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54

第54章 传统艺术荟萃·休闲娱乐撷趣(3)

古人踢的足球花样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双球门踢法,这种踢法与现代的足球和橄榄球的踢法类似,球场的两端各有一个球门,有两组队员,双方互相攻击,向对方的球门踢球;第二类是单球门踢法,在这一踢法中,球门在中央,两侧是两个长竿做门柱,中间悬挂一张网,悬空连接,球网的上方与两柱呈“U”字形,“U”字形区就是得分区,双方队员在球门的两侧,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球从得分区射入对方的场地,得分多者为胜;第三类是打球,也称一般场户,分为一人场和十人场,踢法分为十种。打球中的一人场踢法就是一个人独踢,用头、背、肩、胸、腹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支配球,比赛时球手们轮流表演,花样多者为胜。二人场就是两个人传接着对踢,这种踢法既讲究花样又讲究配合的默契。其余的八种踢法每组有三人到十人不等,讲究彼此的配合和一起完成的花样动作的多少。

宋朝时蹴鞠非常盛行,上至宫廷中的皇室贵族,下至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都喜欢玩蹴鞠。南宋《武林旧事》中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的蹴鞠比赛:“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据统计,这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份足球的“首发名单”。

古人打马球的技艺如何

打马球,古代称之为“击鞠”、“打球”、“击球”。古代的马球是用质地轻而韧性好的木料制作而成,球为空心或实以柔物,似拳头大小,外面涂有红漆,绘制有各种样式的花纹,故亦称“彩球”、“画球”、“珠球”、“七宝球”。打马球的球杖与今天的冰球棍很像,是木质,数尺之长,杖的一端呈现出月牙形状,同样绘制有彩色的花纹。

所谓打马球,就是在骑马奔驰的过程中持鞠杖击球,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打马球不仅要练习球技,还要练习骑马术。打马球在唐朝尤为盛行,特别是在宫廷之中,不仅是男子,就连宫女们都非常喜欢打马球。据载,唐朝的宫廷内有多处马球场,其质量考究,“平望若砥,下看如镜”。打马球是唐朝宫廷娱乐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宫廷中会骑马的宫女也非常喜好打马球,且她们打马球的技艺还十分高明,当时就出现了一种高难度的打背身球的方法。唐朝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十五:“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五代时杨太后的《宫词》曰:“击鞠由来岂作嬉?不忘鞍马是神机。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据专家分析,这种打背身球的方法与打网球的反身抽手动作非常类似。然而在马上打反身球的难度更大,但是,当时唐朝宫廷中的妇女仍然能够挥洒自如,可见技艺之高超,令人赞叹。

踢石球怎么玩

古人不仅踢足球,还踢石球。踢石球这项运动流行于我国北方民间。古时,人们将石头琢成小球状,多在冬天踢玩。踢石头是由蹴鞠和击壤结合之后而形成的游戏。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记载:“今小儿抟土为丸,置其一以为标,足蹴他丸击之,或用瓦球,或用胡桃,率以中者为胜。应属击壤遗习。”另据,富敦察崇在其《燕京岁时记》载:“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可见,踢石球在古代颇为盛行,而且多在冬季进行。

《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古人踢石球的具体方法:“是月(十二月),小儿及贱闲人,以二石球置前,先一人踢一令远。一人随踢其一,再踢而及之,而中之,为胜。一踢即着焉,即过焉,与再踢不及者,同为负也。再踢而过焉,则让先一人随踢之。”这里说了两种踢石球的方法,一种是两人玩,一种是多人玩。将两个石球放置在地面,先由一个人踢第一球,将球踢向远处,然后第二人再踢另一个球,第二人一共踢两脚,第一脚时踢第二球,让其赶上第一球,但不能超过第一球,之后再踢第二脚,这一脚用第二球击中第一球者为胜。如果第二个人踢的第一脚,使得第二球超过了第一个球,就算输;如果第二个人踢第二脚时没有击中第一球也为输。在这种情况下,输球的人要把踢球撞球的权利转让给对方,之后依次循环。两人踢和两队的玩法类似,无论怎样,在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踢石球的机会。

古代的角力比赛何时进行

古代的角力也称为“角抵”,指力量的比赛。《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周朝时,角力是一项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每年的阴历十月开始,周天子都会下令让战士们练习射箭、驾车和角力。而到了秦朝,角力就成了宫廷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演节目。《史记·李斯列传》载:“是时(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作角抵优俳之观。”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前108)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因此,汉朝时,角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竞赛表演节目,而且,在汉武帝时相当盛行,经常在京城举办角力比赛,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观看。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据《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因此,唐朝时,宫廷中已经出现了角力选手,在各种杂戏表演结束后,就开始进行角力比赛,左右军擂鼓助威,角力壮士赤膊上阵,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宋时,宫廷和民间都盛行摔跤。宫廷中的摔跤选手称为“内等子”,属于左右军的编制,这些称为内等子的摔跤选手专为朝廷中的盛会做表演。民间将摔跤选手称为“瓦市相扑者”,他们多是一些江湖卖艺之人,在集市或庙会上表演,挣点饭钱。

“扛鼎”是指古代的举重运动吗

成语“扛鼎之作”是形容花大力气,费了很多精力完成的意义深远而颇具影响的作品。其中的“扛鼎”源自何处呢?

扛鼎就是古代的举重运动。古人扛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举,即用一只手抓住鼎的一足,然后将其举起;另一种是双手举,即用双手将鼎的两耳抓住,再将鼎举起、翻过来,让鼎足朝天,举过头顶。

鼎是出现于先秦时期的一种炊具,多用青铜等金属制成。鼎分为圆形和长方形的,圆形的为三足两耳,长方形的为四足,多用于烹煮牲畜,用于祭祀。鼎曾是传国之宝,摆设于古代宫殿前。古时鼎的重量约为一千多斤,人们扛鼎所用的多为中小型的鼎。

战国时期,秦国君王用封官奖励的办法招募大力士,因此属秦朝的举鼎力士最多。《史记·秦本纪》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著名的将军乌获,汉中郡太守任鄙,都是因此而做官。

汉朝时,扛鼎也颇为盛行。张衡《西京赋》载:“程角抵之妙戏,乌获扛鼎,都卢寻幢。”此中描述的就是百戏的场面,扛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表演项目。

唐宋以后,举重器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石担、石锁等。而扛鼎也就逐渐在民间消失。

五禽戏的发明者是谁

古代的五禽戏也叫做“五禽操”、“五禽气功”,是以模仿5种野生动物的动作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这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禽”在古代泛指禽兽,“戏”指的是古代歌舞杂技等活动。据传,五禽戏是由东汉的医学家华佗创造发明,模仿这5种动物的动作,将其作为健康长寿之道。《后汉书·华佗传》记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和鸟的动作,模仿虎的前扑后移的动作,鹿的伸展动作,熊的滚爬动作,猿的攀爬动作,鸟的展翅飞翔动作等,在做这些动作时还要配以适当的呼吸。五禽戏利于健身和治病,简单易学,是人类的文化遗产之一。南北朝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现存较早的记录了“五禽戏”练法的文献。近代,五禽戏被推广为医学高校“保健体育课”的内容,后又被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推广至全国。

“十八般武艺”指的是哪十八种武器

在武侠剧和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十八般武艺”,但这“十八班武艺”到底指的是什么,却很少提到。明谢肇淛《五杂俎》将“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叙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其中第十八种武艺是“白打”,指的就是“徒手拳术”,其余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

《水浒传》中也提到了“十八般武艺”,分别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将十八班武艺分为九长九短;九长指的是枪、戟、棍、钺、叉、镋、钩、槊、环;九短指的是刀、剑、拐、斧、鞭、锏、棒、锤、杵。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另一种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套索和白打。

在不同的说法中,“十八般武艺”所指的内容也不同,但都说的是武术中常见的兵器。“十八般武艺”并没有囊括所有的武器,只是指代18种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其中三节棍、匕首和飞刀都没有包括在内。

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吗

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的哲理为依据,以太极组编动作的拳术,这一拳术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周易·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最早用太极图来揭示宇宙万物的阴阳关系的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周敦颐。简单地说,“太”是大的意思,“极”是开始、顶点的意思,“太极”就寓指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思。太极拳就是以太极的理论,追求动静与阴阳的结合,意识为静,外形体动。太极拳的基本方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练习时要求舒展流畅、正腰、收腭、直背、垂肩,讲究以静制动,收放自如。

有些学者认为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唐豪《少林武当考》中对此观点予以了否认,认为这种看法完全是讹传。太极拳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独创的,而是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有人认为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的陈王廷所编。在陈家沟的陈氏家谱中,在陈王廷的名下注有“陈式太极拳创始人”的字样,另有《长拳谱》和《太极拳谱》的旧抄本。

少林拳是少林寺僧人发明的拳法吗

北魏年间,天竺僧人提达摩来到中国,受到孝文帝的礼遇。太和二十年,他以少室山为佛陀而立寺,供给衣食。因寺庙位于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山林中,故名曰少林寺。少林拳则源自少林寺。最初的少林拳是少林寺的僧人用来强健身体的武术拳法,后又吸收其他武术精华,经过千年地方传承和多位少林寺僧人的推敲,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套路拳法。

少林拳是外家拳,以“硬”字为特点,以刚劲有力而著称。其拳法上下协调、刚劲有力、朴实无华、擅长技击等。少林拳的深呼吸法,运用丹田之气,而给四肢发力,其头、手、身、足坚硬有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登封建立了少林学校。新成立的少林拳研究小组对民间的一些珍藏拳谱和濒于绝传的少林拳术与器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代的少林拳包括小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捶等多个拳种。其中最著名的器械是少林棍。

谁是内家拳创始人

内家拳是我国著名的拳术流派之一。十六世纪中叶,内家拳在我国浙江东部地区相当盛行。当时的名家有陈州同、张松溪等。清朝初年,王征南和黄百家等都传授内家拳。

内家拳的叫法最早见于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其中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拳是一种防御型的拳法,在战术上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王征南墓志铭》又载:内家拳的技法是“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通常情况下,以动为主,主于攻击,先发攻击的是外家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御敌为主的是内家拳。内家拳对传授对象还有要求,心险者、酗酒者、好斗者、轻露者、骨质柔纯者都不可传。

黄百家《内家拳法》载:“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据此,历史学家认为内家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内家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形成过程积累了众多武林人士的经验和智慧,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一。

吐纳炼气技法是古代养生疗法吗

“吐纳”即吐故纳新,是我国古代道家的养生疗法。吐故纳新就是从口中呼出胸中的浊气,再从鼻子中慢慢吸入人体所需的新鲜之气。

《庄子·刻意》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思是说,吐故纳新,吐出体内的浊气,吸入人体所需的清新之气,可达到养生的目的,以达到益寿延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