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17072500000013

第13章 个性形成:不做法官的法官之子(9)

陈恒光祖籍福建上杭,是客家人。她的父亲举家迁往台湾,居住在台湾最南部的屏东县,做过屏东县两任县长的主任秘书。屏东县本来已经是台湾的最南部,而陈恒光出生的恒春小镇又是屏东县的最南端,其名字恒光就各取恒春和光复的一个字,寓意出生于光复节时的恒春。

由于南部缺乏好的大学,陈恒光后来考取了位于北部桃园县中坜市的中原大学学习化学,毕业后,到台北美资公司通用电子工作,担任化学工程师。在台北,陈恒光和仍然在读大学的妹妹一起住,这个妹妹就是戴立安的同学。

作为家中的长子,已经30岁的戴立宁仍然单身并且一点也不着急,这自然引起了家中的“不满”。很明显,作为弟弟的戴立安此举是给哥哥介绍女朋友。

那天晚上,戴立宁和陈恒光看了场电影,但她并没有给戴立宁留下太深的印象。以后半年多的时间内,他们只是偶尔通个电话,算泛泛之交。种种迹象表明,弟弟的一片美意并没有达成目标。

转眼到了那年的圣诞节,戴立宁和他的中学同学已经约好晚上出去参加舞会,他甚至已经约好了女伴。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恒光妹妹的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通用电子公司也组织了一个圣诞舞会,她姐姐正在为没有舞伴发愁。她恳求戴立宁去给姐姐当舞伴。

戴立宁告诉她,自己晚上10点半以后已经有了安排。

“那不要紧,可以在10点半之前陪她,把她送到舞会现场。10点半之后你可以走。”

戴立宁答应了,去接恒光时,他还带上了自己的男同学。

到达陈恒光的住处后,她还在换衣服,恰好这时停了电,屋里一片漆黑。事后,戴立宁常常和妻子开玩笑,问她当时是不是故意熄灯的。

陈恒光穿着一件白色的小礼服,手里捧着一支蜡烛从里屋缓缓走出来。当时的她让戴立宁怦然心动,他感到自己已经被眼前的姑娘吸引住了。他诧异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从来没有对她产生心动的感觉,却在这一刹那闪出了火花。

那天晚上他们都很开心。在舞会上,戴立宁和陈恒光跳着舞,陈恒光还热情地拉着他,把他介绍给自己的老板和同事。

虽然当晚戴立宁不得不离开陈恒光,去参加他的下半夜活动,但他们的关系却从那天晚上开始改变了。他和陈恒光交往日益频繁,恒光越来越多的优点一一展现在他的面前。他发现这是一个朴实能干的姑娘,她的工作很辛苦,由于常常需要做化学实验,即便是新的裤子也常常因为沾上化学药品而出现小小的破洞,也正是由于勤奋,她在公司内部晋升也比较快,最后担任了主任工程师,甚至比戴立宁管的人都多。

工作之余,他们常常相约一起旅游,释放工作的压力。

一年半以后,这个对于婚姻一直不热心的男人已经离不开陈恒光了,他甚至跟着她去她南部的家玩。在屏东县,他见到了恒光的父母,即便他当时还没有想到和她结婚,但这个年轻人在恒光父母的眼中已经是未来的女婿了。

一次,恒光的父亲突然问他:“你来我这里到底想什么,我都知道。那么,你下一步具体的打算是什么?”

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未来的岳父一句话捅破了。戴立宁不得不开始计划自己的婚姻,很快他们订了婚,1971年10月22日,戴立宁和陈恒光结婚。

几十年来,妻子总是嘲笑他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会忘记,没有一次记住过。然而有一个日子戴立宁却永远没有忘——每年的圣诞节,不管他在哪儿,都会赶回家和妻子一起度过,以纪念那个曾经让他怦然心动的夜晚。

事实证明,陈恒光是个优秀的妻子,在公司里她是个有想法的管理者,在家庭里,她和各个家庭成员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后来,戴立宁为了照顾父母,长期同父母住在一起,陈恒光和婆婆几乎没有起过争执,到戴立宁的儿子结婚后,她也能与儿媳妇和平共处。

为了照顾父母,同时因为身体不好,陈恒光不到40岁就从工作中退了出来,当起了全职主妇,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交给她照顾,同时她还要维系和丈夫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每年的大年初一,他的弟弟们带着妻子来到戴立宁的家中一起过年,初二时,妹妹们又陪着丈夫纷纷来到家中,所有的孙子辈也济济一堂,显出了传统文化对于这个家庭的影响。

1972年10月7日,戴立宁的长子出生。在妻子产痛赶往医院前,戴立宁漫步于庭院,正在为儿子的名字苦苦思索着。由于儿子是元字辈的,名字起不好就俗了。这时,他突然看到庭院里飞来了一双蝴蝶,翩翩起舞于花丛之间。戴立宁灵机一动,想到《庄子》里的典故“栩栩然,蝴蝶也”,于是将儿子命名为戴元栩。

由于夫妻二人都上班,孩子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照顾,有时候弟弟妹妹们也帮着照顾,这个家庭处处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

当戴立宁在哈佛求学时,他的妻子仍然在岛内边工作边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按照规定,凡是拿着公费去国外进修的公务员,为了防止他在国外找工作不再回来,台湾当局规定他的家属必须留在岛内,即便破例允许,也必须经过公务员所在单位的批准。

戴立宁拿到学位后仍然有3个月时间的空闲,他希望趁这个机会带着妻子游览美国,于是他找到了ITP负责人奥尔德曼,请他帮忙。在给台湾“财政部”的例行信件中,奥尔德曼提到,由于戴立宁已经拿到了学位,按照哈佛的传统,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是要请家人一起出席的,希望戴立宁的家人也能来美国共享荣耀。

这封信按照正常的渠道被送到了“财政部”常务次长的手中,当时的常务次长也出自东吴大学,但他却公事公办,按照规定否决了戴立宁的请求。

然而,戴立宁请妻子再次尝试,让她带着信件去找当时的“财政部”主任秘书李模,李模曾经在“法务部”也当过主任秘书,头脑条理清晰、思维缜密,号称“智多星”。李模带着信件找到了“财政部”部长李国鼎,寄希望于这位敢于担当的部长能够破例,他强调此次派出的两个人成绩都非常优秀,戴立宁毕业典礼时,按照哈佛大学的传统,在这荣耀的一刻应该有家人列席观礼。

李模的希望没落空,李国鼎认为在这时让戴立宁的妻子前去是件好事。

然而主管此事的常务次长已经否决,按照流程,少了常务次长的签字,这份公文就不能到达李国鼎的手中。这时,号称“智多星”的李模再次出主意说,如果能够让次长请半天假,那么按照流程,这份公文就应当直接送到部长手中签字批复。李国鼎果然让次长修了半天假,从而解决了程序问题。戴立宁成为“财政部”第一个公费在外读书期间把妻子带出去的公务员。此后公费留学的“财政部”同事们也都按时回来,从来没有发生滞留不返的情况。

陈恒光在美国陪丈夫待了一个多月,通用电子出于照顾,派她去美国参加一个公司的会议,并借机提供了些费用,算是给两位年轻夫妇的补贴。

戴立宁和妻子游历了纽约、费城,并去加拿大游玩了一次。在渥太华恰好赶上了当地的郁金香节。

在“二战”期间,荷兰公主朱莉安娜一家来到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避难。朱莉安娜公主临产时遇到了难题,根据荷兰王位继承法,新生的皇子或公主必须诞生于荷兰国土,才能被承认为皇族的一员。为了满足条件,加拿大政府最后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把渥太华市民医院的一间产房临时赠予荷兰政府。

“二战”后,荷兰每年都会赠送给渥太华1万株郁金香,这就是郁金香节的起源。之后,郁金香节已经成了一个各国展览花卉、园艺的节日,人们流连于露天的咖啡厅、传统的小吃摊、街头的艺术家、音乐会,年轻的恋人在景点之间尽情地玩耍……

戴立宁的次子就是这时怀上的。由于哥哥叫元栩,弟弟的命名依循旧例用“羽”字边,为纪念妈妈远隔重洋飞来美国而成孕,所以就叫戴元翔。

戴立宁的两个儿子性格也不完全相同。长子喜欢艺术,至今将近40岁仍然没有结婚,现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系博士班;次子则选择了更加稳定的生活,台湾大学电信研究所毕业后,他进入了华硕电脑公司,已经结婚生子。

对于儿子没有子承父业,戴立宁也看得很开——他自己也喜欢艺术,只是当时的家境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艺术之梦,而今儿子有了条件,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吧。

从美国归来时的戴立宁已经36岁,家庭传统和早期的经历让他形成了直言不讳、不屈服于权威的个性。家庭生活的幸福、几次遇到伯乐,又让他变成了一个性善论者,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想让世界更完善的。良好的教育让他又有些恃才傲物,保留着年轻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色彩,又带着一丝“义和团”的情绪。

这样的个性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推动一些事情,也不免伤及自己,甚至让领导为难。但他即便受到挫折,也不会改变个性,下一次还会按照同样的原则办事。

这样的个性再也没有改变过。

戴立宁哈佛求学时代的结束恰好也是他另一个时期的开端,他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台湾的不合理现象,并试图改变点什么。这时,一条曾经影响整个台湾的“恶法”进入了他的视野,他开始为了废除它而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