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15619300000003

第3章 每个宝宝都有备而来(3)

我曾在远足时看到过一位胸前附有“育儿袋”的年轻妈妈,布袋十分简易,像改版的小肚兜,肚兜前方正好兜着宝宝的小躯干,两条小腿在左右两侧自然垂下。能看出,小家伙非常自在,在吸引了路人众多眼球的情境中自由地摆动着四肢。我很钦佩这位妈妈,为着她的智慧,更为着她的勇气——毕竟,这可是一个很出位的pose,而她,如自己的宝宝一样坦然行走在众人新奇的注视中。

四、视宝宝的敏感度开展社交。

宝宝认生有时并不是宝宝的问题,而是父母的问题,其实宝宝自己说不定还觉得委屈着呢。

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他是谁呀,怎么他一出现你们就把我塞他手里了呀,我都不认识他的?而且,实话说,我一点儿都不喜欢他。我才不愿他抱我;爸爸,妈妈,能不能抱着我离她远一点儿呀,她说话好大声耶,笑得很刺耳,说话就说话呗,干什么两手乱摆,不好了,她伸手过来要捏我脸蛋了——哇……痛苦,我只有哭了;别再跟我说以前我都很配合很乖,那是以前不是吗?以前我根本就区分不了谁是谁,可我现在长大了呀,我能区分了呀,难道你们愿意我还像以前那样认不出人吗?那岂不是我连爸爸、妈妈也一样认不出了吗?不,我可不想那样子;嗯,这个人不错的,看着挺顺眼,他对我笑了呢,那好吧,我也笑一个。可是,慢着……能不能等一会儿才让他抱我呀,怎么也得给我个预热的机会吧,毕竟我才刚刚见到他。

……

现在,你们理解宝宝了吗?

所以,如果宝宝不是自来熟,就应该顾及宝宝的感受,不要因为路遇同事或朋友就应对方的热情要求把孩子递过去;与那些情绪表达强度较大的人相对时,注意拉开一定的距离;即便宝宝接受了对方,也要等宝宝和对方略为熟悉了一些后才让对方抱。

宝宝探索世界从“咬”开始

宝宝1岁多点了,现在还是什么都往嘴里放,比如,桌上的抹布、纸、玩具等,拿到了就往嘴里送,制止他也不听,打他小手也不管用!有时还吃一些小东西,虽然我们都会把那些小东西收起来,还是怕不小心有所遗落,真不知该怎么教导他……解读:一个幼儿要做什么并能做什么,主要受四大因素的影响:成熟、经验、社会环境,以及幼儿在实践中对各种经验进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其中,可以普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两大因素便是:成熟和经验。成熟是指肌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首先,成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它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若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最低限度的习得经验,才能使成熟发挥作用。

两者的关系就如:一个出世不久的婴儿不可能行走和说话,这是受成熟的制约,但这并不等于只要肌体成熟婴儿就自然而然地能走能说了,一定还要有幼儿对于行走的练习以及与人交流中学习到的经验。

“印度狼孩”的经历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她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她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虽然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她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她们昼伏夜行,用四肢爬着走路,直接用手抓食物送到嘴边吃,并像狼那样嚎叫。研究者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她们识字,教她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2年7个月后不用支撑可站立;而到用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快跑时却仍会用四肢……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了解了“成熟”和“经验”所起的作用后,我们再来看宝宝的行为。

宝宝现在是1岁多点,还是什么都往嘴里放,那宝宝的爸爸、妈妈有没有注意到,宝宝最初把东西往嘴里放是多大的时候呢?

此前我们了解到新生儿脑中有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它们被称为经验-预期系统及经验-依赖系统。

经验-预期系统指那些新生儿出生时就已建立起来的、管理人类所共有的经验和行为的神经回路。它们主要负责像吮吸、呼吸和体温控制这类事关种类生死存亡的反射和功能,是人类所共有的基因程序的产物。

经验-依赖系统指那些经验-预期系统以外的,出生时没有专门功能的神经回路。它们会做什么完全取决于儿童后天所接受的感知输入,而特定的神经联系在反复经验特定的输入中形成并加强。儿童获得这些联系是学习和经验的结果。

当新生儿降临这个世界时,经验-依赖系统还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他只能使用经验-预期系统里“预装”的功能。其中,最最根本的功能便是“吮吸”。

所以,从这点来说,宝宝的嘴巴便是宝宝最先使用的生存工具,他是天然就懂得且能够去“尝”试的。

可你知道吗?宝宝从“吮吸”到“什么都往嘴里放”,其实已经悄然发生很大进步了,只不过爸爸妈妈们没有查觉到罢了。

宝宝最初“吮吸”乳头时,还仅仅是在进行一项刻板的反射活动,当他拿到什么都放嘴里尝试一下的时候,这种活动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灵活了,让我们看下他的发展轨迹:

出生后的宝宝就会吮吸,但是,那仅仅是嘴唇碰到乳头时的一种条件反射,当其他的物体跟宝宝的嘴唇接触时,宝宝都会拒绝。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拘泥的活动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在一项观察中,一个9天大的婴儿碰巧碰到了爸爸的手,他想要吮吸,但立刻放弃了;他接着抓起了被角,似乎想要吮吸,同样也放开了,显然,这阶段对婴儿的嘴巴来说,什么也取代不了母乳。但在一两个星期之后,婴儿开始吮吸起自己的大拇指,慢慢地,他也开始接受大量别的物品,比如之前他曾拒绝过的被角,爸爸的手指和各种各样形状与质地的玩具。显然,婴儿渐渐调整他的行为,对更广范围的刺激产生了反应。

观察者还惊喜地发现,宝宝还表现出一种自动化的适应:最初吮吸的动作只发生在奶瓶与嘴唇碰触时,然后,在宝宝4个月大时,单单只是把瓶子拿手里给宝宝看,宝宝也会张开嘴了,这说明宝宝已经能够在物品与自己的动作之间建立起联结。但还不止这些,就在宝宝7个月大时,观察者发现给宝宝瓶子和给她勺子时,宝宝张开的口型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正好与物品的外形相匹配。肌体这样的调整来自于经验,而对不同的经验进行整合的过程即成为宝宝智力开发的开始。

还有一个进步父母可能观察到了,只是未必了解其中的意义,即:宝宝的动作由无意行为发展为有意行为。

尽管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开始就是主动的,但他的活动最初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他的动作对环境的作用开始时是偶然发生的。比如:当婴儿用嘴巴吮吸、啃咬某件玩具时,并不知道口腔气流以某种形式灌入玩具内部时玩具会发出声响,他可能被突起的声音吓了一跳,或者被吸引,但宝宝还不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不会故意重复这个动作。但是,1岁以后的宝宝便可能意识到这种联系,于是,宝宝开始主动用吹的方式来引发声音,有意动作便出现了。

案例中的宝宝置父母的阻拦于不顾,照样抓起东西往嘴里放,虽然看起来不乖,也让爸爸妈妈很头疼,但其实恰恰证明了宝宝发展出有意动作了。

但那并不是说宝宝父母只须任由宝宝任意“尝”试,其实,宝宝的父母仍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调整。

一、变“堵”为“疏”,引导宝宝用多种方式去探索物体。

对于宝宝的不当“尝”试,父母表示:“制止他也不听,打他小手也不管用!”

或者,父母应该改变一下方式,就如大禹治水一样,不是试图去“堵”住滔滔洪水,而是采取“疏通”的方法,把宝宝探索的愿望引向能促进宝宝身心发展的方向上来。

对于打宝宝小手这件事,我想没有哪个父母能狠下心来真的打疼自家宝宝,所以,当你打宝宝小手以示警戒的时候,说不定宝宝还以为父母在和他逗着玩呢。何况,就算宝宝能明白父母的意思,我想他也一定很不解:为什么要打我的手呢?人长出双手难道不就是让我们拿东西的吗?要是我拿的东西不对你也不用打呀,我还小,我可才1岁多一点点,我怎么知道哪样东西是可以拿来吃的哪样是不可以的呢?如果它们不能吃,那到底是可以做什么的?你们总不会放些什么都没用的东西在家里的呀?唉……不要用嘴巴说上一长串我还听不明白的复杂的话呢;其实,有的东西我试过几次后并不觉得它们有多好吃,比如你们叫“抹布”的那样东西,可是,我的嘴巴和小手总是需要探索的呀,我又无法走远,只能拿眼前的东西,如果你们觉得吃那些东西不好,那为什么不放些“好”的东西在我眼前呢?我又不是傻瓜,你们以为如果有好吃好玩的东西在身边,我还会吃那些难吃的东西呀……如果宝宝可以把他们心里的话表达出来,父母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孩子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呢?

所谓变“堵”为“疏”,就是当孩子拿抹布往嘴里送时不是打孩子的手,也不是抢下抹布,而是温柔地阻止孩子进一步的动作,然后微笑着拿起孩子的小手,和孩子一起做“擦”的动作;当孩子拿玩具往嘴里送时也一样,温柔地阻止,然后带领孩子“捏”“按”,甚至“摔”手里的玩具,当然,这里的父母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放在宝宝手边的玩具应该具有某些特色,能够吸引宝宝探索。比如:“捏”后会响的、“按”下会喷水的、摔下会弹起来或者会变色的,等等。

所以,与其用压制的方式警告孩子这些东西不能“吃”,不如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些东西可以这样、那样来操作。

当宝宝发现原来手上的东西有这么生动有趣的玩法,而“吃”它们却味同嚼蜡时,宝宝哪里还会有“品尝”它们的兴致?他会以新的方法去理解和接受它们,并且,在熟悉了这一切后,宝宝还会有进一步的意识,它们是不是还可以用来做别的呢?于是,宝宝主动探索的行为出现了:他可能拿着蛋糕乱捏乱抠,把喝牛奶的杯子也往地上摔……这时,不明就里的宝宝父母可能又发愁了:这宝宝才改变不乱“吃”东西的毛病,怎么又变成“破坏王”了呢?

必须承认,成长中的宝宝总是不断地给父母带来“惊喜”。区别是:对蒙在鼓里的父母是有“惊”无“喜”;对善解童意的父母方是有“惊”有“喜”。

二、采用分类、分区域的方法,方便宝宝掌握规律。

如果父母把玩具和食物混在一起放,那便意味着在宝宝眼里的情形是这样的:父母从那里取出东西,递给他吃了;父母从那取出东西,递给他玩了。幼小的宝宝还没有相应的经验去判断玩具和食物的区别,他看到的情形就使他形成一种印象:放那里的东西可以吃、可以玩。于是,宝宝可能就把吃的食物当玩具来玩了,同时,又把玩具当食物来“吃”了。

可见,父母对物品和环境的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把宝宝活动区域内的物品分类摆放:食品、玩具、父母用品、家庭用品,分门别类,但不要过细,本质上不同即可。

其次,分区域管理。

仅仅是分类还是不够的,如果宝宝在玩玩具时父母递给孩子食物吃,在吃食品时又递玩具给宝宝玩,仍然会影响宝宝对环境和物品的判断与归类。因此,还需要进行分区域的管理:在放置玩具的区域里才让宝宝玩,玩毕把玩具归位;同理,在放食物的地方让宝宝进食,吃过后清理桌面。

当周围的环境是清晰的,有条理的,并且也是合理的、舒适的,宝宝的适应力和理解力会让父母大吃一惊的。可能,当一个做客的朋友把一样新异的玩具递到宝宝手上时,你会发现宝宝并不是立即就尝试,而是会到他的“玩具区”去玩,因为,他早已形成了习惯。

而在宝宝形成习惯之前,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阻止的方式教训宝宝,而是用“修正”的方式巩固印象。比如:宝宝在玩具区吃东西时,不要对宝宝说:“不能在这里吃东西。”而是将宝宝重新带回到食物区,温和地向宝宝强调:“宝宝在这里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