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16699100000023

第23章 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3)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面对领导或那些成就比自己高很多的人时,心中总会产生一些嫉妒和不满,认为拥有能力、才学的自己假如坐到那个位置,能取得的成就必定比别人强千倍百倍,于是抱怨丛生,甚至不考虑后果地去做事情,最终只能失败而归。

有一个对自己的老师深感失望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禅师说:“大师,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直至今日也没有寻到一位令我满意的老师,很多人都是徒有虚名,虽被世人尊称为丹青大师,但有些人的画技还不如我呢。”

释圆禅师听了淡淡一笑,说:“老衲虽然不懂丹青,但平时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字画。既然施主说自己画技不比那些丹青名家逊色,就烦劳施主为老衲留下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没有推辞,而是问道:“大师想要我画什么呢?”

释圆禅师说:“我平日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古朴、典雅的茶具,不如就请你为我画一幅茶杯与茶壶吧。”

年轻人二话不说,铺开宣纸,挥毫而下,只寥寥数笔,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只造型典雅的茶杯就画成了。这幅画栩栩如生,画中的水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杯中。

年轻人得意地问:“大师,这幅画你可满意?”

没想到释圆禅师只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年轻人,你画得是不错,只是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弄颠倒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

年轻人听后,禁不住笑道:“大师缘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禅师说:“施主,这个道理原来你懂啊。你既然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却为何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高,那名家香茗又怎么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自低,才得一脉清泉,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为人处世和做学问都应该如此啊!”

年轻人翻然醒悟。

人生的境遇有时就像是水里的茶一样,起起伏伏。然而最终能让人明白人生真谛的,往往也是这些起起伏伏的过程。有本领的人,要学着把自己看得低一些;失意的人,要学会忍耐寂寞,努力地沉淀自己,这样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给别人留空间,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古语云:“利不可赚尽,富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其寓意是,给别人留下空间,实际上是给自己留下余地。人做事,凡事要有一个度。

有一天,寺庙的小和尚去河边担水,在回来的路上被小蛇咬伤了。他回到寺庙,让师兄帮助自己处理完伤口后,便拿起竹条,准备去打小蛇。

了空法师看见小和尚,便问:“这是要去哪里呀?”小和尚把自己受伤的事讲给了空法师听。

了空法师又问:“你脚上的伤口还疼吗?”小和尚说:“不疼了,已经好多了。”

“既然不疼了,为何还去后山打小蛇?”

“因为我怨恨它咬我。”

了空法师微微笑道:“它咬你,你恨它;若你踩它,那它也会反过来恨你,也会咬你。你可是寺庙里的和尚,更要懂得宽容两字。”

小和尚着急地说:“难道就白让它咬我了吗?”

了空法师微微一笑说:“若你伤害到小蛇,那么它的家人也会来找你呀!做人要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起怨恨。”

小和尚呆呆地望着了空法师,不知该说什么。

了空法师慢慢地说:“人在世上,对别人多一点儿宽容,就是让自己的生活中多一点儿空间。”

小和尚说:“我不是高僧,无法做到心中无恨。”

了空法师说:“要成为一代高僧,必须学会忘记仇恨,解开对方的仇恨。能做到这几点,你以后离高僧的境界就会更近了。”

小和尚点点头。

不久以后,小和尚学会了宽容待人,同时在修行的路上也学会了如何开导有恨之人,最终成为一代高僧。

在现实生活中,用宽容之心看待世界,你在人生之路上就会多一些朋友,不会孤独和寂寞;在有朋友的生活中,就会少了风雨,多了一些阳光。在面对别人的缺点时,要学会包容,因为,我们本身也有缺点,也需要别人包容。所以,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多一分希望,最终人生会奏出动人的旋律。

宽容待人,是一种高尚、一种洒脱、一种美德。佛曰:“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其寓意是,做人要学会无所不容,容别人的过失、容别人难容之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生在世,难免会出错,比如人说错话时、做错事时,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朱德曾说过:“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其实,你善待别人,尽可能地给予他人帮助,对别人多一些理解,也是为了让自己看到更美好的天空。

大山不语,是因为它给人宽容,才有美丽的风景;大海宽广,是因为它的宽容,才有深邃、博大的底蕴;谷穗低头,是因为它的宽容,才会奉献给人们果实。

东晋时,有一个名叫沈麟士的人,人称“织帘先生”,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宽以待人”。村里的人都说他是菩萨转世,老好人。

沈麟士少时家贫如洗,以织帘为生,好学不倦,阅读经、史、子、集四部,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令沈麟士名垂千古的不是他织帘的手艺精湛,而是他为人处世的作风。因为,他一向对人友善,从来没有过红脸的时候。有一次,邻居丢了鞋,看到沈麟士穿着和自己一样的鞋,就对他说:“你穿的鞋是我的。”

沈麟士说:“哦!原来我脚上的这双鞋是大哥的。”说着就把鞋脱下来给邻居。

过了不久以后,邻居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就对沈麟士说:“对不起,我冤枉了你。”然后把鞋还给了沈麟士。

沈麟士笑着说:“哦,这不是你丢失的那双鞋吗?”他笑脸迎人地接过鞋,自始至终,他都是以宽容之心对待邻居的错误和道歉。

宽以待人在为人处世中极为重要,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相当于给了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在生活中,宽容是一种高姿态、高风格。当然,宽容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的一种理解和谅解,是一种诚实。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宽容,都需要把握宽容的度,这样你才会处理好每一件事。

宽容待人,不必苛求这个世界

佛说:“这个世间只有圆滑的,没有圆满的。”

印度著名哲学家、诗人泰戈尔说:“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当你凡事苛求十全十美时,结果只能让自己因沉重的心理负担而郁郁寡欢。唯有懂得遗憾也是一种美,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才能使自己活得从容、轻松和淡然。

有一个伟大的雕塑家,他的雕塑艺术非常完美,以至于当他完成一尊雕像时,很多人几乎都难以分辨出哪个是真人、哪个是雕像。

一天,有一个占卜大师对雕刻家说:“你的死期即将来临,请做好准备吧。”

雕刻家非常伤心,也很害怕,就像很多人一样,他也想逃避死亡。他静心思索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逃避死亡的方法,他做了11个自己的雕像,用以迷惑死神的眼睛。

当死神来敲门时,雕塑家就藏在那11个雕像之间,并且屏住了呼吸。死神感到非常纳闷,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帝的创造总是独一无二的,绝对不会创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12个人一模一样?我应该带走哪一个呢?”

死神无法做决定,只好带着困惑回去问上帝:“您到底做了什么啊?居然会有12个一模一样的人,而我要带走的只有一个,我到底该如何选择?”

上帝微笑地把死神叫到身旁,在他耳旁耳语了几句——一个能在“赝品”中找出真品的方法。

他给了死神一个秘密暗号,并且交代说:“你到了那个雕塑家的房间以后,说出这个暗号就行。”

死神问:“真的有用吗?”上帝说:“不用担心,试过就知道了。”

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死神回到了雕塑家的房间。他往四周看了看,然后说:“先生,一切都非常完美,只有一件小事例外。你做得非常好,但是你忽略了一点,所以仍然有个小小的瑕疵。”

雕塑家一听说有瑕疵,立刻忍不住跳了出来,问道:“什么瑕疵?哪里有瑕疵?”

死神笑着说:“这下抓到你了吧,这就是瑕疵——你过分追求完美,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何况是人间呢!别废话了,快跟我走吧!”

的确,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何况是人间?你还在事事追求完美吗?

你真的以为世界上会有完美的人和东西吗?如果是,那么你只是在浪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时间。

放弃完美主义吧,不要把你有限的生命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完美之中。对别人太过苛求,对事情太过追求完美,到最后恐怕连你应该得到的都会失去。

一天,一个头戴小红帽的小男孩和母亲到海边散步。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打来一个巨浪,转眼间把小男孩卷进了大海。母亲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惊恐万分、手足无措,她连忙冲着大海跪下来,抬起头望着天空,祈求菩萨把宝贝儿子还给她。

正巧,又一个浪头咆哮着冲上岸来,把小男孩给冲了回来。等浪头退下去以后,母亲仔细地打量着躺在面前的儿子,虽然人安然无恙,但头上的小红帽却不见了,母亲抬起头,愤怒地冲着天空骂道:“我们来的时候他还有一顶小红帽呢!你快还给我!”说着,母亲不顾生命危险,下到海里去寻找那顶小红帽。

不料,一个巨浪突然又打过来,把她卷进了无情的大海之中,再也没有上来。

故事中的小男孩死里逃生、安然无恙,已经够幸运的了,可是他的母亲不但没有感到庆幸,反而执著于“完璧归赵”,为了一顶小帽子葬送了性命,成了一个完美主义的牺牲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正的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缺憾,接受不圆满,因为人生永远没有满分。

很久以前,有个著名的教书先生,他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崭新的教育理念、超前的思维模式,享誉教育界。在他培养的学生当中,大部分都成了社会上的名流精英。然而,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令人费解:在每次的考试中,他的学生从来没有一个人得过100分。

很多年以后,他的一个事业有成的学生回来看望他。其实,这个令人费解的疑问已经在学生心中萦绕了很多年。

于是,学生向教书先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教书先生听后,哈哈大笑道:“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你是个圣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又怎么会考满分呢?”

学生听了,还是一头雾水,于是教书先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在教书先生上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很多考试得100分的尖子学生,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被考99分、98分,甚至分数更低的学生赶上并超过,往往到了最后,很多成绩特别出众的学生,却成了落伍者。

因此,在每次的考试中,即使一个人的答卷是无可挑剔的,也千万不能给满分,要千方百计地找个理由扣掉1分,这样一来,这个人才会有继续前进的余地;如果给他100分,他就等于走到顶点了,那么他还会继续前进吗?

人生没有满分,就像背着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地为自己采摘,果实才会越来越多。

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具有涵养的心灵,才能提供真实的完美。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完美的,幸福的生活要留一些缺陷才是最美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快乐、痛苦、幸福、遗憾、坎坷等,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和谅解。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弥补和修正缺陷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人对物日益宽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