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牛投资客
1539700000014

第14章 看到小地方的大收益 (2)

店主是一位40岁左右的温州女人,店里面除了卖毛线,还有她亲手织的毛衣、床单、吊带、裙子、帽子、围巾,等等。凡是人们能想到的东西,她都能织出来。前来小店的女人或者男人们,多是买毛线织自己喜爱的衣物,也有一些不喜欢自己动手的人,直接买了店主织的衣物就走人。

在这样一个又小又破的地方,她的小店生意凭什么这么红火?

店主得意地说:“谁说这年头没有人愿意做手工毛衣啦?除了夏天,手工毛衣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的。一般女人怀孕之后都会想着给自己的小孩织个小帽子、小毛衣什么的,年纪大一些喜欢给自己的小孙子织。那些年轻的学生,纯粹就是图个时尚,很多女孩子都觉得给男友织围巾是爱的表现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况且我这种生意不需要特别的顾客,谁想织谁都可以来,我还见过男人来买毛线给自己老婆织拖鞋呢!”

再小再破的地方,温州人都能发现好的投资项目。只要有项目、有利润,常年漂泊在外的温州人,怎么会在乎身在繁华的都市还是穷乡僻壤呢?其实他们最清楚,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都市固然机会更多,但却不及小地方生钱来得快,因为小地方的市场,竞争也小。

众所周知,温州人经常想一些出人意料的投资项目:投棉花、投石油、投飞机、投地皮、投打火机、投纽扣、投皮带,等等。这些一般人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温州人果断地投了一把进去,然后数钱数到手软。哦!原来这些项目也是能赚大钱的呀,于是一哄而上。结果呢?可能会有人赚,也可能会有人赔,但你却采访那些赚钱的人,他们肯定会抱怨利润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

不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而是这一杯羹已经被很多同行分走了。温州人赚钱的时候,那个项目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他只需看准机会,稍微努力一把,就将市场缝隙处那点利润挖走了。而倒霉的后来者们,他也去挖利润,但在挖的同时还多了一个“抢”,被同行强!

相比之下,那种赚钱方式最给力呢?显然是没有竞争的市场。小地方,说到底,其实就是市场的空白地,是一块鲜有竞争的市场。

一般人会认为,大城市商业发达,人流量多,各种赚钱机会也多。此言不虚。但相应地,机会多了,竞争也就多了。正如大家一哄而上抢某个投资项目那样,总利润其实是固定的,参与者越多,每个投资者得到的也就越少。

小地方就没有竞争了吗?有,但要比一线城市和缓得多,看看繁华都市的生活节奏就知道了

一位姓王的老板说:“我看这个路口很多写字楼,开个快餐店,环境应该是很不错的。刚好附近有一家书店转让,我就先交了1万块钱的定金,打算尽快将店面盘下来。谁知晚上书店老板就打电话退我定金,原来有人肯出比我更高的价钱盘下那个店面。书店老板还挺为难的样子,说是我先开口的,只要我跟他出一样高的价钱,就重新转让给我。嗨!想想还是算了吧,接受过来生意还不知道怎样,前期投入倒是一大笔钱,我得多久才能见到收益?”

大都市、繁华的街道、人流量大的地方,这些我们通常人所看好的地方,别人也同样瞄上了,大家只有不停地抢、捞,拼时间,拼价钱。最终忙忙碌碌,却没见到预想的收获。

利润都流失在哪里了?

其实总利润是没有流失的,社会总财富是逐渐增长的,只是被越来越多的竞争者给瓜分了去,于是你辛辛苦苦却没有一点成就感。

小地方就不同了,虽然它的机遇不如大地方多,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这个地方有人生活,不是荒无人烟,就有市场——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大市场呢,因为少了分一杯羹者,你很容易一人独大,甚至在某个领域形成市场垄断。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大城市、繁华地段等大地方是强者的天下,是老虎的山头,通常只有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人才去试运气。而看似荒凉的小地方,大投资商们通常是不屑一顾的,你与其带着自己微薄的资金前去抢山头被老虎吞掉,还不如乖乖地呆在你的小山头当你的“美猴王”。

温州人最懂得这样的生钱之道:只要能垄断市场,不管这个市场在大地方还是犄角旮旯的小地方,都是有利润的。

在南曹乡,提到做大门的生意,没有人不知道杨树怀的。这个温州佬不是没有钱,他千里迢迢来到这个穷地方,就一个目的:让南曹人都用上便宜实惠的大门。他这样说,自然也就这样做到了。当地并不是没有做大门生意的人,但都是当地农户小打小闹挣外快的小生意,能卖出去一个是一个,谁也没想着以来这项生意养家糊口,所以规模都不大。

但温州人有钱呀!有钱的杨树怀一出手就很阔绰:同样的大门,他总会比别人少收二三百块钱。农村人都实在,一看这个温州佬为人这么豪爽,盖了新房子的人家纷纷前去订购。很快,原本小打小闹的那些同行就被比了下去,纷纷关门。这样方圆百里的人更知道温州佬的大门了,杨树怀有垄断市场之势。再后来,杨树怀借着改良大门更漂亮、厚重、流行为由,为自己的大门加了价。人们虽然有些介意,但“杨树怀大门”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以至于当地人只要一想到买大门,都会跑去他那里。“杨树怀大门”,在南曹乡这个小地方,竟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品牌!

说起杨树怀的成功秘诀,他侃侃而谈:“没有羊群的地方,水草会更美。没有竞争的市场,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市场。”

道理其实很简单,小地方更容易形成垄断之势。所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鸡头与凤尾的说法,就正好解释大、小两种投资环境的区别“小地方你稍微努力就是“头”、就是老大了,在大地方,你压力再大,搞不好也只是一个小尾巴。

总而言之,一般人投资,只想着在大地方、人流多的地方投,认为大城市机会更多。虽然这样想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可否认,大地方的生意,需要更多的投资成本,而且风险和压力也更大。况且,小地方、穷地方也不见得没有商机——因为资本都被大家一窝蜂投资到大地方了,小地方有需要却没有人去投资。一片空白充满的市场,难道不比商机无限风险也无限的大地方更有诱惑力吗?当大家都硬着头皮一头扎进大城市抢市场的时候,温州人优哉游哉地来到穷地方、小地方一枝独秀,独自享受没有竞争但又不乏利润的市场。

——这是一般人投资的盲点,也是温州人投资的高明之处。

投资好比跑马圈地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话可谓温州人的写照。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除了东临大海,其余三面均被山所包围。自古以来这里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温州人被迫走出去四处经商,四处闯荡。改革开放之后,形式虽然有所好转,但温州人“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通常认为青壮年如果死守在家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

这种“走出去”战略,通常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大上海闯过,北京去过,西藏也敢闯,总之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是故乡。但自从2000年以来温州人这种四处发财的策略似乎有所改变,他们的走向似乎有了明确的目标——跑马圈地,将温州资本洒向全国的东西南北中。

首先说中国的东南地区,如上海、杭州等地,这里的投资环境比较符合温商习惯。

解放初,温州人响应支宁的需要,前往宁夏,首次在这里做起低端生意,如弹棉花、修鞋子,等等。虽然很辛苦,但温州人不怕苦,小生意也被他们做得有滋有味。慢慢的,温州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产品也多达纽扣、电器、商标、小玩具等,越来越多的温州开始涌进宁夏。到改革开放的时候,在宁夏的温州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广,包括商城、步行街商铺、电线电缆等在内的大宗投资,在温商中比比皆是。温州资本在宁夏,累计已经超出60多亿,为宁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就在宁夏投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温州人却突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宁夏撤资,转向东南沿海地区。

宁夏温州商会会长丁望介绍到,从2000年到2006年,约有七八十位温州老板陆陆续续离开了宁夏,不仅带走了产业、资本,连家也搬走了。他们基本上都搬到东南地区,如上海、广东、江苏无锡等东南地区。

温商为什么转投东南地区?最根本原因是这些地方投资环境很好。例如江苏无锡,当地政府声明,只要谁在无锡的投资超过500万,政府就会发放一个证件,上面印有无锡市长和公安局长的联系方式,一旦投资商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就可以拨打市长电话或局长电话,第一时间使得麻烦得到解决。这些优惠政策,在宁夏打拼多年的温州商人,是从来没有从宁夏享受过的。

且不论温州商人在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得到了什么实惠,单说无锡。这是一个地级市,虽然算不上非常繁华,但至少还称得上“东部经济重镇”。这里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仅这些就足以令人神往了。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其商业发达是众所周知的。当地政府对本地经济的发展也很重视,各项政策都围绕经济的发展而展开,他们为有巨资的温州商人提供优惠政策也是必然的。

但同样的优惠政策,宁夏却没想过提供,一线城市也不见得会为温州人准备者。例如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所看重的是外资投资,更看重外企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即使有优惠政策,也会优先开放给外商及港澳台等地的商人。

更何况,一线大城市比较活跃的产业,实业相对比较少,IT、融资或者跨国公司的办事机构,等等,这些都是温州人所不擅长。他们更喜欢踏踏实实地将资本投入到某个具体的领域,如建立一个什么厂,生产某种电器,等等,这些项目投资在一线大城市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方面,有点不切合实际。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成功的一半,温商选择将资本移到东南,是比较符合他们获取“最大收益”这个精神的。

如果说投资东南是基于投资环境的需要,那么选择投资中部,就是为自己找了一块实现理想的跳板。

中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多,消费水平低。将温州资本投放到广大的中部地区,意味着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做起一项实业,轻轻松松就为温州商人赚来丰厚回报。

例如,2008年1月,温州商会会长林智在河南省商务厅主办的温州商会经济高峰论坛上说到,常年在郑州投资的温州商人多达7万,大家主要经营鞋业、皮革、服装、电器、印刷、小商品等实业,市场占有量及销售量高达60%以上。

为什么中部城市如此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