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散打
16685700000010

第10章 散打基本战术(1)

散打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为战胜对方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自古以来,兵家均以谋为本,明代刘伯温《百战奇略》中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必为敌败。”《晋书·杜预传》中说:“以计一当万”。我国兵法中不朽的军事战术思想为散打战术的理论、训练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

散打战术的作用在于把运动员已经获得的身体、技术、心理等训练成果,根据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最优化地进行综合应用,其核心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造成有利的态势,掌握主动权。为了争取主动,一方面对自己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对对方要抑长制短。在比赛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正确地运用战术,可以减少体能的消耗和无效行动,对夺取比赛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散打战术的形成与运用是建立在一定的身体、技术、心理、智能基础上的,而散打战术的训练培养过程又能促进运动员这些方面的能力迅速增长和提高,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散打战术训练,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战术指导思想,要遵循散打技术的规律和竞赛规则,注重实用性和灵巧性。实现战术目的,必须掌握战术原则、战术形式和发挥战术作用的条件,这是运用战术的基础。至于掌握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效果。故此,战术训练要培养良好的战术意识,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积极观察场上情况,随机应变,快速准确地决定自己的战术行动方案。战术意识反映在于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的主动性、技术的目的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一致性、战术的灵活性诸方面。

可以说,运动员在比赛中每一个战术的正确运用,无不受战术意识支配。战术意识水平是衡量运动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散打战术原则

战术原则,是制定战术计划、实施战术方案必须遵循的准则。

按散打的动作功能设计战术

战术,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动作来实现的,不同技术动作的组成方案,表达了不同的战术思想。因此,按散打的动作功能设计战术方案能合理地、有效地充分发挥技术的最大效应。它能使我们从散打技术的整体性、有序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系统观点中,正确地制定战术。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考虑某一个战术环节和某一个战术动作的技术因素,产生单一的战术方案。

散打的动作主要由手法、腿法、摔法和步法组成,其中大部分动作既能进攻,也能防守,或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必须认识动作之间的上与下、长与短、大与小、进与退、近与远、攻与防和互相矛盾、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规律,按照不同动作的不同作用,制定不同的战术方案。

按攻防兼顾的原理设计战术

比赛中,有的运动员一味讲究进攻,不顾防守;有的则单纯防守,不讲进攻,结果使攻防失调,顾此失彼。因此,要遵循“攻防兼顾”的原则,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保持攻防的合理节奏。

攻防兼顾不是绝对的或一成不变的。比赛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一般来讲,面对强手应加强防守,防中有攻,以防守反击为主;对弱手则应积极进攻,攻中有防,以主动进攻为主;水平相当时,要攻防兼顾,做到有序进攻,稳妥防守,抓住战机,猛烈进攻。

按控制与反控制的原理设计战术

散打比赛中,常听到运动员说:“我浑身是劲,动作还没有用完就输了,真气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归结于控制问题。散打比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谁能控制对手,谁就占有主动权。例如,甲擅长踹腿,乙如果不能控制其特长,甲的踹腿也就会越踹越有劲,越踹命中率越高。如果换了丙与其相对,丙了解甲的特长,只要甲使用踹腿,丙便使用有效防守破之,成功几次后,甲在心理上就会慌乱,不但踹腿这一技术专长发挥不出来,而且其他技术也难以正常地发挥和运用。在制定战术时,就是要根据控制与反控制的原理,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避实就虚,先克其长,掌握主动权,使其不能发挥技术特长。

按灵活多变的原理设计战术

散打的任何战术都不是万能的。比赛中采用固定不变的战术,一旦被对方摸到规律,往往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困境。因此,设计战术时,应多考虑几种战术形式及其互相之间的衔接关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的进攻方向和进攻点,既灵活多变,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对方实际状况设计战术

《孙子·谋攻》篇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我国古代军事家确定作战方案的先决条件。散打比赛和打仗一样,要战胜对方,首先要了解对方。否则,制定的战术就没有针对性。设计战术之前应了解对方的下述情况:

1.技术情况

对方是善于用拳、善于用腿,还是善于用摔;他的攻击实力是什么,主要得分手段靠什么;对方的技术弱点是什么,是防拳能力差、防腿能力差,还是防摔能力差等。

2.攻防类型

一般来讲,运动员的攻防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以主动进攻为主的进攻型,一种是以防守反击为主的防守型,另一种是能攻能守的综合型。在制定战术前,要了解对方是属于哪一种攻防类型。

3.动态类型

运动员有不同的动态类型,有的属于力量型,进攻时主要依靠强大的力量威慑对方,削弱对方战斗力,以力取胜;有的属于技术型,主要依靠良好的技术发挥,以得分取胜。对付前者需要制定以快制力、以巧制力的战术;对付后者则需要封堵路线、改变距离等,制定连续进攻的战术。

4.身体素质

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力量大,有的体力好,有的反应快,有的速度快,有的则协调性好。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对方要采用不同的战术。例如,遇到耐力差的就要采用消耗其体力的战术,逼着打或是把对方斗急拖着打,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使其体力迅速下降而取胜。

5.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这里着重泛指运动员的意志及表现,在激烈对抗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有的运动员虽然技术好,但心理素质差,遇到激烈的拼搏便产生惧怕、恐慌等心理障碍,不能正常地发挥技术而导致失败;有的运动员无所畏惧,敢打敢拼,在不利的条件下能“处虚若无”,从容对阵,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制定战术时要全面考虑对方的不同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确立合理的战术方案。

散打战术形式

散打的战术形式,是指为了完成战术意图而由各种动作组成的具体方法。散打以它丰富的技术内容和相生相克、相互转换的技术规律,为多彩多姿的战术形式提供了先决条件。

直攻战术

直攻战术,是指在没有虚晃及假动作的掩护下,使用技术方法直接进攻对方。运用直攻战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当对方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弱于对手时。

2.当对方的进攻动作不够熟练时。

3.当对方体力不足时。

4.当对方的防守姿势出现空隙时。

5.当与对方的距离能有效地使用进攻动作时。

强攻战术

强攻战术,是指硬性突破对方的防守后发出的攻击。运用强攻战术需具备以下条件:

1.力量、速度、耐力素质比较全面,但技术不如对方时。

2.身体素质好,技术比较全面,但比赛经验不如对方时。

3.对方的近战能力比较差时。

4.对方的耐力比较差时。

5.对方的心理素质比较差时。

强攻不是盲目蛮干,而是通过强攻这一战术手段,扬己之长,实现打击对方的目的。

佯攻战术

佯攻战术,是有目的地造成对方的错觉,把对方引入歧途,实现真实进攻。在散打比赛中,佯攻是最为常见的战术形式之一。

随着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在对付动作反应快、防范能力强的对手时,直接进攻容易被其防守、截击。而采用指上打下、指下打上、指左打右、指右打左等假动作,可以转移、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促使其对虚假动作产生某种反应,再乘机攻击其防守的空当部位,定能提高进攻效果。

迂回战术

迂回战术,是指利用步法的移动从侧面进攻。“有力当中上,无力走两旁”。当对方的动作力量大、正面攻击力强,或者当对方集中注意力进行正面防守时,采用迂回战术,向左或右侧移动步伐,既可以避其锋芒,又可以制造战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我们知道,直线比弧线短,动作抵达快。但散打的弧线动作又可以破直线动作。迂回前进,调动对方随之转动,从而破坏对方的动作习惯以产生空隙,再伺机进攻,即可奏效。因此,在迂回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移动的方向、角度、距离和进攻时机,更要注意步法的灵活性和身体位移的突变性。

制长战术

制长战术,是采用相应的方法,制服对方的战术意识。每一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技术专长,这种技术专长是本人得分取胜所依靠的主要手段。如果能针对对方的擅长制定战术,使其擅长的技法不能正常发挥,从而被迫采用其他的动作,这无疑能起到制彼所长的作用。

制长战术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克制善于用手法的对方。

2.克制善于用腿法的对方。在多种腿法中,又要区分擅长哪种腿法。

3.克制善于用摔法的对方。

4.克制善于用重拳、重腿的对方。

5.克制善于主动进攻的对方。

6.克制善于防守反击的对方。

7.克制能攻能守的对方。

制短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