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16697000000003

第3章 解析古代官场政事·揭示法典制度(2)

“后”字是君主之意,源自其甲骨文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后”字的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个拢起的手。在远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的是女性权威,“后”字代表有权威的女性长辈。而甲骨文的卜辞中,“后”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说,“后”字的原意是君主。《说文解字》中有:“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但是,在金文中,这个字的字形发生改变,拢起的手移到了上方,将原来的字形进行了镜像般的翻转。改变后的字形沿用至今。“皇后”也就成了帝王正妻的代称。

皇帝为何称皇后为“梓童”

古代皇后统摄六宫,母仪天下,是皇室后宫的最高统治者。但是,皇后有一个奇怪的称呼,着实令人费解,平日里,皇后常常自称或者被皇帝称为“梓童”。关于“梓童”的由来,民间流传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说“梓童”也称为“子童”,源自“小童”。《中文大辞典》中解释:“子童”,亦作“梓童”,是后妃、仙女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正配夫人自称为“小童”。《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君夫人指的是诸侯的正配夫人,与后来的皇后差一个等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立为皇帝,不愿称王,以示尊贵。由此推论,皇后也不再沿用以前的称谓。虽然如此,但在史料中也可见与之类似的称谓。如《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邓皇后》中记载:“至各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这里的“小君”显然也是皇后的谦称。

直到南宋时期,对皇后的称谓由“小童”逐渐演变成“梓童”。此时正值程朱理学大盛之时,封建伦理纲常被奉为天理。各位话本作者不得不避“小童”的“小”之嫌,将其改为“子童”。而“子”与“梓”同音,在古文中有通假的条件,且“梓”为木中之贵者,是有子的象征,正适合做皇后的称谓。《尚书大传》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皇后不仅母仪天下,还承担着生产子嗣,延续王朝统治的任务。而历代帝王将建储作为立国之本,对皇后称呼为“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一心理。

至于“梓童”用于仙女和女王的自称,则多见于元代剧和明代小说中。

另外一种说法是,皇帝的印章是以玉雕刻而成,叫做“玉玺”;而皇后的印章是用梓木雕刻而成,所以就用“梓童”来称呼皇后。

第三种说法是源自汉武帝。在《汉武故事》中记载,“卫子夫入宫,岁余不得见,涕泣请出”。汉武帝因夜梦“梓树”临幸卫子夫,而后得子,并将子夫立为皇后。有人认为,这就是“梓童”的由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典故

宫廷大戏中经常出现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颁布圣旨。“奉”是遵照的意思,“奉天”指遵从天意,是说皇帝的旨意受命于天;“承运”指继承新生的气运,也是指君权神授的意思。那么,这句话是从何而来呢?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定名号为皇帝,自称向世人昭示皇帝的命令是受命于天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皇帝”和“诏”是从秦始皇开始使用的。汉朝以后,沿用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并且在汉代帝王的文书中出现了“诏书”二字。

而“奉天承运”这四个字源自明朝。其由来的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在南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皇城,皇城里规格最高、最重要的就是朝会大殿,名曰“奉天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了紫禁城,同样建造了奉天殿。据说“奉天承运”的说法源自奉天殿。清朝的学者俞樾在《茶香宝续钞》中记载:“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

二说“奉天承运”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源自“奉天殿”,还是因为朱元璋手捧的大圭上刻着这几个字。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太祖曾说过,皇帝手执的大圭上刻着“奉天法祖”这四个字,皇帝就是“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应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在“奉天承运皇帝”的后面加上诏曰,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重新断句后就演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帝也有俸禄吗

古代皇帝也有俸禄,但古代皇帝的俸禄不叫俸禄,而叫“好用”。比如,宋朝时期,自太宗赵光义之后,几乎每位皇帝的“好用”都是每月一千二百贯,就如同月薪一样按月发放。宋仁宗主动放弃了每月一千二百贯的月薪。

但是,皇帝的俸禄是由谁负责发放呢?形式上将,皇帝的俸禄是由左藏室发放的。隋唐时期,朝廷就设有左藏室,当时的左藏室是太府寺的下属机构,因此,太府寺掌管着天下的财富。宋朝初年,朝廷中没有太府寺,其国家财政的管理机制是沿袭了五代时期的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而左藏室在三司之下,与右藏库、内仓库一起管理盐铁专卖、度支盈余、户部税负以及官员进贡等朝廷的收支情况。左藏室专门管理的就是皇庄租税、官员进贡、别国进贡、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等。而这些收取的财物,由左藏室用来给皇帝、太子、公主、后宫各个妃嫔发放俸禄,给御前侍卫发饷,给京官发补贴。

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吗

“历代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深究起来,并非如此。因为有些朝代根本就没有俸禄,例如北魏初期官吏无俸禄,任其搜刮;而元朝初年无俸禄之制,世祖时定出官俸。但是,在官员有俸禄的朝代中,明朝的俸禄较低。

明朝初年,百官的俸禄以米为主,间以钱钞。明成祖时,制定了俸禄制度,“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官卑者支米十之七、八,其余给钞,惟九品杂职全给米。后钞价日贱,又折米为布;布价以后也跌。”明中后期,官员俸禄包括“本色”和“折色”,本色包括月米、折绢米和折银米,官员无论大小月米均为一石,一匹绢折成米当因六钱,六钱五分当米一石;折色包括本色钞和绢布折钞,即每四匹绢折成二十石米,每一匹布折成十石米。然“不久米、布、钞均贱,银独贵,百官俸给不足养自身。”虽然在明朝的不同年代,俸禄制度修改多次,但相对而言,俸禄还是较低。《明史》中记载:“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清朝虽然沿用了明朝的俸禄制度,但在雍正时期又增加了养廉银,一种附加的俸禄,额数不比俸禄低,另外还有各种其他名目的俸禄和补贴。所以,相比较而言,明朝的俸禄的确很低。

九品中正制包括哪些职位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时期,于公元221年,曹丕正式将九品中正制正式颁布于全国。最初的九品中正制也叫做九品官人法,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该制度共分为九个等级,品级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即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级。中正即有名望的推荐官,职责是根据家世、才能、德行评定辖区内士人的品级和等级。朝廷会根据官员品级的高低任命官职,级别高的人多担任大官,小官则多是级别低的人。

事实上,中正官多是由豪门贵族担任,所以,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这些中正官评论品级时大多只看家世,即门第高下。因此,在隋朝科举制度出现之前,朝廷中的官员任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就成了世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隋朝时,科举制度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到此,九品中正制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四百多年。

曹魏的九品,一品为相国,三品为尚书,北魏时开始分正、从,从第四品起,正、从继续分为上下阶,一共为三十等。从隋朝以后一直到清朝,朝廷官员的等级皆以九品划分。唐宋时期的文职与北魏相同,武职从三品起分上、下。隋朝以及明、清两朝继续保留正、从品,只是没有上、下阶之称,全朝上下的文武官员共九品十八级。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官职叫做未入流,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以下是九品十八级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员: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外官官职:提督、八旗都统、将军。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外官官职: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外官官职:总兵、八旗副都统。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外官官职:巡抚、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外官官职: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外官官职: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外官官职:参将、指挥使、八旗城守尉。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外官官职: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外官官职:游击、宣慰使、指挥同知、八旗协领。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外官官职: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外官官职: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防守尉、八旗佐领。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外官官职: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王府二等护卫。

外官官职: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外官官职: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炮官、分管佐领。

外官官职:关口守备、守御、防御、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外官官职: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王府三等护卫。

外官官职: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宗人府经历、大理太常寺丞、钦天监监判、五官正、神乐署正、僧录司善事、道录司正一。

外官官职: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外官官职: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外官官职: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外官官职: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内阁典籍、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博士、典籍、满洲读祝官、赞礼郎、太仆寺主簿、鸿胪寺满洲鸣赞、国子监丞、通政司经历、知事、兵马司副指挥、各部寺司库。

外官官职: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外官官职: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外官官职: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外官官职: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外官官职: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外官有: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外官官职: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