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名字与文化
16691200000030

第30章 影响西方文化的名字(2)

在她在位近45年期间,英国宗教分歧的斗争非常强烈。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她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做了一辈子的“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美国“弗吉尼亚州”即以她的“童贞女王”之名命名的。在问及她的婚姻时,她在一次议会上宣称:“我已经和一位丈夫联姻,即英格兰王国。”(“I have already joined myself in marriage to a husband,namely the kingdom of England.”)

伊丽莎白一世极富语言天才,精通六种语言。一次,法国大使称赞她的语言天才后,她诙谐地说:“女人学会说话是个奇迹,但叫她管住嘴也是个奇迹。”(“There is no marvel in a woman learning to speak,but there would be in teaching her to hold her tongue.”)她还是英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诗歌作品传世的君主。在她所写的诗歌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要算《自君离别后》(On Monsieur’s Departure)一诗,其中写道:

Some gentler passion slide into my mind,

For I am soft and made of melting snow;

Or be more cruel,love,and so be kind.

Let me or float or sink,be high or low.

Or let me live with some more sweet content,

Or die and so forget what love ere meant.

我就像融雪一样的柔软,

温柔的激情滑入我心头,

爱神啊请或残酷或悲怜!

让我上天入地或沉或浮。

让我生就给我甜蜜爱意,

让我死并忘却爱的真谛。

女王的这首诗写得很工整。从诗中可以看得出,虽然一辈子没有结婚,但她很显然是向往爱情的,并且有了很明确的爱人。然而,虽然是一国之君,她却无权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为了国家的稳定,她有浓烈的爱,却又不能与所爱终日相伴。有忧伤却不敢流露,有至爱却要强装厌恨,这是多么的矛盾和纠结啊!在内心,她被爱缠绕;在外表,她既不能表达也不能显露,变成了矛盾的双重人,这无疑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也只有如此坚强的女王才能忍受下来。她多么希望爱神让她活着就让她尝够爱的甜蜜!但她的身份与当时英国的政局迫使她放弃爱情,让她忘却爱的真谛,就像爱神让她死一样。至高无上的女王在爱情上是如此的悲情,她的诗让人读起来不觉潸然泪下!

英国现任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样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她是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生于1926年4月21日,由于是英王乔治六世(George VI,1895—1952)的长女,伊丽莎白从6岁起,便接受传统的、严格的临民治世之道的教育,并在历史、语言和音乐方面颇有造诣。她能流利地讲法语、德语和西语,曾获得四所大学授予的音乐和法学博士学位。

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出身于欧洲没落的一个王族。年轻时,菲利普身高超过了1.9米,眼睛是非常罕见的“钢蓝色”。据说,当年他正是凭借这双迷人的眼睛征服了伊丽莎白的心。为了能与心上人结婚,按照英国《王位继承法》的规定,菲利普放弃了希腊王位继承权。

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全称为“承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护者(Elizabeth the Second,by the Grace of God,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of Her other Realms andTerritories Queen,Head of the Commonwealth,Defender of the Faith)”。

她与伊丽莎白一世不同的是:伊丽莎白一世是国家的行政首长,她个人拥有制定政策和将其实施的责任和权利。伊丽莎白二世却不一样,她只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其权力包括批准内阁、签署法案、接受各国使节呈递的国书、颁发勋章,等等。她虽不直接执掌政府权力,但却对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她在礼仪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女王在普遍英国人心目中,是国家团结的象征。而她的端正品行,往往是为全体国民树立个人行为操守的典范。

多年来,白金汉宫一直严格恪守女王财产的秘密,2003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公布的英国富豪排行榜上,女王以2.75亿英镑的个人财富总值排名第15位。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1906—1967)为皇后婉容( 1906—1946)选取“伊丽莎白”的英文名。这从汉语字面义上讲符合末代皇后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的容貌,但从英语名的字面义上讲就有些不合适,毕竟溥仪和婉容都不是基督徒,也就不必“以上帝之名起誓”。

(三)彼 得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彼得”是一个颇为熟知的西方人名。它是英国著名作家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 1866—1943)的童话《彼得兔》(The Tale of Peter Rabbit)中的重要角色。这部童话源自1893年波特小姐写给她家庭教师的5岁儿子的信件。小男孩长期卧病在床,波特不知道该在信中说些什么,于是就讲个故事供其娱乐,并在故事当中鼓励他。“彼得”也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贝瑞(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创造的小飞侠彼得·潘(Peter Pan)的名字。这个小飞侠还因为迪士尼的动画片而蜚声全世界,成为中国小朋友熟悉的动画形象。

很多中国年轻男性喜欢给自己起这个英文名字,但他们不见得都知道这个名字的词汇含义。“彼得”( Peter)是“石头”之意,这个词所含的词根还构成“petroleum”(石油)和“petrify”(变成石头,石化)。Peter在欧洲语言中呈现多种形态,英语的昵称有Pete和Piers,荷兰语的昵称有Piet,瑞典语的昵称有Pelle、Pehr、Per和Peer,挪威语和丹麦语的昵称有Per和Peer。还有许多变体,如Petrus,Peder,Pedro,Petros,Bedro,Peti,Pit,Petras,Petruccio,Peta (女性),Petra(女性),等等。这个名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曾排进美国人最喜欢的名字前五十位,2012年跌至197位。在匈牙利,它仍然排在2012年最受人喜欢的名字的前8位。

这个名字之所以广为人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基督教圣徒彼得。他本名西蒙,被耶稣改名“矶法”( Cephas),即“彼得”。也许耶稣希望彼得能像岩石一样坚定,但他偏偏在信仰上表现得软弱。当耶稣被抓到公会受审时,彼得连续三次否认耶稣,虽然不久之前,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为耶稣基督牺牲的决心。这是他的软弱和失败,为此他出去痛哭流涕。晚年的彼得广传福音,在他的影响下,许多人放弃偶像,归向真神。据说为了避免罗马政府的注意,彼得把罗马郊外的“地下坟场”作为传道之所。后来罗马暴君尼禄王决意毁灭教会,以大火焚城,诱骗基督徒,捉拿彼得。彼得被处死前,曾对刽子手说:“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样受死。”彼得殉道之后,被葬在罗马城的地下墓室里。他的墓室刚刚好位于今日梵蒂冈小教堂的圣坛底下。

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彼得”莫过于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他本是彼得一世( 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这位像“磐石”般意志坚定的沙皇10岁登基,17岁掌握实权,稳固了皇位。

彼得一世即位之初,俄国是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实行农奴制;而且,俄国错过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学艺术暗淡无关,神职人员愚昧无知,科学技术毫无发端。1697年,已掌实权的彼得沙皇为了振兴俄国,学习西方,他率领了一个由大约25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到西欧各国考察。他还用“米哈伊洛夫”的假名,以一个下士的身份,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走访了许多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欧的文化、科技、工业、商贸和政治管理方法。

一年后,彼得一世回到俄国,开始系统引进西欧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政治上,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议院,下设11个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在经济方面,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学习考察。在社会问题上,他主张实行西方化,颁布法令,要求宫廷人员着西装,规定男人都不得蓄胡子,使得俄国最终在诸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在宗教方面,他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创办了俄国第一家报纸。在军事和对外方面,他赢得了为期20年的“北方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海一带以及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南方,他夺取了亚速堡和巴库,控制了亚速海和里海的门户。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锐意改革,身体力行,发愤图强,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他本来身材高大,体格强壮,但为俄国的发展殚精竭虑,牺牲了健康。1725年1月28日,这位有着“岩石”一样坚强意志的沙皇与世长辞,终年52岁。

以“石”为名的西方名字还有“斯坦”( Stein)。不过,这个名字在英语国家不常见,在挪威、丹麦和德国较为流行,甚至出现在姓中。比如,“爱因斯坦”(Einstein)字面义是“一块石头”。

“石”在汉语中有“坚韧”“顽强”的隐义,常用来比喻爱情坚贞、意志坚定、斗志顽强、持之以恒等品格。比如,在《孔雀东南飞》(亦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当焦仲卿得知刘兰芝要嫁给太守的儿子,误以为她不守诺言,攀附富贵,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他把自己坚守爱情比作“磐石”,可以历经千年;把刘兰芝违背诺言比作“蒲苇”,只在旦夕之间,不能持久。

中国诗歌中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石头,诗人们经常以其抒怀,歌颂坚贞的爱情。这就是“望夫石”。唐朝诗人王建写过“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晚唐诗人刘禹锡也写到“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当然,诗人们在赞叹思妇像“石头”坚韧,对爱情矢志不渝的时候,也在激励自己坚定信念,守望理想。

正是因为“石头”有这些美好的品格,许许多多中国人也喜欢以“石”为名。一些人甚至认为单块石头不足以明志,在名字中选用多块石头的“磊”字。这个字入人名非常普遍,“张磊”“李磊”“黄磊”等,比比皆是。

古往今来,中国的确出现过信念坚定、成就伟大的“以石为名”的人。比如,东晋时期的名将谢石(327—388),他曾参与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兼文学家王安石( 1021—1086),他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他还写过赞扬石头的诗歌。其中一首也是写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他还写过《戏长安岭石》:“附巘凭崖岂易跻,无心应合与云齐。横身势欲填沧海,肯为行人惜马蹄。”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他坚定改革信念,无论面临多大困难和人生挫折,他都矢志不渝,像望夫石一样,守望自己的改革理想。他也像长安岭石一样,无心与天齐,可以身处人们不喜欢,也不敢去的悬崖峭壁;可以铺在路上,供人行走。这不正是他的名字所暗含的人生信念:安于做一块石头,坚守信念,为人铺路吗?这是何等高尚的操守!

彼得大帝在临终前祷告说:“我希望上帝宽恕我的诸多罪孽,因为我是在力图为我的人民做好事。”以坚定的信念为人民做好事,为人铺路,这就是石头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