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说:“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作用的东西。”这一章里,我们欣赏、分析了哪些作品,怎么欣赏、分析的,欣赏、分析到了什么,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面对绘画艺术品。
我们从爱尔兰艺术家培根这句话“不可能谈论画,只能围绕画说点什么”,进入艺术欣赏。我相信这句话,因为,假如能用语言表达清楚,我们何必要绘画艺术呢?古希腊人希望神能造出完美的人,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于是用雕塑来告知神,维纳斯、掷铁饼者这些完美的形象是在对神说:该造出如此完美的人,但你们神却没有造出来。任何种类的艺术都是一种独特感知的表达,都有语言不能深入之处。但吊诡的是,我们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谈论艺术,那就是语言,我们所做的是什么呢,只能是围绕艺术而说话,但这种谈论不是毫无价值的,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理解我们的感知。
一、艺术欣赏,欣赏什么
我们都见过亲友的婚纱艺术照,或者自己也拍过这样的照片,这些照片在我们自己看来是那么地美好,经常会拿出来欣赏一番。但是如果这些婚纱艺术照片中的人物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我们的亲友,而是一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你还会欣赏这些照片吗?也许第一次见到,会惊喜一番。但是第二次见到、第三次见到,背景还是那个背景,姿势还是那个姿势,神态还是那个神态,只是其中的人脸变了,或者身材变了。这时,你可能不但不欣赏这些照片,甚至都会同情照片中的人了。
你也许有这样的朋友,他熟悉并喜爱古典音乐,一谈到古典音乐便眉飞色舞,巴赫的严谨、贝多芬的深沉、肖邦的优雅,他可以听出古典音乐中的细微差别,并头头是道地讲出来。但是一听现代音乐就皱眉,同样丰富多彩的现代音乐在他眼里都一个样——不堪入耳。
也许就是你本人,不远万里到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到梵蒂冈看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壁画,每每提到文艺复兴时的艺术,你就会激动万分。而在你眼中,更加多样化的现代艺术却都一个样——不堪入目。
我们喜爱一件作品、欣赏一件作品,都有其正当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千差万别。或许因为作品中的人是你的亲人、或者让你想起你的亲人,或许作品中的一个场景让你回忆起美好的岁月,或许因为你所接受的教育让你具有某种观念,或许受某位朋友影响而喜欢……可以说只要有助于我们欣赏眼前作品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理由,这些理由无穷无尽,无需细数,也数不尽。重要的是你已经欣赏这些作品,喜欢这些作品,追问“为什么欣赏”“欣赏什么”就不是那么必要的了;而且如果真有人问“为什么欣赏”“欣赏什么”,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多半要弄清提问者的意图是什么、提问者的真实困惑是什么。当然这里还有如何欣赏得更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卓越的作品本身会回答你,面对卓越的作品,我们越看就越能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而且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你就会越能欣赏它们。年轻时读《堂吉诃德》大笑,年老时读《堂吉诃德》大哭。而对于艺术欣赏要紧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东西阻碍了我们的欣赏活动?如果我们找到了妨碍我们欣赏某件作品的理由,发现这些理由的确是站不住脚的或者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而已,那么,当我们消除了误解,我们自然就与这些作品和解,也开始欣赏它们了。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欣赏所有的作品,欣赏本身包含趣味,不仅是趣味高低,也有趣味取向不同的问题。
由此我们会说,欣赏活动,和两种活动相关。一种是,已经欣赏,如何欣赏得更好;什么叫“欣赏得更好”?欣赏到了自己以前没有欣赏到的,欣赏到了其他人没有欣赏到的。一种是,不欣赏,努力发现不欣赏的理由是什么,看看这种理由是否靠得住,能否消解偏见,只有消解偏见,才能让我们与作品亲密接触——欣赏艺术。这里需要提示的是,不欣赏有多重情况,一种是趣味问题,可以不管;但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不理解,找不到欣赏的路径,或者与自己原有的欣赏习惯、欣赏观念相冲突。
通常来说,我们不应该对一种自己不理解的艺术直接否定,如认为现代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现代绘画都是不堪入目的。我们不能谴责某一类艺术以及艺术中的一般趋势,而只能批评具体的作品,那种粗鲁的反对某一类艺术、反对某一种流行的艺术趋势或者风格,实际上是对尚未创作、尚未见到的艺术品说三道四。我们不可能说,所有的现代艺术都是差的,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一样,有好的,有差的,只不过古典艺术中差的作品没有流传至今,流传至今的古典艺术已是不同层面的经典,可以说现代艺术的事实仍然如此:某些现代艺术比另一些现代艺术更优秀,一个好的欣赏者要能说出它们之中的差别。
二、艺术品未必漂亮
如果你喜欢逛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等地,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以卖画为主的画廊,里面的作品多为优美的风景画、漂亮的人物画、典雅的器物画;而美术馆、博物馆以及一部分画廊,其中展示的作品多数是不漂亮的,有些甚至狰狞、恐怖,让人看了不舒服。你可能会想,这些让人看了不舒服的作品,谁会买回家去挂在墙上呢?这些不漂亮的作品的确不是为了挂在自家墙上欣赏的,它们另有用处和目的,在后面章节我们将逐步展开讨论。这里我们从一个常见的阻碍我们欣赏艺术品的观念——艺术品是美的——开始进入具体的艺术品欣赏。
我们欣赏艺术品时,常常会怀着“美”的预设,而且这里的“美”通常是指——优美、漂亮、典雅、精致、妩媚等赏心悦目的情境。那么就让我们从一件显然并不漂亮的作品开始我们的欣赏活动,这幅作品就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初看这幅作品时没有色彩、支离破碎,没有漂亮的女人、没有英武的男人,而且怪异、凌乱,没有一丝赏心悦目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如涂鸦一般,该如何欣赏呢?
这件作品和一个历史事件相关,我们可以从这个历史事件开始,但是一定要记住,历史事件不是这件作品之所以优秀的原因,这仅仅是理解作品的开始。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个熟悉艺术发展史的人,不知道这个历史事件,同样可以看出该作品的优异及其在艺术史中的地位。
“格尔尼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西班牙小镇,1937年4月,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格尔尼卡惨遭飞机轰炸,这是现代战争中对平民进行的第一次空袭,而且是蓄意毁灭一座历史古城,这在当时叫人毛骨悚然。自这事件之后,世界上这样的灾难逐渐增多,而且毁灭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用的武器杀伤力越来越强。这件发生在毕加索故国的惨剧,令毕加索深感震惊,六天后,他开始创作这幅巨型单色油画,定名为《格尔尼卡》。这幅巨型单色油画从1937年7月起开始在巴黎国际展览馆的西班牙展厅里展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绘画作品之一。
知道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再来观看这幅油画,像不像惨遭空袭后的场面?仔细观看,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画描绘了哪些人物、动物、植物、景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画中的光源——灯泡为什么占据了明显的位置?这个灯泡像不像人的眼睛?抑或被压扁的太阳?而且不论是眼睛还是太阳,中心的光源为什么会是一个白炽灯泡?
(3)这是一个混乱至极的世界,但你能看出这幅画有着某种视觉平衡吗?试着找出稳定的三角形及其对称的结构。
(4)你怎样看这幅画?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画面的哪些元素促使你如此观看的?
(5)画中的牛对这场屠杀似乎全然漫不经心。你觉得牛是否是某种象征?比如牛会不会象征了西班牙人的精神状态?牛会不会是发动这场空袭的弗朗哥将军的象征?或者两者都是?要回答这些问题,你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背景信息?你能否单靠画面中的内容来使你的结论成立?
(6)这幅画要表现的对象,是战争、死亡、苦难,还是法西斯?或者是他们的某种结合抑或其他?在看过2001年9·11事件的场景后,《格尔尼卡》对你是否有了更多的含义?
在了解了画作的背景,仔细观看并回答上述问题后,你对这幅画有没有一种新的认识?你对《格尔尼卡》的反应可能起了变化,为什么?画还是那幅画,变化的原因是你获得了一些附加信息——生活在1937年的人们懂得这种信息。想象一下,1937年,一个生活在格尔尼卡的西班牙人,一个法西斯主义者,一个热爱西班牙文化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在看这幅画时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对这一幅画的体验不是独立的一件事儿,也不是一系列成系统的事儿,而是包含了林林总总、数不清的因素。我们现在知道的是:对于某些艺术品,知道其基本信息可使我们获得对它的深层了解,它暗含着一种更为丰富的体验。有时候,我们无法对一件艺术品有感觉,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某些背景知识,而艺术家在作画时则是假设我们了解这些情况。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画面看得不仔细,匆匆而过,我们看不到什么,细细琢磨,才能品出滋味。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思考和想象力,因此,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需要调动你的各种经验来理解作品,才能进入艺术的堂奥。
我们再给出一些信息:毕加索为创造《格尔尼卡》画了很多草图,现存有45幅预备习作,由此可以知道,画中受伤的马的形象来自他1917年的素描;左边穿条纹裙子、头后仰的女人出自1925年《三个舞者》中的那个哀伤的女祭司;断矛和死去的士兵的头颅来自1925年的《有石膏像的画室》;而那头对周围一切混乱漠然处之的牛的形象,在毕加索的许多作品中出现过;画中那些如橡皮筋做成的脖子,那举着灯的手臂巨长,这些画法也来自毕加索的早年创造;知道这些信息后,你还会认为毕加索在“涂鸦”吗?
如果我们熟悉现代艺术史,知道从印象派以来的艺术界革命,了解立体主义的重要性,我们将能看出《格尔尼卡》在艺术史上的位置,这个话题不深入探讨,这里只说一点,这幅巨型单色油画,是用1930年代新闻照片的黑白手法画成的,而且其规模和版式则预示了1960年代宽银幕电影的风格。伟大的艺术品,在传统中存在,既连接过去又导向未来,同时还能切中它出现的那个时代的精神。
拿起一支铅笔,试着画出这幅画的结构,这对你理解《格尔尼卡》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