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读懂孩子的心
15619200000017

第17章 读懂孩子的心——学点最简单的心理学方法(2)

陶亦然急切地点头。

内容二,熟悉、讨论老虎

陶亦然父母带领陶亦然去本市动物园观察老虎,拍摄相片带回,再一起通过咨询师的笔记本电脑观看咨询师特意精选的老虎资料,虎虎生威的直观形象使陶亦然对老虎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陶亦然和他的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充满刺激和乐趣的讨论。

陶亦然借着咨询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创造出老虎计划如何做事情的故事,而这个方法的所有详情,也都是他们讨论的内容。

更换讨论方向:当陶亦然具有老虎的力量时,他将会为什么变化,将能够做到哪些事情?

结论:陶亦然具有老虎能量时,可以大口大口地吃东西,可以变得很健康很强壮,可以骑自行车,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们比赛踢球……

内容三,协助陶亦然制订“老虎计划”

没错,陶亦然准备好了,让他的老虎好好地吃东西,这样他就会变得又大又强壮,可以去骑车、去踢球。接下来,他们讨论制作一套逼真的老虎服装的想法,并准备好一份老虎菜单。他们确定好奇数/偶数日的行事历,单数的日子是陶亦然自己吃饭,偶数的日子是陶亦然的“老虎”吃饭。他们一起在绘画簿上布置了一个老虎专栏,一侧是老虎专辑,另一侧是陶亦然实行老虎计划变强大的故事。

事实上,老虎计划的实行结果让陶亦然的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陶亦然穿上那套逼真的老虎服装,坐在餐桌上让自己的“老虎”吃东西时,他竟然真的可以吃掉当日桌上为其准备的那份“老虎套餐”。

两个星期之后,当这个家庭回到咨询室参加第二次面谈时,陶亦然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黑眼圈消失了,脸色也好了起来。他的父母说,他原来说要做到的,就是站在一旁让他的老虎吃东西——都已经做到了,而他们全都惊叹于老虎吃饭的冒险本质!陶亦然几乎已经超越目标了,即使在老虎休息不吃饭的奇数日子里,他也会帮忙把一些食物放在嘴里,让“老虎”过来吃掉。

陶亦然很骄傲地把自己的老虎专辑拿给咨询师看,那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构想出一个全新的能力和自立的故事。陶亦然父母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情加入对话,让这段替代故事更加丰富。

抓住条条“毛毛虫”(游戏式叙事疗法)

9岁的李昂在和心理咨询师第一次见面时显得很羞愧,因为父母说他“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班上最不专心的学生”,而且“总是麻烦不断”。当父母说及李昂如何曾经当着班上许多同学的面被带出教室,送进校长办公室的经历时,李昂就在沙发后面扭来扭去,或者拿抱枕打自己的头。父母于是说:“看,他总是这副样子,像身上长着毛毛虫。”可见,父母将他那些无法专心、好动、缺乏自制力的行为比做“毛毛虫”。学校目前正考虑把他换到另一个班,那里的学生他都不认识。

内容一,把儿童与问题分开

情况看上去好像是每当李昂和朋友“玩得起劲”时就会忘乎所以,忘记在课堂上应该做的事。因此,在认定应该对李昂的行为加以修正以符合学校的期望之前,咨询师决定先探讨李昂本人、李昂父母及学校对其精力接受程度的可能性,同时,将李昂已有的“毛毛虫”这一称呼加以巧妙的剥离,李昂是李昂自己,像班级所有正常学生一样,而当李昂被人叫“毛毛虫”时,那不是李昂自己,是被一条条“毛毛虫”控制住的孩子,那“毛毛虫”是什么呢?就是那些李昂在学校或同学关系中无法被接受的行为。这一方法叫“外化”,即将儿童与问题分离开来,使儿童意识到问题并不必然是他自身的一部分,而是某一时刻附加在他身上的东西。一旦问题从儿童身上分离出来,孩子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当将儿童与问题视为一体时,家人与咨询师针对问题而进行的工作会被儿童视为针对自己,问题被分离出去之后,针对问题而展开的工作在儿童眼里则更像为了保护他而对问题进行的斗争。

内容二,对儿童进行积极关注,挖掘儿童自身的潜力接着,咨询师抛开问题,先把焦点放在李昂的兴趣上,以便了解李昂。李昂自豪地谈及自己打弹弓的本领,还有他的创造和发明能力。父母说他总是在自己的房间或后院里发明游戏,进行一些实验,他们也谈到李昂在发明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活跃和坚定的决心。在这段谈话进行的过程中,李昂扭动得不那么厉害。当他靠过来澄清或补充父母的说辞时,咨询师才看到他的整张面孔。在这之后,李昂似乎就不再对讨论他的问题感到丢脸了。

内容三,与儿童讨论“毛毛虫”对其所做的不当行为,激发儿童调动自己的力量采取行动咨询师大声说出自己的怀疑——那些毛毛虫是不是希望李昂失去班上的朋友和自尊?

李昂要不要先把注意力放在学业上,而把毛毛虫留在教室外的操场上?这样他才能快乐地和朋友们一起在班上学习,而不是被送进校长办公室。

他怎样才能用智慧战胜这些毛毛虫,不再让它们使他丢脸呢?

咨询师问李昂:“你有没有试着用你发明游戏的本领,让这些毛毛虫乖乖地待在它们自己的地方?”有时类似这样的邀请能够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而李昂就像其他拥有发明游戏和实验才能的儿童一样,他抓住这个机会一展所长。

内容四,相信儿童内在的智慧与力量

第二次会谈,李昂宣布自己已想到一个可以对付这些毛毛虫的好办法,让大家一惊。咨询师请李昂告诉他详情。他发现李昂发明的新游戏并不是要赶走毛毛虫,而是直接瞄准它们,与它们正面战斗。李昂画了一张自己在教室里的画。画中有许多同心圆,从教室开始,一直延伸到外面的操场。游戏的玩法是:如果毛毛虫在教室里“抓住”李昂,毛毛虫将得到10分,李昂则是零分;如果李昂在教室里抓到了毛毛虫(使用的是和咨询师学习的“镇定技巧”),则李昂得分,抓得越多得分就越多,而在课间休息时把毛毛虫全部放回它们原来所在的操场,则可以得到最高分10分。当李昂的妈妈听到这个故事时咯咯直笑,因为她现在总算明白老师告诉她的话了。就在前一天,下课铃一响,李昂就站起来一头冲出教室,从她身边飞跑过去,直奔操场。“他肯定正在努力得10分。”妈妈欣慰地想。

臭臭的黄金先生(游戏式叙事疗法)

当7岁的鲍小明和父母及姐姐来到咨询室时,心理咨询师毫不费力地就能猜出谁是最受问题困扰的人。因为当这一家人走进房间之后,他们一起转身等小明,好不容易才把他哄进来,鲍小明进来时扮了个鬼脸,看来他已经想象到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所以显得不自在,小明的爸爸、妈妈和姐姐没有先开口说话,他们怕让鲍小明感到不安,使他更加不愿开口说话。

内容一,外化问题,平息儿童因问题而导致的羞辱感咨询师冒险发问:“小明,有一只小鸟告诉我,黄金先生一直在找你的麻烦。我的意思是说,当你一不小心的时候,它就会从你的裤子里溜出来。”在咨询师说着的时候,小明开始调整自己的位置,他站起来,挪动椅子向后,背对着咨询师和其他家人。咨询师继续说:“我个人以为,黄金先生这样做对你太不公平了,我猜你跟其他7岁的男孩一样,更希望让它溜进马桶里去,更正确地说,应该是让它正中马桶,然后被水冲进水管,再沿着下水管道一路跑到房子以外的污水处理厂。你知道它们最后会被制造成肥料,让花朵和蔬菜长得又肥又大吗?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过一想到我们的大便能变成这么好的东西,就让我感到很骄傲。”这时,小明转过头来,更靠近一点儿来听。

内容二,讨论问题带给儿童的困扰,激发儿童与之抗争的信念“你们当中谁认为黄金先生让小明这么臭是公平的吗?”咨询师问。

接下来,小明的家人开始全力谴责黄金先生对小明的所作所为。

然后咨询师问小明家人,黄金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小明,你们知不知道它为什么想玩这种把戏?你们觉得那把戏是肮脏的还是干净的?黄金先生是不是让小明的同学和朋友都避开他?你们是不是觉得黄金先生让小明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幼稚?

在讨论过程中,黄金先生对小明的生活、自尊、成长,以及他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所造成的影响,逐渐点燃起他们心中的怒火,幸运的是,黄金先生并没有夺走小明的爸爸妈妈的自尊和对小明的信心,他们在很认真地听着对话,然后咨询师要求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回答他的提问:“如果小明大便完以后干干净净的,你们是不是能够更了解他?”每个人都认为情况可能如此。“有哪些小明很棒的事情你们本来是知道的,但后来被他的大便味给掩盖掉了?你们猜想自己还可能会知道关于小明的哪些新的事情?”

小明的父亲提出最有趣的可能性:“当他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做到。”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念,他很确信。

咨询师若有所思地说:“假如小明没有辜负爸爸对他的信心,下定决心处理黄金先生的问题,我想问问你们大家,在黄金先生被丢进马桶,还没被小明放水冲到污水处理厂之前,你们要对它说些什么吗?”

小明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咨询师问他:“小明,你怎么不加入我们的谈话?毕竟那是你的黄金先生呀?”小明高兴地从椅子上掉转过头来,开始和大家一起讨论。

姐姐说:“你臭得真让人受不了,但我的弟弟可不这样!”当姐姐这么责骂黄金先生时,小明显得相当开心。

爸爸说:“你给我滚到污水管里去,你这只狡猾的老鼠。”小明听爸爸这么说,笑了。

以下是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小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回答。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变得干净,你觉得黄金先生还能让你变臭吗?”

“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你变干净?”

“你为什么说变干净对你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变干净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

“对你的姐姐有好处吗?”

“对你的爸爸和妈妈有好处吗?”

“对你们家来说是件好事吗?”

“要是黄金先生敢对你说,你应该变‘臭’,这样对你比较好,你会怎么做?”

接着咨询师又转向小明的家人,探讨小明拥有哪些可以对付问题的能力,收集小明曾以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关心的事情做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咨询师对小明的力量加以赞许,并告诉小明,大家都相信小明有应对那些他认为对他极不公平的事情的潜力。

咨询师想把焦点放在这种原本已存在的力量上,并将它与问题分开。把小明视为一个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不是麻烦不断的人,咨询师对小明做出两种不同的区分,一个处于黄金先生的力量之下的,另一个处于他自己力量之下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黄金先生曾经夺走了小明的意志力量,而如今小明要求收回。

内容三,与小明共情,并探讨和协商与黄金先生宣战的具体办法咨询师问小明觉得黄金先生削弱他的意志力量对他来说是不是不公平,小明认为很不公平。接下来,小明告诉咨询师,黄金先生经常在他全神贯注于电脑或游戏时得手,但是现在,黄金先生的坏心思他已经知道了,它在特别的场合(小明在电脑上时)发作,利用特别的活动(小明玩游戏时)占便宜。会谈最后,咨询师和小明讨论对策,最终达成协议,小明答应在玩电脑的时候,会用他的意志力量向黄金先生宣战。这将增强小明的决心。削弱黄金先生的力量,让他不至于忘记自己,并忽略了上厕所的需要。

很明显,小明已获得向黄金先生宣战的勇气。在第二次会面时,咨询师得知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小明只让黄金先生得逞了几次而已。而且每个人都认为,与“从前每天都是大便的日子”比起来,情况已经改善了75%。

心理咨询师附言

为何采用游戏式叙事方法?

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尿床,或者吃饭时闹脾气这类事情,可以用幽默和玩笑的态度处理;但如果面对的是令人害怕或危险的问题,例如包含失调、自我毁灭的行为,或者身患危及生命的疾病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儿童表现出的严重问题常常带来忧虑、绝望和无助感,不仅会影响当事人,还将让他的家人陷于困境。我们不禁怀疑如此认真地看待问题,是不是对问题更有利?相对而言,问题的解决会不会有其他更有效更有建设性的方式?

严重的问题似乎总是有一种特殊能力让教养者相信,是该停止玩乐,开始办正经事的时候了,这种想法很容易理解。而当成人正努力尝试解决眼前的问题时,儿童却宁可和小玩偶玩耍、在房间里蹦蹦跳跳、想方设法开始玩游戏、画张画、聊电视,或者盯着窗外……这种情况往往让成人产生挫败感。在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儿童家人很容易专注于用成年人自己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将儿童拉回到“正题”上来。这时,游戏似乎显得既微不足道又过于盲目乐观,甚至是异想天开。然而,严肃的处理方法会将儿童排除和孤立在外,同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