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15619300000002

第2章 每个宝宝都有备而来(2)

返回音乐胎教致宝宝失聪一事上来,宝宝的妈妈有没有核实产品的资质?若确是正规产品,宝宝妈妈是否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并按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其实,目前网络资讯如此丰富,只要宝宝妈妈愿意了解相关信息,网上全面地搜一搜都会知道,怎样才能正确进行音乐胎教。

所以,与其说导致宝宝失聪的是音乐胎教仪,不如说是教养者的轻率与盲动。

然而,这并非某一个或某一些妈妈的过失,它几乎是教养者的通病。

也正因为是通病,所以,才需要在本书开篇部分予以彰显,彰显的目的并非是为着指责谁,而是希望教养者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正视自己,从而自愿萌发修正与改善自己的愿意,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修炼出自己的“岗位能力”,因为,只有在此前提下,我们对孩子的养成教育才可能是正确的、良好的、有效的。

此案例借用一句教授我心理测量的老师的话:父母不可让“爱”变成了“碍”。

父母容易忽略宝宝无声的表达

表达并非只能借助语言,语言虽然是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但除此之外,表情也可以用来表达,所谓“七情上脸”即是,而动作更可以是一种表达,“摇头不算点头算”——简直是种决定性的表达。

那么,当我们既无法通过语言,也无法通过表情与动作来“倾听”初生儿的表达时,我们如何才能去了解他们的心意呢?

解读:在20世纪50年代前,我们大都只能依靠专家的猜想或推理去了解婴儿,在这之后,随着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证数据取代了猜想,使得往日的“不可能”开始成为“可能”。

所以,即便是刚刚出世几天的婴儿,我们一样可以探知他们的喜怒哀乐。

刚出生的婴儿唯一显现出的能力似乎只有吮吸,因为他只有通过吮吸乳头才能获得令其生存的母乳。没关系,对科学家而言,这同样是个契机,于是,他们借助一种仪器,仪器通过一个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假乳头来发出某些有趣的表情或声音,婴儿用不同的力度、坚持不同的时间吮吸便会得到不同的表情或声音的回应,当婴儿侧重于要得到某一特定的表情或声音时,他便间接地向人们表达了他的态度。这一技术被称为“非进食性吮吸技术”。

让我们“倾听”一下刚出生的宝宝是如何通过这一技术表态的。

在一项经典研究中,对象是出生不到3天的婴儿。婴儿首先发现,当自己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吮吸一个假乳头时会产生出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是自己亲生母亲的声音,另一个是其他成年女性的声音。很快,婴儿找到了规律,开始一味地通过吮吸来激发母亲的声音,从而显示出对母亲声音的偏爱。

很显然,年幼的婴儿已能分辨出两种声音。

可是,婴儿对母亲声音的熟悉是出生后才形成的还是胎儿时就形成了呢?

科学家将母亲的声音录下了两种版本——一个是空气传播中的自然声,另一个是模仿婴儿在子宫中听到的声音。结果,婴儿显示出对后者的偏爱。

婴儿的选择向人们表明:早在母亲的腹中时,他就已经能够倾听并熟悉了母亲的声音。

那么,聪明的胎儿是否也一样可以倾听和了解其他的声音呢?

是的,可以。

科学家使用两首旋律,一首旋律是婴儿在胎儿期时母亲所反复吟唱的,另一首是婴儿出生后才播放的,结果表明,婴儿偏爱那首他在胎儿期内母亲吟唱的旋律。

在这些研究中,婴儿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他在出生后立刻分辨声音的出色能力,同样也向人们说明他在母亲的子宫中就已经开始学习了。

你看,谁还能说婴儿是无知的、弱小的呢?即便他在母亲的子宫里,隔着羊水和层层包围,他已经能通过“听”来工作了。

胎儿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学习,我们还等什么呢?

当然,我们可以让26周的孩子倾听音乐了。

如果这令父母难以把握尺度,那么更方便有效的是,我们可以对胎儿进行语言胎教。

不必刻意、不必辛劳,只须挑选父母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或小说、剧本,只是,不是默读,而是将它们念出声,不必舍易求难,那些你真心喜爱的章节与片段,你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念诵,那么,胎儿不仅能够倾听,通过温习而熟悉,而且,他一定能够感知到父母的愉快和欣悦。母亲的情绪会通过与胎儿相通的联结,将微妙的信息传递给胎儿。母子连心,可不就是嘛。

不过,在此要对宝宝爸爸提个醒。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婴儿出世后,与父亲保持了4~10小时的接触,在父亲的声音和其他男性声音之间,婴儿并没有表现出对父亲声音的喜爱。对此,最可能的解释便是:婴儿在胎儿期缺乏与父亲声音的接触。

爸爸们,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在陪着身怀六甲的爱妻时可不要疏忽了腹中那个小机灵鬼哦,也和他说说话,讲讲故事,念念诗歌,哼哼旋律吧,别让宝宝把偏爱都留给妈妈了。

宝宝认生了,父母怎么做?

宝宝差两天就4个月了,最近一看见家里来了陌生人就开始哭,只认我和他爸,连姥爷也不认了。前些天还让人抱,每天他姥爷都来抱,可最近孩子怎么也不让抱了。怎么能缓解孩子认生的情况呢?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会不会不愿与人交往,变“宅”了呀?

解读: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所以,那时他是和谐环境中人见人爱的心肝宝贝:接受一切人的拜访与称赞,不介意在每个人的臂弯里辗转,且愉快地回以微笑。可是,正当大家视他为吉祥物时,他却开始不再一视同仁了,他有选择了,似乎是懂得亲疏远近了,除非是天天怀抱着他的爸爸妈妈,其他人的宠爱他开始不稀罕了,拒绝了,如果爸爸不是个对他时常爱不释手的父亲,他甚至连他也要排斥了。于是,父母短暂的窃喜后开始发愁,这孩子这么缠人、这么怕生可怎么好?

首先,父母先将那份喜悦稳定下来。宝宝认生一方面说明了他感官和记忆力的发展,能够记住不同的人脸,能够区别亲人和外人、熟人和陌生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孩子情绪的产生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孩子对亲人和对不熟悉的人有了不同的态度,并尝试以自己的方法去应对了。

其次,向动物学习,用接纳的态度面对宝宝的改变。

我们人类一向自诩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由猿到人理所当然是个了不起的进化,甚至,是个奇迹。然而,人类却分明有着不如动物的硬伤: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对自己的后代有着天然的了解,并懂得如何暂时改变自己的习性去顺应幼儿,对它们而言,这是种本能,可人类的这种能力却十分微弱。

老虎本是独居动物,然而在虎子虎女们尚未能独立生活之前,虎妈妈却充当单亲妈妈,带领孩子过群居生活。

在纪录片里,目睹熊妈妈领着熊宝宝跋山涉水,艰苦逃亡。原来母熊尚在哺乳期,而熊有个特点,一旦母熊在哺乳期里被公熊捉住交配,母乳就会终止,而此时的熊宝宝尚无法进食,若是断乳就会饿死,于是,为了保住孩子的生命,熊妈妈费尽心机,一刻不敢懈怠地携子逃亡。要知道,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仅因为熊宝宝尚幼,还因为熊的嗅觉太过灵敏,母熊在逃亡路上得学会观察和辨识风向与地势,一旦身处公熊的上风口,那便前功尽弃,铁定要被“闻风”赶来的公熊逮住。

可敬的动物妈妈,同样是对孩子的爱,相比人类,它们的爱是多么的知己知彼。

反观人类,若非借助科学研究与后天的经验,人类对自己的幼儿几乎一无所知。而有限的研究结果和个体经验,往往掺杂着不少的曲解与谬误。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缺憾。

比缺憾更危险的是我们对这一缺憾的抵御与排斥,而非学习与弥补。

动物总是在生长、变化和发展中,不可能一成不变,也极难保持匀速前进。更有一类称作变态动物,多是昆虫与两栖动物,如蚕、中国鲎、虾、青蛙、蝴蝶……它们甚至经历了全然不同的生命形态。

奇怪的是,当我们目睹变态动物的转变时,我们是惊奇和愉快的:“瞧呀,小蝌蚪刚刚长出后腿啦!”“蚕开始作茧了,即将要变成蛹了!”我们接受并期待它们的转变。

可是,当我们的宝宝开始变化时,我们却表现出担心、着急、焦虑、抗拒等负面情绪。难道动物宝宝的改变代表着成长,人类宝宝的改变却意味着问题,是“出状况了”吗?

多么希望听到父母这样的语气:“哇,宝宝成长了,有自我意识了,他开始和我顶嘴了。”“宝宝今天朝地下摔东西了,捡起来给他他竟然接着摔。瞧,他对东西落到地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感觉了呢。”当父母懂得这样看时,你和孩子的心意才没有随着脐带一起剪断。

再次,配合宝宝做出改变。

宝宝“认生”虽然是个进步,但宝宝“怕生”却需要父母做出调整。

一、试着了解宝宝此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

当宝宝不认生,表现得“博爱”时,父母常误解为是宝宝记不住人的面部,而其实,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里,他根本看不到8英寸外的物体。这是因为宝宝虽然有了视觉,但他的视觉系统在几个方面都还不完善,视敏度、颜色知觉和双眼协调能力等,都要远远低于年长的儿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宝宝的能力受到了阻碍与制约,因为,宝宝的能力发展往往与他在现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相匹配的。这就像如果你只是建立几个WORD文档而不是玩大型游戏,则完全不必要去考虑电脑是不是安装了独立显卡一样。8英寸——刚好大致是妈妈给宝宝哺乳或是与宝宝逗乐时,宝宝与妈妈脸部之间的距离,于是,这个恰恰好的尺度正好用来给宝宝认识母亲的机会,可以首先记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不至于被8英寸外其他的人与物分散了注意力。

或者你在疑问,既然宝宝开始的时候多数只看到妈妈,为什么那时宝宝不认生,不会介意其他人的怀抱呢?

这是新生儿视觉系统的又一个特点,称为“外缘性效应”。即婴儿在头几周只能关注视觉刺激物的外缘而忽视其内部(发际和眼部区域除外),也就意味着婴儿注意到的只是人与人相似的面部外围轮廓,而非具体的面部特征,可想而知,这有限的信息并不足以令婴儿将人与人区别开来,所有的人对这个阶段的婴儿而言都是一样的——视觉上如此。但是,不用着急,这只是婴儿面部识别能力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婴儿就能做到了。

几周后,婴儿发展出主要通过观察脸部内部特征识别他人脸部的能力,并在反复经历不同人脸后逐步建立其视觉形象。因为第二阶段的能力需要使用大脑皮层较高级的功能,而大脑皮层的这部分功能要在婴儿的第二个或第三个月才开始具备并启动,然后逐渐控制婴儿的视觉导向,使婴儿视觉能力的发展得以实现。

于是,这阶段的孩子开始“认生”了。

二、扩大孩子的视野和社交圈。

设想一下:如果婴儿每天只和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山羊为伴,当某天忽然冒出来一只小黄狗时他能不意外、不戒备吗?若小黄狗要靠近他,甚至冲他示好地“汪汪”两下,婴儿能不受到惊吓从而哇哇大哭吗?或者,父母会说,那只小黄狗并非第一次出现,它之前也时常从门口路过,我们都指着它给宝宝看过的,它其实也算是常客,也进来探望过宝宝的,宝宝那时都不回避的。可是,我们要记得宝宝当时可是只能看到8英寸内的事物哦,8英寸外的门口路过的是谁他只是看了,但不是看“见”了。何况就算他看见了,他也只是看见了黄狗脸蛋的外部弧线并没看“清”它的相貌。当他能够看“见”并看“清”时,总在身边的也许就只有小白兔和小山羊,他于是就只接受它们的亲近了。

但,如果婴儿身边不仅有着常伴他的小白兔和小山羊,也有着时常能够看到并逐渐熟悉的小花猫、小刺猬、小松鼠、金丝猴,某天又多出来一只小黄狗时,他还会不会那么害怕了呢?

同理,要想让孩子不怕生就需要扩大孩子的视野和社交圈,“宅”的宝宝往往因为他生长在一个“宅”的环境。要知道,好奇可是宝宝的天性哦,如果他生长在一个丰富有趣的环境里,想让他“宅”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呢。

三、改变一下抱宝宝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抱孩子总是习惯让孩子面向内抱,当然,这种姿势方便孩子与养育者的互动与交流。不过,当孩子开始表现出“怕生”时,父母就需要促进孩子与他人及外部世界的接触了,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困难,只须换个姿势——将孩子面向外抱即可。

大家都知道袋鼠妈妈有个专门的育儿袋,袋鼠宝宝们是在育儿袋里跟着妈妈游走世界、认识世界的,如果大家看仔细一点的话会发现,在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可都是面向外注视世界的。

当父母按传统方式抱着宝宝时,在自然舒适的状态下,孩子看到的是父母背后的事物,他究竟看到了什么?父母无从知道也无从响应。不少父母抱着宝宝外出时的确是积极引导宝宝观察的,只是宝宝可能只是望过去,并不能保持注意。一来是因为父母感兴趣的未必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在父母指点下的注意是被动注意,原本就不易持久;二来,扭着身体或是扭着脖子的姿势是很不舒服的,孩子很难自愿去保持。显然,这一点被我们疏忽了。

当前更多的现象是宝宝坐推车里随父母散步,其优点是孩子的确能够面向前方了,可是缺陷也同样明显,影响父母和宝宝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