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16711800000043

第43章 有烦恼才是人生,无须寻愁觅恨怨(2)

养身不如养心

对于寿命,能超过50岁,季先生就已经欣喜不已。他的父母都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去世,能活到98岁的高龄,他自是从未料想过。到耄耋之年,他留下的些许活着的体会,甚是宝贵而难得一见。对于他的养生长寿之道,人们都颇有好奇心。然而季先生推崇的养生长寿之道却为“养生无术是有术”,提倡“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这一点与“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先生的“养心就是养生”和著名古建筑专家陈从周的“养身即养心也”的养生观念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季先生是陶渊明的忠实信徒,奉行“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寻求一种超脱朴实的心态,如此,心灵上的调养才是最主要的养生之道。寻求长寿之人,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历史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没有哪个君王不对生命抱有贪念。他们祈求长生之术的故事,也在民间传说,世人皆知,而历朝历代临朝拜帝的口号也几乎都是“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可见其求长生欲望之强烈,所下的功夫之深厚。而结果却是长寿者少之又少、微乎其微。“养生本是帝王事,而今走入百姓家”,如今正值养生之道盛行之际,养生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曾经隐居山林的各位养生大师、营养大师,都纷纷出山,登堂入室。各大养生节目的名字五花八门却都与养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位养生大师也由此红遍全国。可见,如今的众人对养生之术真是望眼欲穿。然而,在不同类的养生节目中,各位大师的说法却不尽相同,各家之言,你信哪个?就如季先生所提,“吃东西左挑右挑,战战兢兢,吃鸡蛋不吃黄,吃肉不吃内脏,结果胆固醇反而越来越高。”正所谓“无病乱投医”,最后弄得个神魂颠倒,又不知如何是好,慌乱之中没有稳定,还是担心这担心那。养身不如养心,这个道理如此浅显,人人皆知。心态决定心情,心情决定情绪,情绪决定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季先生谈到养生之道时提到,国外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证实,“用脑伤神”的说法是错误的,“用脑长寿”倒是个不争的事实。勤动脑筋,新生细胞就会增多,能保持脑部血液流通。“不要让脑筋闲着”就是季先生的“养生之道”。季先生对于生命限数很知足,正是“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不会抱有太多顾虑,尽职尽责,为社会永不停息地贡献自己,由此也成为他得以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印第安人甚为信奉的一句名言是:“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待灵魂跟上来。”人们似乎都通晓“养身不如养心”的道理,公园里的老人们每天都会准时锻炼、准时到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溜达溜达。节假日的时候,你会发现某个风景不错的公园里到处都是散步的人。人们欣赏风景,锻炼身体,寻求平静的心情。大多数人都领会到毛主席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是多么重要。穷极一时,搜罗万象,大部分人都在发动脑筋寻找养生之道,无论是身体运动还是陶冶心情。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人生一种很幸福的享受,却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甚至做到“养身不如养心”,更难达达“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境界。两个和尚一起外出游历。当他们要路过一条河时,发现河水很深,河边有一个女人没办法过河。于是,老和尚背起这个女人过了这条河。然后,放下女人继续往前走。走了许久之后,小和尚终于向老和尚提及自己的不解。小和尚说:“师父教导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可您怎么还背着那个女人过河呢?”老和尚只说了一句:“我都已经放下了,你还没放下吗?”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似乎也能说明这个道理。人世之间,很多人不就是“还没有放下吗”?放不下对生命的眷顾,放不下对长生的追求。《菜根谭》里有“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要做到“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第一步就是真正地放下那些虚无缥缈的幻想衍生出来的永无止境的对生命的贪欲。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宇宙万物,自有其自然规律,人,生于天地之间,自有生老病死的进化定律,尽吾之所能,真诚地面对生死,客观地看待自然规律,接受一切顺其自然的变化,也就持有了一颗平静坦然的心。对于长寿,庄子提倡“清静寡欲”,孔子曰“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所谓“仁”实为大善,放下一己私欲,而后仁至天下。放下一切虚无缥缈的幻想和无限制的私欲,尽其所能与世为善,方得生之长远。清代著名养生家石成金在《长生秘诀》中说:“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不乱求,不妄念,不贪欲,则无病矣”,欲求无病之身必须具备正确的心态,无贪欲,不乱求,则身体健康而无病痛。由此看来,古人早已领悟“养身必先养心”的道理。另外,古人有读书养心以达到养身的共识。郑成功有言:“养生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汉代学者刘向也认为:“书犹药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惟好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乾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张英赞:“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看来,读书确实能陶冶心情,锻炼心智,也正如季先生所说的“不要让脑筋闲着”“用脑长寿”,保持头脑的活跃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一大窍门。再看动物世界里的大象,它给人们的印象几乎都是站立、行走或奔跑的姿态。就算是生病,大象也保持着站立的姿态。因为它体型庞大,如若倒下,会因内脏相互挤压、身体过重而使自身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我们看到的大象,除非生命终结,否则它是不会倒下的。人类也是如此,只有头脑和身体处于经常的活动期,才能保持其免疫力较强的状态。科学试验证实,人脑左额叶的活动处于活跃状态下的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也处于最佳状态。舍卫城有一个富翁,因肥胖过度、身体庞大而行动不便、缓慢迟钝。所以,他一天到晚昏睡,动是病,不动也是病;不动则已,动则全身痛苦不堪。为此,他去像精舍的佛陀请教:“佛陀!我终日饱受煎熬,因肥胖而行动滞缓迟钝,总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佛陀问:“你是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吗?”“是啊!佛陀!还请您明示啊。”佛陀说:“你终日痛苦的原因有五点:一是太过丰盛的饮食;二是贪睡;三是只知道睡觉休息而不运动劳作;四是对你身边的事事都不关心;五是一贯闲散而无所事事。你若想祛除病痛,今后就要控制饮食,勤于劳动,多用用头脑,关心身边的事情,对社会和别人多作贡献,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富翁谨记佛陀的教诲,按照他说的去做,没过多长时间,富翁的身体就不再肥胖,精神抖擞而容光焕发,喜笑溢于言表。这日,他又独自一人徒步去拜访佛陀:“佛陀啊!您治好了我的身体,如今之际,我向您请教如何使心灵开悟。”佛陀意味深长地说:“庸人滋养肉体,而智者滋养心灵。如果一个人仅知道追求口腹之欲,那是自掘坟墓。如若走正途,不但求得解脱,而且可以延年益寿。”“庸人滋养肉体,而智者滋养心灵”,肉体之欲,过之而犹不及,滋养心灵,却可得怡然自得的快乐。只有头脑和心灵的持续运动,才能换来精神矍铄的神态和不甘堕落的灵魂。养身不如养心,心灵美好、心态自然是健康的基本状态。这与季先生的“不要让脑筋闲着”有殊途同归之处。“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一种朴实的职业心态,也是“养心”的不二法则,更是放下后的一种前行的姿态,即“养生无术是有术”之术。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季羡林先生多次提到自己是一个幼无大志之人,不以豪言壮语著称于世。对人生世事、喜怨哀乐、荣辱得失,他都以一用朴实平常的心态看待,平静之中蕴藏深厚,无言之中蕴涵深刻,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阐述着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以此平常心面对不平凡的事,一切都和平常不再有什么区别,才对曾经懵懂众人不明的世间不平凡的事看得如此透彻、如此深刻。对于名垂千史的历史人物,人们往往在史册上赋予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实则是掺杂了史官的个人崇拜在其中。所谓“大丈夫当是如此”,确是史官赋予了他们与生俱来的英雄气质,使其成为不平凡之人。季先生将刘邦和朱元璋等地痞流氓皇帝的神奇出身和不凡相貌的相关史料描述归于闲书生的拍马之能事。季先生功成名就,却一直强调自己的“无大志”,豪言壮语实为出自不世出的英雄之口。是因其未能如愿而难求,才将那些荣耀俗事视为绝好而不平常之事。殊不知,一切不平凡之事、不平凡之人都源自平常的生命。“凡所难求皆绝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绝好之事,是因为难求而不平凡;因为仰望英雄而视英雄为神话。其实英雄不过是平常之人做了不平常之事,从凡夫俗子开始,经历了超过常人的努力,而非英雄注定就是英雄,英雄天生就有英雄气概,英雄的话也并非字字气派、句句豪迈。只因难得而视为“绝好”,容易获取而觉平常得不过如此。就如过惯奢华生活的帝王认为帝王之家也不过如此,而把平民生活视为稀奇古怪得不寻常。真实的生活,世间皆凡事,只因得失不辨、宠辱不惊、心静如水。一个小沙弥请教得道高僧:“师父,您修行悟道的秘诀是什么呢?”高僧道:“我饿的时候吃饭,累的时候睡觉。”小沙弥不解,继续问道:“人人都这样,这算什么秘密吗?”高僧答:“当然有所不同,他们吃饭的时候总是思考着其他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的时候总是做梦,觉睡不安稳。而我,吃饭时只专心吃饭,不想其他;睡觉时从不做梦,睡得安稳香甜。这就是我修行悟道的秘诀。”高僧继续说道:“凡人很少能做到一心一用,他们终日穿梭于利害得失之中,不能用一颗平常心面对浮华的宠辱,衍生出千般妄想和无限思量。在生命的表层停滞不前,形成了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迷失自我的同时也丧失了‘平常心’。殊不知,欲探究生命的真谛,务必用心去感受生活,让心灵融入世界。”得道并非难事,但有些人千方百计也达不到。得道也被人视为高境界,哪知不过是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利害得失,面对生活中的宠辱。将所贪念之事视为平常之事,不处处皆不平凡,皆我所欲。无杂念的心是平静的,当你将功名利禄、胜负成败都看穿之时,才能获得解脱,即所谓感受轻松的生活,感悟生命的真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宠辱不惊、镇定自若、游刃有余。世界万物及发展运动都是自然平常的,以平常心对待,足以。一位学僧向禅师问道:“禅师,学僧勤于大作、念经,心无杂念,自认为用功至极,为何还是无法开悟?”禅师说:“你去拿一个葫芦、一把粗盐。”学僧将葫芦和盐拿到禅师面前。禅师说:“拿来一个葫芦,将里面的水装满,然后再把盐放进去,如果你有办法可以使葫芦里的盐立即融化,那就开悟了。”学僧谨遵禅师说的去做。没过多久,学僧急着跑回来说:“葫芦口很小,盐块放进去后不化,用筷子也搅不动,看来,我还是不能开悟。”禅师只是把葫芦里的水倒了一些出来,又摇几下,盐块很快就融化了。禅师说:“你从早到晚用功修行,却忘了留有你自己的平常心。就像这葫芦里装满了水,摇不动也搅不了,又何得使盐化,何得开悟?”学僧说道:“难道不用功修行就可以开悟吗?”禅师道:“修行如操琴,弦过紧会断,过松则弹不出声音,悟道之本则是拥有一颗中道平常心。”学僧终于领悟。拥有一颗平常心,而非执著于一事,甚至一欲。“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源自对世事的无限幻想和千般思量。难求之事未必绝好,及所如愿未必平常,只因执著努力心之所向而视为世间最好。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平常心贵在平常,“乐天知命故不忧”,“乐乎天命复奚疑”?陈眉公有言:“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心境须恬适,随遇而安;苟稍有不如意者,便生见少觖望之想,徒增郁郁耳!”季羡林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凡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只有把自己钉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拥有为数众多的崇拜者、铺天盖地的荣誉称号、罄竹难书的卓越功绩,季羡林仍用平静如水的心态认识自己,实属罕见,也令人敬佩不已。“岂有豪情似归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成败得失,只不过人生沧海之一粟,如此,人生便生死不畏,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