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散打
16685700000013

第13章 散打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2)

按损伤程度分类

1.急性损伤:一次性或一瞬间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它发病急,往往受伤者即刻或短时间内就表现出来,患者一般都能清楚地说出受伤的过程与原因。病程短,病理变化以渗出、肿胀为主,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明显。

2.慢性损伤(包括劳损和陈旧的损伤):因多次受轻微暴力、细微损伤逐渐累积而成;或因局部长期超限的过度负荷,使组织逐渐劳损所致;或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损伤未愈再伤逐渐转变而来。它发病缓慢,病变过程长,病理变化往往以组织变性、粘连为主,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不明显,并常具有反复发作或多变的特点,患者对损伤过程、病史与原因会诉说不清楚。

散打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

擦伤

原因:擦伤是散打运动中最轻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开放性伤。被对手的拳套、护腿擦到或被对手摔倒时擦伤。

征象:表皮受损,疼痛,出血。

处理:小面积、浅表、无异物污染的皮肤擦伤,训练和比赛时可直接喷上药物后继续训练和比赛,待比赛、训练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局部涂抹2%的红汞或者1%—2%的龙胆紫液,不必包扎,但面部的擦伤最好用龙胆紫液等染色剂涂抹。关节附近的擦伤,不宜采用干燥暴露治疗,伤口因为干裂后既影响运动又易感染,还有可能波及关节,可采用5%—10%的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涂敷。如果是大面积擦伤或伤处有异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先将异物彻底清除,再用凡士林纱布覆敷伤口,由医生清创后,再施用抗菌药物和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撕裂伤

原因:撕裂伤也是散打运动中常见的一种开放性损伤。被对手重拳击中眉弓部、额部、唇部等易出现撕裂伤。

征象:表皮受损,疼痛,流血。

处理:当发生眉弓部撕裂伤以后,为了继续进行比赛,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肾上腺素液棉球压迫止血,后用粘胶封合。待比赛结束后到医院做清创缝合、抗感染及预防破伤风治疗。

挫伤

原因:当被对方踢中、击中时都有可能发生挫伤。散打运动中较易发生挫伤的部位有大腿、小腿、胸部、头部、睾丸等。

征象:单纯性挫伤:一般都有疼痛(先轻后重,一般持续24小时)、压痛、肿胀、出血、功能障碍,挫伤后的出血可为瘀点、瘀斑及皮下组织中局限性积血(血肿),挫伤重者疼痛和功能障碍较明显。

复杂性挫伤较为严重。如头部挫伤后轻者可发生脑震荡,重者可能会造成颅骨骨折而合并脑挫伤以致危及生命;大、小腿挫伤严重时可引起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肉或肌腱的断裂;胸部挫伤可合并肋骨骨折甚至肺部损伤形成气胸或血胸;睾丸挫伤可因剧烈疼痛而引起休克;腰部挫伤可合并肾挫伤等。少数病例挫伤后可继发感染性化脓;肌肉挫伤后可出现继发性钙质沉着化骨,形成化骨性肌炎;严重的挫伤形成的血肿有时会妨碍血液循环,引起局部肌肉的缺血性挛缩。

处理:对于单纯性挫伤,可施行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外敷伤药等处理方法。对于复杂性的挫伤,如有休克症状时,应首先进行抗休克处理,采用止痛、止血等抗休克措施,同时,急送医院治疗。如睾丸挫伤,则用三角带吊起,卧床冷敷;肌肉、肌腱断裂者,将肢体固定包扎后送医院治疗。

预防:散打训练和比赛时,除戴上规定的护具外,还应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的训练,并严格裁判,对禁踢部位要禁止粗野动作。

肌肉拉伤

当肌肉主动收缩超过了负担能力或伸展性时,就会造成肌肉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之为肌肉拉伤。

原因:散打运动中较常见的肌肉拉伤是大腿后群屈肌的肌肉拉伤,当侧踹动作过猛而又踹空时,较易发生腘绳肌起点或腹部的拉伤;又如运动员抱摔时,腰部用力、扭转过猛都有可能造成腰肌拉伤;长时间训练和连续比赛,疲劳积累,肌肉会僵硬、酸痛,如不注意也易造成肌肉拉伤;比赛或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造成肌肉拉伤的原因。

征象:有受伤史,受伤后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严重的肌肉拉伤往往有明显的肿胀及皮下瘀血。肌肉断裂者可出现凹陷或一端异常膨大。肌肉拉伤时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

处理:伤后马上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包括制动、抬高伤肢,并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肌纤维轻度拉伤及有肌痉挛者,用针灸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可在24小时后进行按摩。肌纤维部分断裂者,48小时后可开始按摩,但手法要轻缓。对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在伤后康复期,肌纤维轻度拉伤时,伤部停训2—3天,而身体运动不一定要完全停止,可做些静力性肌肉收缩练习,但要避免那些易重复受伤的动作;7天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投入正式训练,但训练时应使用保护支持带或戴上护腿。部分肌纤维断裂者应立即停训,最好能在肌肉松弛状态下休息2—3天,第4天后可在无痛范围内做伸展性练习,约3—4周后进行正常的专项训练。肌肉断裂经手术缝合的患者,术后固定期可做些不负重的收缩练习;拆线及去除固定后,应进行有效的伸展与提高肌力的练习;约三个月后再投入正常训练。

预防: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并加强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平衡。训练和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改进技术动作以防肌肉拉伤。

关节韧带扭伤

原因: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够,比赛或训练中攻防技术不到位,场地及身体状况等原因,都会造成关节韧带的扭伤。多发生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脊柱椎间小关节韧带扭伤。

征象:局部剧痛,出现肿胀,皮下瘀血;若损伤关节囊层,则整个关节会出现肿胀;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局部压痛,牵拉受损韧带时疼痛加重。

处理:伤后应及时冷敷,加压包扎,适当制动和抬高伤肢,以利于减少出血和肿胀。局部伤用止血、消肿药;损伤较重者可以口服云南白药、止痛类药品等,24小时后可进行局部按摩或理疗;如韧带断裂,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预防:加强关节周围有关肌群的力量韧带的柔韧性练习,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幅度;加强运动场地的安全、卫生和医务监督工作;提高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专项准备活动的质量。

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指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的联系。

原因:关节脱位一般是由间接暴力所致。散打运动中最常见的是肩关节脱位。在发生关节脱位时,由于暴力作用还可伴有关节囊撕裂、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时还可伤及神经或伴有骨折。

征象:关节脱位发生后受伤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还会出现关节畸形的特有征象,表现为肢体的轴线发生变化,整个肢体呈一种特殊的姿势并与健侧不对称。通过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的情况及有无骨折发生。

处理:立即用夹板和绷带在脱位所形成的姿势下固定伤肢,保持伤员冷静,尽快送医院处理。应该强调的是:在没有医生或没有整复技术时,不可随意做整复手术,以免加重关节周围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