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坚持自我,不想要媚俗的人,就要坦然接受不被人理解的命运和有些坎坷的生活;想要保持淡然、澄净生活的人,就要做好远离喧嚣,清冷孤寂的准备。
想不到、做不到,或者想到,做不到的人,都不能算作真正地了解自己,也不算真正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生命之初,父母为孩子定下了人生的基调;在自立之初,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基调。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目的……想法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生活的境况。
因此,生活是一种态度,就像佛家所说:“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由于心态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境遇,面对同一个机会,人们还是会有不同的心境,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独特的曲调。这些曲调的交叠,构成了人世纷繁的交响曲。
25岁时,朋友给他看倪瓒的山水画。他看不入眼,觉得太淡,线条过于简单,画家的气场太弱。那时,他喜欢的是浓墨重彩,像凡·高的《向日葵》那般,堆上几十层的油彩,看着才过瘾。
15年后,历经了人生的精彩、灰暗,从低谷中重新出发的他,买了一幅倪瓒的《晴林平远图》放在家里。明知是赝品,他也愿意看它的意境。此时,相较于颜色丰富,油彩绚烂的画作,他更钟情于清新自然,带着一股淡雅气息的作品。
如果说,生命如同一段旅程,真的要经历喧嚣之后才能平静,那么,追求平静的道路上非要配上一种智慧心态不可。曾经有一位大师说过:“假使你每天担忧一回,那么一生便要损失好几年。有什么能改善的,那么就尽力而为之。锻炼你自己,不要忧愁,因为忧愁于事无补。”同样的一件事,功利心太强的人患得患失、辗转难眠,内心淡然、平和的人却处之泰然,因为结果就在那里,等你去看、去拿,而不是去担忧。
在一次电视转播的音乐会上,梅达戴着一个花环上台指挥。这是上台前,一位热心的支持者挂在他脖子上的。然而,当梅达全心地投入指挥时,花环上的花瓣纷纷落下,一个美丽的花环褪了色,变成了一个斑驳的铁圈。
电视节目的评论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位男士忧心忡忡地说:“等到音乐会结束,梅达的脖子上将只剩下一个铁圈。”一位女士说:“没关系,他不是正站在一堆可爱的花瓣当中吗?”当音乐会结束,记者采访梅达时问道:“您不担心掉了花瓣的花环让您在电视上出丑吗?”
梅达若无其事地说:“观众应该陶醉在我的音乐中吧。”
每颗心都是宝藏——挖一挖你的潜能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从一个人见人烦的“笨蛋”,最终成长为一个“兵王”。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被人嘲笑过,被人数落过。被众人忽视甚至成为他的日常生活。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连向后转都能把自己绊倒的劣等兵,有一天,竟然会潜能爆发,成为草原三班的一个奇迹,成为钢七连的骄傲,更成为令人称道的“兵王”。
在家中,许三多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眼中只有他二哥和他父亲,为此,他被父亲称为“龟儿子”。在部队,他看着班长的脸色行事,毫无自己的主见。因此,他被看作是没有出息,笨到不能再笨的人。每次犯错,他都会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可笨了,我学东西可慢了。”对于有血气的战士来说,被人鄙视比死亡更痛苦,而许三多,每天过的都是被人鄙视、谩骂,被人瞧不起的生活。
或许是别无他路,或许他原本就是一个执拗的人。在钢七连,许三多连用333个腹部绕环奠定了自己的位置。在演习中,他为了替战友“报仇”,死命地抓住袁朗的腿不放,最终擒到了一位中校级的俘虏。
连从来瞧不上他的连长高诚都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任务就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
许三多带着“做有意义的事”这样简单的想法,将内心最执着、最顽强的信念用在了钢七连严苛的训练中,用在了老A部队的选拔中。
他自己只是在做每一件该做、能做的事,然而,他人却在其中看到了许三多的潜能和力量。
和许三多比起来,我们要聪明许多,灵敏许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可惜,这种认识往往只限于头脑、意志的表层。好像一个医学院的高材生,当他被诊断为癌症时,同样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他可能了解每一个病人的心理,曾经用温情和激励帮助许多病人站起来,但对于自身是否同样具有的勇敢、顽强和毅力,他却不一定那么清楚。
安东尼·罗宾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名叫梅尔龙的美国人,被医生诊断为残疾后,在轮椅上生活了12年。当年,只有19岁的梅尔龙奔赴越南参加战争,结果被一颗流弹打中了背部。回国后,梅尔龙经过了漫长的治疗,身体渐渐恢复,然而,他再也不能走路了。
他每天坐在轮椅上思考未来的生活,曾经一度,他每日借酒消愁,以忘记心中的烦闷。有一天,在酒馆里泡了一天,梅尔龙决定回家睡一觉,明天再来。刚刚出了酒馆的门,他就遇到了劫匪。三个年轻人想要抢他的钱包,结果他一边抵抗,一边呼喊。他的这一举动惹怒了劫匪,他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梅尔龙的轮椅。
看着轮椅的火势越来越猛,梅尔龙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残疾,拔腿就跑。跑过了两条街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能走了。如今,梅尔龙早已告别了轮椅,也告别了酒精,他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就像是一个等待发掘的宝藏一般,平日里或许未被发现,或许受到了压抑。当一个人无路可走的时候,个体往往能够在客观环境的逼迫下突破长久以来的抑制状态,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农夫乔治有一个14岁的儿子。儿子对驾驶汽车很着迷,因此常常在农场里开父亲的卡车。虽然儿子已经能够熟练地操纵这辆车子,父亲却不允许他把车子开到公路上去。
一天,乔治坐在院子门口看着儿子在农场上开车,突然,乔治看到卡车翻到了农场边缘的水沟里。他迅速起身,跑到了出事的地方。
水沟里的水淹没了半个车身,儿子则被压在车子下面,只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乔治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深吸一口气,将车子抬了起来。
在另外一名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儿子从车下被拖了出来,经过医生的检查,乔治的儿子只是受了一点轻度的皮外伤。
当地报纸报道了这则新闻,记者对乔治在瞬间爆发出来的惊人力气感到好奇。其实,连乔治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他虽然体格健壮,但还不至于轻易地将一辆卡车搬起。事后,他试图再次搬动一辆卡车,但是没有成功。
按照医生的解释,一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从而让身体产生额外的能量。可是,一个人的身体真的储存有那么多肾上腺素,等待遭遇危险情况的时候分泌吗?医生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心理医生分析说,人在遭遇危机的情况下,不仅身体会出现超常的反应,心理能量也会大量爆发。就像狗急了能跳墙一样,人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同样能够爆发潜能。这种潜能可能是你从没见识过的勇敢,可能是异乎寻常的淡定,也可能是超越常人的智慧。
总之,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藏着巨大的潜能,在紧急的情况下跳出来救你于水火。那么,你要不要试着挖掘一下这些潜在的能量呢?最后的结果可能连你自己都吓一跳呢!
被操控的羊群——心理暗示
在一个气味辨别实验中,有200名志愿者参加了实验,分别为100名男生和100名女生。第一轮,实验者让每一个被试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第二轮,实验者拿出10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并且谎称其中有烧酒、薄荷或者鹿蹄草,然后要求被试分辨。
实验结果表明,200名被试中,42.5%的被试声称嗅出了味道;其中有一部分被试声称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3%的被试报告没有嗅到任何气味。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多么强大。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受暗示性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本能。所以任何人都在接受暗示,尤其当人处在自身不可控的环境中,比如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受到环境信息的提示,捕捉蛛丝马迹,从而做出判断。商家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受暗示性,在商品推广方面做足了文章。
每年的圣诞节后,商场里不但不会淡化节日气氛,还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变得更加热闹。当圣诞树、圣诞挂件尚未撤去时,以新年为主题的柜台布置已经扑面而来了。
作为百货商场的楼层监管,肖明明已经深谙此道。“节日期间,为顾客营造满满的节日氛围,对顾客就像是一种提醒,‘要过元旦了,给家人买些礼物吧!’或者是,‘新年到了,孩子要的玩具也要买回去了吧’。基于这样的心理暗示,顾客会更容易选购商品。”
除此之外,圣诞节的时候,商场会应景地播放《Jingle Bells》的圣诞音乐;元旦期间,则会选择极具喜庆气氛的《恭喜发财》。对此,肖明明说:“这种轻快、喜庆的音乐会让顾客心情轻松起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心情,换句话说,就是用一种无法轻易觉察的方式来影响顾客的购物习惯。”
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对这种反复出现的音乐、朗诵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就像基督教徒反复唱赞美诗和念祈祷词一样,每当类似的音乐响起,人们就会在行动上受到暗示,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在《上帝的庇护》一书中,作者反复讲述了西藏的喇嘛念经祷告的趣闻。他说,在西藏的一个寺庙里,喇嘛和修道士可以不吃不喝地念经,他们看起来不会饥饿,也不会显得累。为此,他曾经亲自尝试诵读经文。而他发现,当喇嘛和他一起反复念经的时候,他能获得更多的力量。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宗教中的祭祀礼仪、重复使用的祈祷词都带有心理暗示的色彩。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上司或者朋友意图做出反应。反过来,我们同样能够用心理暗示左右自己的生活。当你陷入低谷时,自我暗示说“我能行”,要比朋友的千百句鼓励更有效;当你的手指受伤时,自我暗示“它很疼,疼死我了”,就会比消毒水的腐蚀更加令人痛苦。
克劳德,当他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时,在和一位名声很大的律师进行同堂辩护的较量中,依靠自我暗示的力量赢得了胜利。当时,对手在业界已经颇具声望,年轻一辈的律师甚至以他为榜样,对他敬畏有加。
克劳德事后回忆时说:“我一度感到非常害怕,那就是我的前辈,多年来,我是看着他的演讲和辩论实录度过求学生涯的。”当他闭上了眼睛,他对自己说:“事实上,我比他水平更高,技术更高明。我一定能够战胜他,一定能!”
在开庭前的几分钟里,克劳德把“我一定能战胜他”这句话在心中重复了无数遍。当他睁开眼睛,看着坐在对面的前辈律师时,似乎没有一开始见面时那么恐惧,自信心也提高了许多。在一番又一番的唇枪舌剑之后,克劳德最终战胜了心中的恐惧,赢得了官司。
如今,他已经能够轻松应对任何强大的对手。即使案件非常棘手,即使陪审团不赞成他的意见,他只要闭上眼睛,不断重复这一心理暗示,依然会恢复自信光彩,从容地应对法庭上的任何考验。
在心理学上,心理咨询师常常用暗示疗法来改善来访者的情绪状态,从而调动一个人的内在因素,发挥出积极的效果。古语有云:“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心理暗示一旦用错地方,也可能酿成无法遏制的灾难。
希特勒就是用强大的心理暗示来统治德国人的头脑的。在纳粹统治的德国,各种标语、布告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一个帝国,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成为市民日常交谈中的口头禅,每个人都将希特勒奉为偶像,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动都有人在唱德国青年进行曲。当媒体昼夜不停地播报,当人民整天整夜思考、讨论着“起来吧,你是第三帝国的贵族”时,一向以严谨、保守着称的德意志民族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可见,暗示一旦被懂得如何运用它的人掌握,人民就会变成被人操控的羊群,而心理暗示本身,就变成了最强大、最可怕的武器。离开疯狂的战争年代,当人们置身在商业统治的社会时,是不是同样受着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的目的购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呢?
无须多虑,你只要列出最喜爱的几大服装品牌,然后回想,“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它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了答案,你就会猛然发觉,原来,生活竟然有那么多成分,并非自主选择,而是在心理暗示下的他人选择。这是不是很可怕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心中的小老虎
2012年末上映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掀起了一阵狂热的观影潮,当人们走出电影院,对奇幻的3D效果回味无穷的同时,也不禁想起电影带给人们的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其中,最令人着迷,也最令人费解的地方就在于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