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16701000000020

第20章 不抱怨,不指责——做永不“抱怨”的父母(2)

这位母亲是爱孩子的,爱之切,也责之切,可是她却从来没想过自己脱口而出的责骂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软刀子”把儿子逼向绝望的深渊,最终毁了一个原本幸福平安的家。

虽然这样的极端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却很能反映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能从父母那里听到许多这种话:

“像你这样的笨蛋,什么也做不成。”

“就考这点成绩,你还想当医生,真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

他们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甚至想通过刺激疗法使孩子面对现实,却丝毫不考虑孩子的理解力及其感受。其实,从客观上来说,每个家长都不想实施语言暴力。父母只要平时多注意以下几点,就完全可以避免语言暴力。

1。把自己尽量放低一点,放到和孩子平等的地位

很多父母之所以会有语言暴力,说明白一点,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利。他们觉得父母为什么不能管自己的孩子?其结果就是父母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而忽视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有自尊,以至于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这样,孩子要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完全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要么脆弱的心灵不堪重负,从此变得郁郁寡欢。所以当父母要指责孩子的时候,试着把自己放低一点,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以便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2。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在发火前迅速离开孩子

当父母怒火中烧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往往口不择言,甚至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话来。其实,在自己怒火中烧的时候,父母要强迫自己离开,到外边吹吹风、散散步。等到冷静下来,你会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绝望,孩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更何况孩子也有他的是非观,一般的过错孩子心里也明白,如果父母过多地揪住孩子的过错不放,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

3。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

有位普通的女孩长相非常一般,甚至有点丑,她为此总是抬不起头来,非常自卑。一天,老师想了个办法,让班上的孩子每天都对她说一句赞美的话。几个月过去,奇迹在女孩身上出现了:她变得光彩照人,完全不是从前那个丑小鸭了。“良言一句三冬暖”,对于孩子尤其如此。对待孩子,要多发现他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孩子就会一点点朝你希望的方向努力,也会一点点地进步。

4。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父母往往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如果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父母就会陷入绝望的深渊,结果出口伤人,在气头上讲出许多过火的话,让孩子无法承受。实际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很普通,父母如果多一点平常心,可能就少一点失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父母拒绝语言暴力,但并不是要求父母放弃原则。一般来说,很多孩子缺乏自律意识,如果他发现父母对他的过错不追究,他往往会一犯再犯。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是非。只是父母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说话的艺术,在开口指责孩子之前,先想一想这样说是否有不当之处,对孩子的心灵是否会造成伤害。

指责是最不明智的教育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时刻不忘强调自己的家长权威,动辄指责孩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父母地位。还有许多父母为纠正孩子的缺点,总是先情绪激昂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仅不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和父母对抗,结果事与愿违。

据美国教育专家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肉体处罚比较起来,父母对孩子动不动就指责,更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马丁·H·泰切和他的同事在6月号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对那些有心致力于受虐待孩子福利的个体来说,不应该低估对孩子责骂产生的后果。”他们还表示,我们应该对孩子所遭受的各种不同的创伤给予细心的关注,因为与那些特定的身体上的虐待相比这或许更具严重性。

研究还表明:遭受辱骂或者经常被指责,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情绪紧张,这又影响了他们大脑中某些脆弱区域的正常发育,导致他们在精神病学方面出现一些严重后果。

妈妈见女儿小萱练小提琴的姿势不对,就不断提醒女儿,谁知女儿很不服气。妈妈生气地数落起小萱来。

小萱见母亲责备也不吭声,依然不紧不慢地练琴,但她眼里含着泪。妈妈就觉得那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于是越发烦躁,想起最近小萱的种种不听话的表现,就越加责备小萱了。

最后小萱没心情练琴,妈妈也越来越觉得小萱不听话,干脆就气得大骂了小萱一顿。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以后,小萱一到练琴的时候就开始哭闹。

一味地指责孩子、给孩子泼冷水,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这样下去,就会逐渐培养出因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反抗心理的孩子。正如能力法则所确定的那样,若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

也许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之所以指责孩子是因为爱孩子,但是父母为了指责往往采用令人畏惧的声音或表情动作。如果孩子感到恐惧,父母即使怎样指责和说教他也都听不进去了,自然也不会起到什么良好的教育效果。尽管孩子可能会停止做“坏事”,那也是因为他害怕或讨厌父母的指责,却并不表明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真正的道理。

要知道,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很有权威的。因此,在孩子的心里,自己受到父母的指责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所以父母对孩子不指责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即使孩子犯了错,并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父母必须进行批评指责,态度也一定要诚恳,还要讲究以下科学的方法:

1。指责孩子要适时、适度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父母应及时给予责备,趁热打铁,不可拖拉。在责备孩子时,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平和,告诉孩子错在何处,不要翻旧账。

2。向孩子说明过失的后果

如果孩子不慎弄坏了家里的重要东西,有的父母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淘气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父母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使得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与父母的指责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渐改正。

3。语速放缓慢,态度要温和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犯了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就连珠炮似地数落孩子,而孩子往往因惧怕而一句也没听清楚,更没听进去。其实,父母如果说话时的语速放慢些,低而有力,让孩子听清楚你所表达的态度,则更有利于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4。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有的父母责备孩子后,常常把孩子冷落在一边,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嫁到父母的责备上,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父母应在孩子有悔过表现时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父母是为他好,是爱他的,并引导他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父母的指责不仅让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成人之间的恩怨不要在孩子面前诉说

一些父母常常会对彼此有抱怨,而且他们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与不是。也许父母会认为这没什么,自己只是随便说说,但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不好的,容易使孩子长大后对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父母产生怨恨,甚至使孩子因此而形成扭曲心理。

在电视剧《错爱》中,党美艳和丈夫离婚之后,常常向孩子灌输负面的信息,最后,在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孩子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问题少年。这对我们现实中的人也是一个警示。无论如何,生活要继续,成人之间有矛盾就要解决矛盾,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指责另一方,更不要把成人之间的矛盾转移到孩子身上。

在餐桌上,妈妈给小未名盛了一些汤准备喂给他喝。因为汤有点烫,而未名一直喜欢温热微凉的饮食,所以妈妈就把汤碗放下,先去喝自己那碗。爸爸不忍心看未名直勾勾看妈妈喝汤的样子,就喂了口饭给他,还顺口说:“只顾自己喝汤,都不喂孩子,我喂。”坐在旁边的爷爷看到未名的妈妈有点生气,就连忙打圆场说:“他开个玩笑而已。”

姑且不论未名爸爸的话是真是假,也无论父母是对还是错,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讲。否则不仅会让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以至于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戴,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没有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未名妈妈在事后便和未名爸爸达成一致,虽然大人只是开个玩笑,但孩子因为还小,所以并不具备分辨认真和玩笑的能力,以后有了矛盾不要在孩子面前说。

从此以后,他们常常在未名面前说:“妈妈很爱你,爸爸更爱你,爷爷奶奶也爱你。”而不是抱怨对方,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觉自己被每个家庭成员爱着。而且他们也很注意从来不在未名面前讲其他家庭成员的坏话,以免让孩子与他们产生隔阂,对他们误解。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宜在孩子面前抱怨其他家庭成员,即使夫妻离婚以后也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谈论双方之间的恩怨。

紫伊的父母离婚了,但是紫伊的妈妈一直很注重对紫伊的教育。然而,紫伊的爸爸却常常在孩子面前说她妈妈的坏话。比如夫妻吵架后,紫伊的爸爸就会说“妈妈是坏妈妈”,“我给了你妈10年的面子,现在不给了”等诸如此类的话。后来,紫伊学会了传话,紫伊的妈妈很担心孩子会以这种传话来寻找乐趣。

身为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跟对方关系如何,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对对方的不满,因为这直接影响孩子怎样看待对方的为人、品行和自尊,从而影响孩子的判断力、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所以无论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孩子面前,都必须忍耐下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亲人形象。也就是说,要对孩子说对方的好话。

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做错事,但都要彼此尊重,才能相处愉快。孩子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对于邻居或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是一样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不是。孩子往往是很单纯的,父母怎么说他就会怎么表达出来。比如,如果父母在他面前说了他人的不是,他会在他人面前直接转述说:“我妈妈说了,你……”以至于影响了双方的关系。这时,父母要做的是互相为对方开脱,比如告诉孩子当时他可能很生气,冲动之下就说出了那样的话。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健康、受欢迎、易相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