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15619300000004

第4章 每个宝宝都有备而来(4)

宝宝成为“黑手党”的六个可能

我家宝宝快满11个月了,在他8个月左右时,他的小手就开始不安分了:把餐巾纸拉拉扯扯或团团,再往嘴里送;蛋黄派拿手里,不吃也不放下,死死地攥着不松;玩具不好好玩往地上扔……不过这些麻烦都还小,不算什么,但近来麻烦开始升级了:抱着他在彩色挂图前认识水果:“菠萝,看,昨天晚上宝宝吃过的水果,现在再认识一下。”“嚓!”小家伙伸出小手一拽,挂图烂了。我也不是无知的妈妈,知道宝宝的不少破坏行为都是出于好奇却又缺乏生活经验,所以,我也没有责怪宝宝,只是下次再带他识图时就稍站远一点儿,让宝宝够不着。可这也没让宝宝的手闲着,往往你正向他谆谆善诱呢,他围在你脖子上的小手就掐了你一把,让你捽不及防……前两天和一位女友谈起这事,哪知她告诉我:这根本都不算什么,因为我的宝宝还不会走路呢,等孩子会走会跑时简直就是地道的“黑手党”,不仅家里的鱼缸、花瓶这样的易碎品要当心,连电脑、吸尘器、电视遥控器、手机等科技产品都得当心,而且,还多了安全隐患,唯恐宝宝乱吞了东西,或扎伤了自己,如今家里电器多,更怕宝宝乱抠乱摸触了电……总之,灾难才刚刚开始。我一听头皮都麻了,问她有什么好办法,她说哪里有良方呀,熬呗。反正这个阶段总会过去的。

真的只能这样吗?难道父母只能被动地防着宝宝,等他从“黑手党”自动退役吗?

解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的确如此。不知道宝宝的父母们是否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其中,0~2岁为“感觉运动阶段”。而之所以这样命名,正是来源于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0~2岁的宝宝了解世界是由他们在环境中的动作而产生的,知识的获取来自于宝宝吮吸、抓、抚摸、咬和其他一些对环境物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是通过宝宝内在的思维过程,在头脑中把握和操纵物体(这种能力宝宝当时还不具备)。但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相信最初的以动作为基础的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萌芽,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是外在的活动,思维活动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内在活动。

以下内容为皮亚杰对其10个月大的儿子所做的记录:

“他接连不断地抓起塑料天鹅、盒子等物品,再把胳膊伸开,让这些东西从手上掉下去,他很明显地让掉的姿势不同。有时,他竖直地伸出胳膊,有时,他斜着,搁在眼睛的前面或后面。当物体落到了一个新的位置,他会让这个东西在同一位置再落两三次,仿佛在研究空间关系,然后,他又进行调整。在某一时候,天鹅落在他的嘴旁边,他没有吮吸(尽管这个东西本来是这样用的),而是把它又扔了3次,而他的嘴巴仅仅是象征性地张张。”

在上个案例中我们说到,宝宝的行为模式由拘泥变得灵活,也由无意转为有意,那么,这里我们要提到第三个变化:由单一变得丰富。

最初,宝宝四周的东西放在那儿只是被看、抓或吮吸,后来婴儿了解到可以在同一物体上同时按某种协调的方式,做一系列不同的动作。比如,很小的婴儿只有在他的手指跟物体碰到时才会去抓住物体,他不会把物体拿到眼前察看。尽管在早期,当物体与手处于同一范围之内时有可能会发生,但仍属于无意活动。所以,主动获取物体来体验它的能力是后来发展的。最终,婴儿能够去拿他看到的东西,也会看着他拿的东西;并且,他也会让新获得的视觉运动模式与吮吸协调起来,他会把物体拿到嘴边,或者摇动它使之发出声音,这样就有了声音从而把听也带到了视觉图画之内了,其结果是,儿童的运动技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协调,也越来越有效了。

在此诠释一下皮亚杰对宝宝“经验”的独到看法。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智力发展是儿童与环境动态的和持续的朴素作用的结果,单方面强调儿童的天性或单方面强调环境的影响是无意义的。相反,如果我们要了解儿童怎样获取知识,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观察儿童如何作用于环境,环境如何作用于儿童。

为了把儿童通过感觉运动获得的经验与社会经验相区别,皮亚杰使用了“物理环境”这一名称。鉴于宝宝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其认识的来源,因此,宝宝必须对物体作出动作。宝宝在这种动作练习中得到的经验,不同于在社会环境中得到的社会经验。皮亚杰把这种经验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物理的经验”,是指宝宝施加动作作用于物体,从而获知物体的特性;另一类称为逻辑-数理的经验,是指宝宝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在皮亚杰看来,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起着组织或协调作用),而非来源于物体。这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一说法的理性阐发。

知识是通过儿童-环境相互作用而构建的。它既不全是由宝宝的内在组织起作用,也不仅仅由物理环境提供,而是由宝宝积极地探索事物及后来的想法而产生的。获取知识是建立在行为基础之上的,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积累过程,这一点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就像婴儿需要摆弄手中的物体以便弄清它的性质一样,学龄儿童需要调试头脑中的想法以便弄明白它们的各种可能性。

但要注意,这一原理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但发展水平却是分阶段而不同的。认知建立在动作之上,宝宝必须依靠感官和动作来学习和理解他们的环境,这一特征是0~2岁的宝宝所具有的,而2岁后的宝宝已经能够脱离这一情境,可以通过更高级的形式来理解世界了。

因此,宝宝的“黑手”行为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意义是不一样的。2岁前的宝宝基本上是出于认知的需要,2岁后的宝宝则可能为多种原因了。

这里不妨全面探讨一下宝宝“黑手”的原由。

一、好奇,探索物体的性质。

受经验-依赖系统的限制,宝宝的智力不是从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中开始,而是从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反射性的动作模式开始。尽管这个生命体还很原始,但他已经能以非常具体的方式,利用所获得的任何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宝宝知道如何选择、解释、转化和改造经验以便适应他们已有的心理结构。在最初阶段,这些结构都很简单,主要是反射性动作,如吮吸。因为吮吸在这个时段是占绝对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年龄的儿童如何操作他们得到的物体。与此同时,婴儿也在接触过程中获知物体(比如娃娃)也有别的玩耍方式。这样,宝宝不再单一实施吮吸或咬的动作,新的摆弄娃娃的方式也出现了:抚摸、拥抱、折、摇动等。无形中,由“嘴”的动作过渡到“手”的动作。因此,宝宝的动作模式是可改变的,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事物相互作用、变化、调整、结合,从而变得更复杂。

某种意义上来说,宝宝是通过手来思考的。古人云:心灵手巧。可见,即便是那时的人们也发现了心灵与手巧之间的正向关联,只是,这个词组换一下词序会更妥帖:手巧心灵。

二、意外失手。

我们懂得对成人的行为不仅仅看结果,更重要的是动机,然而当我们面向宝宝时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当我们无奈地戏称宝宝是“黑手党”时,我们的眼里只有“结果”:台灯碎了、果盘翻了、羊毛地毯上多出一推牛奶汁、妈妈梳妆台的小抽屉居然拉落在地上,最重的一瓶爽肤水爆裂了……的确,这一切都给父母带来麻烦。但是,坦白地说,它们极可能都只是意外。

即便是意外父母也仍然不会放过宝宝的,因为,在父母看来,出意外本身就意味着宝宝不小心,如果小心了怎么会出意外呢?

真的吗?

给你一把菜刀你自然能顺利地切菜,可我要给你一把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你还能切好菜吗?我可以减去10倍,就8.2斤好了,你小心点儿就行了,保证不要切到自己的手指头哦。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吗?而不是指责我给你的刀太重太不适用?

那么,我想说,我们的宝宝真是太乖了,当爸爸妈妈批评他捣乱时,他从来就没责备过父母:台灯放得太高了我好难够着,按钮太涩了我要拼命用劲才按得动,我踮起脚来使劲按开关,就把台灯按到地上,灯泡碎了;我端果盘给奶奶请她吃水果,像她对我一样,可果盘太重了,我端起来后没端住;牛奶盒倒是不重,不过我往外倒时它自己会歪向一边,牛奶就这样洒地毯上了;妈妈的小抽屉很神奇,妈妈每次打开它在镜子前抹呀描呀,就变得好漂亮,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让妈妈漂亮的,可我真不明白,明明爸爸放键盘的小抽屉是抽不掉的,为什么妈妈的小抽屉往外拉就掉出来了呢?那个瓶子砰的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妈妈为什么批评我?我还以为她会抱着我,拍拍我安慰我呢……宝宝意外失手既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一般性常识,同时也是因为在他身边大部分的设施与工具都是为成人量身订做的,宝宝操作它们就类似于父母用关公的刀切菜,实在是非常力不从心的。所以,只要宝宝仍生活在一个与他的身体状况和个人能力格格不入的环境中,无论他怎么小心,出错都在所难免。

三、模仿与假扮性游戏。

2009年12月之后,美国先后有超过50名儿童染病,原因是这些儿童亲吻了青蛙,患病儿童的范围遍及25个州。他们都是感染沙门氏菌,并且需要留院诊疗,而染病儿童大部分为10岁以下的女童。这次儿童染病事件在《公主与青蛙》上映后出现,加上电影有一幕是青蛙获公主亲吻后变成王子,因此怀疑病童可能是模仿电影情节。美国一些专家纷纷提醒儿童,切勿模仿电影中亲吻青蛙的行为。

这让人想起当年《还珠格格》热播时,全国发生了数起儿童仿效剧中的小燕子,或飞身从高空跃下,或吊颈学上吊从而至残至死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