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们作为一个国家或一大片领土的最高领导人,绝大多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锦衣玉食,可以自由展示个性,治理国家也会带着自己的性情色彩,显示自己的风格。有的君主性情暴戾,嗜血好杀;有的君主英勇无畏,敢于冒险;有的意志坚强,不屈不挠;也有的性情懒惰,甚至甘心大权旁落。
虽然老百姓不喜欢凶残暴戾的君主,但历史上这样的君主亦非少数,比如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和隋炀帝。欧洲历史上出现过好些类似的君主,如绰号为“凶残者”(the Cruel)的法国路易十一(Louis XI,1423—1483)和葡萄牙彼得罗一世( Pedro I, 1320—1367),绰号为“嗜血者”(the Blood Thirsty)的摩洛哥国王伊斯梅尔( Ismail),绰号为“血斧”( Bloodaxe)的挪威国王埃里克( Eric),还有俄罗斯
的“雷帝伊凡”(Ivan the Terrible)和英国女王“血腥玛丽”(Bloody Mary),等等。
路易十一和彼得罗一世在登上王位之前都曾发起过推翻其父亲的叛乱,事后都得到了父亲的谅解。1461年,查理七世去世,路易十一继位后以高压手段对付不顺从的封建诸侯,竭力执行巩固王权、集中封建领地的政策,因而赢得“凶残者”的绰号。那时候的法国处于分裂状态,封建领主称霸一方。在位期间,路易十一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大封建领主的斗争。1481年,他将安茹、曼恩、普罗旺斯并入王室领地。在其统治末年,法国基本统一。路易十一对阴谋手段有着特殊的爱好,素以诡诈、机智、老练,并具有惊人的活动能力闻名。在他统治的22年间,王朝一直是由政治阴谋指示和转动。他因此被世人称为“万能蜘蛛”(the Spider),讽刺他犹如蜘蛛,蛰伏在阴暗的角落,编织着由阴谋构成的网,暗暗地窥视着猎物的到来。
彼得罗一世反抗他的父亲阿方索四世是因为父亲处死了他深爱的女人伊内丝。彼得罗14岁就迎娶了卡斯特拉国亲王之女康斯坦莎。新娘有一位侍女叫伊内丝,是大贵族彼得罗·德·卡斯特罗的女儿。出身名门望族的伊内丝,在葡萄牙皇宫内和王妃一起读书、听音乐、玩耍,天天与王子见面。她天生丽质,明眸皓齿,体态婀娜,一下子吸引了彼得罗。彼得罗对待女的热恋让王妃忍受着不幸婚姻的伤痛,她在1345年生下女儿玛利亚后,就撒手人寰了。不久,彼得罗公开与伊内丝结合,并生下三儿一女。阿方索四世不愿看到伊内丝的长子与康斯坦莎的儿子费尔南多争夺王位,所以在1355年初,趁彼得罗上山狩猎之机带领大臣刽子手处死了伊内丝。彼得罗闻讯悲愤欲绝,对父王此举怒不可遏,立即组织贵族平民奋起反抗。多亏母后出面调停,最终父子和解。
两年后,父王去世,彼得罗登基,立即惩办凶手。三位参与此事的大臣,一位逃往国外,两位被以剖腹挖心之酷刑处死。这样极其残忍的复仇让彼得罗也赢得了“凶残者”的绰号。当上国王后,彼得罗把对伊内丝的思念,转化为对穷苦大众的关爱,他命宫内杀猪宰羊,分给穷苦大众。他爱憎分明地惩恶扬善,主持正义。因而又被百姓称作“正义者”(the Just)。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Ivan IV, 1530—1584)也极为残暴,被人称为“雷帝”或“恐怖的伊凡”(the Terrible)。这个绰号源于伊凡乖戾的性格,小时候他就做过将小鸟一刀刀慢慢杀死的事情,听着小鸟的哀鸣,他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快乐。成年后的伊凡更是残忍好杀,冷酷无情,连嫡亲长子都被他活活用手杖打死。他喜欢折磨敌人,享受他人的痛苦,因为怀疑某位御医毒害自己,便将其处以火刑,他自己则端坐一旁,闻着烘烤的肉焦味,听着御医的惨嚎,津津有味地欣赏烘烤人体的全过程。
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 I,1516—1558)被人称为“血腥玛丽”。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1553年,她的年仅15岁的弟弟爱德华六世死于肺结核感染,由于弟弟在位时大力进行宗教改革,在英国推行新教,临死之前不想将王位传给姐姐,却传给了表姐简·格雷(Jane Grey,1537 —1554),但她在位13天就被玛丽一世推翻了。玛丽继位后就开始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为此,她曾处决了差不多三百个反对者,因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从此以后,Bloody 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
除了暴戾凶残外,一些君主的性情呈现出勇敢坚强的特征,并获得了相应的绰号。比如:“勇敢者”法国菲利普三世( Philippe III,1245—1285)和葡萄牙阿方索三世(Afonso III,1210—1279)、“冒险者”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 1469—1521)、英国“刚勇王”爱德蒙二世(Edmund II,988?—1016),还有以勇敢出名的英国国王“狮心理查”(Richard I,1157 —1199),等等。
菲利普三世获得“勇敢者”(the Bold)这一绰号并非由于他性格勇敢,而是因为他善于骑马打仗。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缺少文化;在他统治时期,他在政策方面往往受到权臣的影响。
曼努埃尔一世获得“冒险者”(the Adventurous)这一绰号也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冒险,而是因为他支持并推进了葡萄牙海上冒险事业。他在位期间将葡萄牙变成了海上贸易帝国。1498年,他支持的航海冒险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1500年,航海冒险家彼得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了巴西;1505年和1509年,他先后任命了两任印度总督,为葡萄牙奠定了由印度通往大西洋、红海、波斯湾、太平洋的海军航线的霸业。曼努埃尔一世还被人称作“幸运儿”(the Lucky),不仅因为他意外地当上了国王,还因为他登基后就迎来了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全面兴盛,而这个局面完全是来自其前任若昂二世的努力,他可以说是坐享其成。
爱德蒙二世是英国威塞克斯王朝最后一位国王,他在位只有七个月就去世了,在治理国家上没有多大建树。他获得“刚勇王”( Ironside)的绰号源于他抵抗丹麦卡纽特大帝入侵的努力。尽管他的王朝在他死后的那年还是被丹麦王朝取代了。
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还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他执政的十年间,大部分时间花在戎马弓刀之上,他参与过包含十字军东征在内的许多战争。他有一头浓密的棕色长发,戴着黑色盔甲,骑黑色战马,每逢大战必定身先士卒挥动战斧冲向敌阵。某次他不幸被俘,敌人将他扔进关有饥饿雄狮的房间,欲置其于死地,结果英武如天神的理查只手将雄狮的心脏掏出,当着敌人的面生吃了下去。从此“狮心王”(the Lionheart)的绰号不胫而走,永垂史册,成为骑士的典范,传奇的主角,吟游诗人的最爱。
除以上列举的这些性情特征外,欧洲君主还因为其他的性情而获得绰号。葡萄牙国王约翰五世(John V, 1689—1750)和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五世(Alfonso V, 1396—1458)因豪爽慷慨被人称作“爽王”(the Magnanimous);法国的查理六世(Charles VI, 1368—1422)因为患有精神病被人称作“疯子”(the Mad),享用这一绰号的还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他在位六十年,不过最后十年,他已不理朝政,饱受精神问题困扰,其精神病最初仅反复出现,但后来却演变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
此外,生性软弱但为人耿直的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三世(Alfonso III, 1265—1291)被人称呼为“坦率者”(the Candid);法兰克国王路易五世(Louis V,967—987)19岁登基,但做国王不到一年就英年早逝了,他在位期间无所事事,没有政绩,因而被称作“无作为者”( Do—Nothing),后人直接称他为“懒王”( the Indolent);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查理八世(Charles VIII,1470—1498)寿命也不长,他为人和善,平易近人,人称“和蔼者”(the Aff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