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16701000000021

第21章 不抛弃,不放弃——正视孩子的过失和错误(1)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绝大多数情况下,正视孩子的过失和错误,用爱和宽容去包容孩子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

对孩子要“不抛弃,不放弃”

对父母而言,每个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使。之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成了聪明健康的人,有的却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父母对此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关注,孩子就会成为父母希望的那类人;相反,如果父母因为孩子不尽如人意而放弃教育,那么孩子就会因此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一个青年罪犯在总结他犯罪的原因时说,小时候每当他犯错误,他父亲就会摇摇头说:“算了,我对你不抱任何希望,你长大一定是个问题孩子。”这句话让他觉得自己做任何坏事都理所当然,因为既然父母已经对自己不抱希望了,那自己又能怎样呢?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年龄小,时时需要父母的肯定,父母的每一次肯定都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幸福,产生上进的动力。既使孩子有时表现很糟,他也应该得到父母的鼓励。因为孩子有权力失败,他们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成功做好准备。所以,每次孩子失败或遭遇挫折时,父母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鼓励孩子,给孩子力量和信心,而不是灰心绝望,甚至放弃努力,放弃对孩子的希望。

2007年,湖北省实验中学的丁丁以660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这对一个从出生起就患有重度脑瘫的人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除了丁丁之外,还有他的妈妈。

1988年,丁丁在荆州出生,但由于医生的疏忽,造成胎儿宫内缺氧。出生后,丁丁一声不吭,全身发紫。妈妈被吓哭了。随后的4天里,丁丁安静地躺在特危病房里,鼻子里插着氧气管。医生劝慰妈妈:“放弃抢救吧,这孩子患重度脑瘫,即使救过来也非傻即瘫。”家人也建议:“放弃吧,你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但是妈妈坚持抢救孩子。她一直坐在保温箱前跟丁丁说话,直到凌晨。突然,妈妈感觉到丁丁的小脚在轻轻地动。妈妈以为是幻觉,但就在这时,丁丁放声大哭。妈妈喜极而泣。

正像医生断言的那样,7个月后,丁丁智力正常,认得妈妈、奶奶、爸爸,会认气球的颜色,还特别想说话,总是咿咿呀呀的,但他流口水,脖子直立不起来,所有脑瘫儿的症状都出现在丁丁的身上。两岁多的时候,丁丁仍然不会走路,流口水,手抓不住东西。妈妈开始四处求医。最后,她找到了湖北中医学院的疑难杂症专科,医生建议她带丁丁做按摩治疗。从此,妈妈就开始不间断地带儿子去按摩。

与此同时,妈妈还教丁丁说话、认字。丁丁会说话以后,妈妈就以批改作业为由,让儿子帮她看新闻联播,然后“转播”给她。第一天,丁丁只能说一件事;一周后,丁丁能说两条新闻;几个月后,丁丁能将整个新闻联播复述下来。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冷不丁地给别人说一件时事,这让大人惊讶不已。这增强了丁丁的自信心。妈妈不再让他“转播”后,他仍坚持每天晚上准时看新闻联播,然后将国际国内大事讲给大人们听。妈妈说,丁丁的能量是无穷的,开始她只想锻炼丁丁的记忆力,没想到这成了他的一个爱好。直到现在,丁丁还对历史、政治兴趣无穷。

丁丁的手脚不灵便,手捏不住笔,妈妈就让他先练拿粗笔,一笔一画,写着写着,笔就溜掉了,而丁丁却写得满额细汗。后来经过不懈地努力,丁丁终于学会写字了。就这样,丁丁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照顾自己,学会了与人打交道……他终于过上了正常孩子的生活。

2007年,丁丁参加高考,并以660分的高分考上了北京大学。但是校方由于担心丁丁因身体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拒绝了他。妈妈多方活动,表明丁丁能够生活自理。当北大在鄂招生组负责人知道后表示:只要生活上能自理,学习成绩能达到北大的要求,就可以进入北大学习。就这样,脑瘫儿丁丁和妈妈在21年后梦圆北大。这位母亲就是邹燕。

身为父母,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孩子的爱、教育和培养。事实上,只要努力并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

犯错是培养孩子的最好“契机”

每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错,关键是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通常都批评一通了事,但父母这样对待孩子的犯错实在是错失了良机。其实,当孩子犯错之时,正是绝佳的教育时机,父母如果能在此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可跟着妈妈去散步,走到一家超市前,王可看见了透明的玻璃窗内摆着很多种“变形金刚”,就吵着妈妈要买,妈妈以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玩具为由拒绝了王可的要求。他生气地跟着妈妈回到家就径直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爸爸看见了询问原因,妈妈就大声地数落起孩子。孩子因妈妈没给自己买玩具十分生气,他没想到妈妈竟然在爸爸面前告自己的状,就生气地把玩具柜上的7个“变形金刚”全部摔到地板上。父母听到声音赶紧打开孩子的房门。一看地上的玩具,妈妈更生气了。这时爸爸冷静下来,把王可拉到客厅问王可摔玩具的原因,接着,爸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王可明白他的错误。最后,爸爸要求王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把摔了一地的玩具收拾好,并让儿子跟着妈妈清洗一周的餐具,用“打工”挣钱来弥补经济方面的损失。王可愉快地接受了爸爸的建议,以后他再也没有一发脾气就摔东西的表现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次孩子犯错的时候其实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的心理很容易使孩子急于求助,孩子在此时明白的道理也更有可能刻骨铭心。

史蒂芬·葛雷是当代一位科学家,他诚实的品格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受业界推崇。曾经有一家报社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你能如此客观、严谨地对待科学研究,而且比一般人更努力地进行各种尝试?”史蒂芬·葛雷认真地说这和他2岁时的一次生活经验有关。

2岁时,史蒂芬尝试着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以前这事都是妈妈帮他做的。这次,他想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果瓶子很滑,他没拿住,一不小心将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史蒂芬·葛雷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妈妈的骂了。

出乎史蒂芬意料的是,妈妈到厨房后发现满地是牛奶,竟没有教训或惩罚他,而是说:“哇,你太能干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这样,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里玩几分钟?”

这可把小史蒂芬高兴坏了,他还从没玩过牛奶呢!他的确这么做了。过了一会儿,妈妈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还得把它清理干净,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史蒂芬高兴地选择用海绵和妈妈一起把地面清理干净。最后,妈妈对史蒂芬说:“你拿奶瓶的实验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何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你拿个瓶子装满水后,再看看用手能不能拿得动。想一想,看看怎样才能拿得动它?”史蒂芬很快就学会了,他发现自己只要用双手抓住瓶颈,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结果,这次闯祸的经历,非但没有让史蒂芬变得害怕,反而使他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和教训。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这位科学家的母亲那样明智地对待孩子的过失。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物品,许多父母都会责怪孩子:“讨厌!你怎么搞的?”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动手打骂孩子。其实,此时,父母应保持冷静,既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应当对孩子讲清道理,向孩子指出弥补过失的方法,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误中真正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也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这时,父母应该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父母,从而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苗先生非常喜欢汽车。他用攒了几年的积蓄买了一辆银白色的汽车,并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看待。

一天,苗先生在院子里清洗他的宝贝汽车。突然,屋子里的电话响了,于是他就回到屋里接电话。

这时,苗先生5岁的儿子苗青从幼儿园回来了,他看到了爸爸的汽车,突然有一个想法:把今天在幼儿园学的画画到爸爸的汽车上,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于是,苗青拿起一块小砖块,在爸爸的汽车上认真地画了起来。

爸爸接完电话,重新回到院子里时,看到汽车被儿子画得乱七八糟。他一下子震怒了,震怒让他失去了理智,他拿起旁边的榔头,狠狠地向苗青的右手砸去。苗青发出一阵惨叫声。

后来,苗青被送进了医院。他的右手因伤势过重,已经残废了。苗青醒来之后,还可怜巴巴地望着爸爸,说:“我知道错了,我想把那幅画送给你作为礼物,我以后不在你的汽车上画画了!”

这时,苗先生后悔莫及、痛不欲生。

这个故事令人痛心,教训更是惨痛的。

教育孩子,应该对孩子不小心的行为给予宽容。这样不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而一味地训斥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却淡忘了事件本身。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好意而不小心给父母造成伤害,此时,父母的宽容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做到在宽容中教育孩子,真正让孩子吸取教训。父母要知道,再贵重的物品都比不过孩子重要,再重要的事情都比不上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

贾筠刚搬了新家,看着刚装饰好的新房,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天晚上,她和老公都要加班,只好让孩子自己在家。贾筠回到家后,发现洁白的墙壁上被孩子画得乱七八糟,还写上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几个大字。

孩子看到妈妈回来了,高兴地说:“妈妈,你看我画得好吗?”

贾筠看着孩子兴奋的表情,放弃了本来训斥孩子的想法,和蔼地对孩子说:“你画得真好,谢谢你,爸爸妈妈也同样爱你。不过,你看这洁白的墙壁,被你画上了画,写上了字,就像别人在你白白的小脸上写字一样,你会高兴吗?所以说墙壁也会非常难受的。以后记住不要在墙上画画,应该在纸上画,最好是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那样多好啊。”

孩子看看被自己画得乱七八糟的墙壁,又摸摸自己的脸,羞愧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

“嗯,这才是妈妈的乖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妈妈不怪你。不过星期天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墙壁洗脸,好吗?”

“好啊,我要给墙壁洗脸,让它干干净净的。”孩子拍着小手说。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那些犯错之后能够受到父母赏识、宽容和教育的孩子,往往会愉快地接受父母的建议,时刻记住自己的教训,并逐步改进或改正。所以当孩子好心却因为采用了错误的方式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本意给予赏识,给他宽容和安慰。告诉他:“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注意点就行了!”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有必要教育他改正错误。而父母如果善于从孩子所犯的错误中找到隐藏的优点,然后赏识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错误,而且还会继续保持这个优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对待错误的习惯。

公交车站牌下,一对父子正在等车。

一阵大风把爸爸的围巾撩了起来,爸爸想用手按住围巾,可是手里还提着很多购物袋,非常不方便。看到这个情形,孩子主动对爸爸说:“爸爸,我帮你拿东西吧。”爸爸犹豫了一下,把其中一个轻一些的袋子递给了孩子,然后整理他的围巾。

没想到风更大了,孩子一不小心,把袋子掉在了地面上的水洼里。孩子马上把袋子捡了起来,一脸的惊恐。

爸爸看到孩子惊恐的表情,先从孩子的手中接过袋子,用纸巾擦干净,然后对孩子说:“没事的,你看,袋子擦擦就干净了。”

“我不是故意的,爸爸你不怪我吧?”孩子小声地问。

“当然不怪你。你能主动帮我拿袋子,说明你很有爱心,还乐于助人,真让爸爸高兴。”爸爸抚摸着孩子的头说。

“可是袋子掉在水洼里了。”小孩子还是很后悔。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每个人都有不小心的时候,爸爸也犯过这种错误,不过爸爸以后就特别注意了,相信你也会吸取教训的!”

“嗯,我以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我还想帮你拿袋子,好吗?”孩子说。

“好啊,爸爸相信你!”说完,爸爸又把袋子交给了孩子。公交车来了,父子俩高兴地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