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
15629200000024

第24章 齐梁陈诗歌(2)

吴均多耿介之气,又善拟古诗,颇多边塞、游侠题材,风骨遒劲,雄肆奔放,上承左思、鲍照之余烈,下为齐梁之绝唱。《梁书》本传称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大致指其诗风拙朴、造语硬涩而言。这种诗风影响到他的新体诗创作,就不如谢眺等人的诗圆美流转,含蓄多味。如“疏峰时吐月,密树不开天”(《登寿阳八公山诗》);“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伤友诗》);“绮窗莲花掩,洞户玻璃开”

(《诗》)等,语意浅露,情韵浅近。但他的赠别诗时有佳作,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即有劲健挺拔之风。其《咏慈姥矶石上松》曰:“根为石所蟠,枝为风所碎。赖我有贞心,终凌细草辈。”也可见其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

四、何逊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聪慧,举秀才,受到范云、沈约的欣赏。梁天监中为奉朝请,后为安成王萧秀参军兼尚书水部郎。晚年入庐陵王幕,病逝于江州。世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其与刘孝绰并称“何刘”,又与阴铿并称“阴何”,实二人成就皆不及何逊。

何逊善用平易晓畅的语言写景抒情,以“本色见佳”(《诗境总论》),且讲求声韵,故辞意隽美,意境清幽,与谢朓的风格比较接近,在宫体香艳之风盛行的时代里独树一帜。当时诗人大都不关心社会现实,何逊则慧眼独具,所作羁旅行役诗别开生面,如《赠诸游旧》:

弱操不能植,薄伎竞无依。浅智终已矣,令名安可希。扰扰从役倦,屑屑身事微。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一涂今未是,万绪昨如非。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望乡空引领,极目泪沾衣。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诗人在旅途之中油然而生感旧情怀,自叹天份不高,身无绝技,功名无望,仕途多艰,故困于行役,但情调伤而不悲,且语言清丽流畅,意境清幽,“岸花”一联犹是抒吐乡愁的佳句。这样的作品与小谢诸作暗相沟通。何逊也有山水诗,如《慈姥矶》: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客悲不自己,江上望归舟。

此诗不仅境界清远,情景相生,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韵味有余。此外,除首尾之外,余句皆合五律,说明其诗在艺术形式和技巧等方面已酷似近体诗为律诗成熟做出了贡献。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曾误将何逊《闺怨》等14首五言诗作为唐人绝句收入,中见其诗艺特征所在。

五、阴铿

阴铿(-565),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仕梁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入陈后,累迁员外散骑常侍,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阴铿长于五言诗,以描写山水著称,存诗30余首,其中五言八句的新体诗近半数,沈德潜说:“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说诗晬语》)是陈朝诗坛上最有成就的诗人。阴铿诗歌题材主要集中在离愁别绪和羁旅思乡上,内容相对狭隘,但诗风清秀,以写景见长。如《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此诗将奔腾浩荡的大江同诗人的心境相映衬,境界浑茫,情思浩荡,既抒发了离愁,又寓有倦归之意。结尾将离悲升华为征途的艰难和归期的遥遥,将离愁的主题提升到人生多艰,命运多舛的高度,既深化了主体,也强化了情感。

阴铿诗善于炼字,对仗工整,讲求声韵,如“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班婕妤怨》);“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广陵岸送北使诗》);“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

(《闲居对雨诗》)“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晚泊五洲诗》)等,点化景色,意境顿生。唐人如王维、孟浩然、杜甫等多受其影响。陈祚明说:“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此种情思,更能运以亮笔,一洗《玉台》之陋,顿开沈、宋之风、……六朝不沦于晚唐者,全赖有此大雅君子,振起而维挽之。宜乎太白仰钻,少陵推许,榛涂之辟,此功不小也。”(《采菽堂古诗选》卷二九)即盛赞其独标诗格,开启唐风之功。

宫体诗

宫体诗也称“艳诗”,是一种讲究声韵、对偶和辞采,以重娱乐、尚轻艳、重写实为特色的诗歌,是永明体诗“新变”的产物。也就是说,宫体的内容虽然“止乎衽席之间”,“思极闺房之内”,但也具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衍”(《隋书·经籍志四》)的形式特征。“宫体”之称,与梁简文帝萧纲有关,《梁书·简文帝纪》说他“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靡,当时号曰‘宫体’。”因此是宫廷诗风的典型代表。天监八年(509)至中大通三年(531),宫体诗的发展进入高峰,以萧衍萧纲父子、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为代表,他们的创作成为当时诗坛的主流。宫体诗创作特点有二:一是题材处理的娱乐化,内容主要写男女之情、咏物、登临宴游等,这与南朝乐府民歌进入宫廷有关。二是追求诗歌的写实技巧。自谢灵运始,山水诗开始细腻刻画物象;宋、齐之后,对各种器皿的精微细致地描摹蔚然成风,宫体诗在技巧上也延袭了这一潮流。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宫体诗风是魏晋以来重抒情的文学自觉倾向的发展,是诗歌觉醒过程中的一种极端表现。

一、萧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齐中兴二年(502)禅齐自立,在位四十八年。萧衍佞信佛法,致纲纪废驰。侯景之乱中,被囚禁于台城,病饿而死。萧衍是“竟陵八友”之一,本好文学。称帝后,仍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现存诗歌90多首,内容既阐佛理,又写艳情。他的艳情之作集中在新乐府辞中,又称拟乐府诗,数量最多,冶艳浮薄,格调不高。何之元说:“文章妖艳,隳坠风典,诵于妇人之口,不及君子之听。”(《梁论》)但也有较好的诗作,如《芳树》、《有所思》、《拟青青河畔草》等,具有清丽幽怨之风。而《子夜四时歌》最为出色,如: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夏歌》之一)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秋歌》之一)无论从题材或情调看来,这些诗都与吴声西曲善述情爱的特点极为相似,这就基本可以见到宫体诗兴起的南朝民歌背景。

二、萧纲

萧纲(503-551),字世缵,萧衍第三子。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居东宫十九年。侯景之乱中被立为帝,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害。萧纲主张“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这其实是提倡吟咏情性。但萧纲深具南朝贵族的审美情趣,加上宫廷生活方式的影响,他的吟咏情性,以描绘糜烂的宫廷生活为主,淫艳尤甚,在他的200多首诗中,艳情诗约占三分之一。如《美女篇》:

佳丽尽关情,风流最有名。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粉光胜玉靓,衫薄似蝉轻。

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用华美的淫辞,淋漓尽致地描写女人的情态,显露出空虚放荡的精神境界。《咏内人昼眠》尤其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倚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

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这样的诗是以赏玩的态度摹写女人姿态,沉溺于色相,“体穷淫丽”(《南史·梁本纪》),缺乏对女性心理世界的认真揣摩与表现,终陷轻薄。他还有《娈童》诗,都体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心理与生活状况。沈德潜也说:“诗至萧梁,君臣上下,唯以艳情为娱,失温柔敦厚之旨,汉魏遗轨,荡然扫地矣。”(《古诗源》)但这类作品开拓了诗歌中的女性题材,是对诗史的贡献,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如《夜望单飞雁》:“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虽然艺术上并不出色,但情调上与宫体并不相同。萧纲也有少量的山水诗、咏物诗和边塞诗,也偶有佳句。

三、萧绎

萧绎(508-555),即梁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萧衍第七子。萧纲死后,他在江陵称帝,平定了侯景之乱。承圣三年(554),西魏攻陷江陵后,被俘遇害。他虽存诗百余首,却以辞赋最为有名。萧绎长于宫闱之中,又逢宫体盛行,自然免不了脂粉气极浓的作品,如《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蛾月渐成光,燕姬戏小堂。胡舞开春阁,铃盘出步廊。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树交临舞席,荷生夹妓航。竹密无分影,花疏有异香。举杯聊转笑,欢兹乐未央。”但轻艳气息已较淡薄,而显得疏净明远。他的咏物写景诗也有佳构,如《咏阳云楼簷柳》:“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这首诗想象奇特,多得好评,所谓“咏杨柳者,唐人佳句甚多,终不如梁元二语,有天然之致”(《古诗源》)。又如《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此诗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沈德潜曰:“此种音节,竟是五言近体矣。古诗之亡,亡于齐梁之间。”(《古诗源》)萧绎还有五、七言乐府十二首,皆是情景交融、音调协和之作,对唐代七言诗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聪慧,通老、庄。因其父徐摛的关系,入晋安王萧纲府。萧纲为太子,为东宫学士,在梁仕至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两度使北朝,被羁留七年之久。入陈,历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封建昌侯。徐陵在梁时,诗风流丽轻艳,与庾信齐名,共号“徐庾体”。入陈,则为“一代文宗”,“国家有大手笔,必命陵草之”(《南史·徐陵传》)。庾信后来使北不归,文风大变;徐陵入陈,则积习不改。曾编撰《玉台新咏》。存诗40余首。

作为梁陈宫廷御用文人,徐陵对宫体诗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诗歌与萧氏王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乌栖曲》:卓女红妆期此夜,胡姬沽酒谁论价。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全诗描写露骨,肉欲横流,乃诗歌史上罕见之作。徐陵在出使东魏被羁留期间,则

不乏故乡之思和故国之痛,促其诗风为之一变,如《出自蓟北门行》蓟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燕山对古剎,代郡隐城楼。屡战桥恒断,长冰堑不流。

天云如地阵,汉月带胡秋。渍土泥函谷,挼绳缚凉州。平生燕颔相,会自得封侯。此诗描写了将士建立功业的壮志豪情,风格雄健,大异于宫体之作。他的《关山月》也颇具风骨。徐陵诗歌语言峻洁,节奏和谐,对律诗发展有推进作用,王夫之认为,将其诗“纳之于古诗中,则如落日余光;置之近体中,则如春晴始旦”(《船山古诗评选》),则指出了徐陵的诗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