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56

第56章 传统艺术荟萃·休闲娱乐撷趣(5)

古代文献的记载,多将“弄潮”的活动与称为“天下奇观”的钱江潮联系在一起。《武林旧事·观潮》中记载,涨潮之初,弄潮儿“百十为群”、“披发文身”,争先恐后地跳入潮中,他们出没于潮浪之间,各自展现自己高超的技艺。胜出者可得到赏赐的银钱,还敲锣打鼓,插花披红,欢送入城中。李益《江南词》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古人拔河的雏形是什么

古人称拔河为“牵钩”、“强钩”。拔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曾以牵钩来训练士兵,以攻打吴国。这种牵钩活动就是拔河的雏形。当时的牵钩所用的是一种竹皮做成的竹索。在水战中,这种竹皮可紧紧勾住敌船,令其无法逃脱。拔河就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游乐活动。

在唐朝时,拔河活动非常盛行,其规模创历史之最。封演《封氏闻见记》载:“拔河古用篾缆,今民则以大麻,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朋齐挽。当大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此外,唐人薛胜的《拔河赋》颇为详细地描述了唐玄宗时一场盛大的拔河比赛,其中写道:“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可见当时每队各有五百人,其声势之浩大可想而知。此外《拔河赋》还对这场比赛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裁判以及比赛激烈程度和当时的盛况做了真切翔实的描述。

自1900年起,拔河还曾经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其归属于田径的范畴,连续举行过五次。后来,在第七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取消了拔河比赛,认为拔河缺乏基本的体育比赛条件。

古代跳绳叫什么

跳绳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唐朝时,人们将其说“透索为戏”,明朝人将其称为“跳白索”,清朝叫“绳飞”。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载:“二童子引索掠地,如白光轮,一童跳光中,曰跳白索”,“跳白索无稚壮。”这其中生动地描述了两个小孩跳绳的情景,而且在当时,跳绳运动无老幼之分。《松风阁诗抄》中也有:“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这里描写的跳绳有很强的娱乐性,一边跳绳,一旁还有人伴唱。

跳绳分为单人跳和多人跳。单人跳又分为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跳绳的过程中,要求摆绳和踏跃的动作合拍,有一摇一跳、一摇两跳、一摇三跳等方法。此外,单人跳绳时,可向前摇绳或向后摇绳。

多人跳是两个人同时摇绳或集体轮流摇绳,跳绳时可集体轮流跳,也可集体同时跳。多人跳绳所用的绳子较长。跳跃时可按照不同情况编排出多种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

此外,还有一种跳绳方法,就是跳绳者按照一定的距离,一边摇着绳子,一边跑向终点,速度快者为胜。

爬绳运动是怎样起源的

古代的爬绳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即沿着悬垂的绳索向上攀缘。爬绳起源于山区的民间生产活动和军事战争的需要。

古时,生活在山区的人们经常会遇到悬崖峭壁,需要进行攀缘,故练习出一定的爬绳技巧。另外,《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在一次战争中,汉军“绳索相悬,上通天山,大破乌桓。”由此可见,在古代,爬绳还是一种有效的作战手段。

古代爬绳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手足并用,双手握住直臂悬垂的绳索,然后再用两腿夹住绳子,收腹,屈腿,同时弯曲双臂,以引体上升;另一种方法是,只使用上肢,用双手握住绳索,将两腿悬空,使双臂用力,并向上引体,在双手不断交替向上握的过程中引体上升。在爬绳比赛中,多人同时爬,先到顶端者为胜。

到了现代,爬绳运动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及的健身运动。这项运动不仅锻炼力量、耐力,还培养攀援技巧,锻炼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古人的变魔术就是“变戏法”吗

古人的魔术有一个很特别的叫法,就是“变戏法”。据考证,中国的戏法产生于夏朝时期,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汉刘向《烈女传·孽嬖传》记载:“桀既弃礼义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文中所说的“戏”指的就是戏法表演。古代的戏法兴盛于西汉时期。古人变戏法所用的道具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如盆、碗、勺、笼、箱、柜等。古人变戏法讲究“上下翻亮,经外交代”,即表演戏法前要向观众交代双手的姿态,即“上下翻亮”,然后再将盖布的里外都让观众看清楚,即“经外交代”。

《搜神记》卷二载:“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时,先以舌吐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既而还取含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文中所说,天竺胡人向宾客表演用刀截断舌头的戏法,可谓悬念重重,惊险重重。

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是什么节目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戏曲的最早雏形是西汉时期皇宫中“百戏”的节目之一《东海黄公》。据《西京杂记》记载东海黄公的故事:在一个叫东海的地方有一个老头姓黄,他年轻时精通法术,可制服蛇、虎,他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可兴云雾,有很大的本领。老年时,他气力衰竭,还饮酒过度,故他的法术不再灵验。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用自己的法术降伏,他拿出赤金刀,想去镇服白虎,可法术失灵,他被白虎咬死了。当地百姓将这个故事编成节目进行表演。汉武帝听说后,将表演者招进皇宫,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进行表演。《西京杂记》载:“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东汉张衡《西京赋》描述了当时表演的情况:“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表演过程中包含了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还有人与虎斗的角力,融多种艺术于一体。此戏注重故事情节的表演,两个演员在场上的竞技不再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其形式服从于内容,故事情节更为复杂,表现了当时“百戏”的技艺。后来的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戏剧中的五大角色是什么

中国戏剧的人物角色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或“生、旦、净、丑”。近来,许多剧种将“末”行归入“生”行,因此,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每个行当还有若干分支,有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旦”是女角色的统称,有花旦、刀马旦、老旦和青衣;而“生”和“净”是两个行当的男角色,“生”包括小生、老生和武生,“净”指花脸;“丑”大部分是男角色,是丑角,有文丑和武丑,有时也兼扮丑旦和老旦。

古人如何表演“跳丸”或“跳剑”

在古代,“跳丸”和“跳剑”统称为“跳丸剑”或“弄丸剑”。表演这类杂技时,表演者快将手中的若干弾丸或短剑跑向空中,一手抛出,另一手接,然后再继续向空中抛。

这一杂技以跳丸(或剑)数目的多少决定水平的高低,最高的表演者可向空中抛九丸或七剑。

据考证,“跳丸剑”在汉朝时就已经很盛行,而且在百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出土于山东沂南的汉墓画像石上有《角抵百戏图》,此图中就有一正在表演弄丸剑的伎人。该伎人飘着长长的胡须,袒胸赤臂,穿着短裤,头戴一顶有缨的平幅,他正用三把短剑表演弄丸剑,其中一剑尚在左手,右手正张开准备接剑。而且,他的左脚正向后踢,背后有5个镂孔的圆球飞起。此外,在其他地区的汉墓石棺上,也出现了弄丸剑者,如四川宜宾市翠屏村出土的汉墓石棺上,刻有3个弄丸剑者;成都凤凰山的汉画像砖上,画着一个伎人,飞数丸于空中;此外汉代雕刻的还有孝堂山、嘉祥隋家庄、济宁两城山等都出现了跳丸剑的表演形象。

古代马戏就是杂技吗

现代的马戏专指驯马和马术,而古代的马戏是杂技的一种,本指骑在马上的人所作的表演,主要有驯马、马上技艺、大中型的动物戏和高空节目。另外,马戏还包括部分杂技、戏法和滑稽表演等。

早在西汉时期,桓宽的《盐铁论》中就记载了“马戏斗虎”的情况。另《三国志·魏书·甄皇后传》载:“(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马戏兴盛于唐朝时期,当时的马戏水平也很高。其中“透剑门伎”非常精彩,而且很著名。“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即将刀倒插在地面上,并将其间隔分成几级,如房椽状。其刀光闪闪,让人望而却步。表演者却可驾乘着小马,在其上奔腾跳跃,飘忽跳过之后,人和马都没有损伤。宋时马戏的表演水平进一步提高,技艺更加成熟,技巧高超多样。如史料所提,在东京汴梁,表演者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马上的功夫技艺高超、花样繁多、妙趣横生。

抖空竹有什么花样

抖空竹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项目之一,也称为“响簧”、“空钟”、“扯铃”、“闷葫芦”等。

三国时期,曹植曾写过一首《空竹赋》:“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小竹缘何成大器,健身娱乐聚人气。”这首诗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当时人们抖空竹的情景。空竹是木制或竹子制作,有单轴和双轴之分。

轴的形状和小轮子相类似,中间是空心,两边夹着两个木片或竹片。轴上的孔约四至五个,里面嵌有小木片。空竹在高速旋转时会发出声音。

抖空竹花样百出,抖时双手各持一个小木棍,两个棍子之间用线连接,然后用线来绕空竹,持木棍,让木棍上下来回扯动,这样空竹就会快速旋转,进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抖空竹的姿势也多种多样,如使绳索翻花,并做出“过桥”、“抢高”、“对扔”、“串绕”等动作。抖空竹的技巧有“满天飞”、“鸡上架”、“放捻转”、“仙人跳”等。抖空竹在我国非常盛行,成为一种杂技项目。

爬竿杂技源于何时

爬竿杂技在古代名为“寻橦”,是百戏的节目之一。其中“橦”是橦木杆的意思,俗语中的爬竿就叫做“寻橦”。《汉书》载:“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另有《大康地志》云:“都卢国,其人善缘高。”都卢国人善缘木,故爬竿又有另外一种叫法,即“都卢伎”。

爬竿杂技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晋国有一些矮小的艺人,他们在矛戟的柄上作爬行表演,有学者认为这便是爬竿杂技的雏形。

到了汉朝,爬竿杂技是百戏中颇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在汉朝的“百戏”表演中,最后往往会有一个压轴戏,即“百马同辔”,有大量的戏车,上面架有橦木,一些幼童便在戏车的橦木顶部“上下翩翻”。这样的表演惊险、刺激,非常精彩。在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有一幅“寻橦图”,描述的就是两个表演者,一人托竿,另一人在竿上作表演。下面的托竿者以弓步站稳,右手托竿,左手向后伸,手掌张开,保持身体平衡。竿上的表演者身子稍微倾斜,用脚蹬着竿,右手呈叉腰状,左手向上举起,也保持身体平衡。在其他的汉画中,还有由一个人用头顶着竿,另有一到三个人爬上竿,并在竿顶上作表演。由此得知,汉朝已经有了“掌托竿”、“头顶竿”等这样高难度的爬竿杂技。而当时的爬竿杂技的技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