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媒介消费学
15624400000059

第59章 影像媒介消费(3)

正如媒介学家波兹曼所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美国的前15位总统如果走在街上,没有人会认出他们是谁。那个时期的著名律师、牧师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到那些人就是想到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社会地位、观点和知识都是在印刷文字中得到体现的。现在的情况有多么地不同。想想尼克松或吉米·卡特,或比利格雷厄姆,或爱因斯坦,首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一个图像,一张图片上的脸,或一张电视屏幕上的脸。而至于他们说过些什么,你可能一无所知。这就是思维方式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中的不同体现。"(20)形象消费的易识、易懂和新奇、娱乐是文字消费中所没有的。

二、新闻性消费

对摄影媒介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新闻性消费。人们最想看到事件瞬时的真实图像,摄影的定格使真实凝固,而不像文字一样任意修改(在19、20世纪技术限定时期)。最初1839年达盖尔摄影法的曝光时间长达15-30分钟,很快减少到1分钟,1850年代初减少到以秒记,真正实现了瞬时记录,有了在场的新闻性。由此,人们对这二维的媒介给予信赖和期待,因为它记录了当下的事物的外形和感觉,是一种强有力的媒介,能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我们时代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其客观描绘能力和主观解释能力并不亚于语言。

美国南北战争,被认为是第一场被拍摄下来的美国战争。1861-1865年,摄影人马修布雷迪和他的同事拍摄的上千张图片,充分地展示了战争中真实的死亡与残酷、恐怖与屠杀,这大大改变了过去人们从油画里看到的战争壮观、英雄的场景与印象。

人们在消费摄影作品的同时,还在消费那些新闻背景。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分析说,"当《巴黎竞赛报》表现保卫将军的密探在警察局的地下室练习开冲锋枪时,其图片并不作为‘信息’来读,也就是说,要人们考虑到政治背景和实际发生的事:对于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它传输着一次绝妙的暗杀企图,一个惊人的暴力时间企图;暗杀要发生,即将要发生。图片是某种先兆和事先的享受。。。。。。可以说我们的幻影来到图片里自我显示,并在其中自我消费。但是与这种心理面相比较,令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那些为了同时被消费、被后置的东西:现实世界、事件和历史。"(21)

三、幻象消费

人们对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一直抱有一种期待,对暗室的制作、数码的处理有本能的拒绝。其实,摄影最多是一种逼真型消费。

早在1838年,摄影的发明人达盖尔就认识到:"达盖尔银版法,不只是用来再现自然的一种工具,它赋予了自然再生的力量"。无论从摄影者的取景角度、瞬时曝光、还是底片冲洗以及随后的数码摄影,无一不是摄影者主观选择的历程。照片早已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偷换了"真实"这一概念,并且重新定义了"真实"的初始涵义。(22)

许多的消费者以及摄影家认为,"照片提供了世界的一种真实形象……照片被看作是内在地客观的。相机生产出各种视觉事实或文献。这样,真正的摄影实践可以说赋予它所创造的形象以一种的客观性。"(23)

法国影像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是一种真正的幻象。由机械产生的影像终于超过了巴洛克的逼真,达到了与被摄物同一的水平。这一对真实性的消费,在商品时代由于经销商宣传产品特性的需要而推波助澜。甚至在20世纪之前的时期,摄影图像在法庭上充当着支持性证据的作用。而在数字技术出现后的21世纪,这一仿真性开始变得让人猜疑。照片只能说是具有部分仿真性了,"今天,几乎各种形式的视觉传播采用数字成像系统来修改影像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变化常包括增强颜色和细部,但是它们也可以包括实质性的变化,例如在一张图片上加上或删去一个人,将一个人的头放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以及重新安排一个场景的物质元素等。"(24)

三、想象性消费

摄影图片总是以某个角度、某个侧面形式出现的,它是一种视觉强调、强化的产物。因此对此间的想象性消费是人们的目标之一。

评论家在解析福克斯·塔尔博特1844年拍摄的《开着的门》时说,"照片中那些简单的要素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它们本身,而是为了它们所唤起的‘独特的想像’。这张照片中富于意义的细节只是使人产生联想,其余的则由记忆来完成。灯、扫帚和马具都会使人产生联想。它们勾起人的记忆,于是摄影的瞬间性所造成的贫乏便被减轻了……《开着的门》是一个等待着人出现的场所。提灯等待着黑暗,扫帚等待着使用者,门口等待着进入者。"(25)

甚至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自己也成了欣赏物。尤其是在成为历史之后,所有的图片都构成天然的艺术品。

四、移情性消费

摄影能给人们与表征的受体有情感移入或共谋的感觉。

摄影作品总是以人为中心,它最重要的被摄体"是人类;人和他的生活,如此简单,如此脆弱,如此令人害怕"(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雷松语)。因此,它总会唤起人们的情感、经历与日常生活的记忆,让人们沉浸于其中,感同身受。

五、多义性消费

摄影作品所能呈现的并不只是单一的意义,其在消费者眼中的固定意义或者说优先的意义,依赖于消费者的理解与阐释。正如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所说,"同一张照片能具有几个相当不同的,有时是绝然相反的意义。这可以说是一幅耻辱的照片,也可以说是一幅胜利的照片,或两者都是。我们可以说,许多意义是照片中潜在的意义。但是,不存在一个确定的意义。意义漂浮着。它无法最终固定下来。但是,试图固定它是一次表征实践的任务,这实践介入一个形象的多种潜在意义并试图选中其中的一种。"(26)

五、批判性消费

图片的功能在于呈现一个没有掩饰的存在(排除暗室技术和电脑数码制作),这一存在常常让我们看到现实的丑陋、问题和真实面孔。消费者的审视总是有评论的,肯定、欣赏、不满意或半肯定、否定等,都有态度出现。这在文字消费中是少见的,许多是无态度的。

六、碎片性消费

摄影消费是一种碎片性消费。人们消费的,总是瞬间的事物的影子,即使多个瞬间的集合,也是没有时间背景的、无关联性的碎片组合。从消费中,你只能看到"一个人",却无法看到"人";你可以感受到趣味和娱乐,却难以理解整体、内在、抽象、意义等诸多概念。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娱乐型消费。(27)

七、自我性消费

消费者自己生产并消费。小型照相机的出现特别是无须学习就可使用的大众"傻瓜"相机的诞生,使人们成为了摄影媒介的生产者,他们生产并消费、并传播。

第五节电影媒介消费分类

一、类型化消费

"类型可定义为模式、形式、风格或结构,它们超越单个影片,指导影片制作人的制作,引导观众欣赏"(赖亚尔语)。语言学家理查德·戴尔说的更为透彻,"一种类型就是任何一种简单的、生动的、记得住的、易于捕获的和广为认可的个性化,在其中少数特征被预设,而且变化或‘发展’被减少到最小程度。"(28)今天电影的类型化消费更加细分。科幻片的神秘与奇幻,言情片的激情与痛苦,武打片的侠义与功夫,战争片的惨烈与人性,惊怵片的战栗与恐怖,卡通片的嘻笑与幽默,搞笑片的无厘头与噱头等等,让消费者有了多种可能的选择。

1903年埃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西部片的先河之作,其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奇绝风光的展现,给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觉。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不仅让人们领略了科幻王国的惊魂,更领略到各种新技术所带来的奇异感觉,新的世界由此而产生。

而近些年的大片消费,即大场面、大制作的好莱坞式大片的消费,也是有增无减。1998年《泰坦尼克号》仅在我国的观众达到1728万人次,收入3.2亿人民币,占当年全国年总票房收入14.4亿的22%。

在香港电影中,类型化消费非常明显。2004年喜剧片占电影份额的50.9,文艺与爱情片为29.1%,警匪片为26.9%,恐怖片为17.9%。

二、同一化消费

这是由于影视垄断企业所形成的划一产品对人们消费的专权。1991年,国际影视销售额的前10名巨头,占据了全球总销售量的大半。其中美国时代-华纳达到73.91亿美元,索尼为57.03亿美元,美国大都会/ABC为43.3亿美元,日本广播协会为40.40亿美元,日本三菱为39.51美元,德国电视一台为37.30亿美元,荷兰保丽金为33.80亿美元,意大利芬尼维斯特为33.31亿美元,日本富士产经为32.59亿美元,英国广播电视公司为32.38亿美元。(29)

三、电视化消费

电视的出现并没有成为电影的克星,却成为电影最有效的发行方式之一,人们在电视上消费电影,已经是最惬意的消费方式。

在英国,通过电视中的电影频道看电影的总支出已经超过了电影院支出和录像支出。1990年的电影频道用户支出为4700万英镑,1991年为1.21亿英镑,1992年为2.83亿英镑,1993年为3.5亿英镑,1994年为5.40亿英镑,1995年为7.21亿英镑,1996年跃升为10.03亿英镑,1997年为12.90亿英镑。(30)

2005年,中国电影在CCTV_6、上海东方、长影、峨眉、西影、潇湘电影频道等各专业频道的年度总收达到了11.5亿元,并开始在香港启播中国电影频道。

四、网络化消费

人们早已在网络上欣赏电影,同时下载,把影视节目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再播放。下一步则是流媒体消费,即延时播放(几秒到几十秒),一边播放前面的内容,一边下载后面的内容。

第六节电影媒介消费中的问题

一、影迷消费

影迷是电影媒介产生以后的自然伴生物。

据报道,韩国影星裴勇俊的影片《外出》,有一个日本影迷看了300遍;有一队五六人组成的香港影迷四年来裴勇俊走到那里,他们也走到那;2005年11月裴勇俊在北京3天,引发了数百万元的消费,有300多个日本影迷、100多个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影迷追随,以至形成了"裴勇俊经济"。

在电影消费中,影迷之与演员,存在着一种"马太效应",即影迷越多、名气越大、票房越高;反之,影迷越少、名气越小、票房越低。香港1985-2005年20年间最高票房电影前3甲为:《功夫》,6127.87万港币;《少林足球》,6073.98万港币;《警察故事》,5751.88万港币。最高票房演员前3甲为:刘德华,17.33亿港币;周星驰,13.17亿港币;成龙,8.94亿港币。可以说,是影迷造就了"巨星",炒热了"明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