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练气技法讲究吸气时,气贯注于腹部,以至于吸取生气;呼气时,气向上引至头巅,以排出死气和病气,这样可提高人的体质潜能。
吐纳练气的技法也有多种,有动和静之分,最为流行的有六字气诀、抱朴子胎息法和何仙姑胎息诀。胎息被称为是吐纳练气技法的最高境界,练功至深者,就如同在母腹中的胎儿一样,鼻子没有呼入之气。《抱朴子·释滞》载:“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道家修行为何重视练气
练气,也称为“行气”、“食气”、“服气”,是一种以呼吸为主,配合有导引、按摩等的养生方法。练气是道家修炼养生的方法之一,与房中、服食统称中国古代养生的三大流派。
道教如此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是因为古人将气视为赖以生存之根本。《太平经》卷四十二记载:“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而《云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气论》也有:“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
因此,练气的作用非同凡响,不仅可修身养性,还可延年益寿、治病养生。《抱朴子·内篇》曰:“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内篇校释》载:“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
于是,道教非常重视行气的养生之法,较为有名的是陶弘景六字诀、与存思结合的服元气、模仿动物的龟鳖行气法、类似今日气功的墨子闭气行气法等。
“八段锦”是什么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其动作体势古朴典雅,由八组构成,故名八段锦。八段锦气功动功功法形成于十二世纪,后在历代流传,并形成多种练功法和多个流派。八段锦有武八段和文八段之分。
武八段俗称北派,适合青壮年和体格强健者,姿势以马步式和站式为主。武八段最早出现在南宋的著作中,南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弥大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的曾慥在《道枢》中记述了武八段的基本功法:“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著作也记载了类似功法,如《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
文八段俗称为南派,多以坐式为主,注重凝神行气。明嘉靖年间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将文八段概括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此外,明人王圻《三才图会》中也有类似功法记载,曹无极《万育仙书》转载《遵生八笺》中八段练习技法后,于后世广为流传。
中国古代击剑比赛起源于何时
中国古代的击剑比赛形成于剑、练剑和舞剑的发展过程中。大约五千多年前,中国处于青铜时代,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制作出来锋利的青铜剑。
春秋时期,中国的制剑达到了顶峰。《周礼·考工记》载:“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当时,人们将吴国和越国铸的剑视为上乘之剑。而且,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剑,如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等。当时的宫廷和民间都以佩剑、练剑和击剑为风尚。《后汉书·马廖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随着练剑和舞剑的发展,击剑也就自然形成。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中记述了他和邓展的一场击剑比赛。曹丕的剑法是师从史阿,并“学之精熟”。一日,他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一些武将讨论剑法,曹丕认为邓展所谈的技术已经相当落后,故要求与之比试。当时大家都在吃甘蔗,故二人用甘蔗为剑在殿下较量,结果曹丕接连三次取得胜利。
至唐朝时,全国上下盛行舞剑。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记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的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唐朝末年,军事上开始使用火药,传统的武器刀、剑等在自卫、健身和杂技表演等方面得以继续发展。古代的击剑技术不断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传统发展成为现代击剑。
古代也有会擅长骑马射箭的女子吗
我国古代的女子也会骑马射箭,其擅长者颇多。她们多能将骑马和射箭完美地结合,技艺高超,受到诸多史学家的赞赏。《魏书·崔光传》载,北魏时期,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每于后园亲执弓矢”。另据《魏书·杨大眼传》载,北魏将军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北魏将军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善于骑射,技艺超群,人们都称她为“潘将军”。此外,在《魏书·李安世传》中载有一首北朝的民歌,名为《李波小妹歌》,内容为:“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而后,民间崇尚骑射,并将其发展成为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万历野获编》载:“天坛游人极盛,连钱障泥,联镳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端午节时,人们也进行骑射游戏。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击剑手出现于何时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击剑女出现于春秋末期。人们称之为越女,她是春秋时越国南林人,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平水镇一带。越女善于射击,她的剑术闻名天下。越王勾践听说后,将其招进宫廷。越女个性爽直,与越王交谈时,落落大方,面无惧色,津津有味地向越王讲述她的剑术。越王勾践经过试验后,发现她的剑术果然高明,故赐号“越女”,并封她为越军总教练。日后,越女教授越国的军官和士兵剑术,越国的军队作战时果然勇猛过人,锐不可当。因此,史上有“当世莫胜越女之剑”一说。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记《越女剑论》载:“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这是对越女剑最早、最详细的记述。越女将阴阳矛盾运用到剑术之中,有“阴阳”、“开闭”、“内外”、“形神”、“呼吸”、“往来”、“纵横”、“逆顺”练习要诀。其剑术将动静、快慢、攻守、虚实、内外、逆顺和呼吸的辩证法等运用得恰到好处,可见其剑术的高超。
“冰戏”都有哪些项目
古人将冰上的游艺活动统称为“冰嬉”或“冰戏”。早在宋朝我国就出现了滑冰等体育活动,流行于民间和宫廷。据《宋史·礼志》记载:皇帝“幸后苑观花,作冰嬉”。
清朝的冰上运动源自满清习俗。清朝的《冰嬉》诗曰:“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铁贯韦作膝行。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磨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左足未往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有时故意作攲侧,凌虚作势斜燕轻。飘然而行陡然止,操纵自我随纵横。”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当时滑冰的热闹景象。
明清时期,冰嬉十分流行,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种是速度滑冰。当时的速度滑冰,正如清朝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的记载:“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
另一种更为有趣的是冰上足球。《帝京岁时纪胜》载:“冰上作蹴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这种游戏方式将古代的蹴鞠与冰上运动结合起来,参赛的队员分两队,每个人的背上都插有不同颜色的小旗,脚上穿着冰鞋。冰场上有三座插有彩旗的高大的门。比赛的两队队员各自排列成一路纵队,从冰场上的大门穿过,在冰场上形成两个云卷形的大圈,场面十分壮观。
“水嬉”是指古代水上游戏
古人将水上游戏统称为“水嬉”。古时的水嬉包括游水、赛船和水上杂戏等项目。先秦时期,游泳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在历代传承。秦汉以后,游泳则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水上游戏活动之一。唐朝时,水上游戏不仅有高难度的跳水动作,游戏者还会变幻出各种颇具趣味的姿态。唐赵璘《因话录》载:“洪州优胡曹赞者,长近八尺,知书而多慧。凡诸谐戏,曲尽其能。又善为水嬉,百尺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又于水上靴而浮。或令人以囊盛之,系其囊口,浮于江山,自解自系,至于回旋出没,变易千状。见者目骇神竦,莫能测之。”北宋苏辙有《竞渡》诗曰:“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当时的水上游戏是民间老少颇为喜爱的一种游戏。南宋时,钱塘江的水上游戏最为热闹。吴自牧《梦粱录》载:每年的中秋过后,“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当时的水上游戏花样百出,精彩不断,最令人注目又最具挑战的是水上杂技。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有一幅是“水戏图”。此画描述了在滚滚河水中十多位游泳高手水上游戏的情景。他们姿态万千,有的仰泳,有的跳水,还有的游泳者双腿盘膝在水面上打坐。可见,古人的游泳技术实在高超。
“弄潮儿”是什么活动
现在的“弄潮儿”指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也喻指积极上进,敢于冒险的人。古时的弄潮指的是在潮头与浪搏击嬉戏的民间体育活动。这项活动流行于我国江浙地区。
明田汝衡《西湖游览志》载:“濒江之人,好踏浪翻波,名曰‘弄潮’。”每年的八月十八,人们都到钱塘江去观潮,擅长游泳的少年们就在潮水刚起时,于潮头嬉戏,并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展现出多种高超的技艺。
宋吴自牧《梦粱录·观潮》载:“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弄潮的人在水上就如在陆地上,自由转换不同的动作,并以弄潮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