投劳,明确水利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成立农村用水户协会,小灌区工程建设持续展开,泽被灌区的农民。该县林萨村村民阿律一家,每年种植青稞近10亩,他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没有水源,很多地块浇不上水,2008年这里修了水渠后,我们家的青稞地不但都浇上了水,而且灌溉的次数增加了,青稞的亩产量从不到150公斤增加到去年的350公斤。同样是那些地和同样的投入,收入比以前多多了。”

白朗县是粮食主产县之一,但是,这里常年依靠自然雨水和传统汲水方式来解决作物生长期间的用水需求,粮食亩产一直上不去。近年来,国家在此实施了满拉灌区、墨达灌区等民生工程,有效满足了当地农业用水,很大程度破解了制约粮食生产稳产高产的瓶颈问题。

不仅如此,西藏建成运营的和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农业效益开始显现。自治区水利厅透露:满拉、墨达、雅砻三大灌区设施已经投入使用,阿涡多、江雄水库等中型水源工程正在发挥效益;建设中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西藏三峡”。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地处拉萨河中游,2009年7月15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5.69亿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水库总库容为12.3亿立方米,可以实现灌溉面积65.28万亩,多年平均发电量达5.99亿千瓦时。工程建成后既可以缓解藏中电网供需矛盾,又可以为拉萨河下游农牧区提供便利的生产条件,进而改善附近较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目前,全区建成水库74 座、塘坝738座,总库容达12 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灌区 27 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 280 万亩,具有灌溉条件的饲草料基地约5.9万亩,建成重点堤防710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万余处,累计解决了1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拥有县乡水电站306座,总装机15.78万千瓦,解决了85.3万人用电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5平方公里;全区公共水能力达到21亿立方。高原上初显“林海绿洲”雏形,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生产的现状 当代西藏是祖国西南边疆藏族主要聚居区,农牧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是全国农牧业一个大区。国土辽阔、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却有限,现有耕地535万亩,旱涝保收田不足40%,350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深度改造;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另有水稻、玉米、荞麦、鸡爪谷、高粱等,油料作物以油菜籽为主,另有花生、芝麻等,还有豆类作物蚕豆、豌豆;自然经济依然占有一定比例,全区80%的农牧民,创造的农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14.5%;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95万吨、油菜产量7万吨、蔬菜产量73万吨,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自给率大幅度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719元。

主要农牧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了全覆盖,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目前,西藏气象部门已经建成12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个探空观测站、6个天气雷达站、18个雷电监测站、8个GPS水汽观测站、8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4个酸雨观测站、4个辐射观测站,基本形成了“县县有站、重点区域一县多站”的气象站点分布格局,丰富了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建成了广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全区气象服务信息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成果减轻了重大气象灾害给农牧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西藏农牧活动开始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的历史转变。

实施科技强农工程,提高农科贡献率。2005年启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鼓励农牧民人均掌握1—2门实用技术;面向社会选聘科技特派员1112名,承担项目375个,进驻全区69个县(区)、1800个乡(村);农科投入重点解决青稞、牧草、牦牛、绵羊、藏猪等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课题,新品种“藏青2000”通过审定并得到推广。至2012年,培训农牧民共计5.44万人(次),科技示范推广粮食作物14.4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超过30万亩,科技贡献率在农牧区达到了4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形成7大农牧业产业带。“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146亿元,实施了383个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形成了藏西北绒山羊、藏东北牦牛、藏中北绵羊、藏东南林下资源和藏药材、城郊无公害蔬菜、藏中粮饲奶、藏中藏东藏猪藏鸡7个特色产业带,其中优质粮油菜、白绒山羊、藏猪藏鸡、肉鸭、奶牛养殖、牛羊短期育肥等商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同时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做出了贡献。

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落实好“占一补一”的规定;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防治水土流失和地力退化,指导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小面源污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倡导追施有机家肥,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

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认证工作,鼓励支持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目前,蔬菜农药残留和猪肉瘦肉精例行监测从无到有,且检测水平逐步提高;全区累计制定出台农牧业地方标准38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9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达131个。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禽畜疫病的防控工作。有统计显示:到2011年4月,完成畜禽常规疫(菌)苗共计15种12205万毫升/头份、驱虫药4种5620件、口蹄疫等7种10793毫升(头份、羽份)的重大动物疫病疫苗采购调拨工作;指导做好接羔育幼工作,动员农牧民提前准备饲草料、维修好牲畜棚圈,提高新生仔畜成活率;全区新生仔畜262.4万头(只、匹),成活率达92%,比前一年同期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同时,定期不定期举办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培训班,邀请自治区高级兽医师、高级畜牧师分别就动物常见疫病及发病特点、鉴别诊断防控措施、疫苗免疫等兽医知识和黄牛改良、短期育肥、人工种草等养育技术进行集中授课。

特色农产品开始引起区外客商的关注,这为西藏开拓区外农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农牧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农畜产品出口额占全区自产产品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1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北京、上海农产品展销中心连续赢得声誉,有七个特色农产品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农产品”称号。

农业发展的战略实行“一产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实现“四个”转变。四个转变,即一是从广种薄收向优质高效转变,二是从原始饲养向现代经营转变,三是从自然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四是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商品率,保证农牧民增产增收。优先保障“三农”所需资金,“十一五”期间全区涉农资金支出达到3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0.6%,较“十五”期间增长了2.4倍。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从各地实际出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1.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防治水土流失和地力退化。开展耕地质量监测,指导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农区沼气、牧区生物质能炉等柴薪替代工程,尽量让作物秸秆和树叶、禾草过腹还田,增加农田和草场有机肥料,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达到“以农养农、以牧养牧”目的,增进土壤和草场的生产潜能。

2.全面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草原鼠虫草害治理、天然草地改良等草地生态保护措施,严格草原保护执法监督,加强草地资源监测和草原防火工作,以及冬虫夏草采集管理,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发展。

3.实行防灾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尽快建立起灾害管理运行机制。搞好群众宣传动员、物资设备储备等工作,抓好重灾区、易灾区及其雪灾、旱灾应对能力建设;加强县级管理层面,使防灾减灾措施靠近直接受灾的农牧民;优先落实高寒牧区牲畜暖棚和易灾区饲草储备库建设项目,推进农业灾情预警以及决策、灾害救援应急、预防抵御能力建设,形成一套覆盖全区、结构完整、运行顺畅的灾害管理体系。

4.落实专项建设资金,实施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和有效利用工程。开展农作物、畜禽和水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农业种质资源进行整理、保存、鉴定。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特别是青稞安全。保证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3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40万亩,包括青稞面积170万亩;保证粮食总产量在95万吨以上,青稞产量稳定在62万吨以上。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粮价较好的市场行情,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增加对现有耕地的物质投入,通过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区建成40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是对现有耕地实施集中连片开发,通过土地平整、田间灌溉设施、农田林网化、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等综合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达到增产粮食的目的。

发挥农科支撑作用,实现“一产上水平”的发展预期。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实用(适用)技术,在动植物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动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形成由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基层农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组成的层次分明、协调有力的人才队伍,推动农业增效增产。拟定到“十二五”末农牧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45%,农牧区科技普及率达到80%,激励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掌握致富本领。

强化农牧业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原则,全面推进地(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技术规范落实、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起从农田、牧场到市场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形成完整科学的监管程序和技术规范,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和市场执法监管能力。同时,全面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做好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的认证工作,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牧民生产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示范开展标准化生产,依据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新规新标,尽快建立农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加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到2015年,全区计划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个,通过“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农产品达到220个。

农业发展的思考 西藏所处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自然给定的,因此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决定了西藏区域生态系统基本恒定的物质生产能力,以及在全球中所能分享到的相应数量的物质财富。农科成果的选用、活劳动力的投入、农资农机的增量,只是在把区域蕴藏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潜力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现实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总量不可能呈现几何曲线增长。客观存在是条件也是约束,大自然的馈赠人力无法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