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司黑带
1506500000080

第80章 李亨道:像希丁克一样管理 (1)

三星在《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2002年)

排名 公司 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115 三星公司 32,960.0

在招商局大厦22层,三星中国会长李亨道(Lee Hyung Do)庞大的办公室里,丝毫看不出代表金钱、权力与悠久历史的痕迹,相反,几株中国盆景顿让人产生亲切感,但李亨道办公桌右手一副巨大的中国地图,却似乎一下子让人进入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这幅“三星据点分布图”用红、黄、绿几种颜色标明三星在北京、天津、大连、威海、青岛、苏州、上海、宁波、台湾、深圳、惠州、香港、顺德、广州、东莞等地的战略布点。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三星正式开始对中国的投资,目前员工人数达到40000人,总投资额近23亿美元,截止到2002年7月底,共建立1个投资公司,24个生产法人,4个销售法人,1个研究中心和一个售后服务中心,加上其它分支机构,在中国,三星大概有70多个机构。李亨道说:“预计今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有60亿美金左右,其中60%是出口,40%是内销,我觉得我们的事业发展情况良好。”

现年61岁、A型血的李亨道有着一副有棱有角的面孔,作风严谨,甚至象军人一样——他一般在早上3、4点起床,锻炼2个小时,每天还要坚持学4个小时的汉语。

即使在三星看来,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岔路口,那就是中国机会,李亨道坦言:“中国不仅是全世界瞩目的地方,而且对三星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三星需要有一个大的转变。现在是三星的一个重要时刻,因此公司派我来。”对久经硝烟的李亨道而言,面前的“三星据点分布图”是否又一个大战的开始?

像希丁克一样管理

李亨道认为自己最强的力量在于:坚定、制定蓝图、公正。

“我进入三星3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对自己严格管理,我一直尊重别人的意见,我欢迎别人监督我。”李亨道认为这是他在三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经验。

强势而不失亲切的李亨道曾获得韩国2001年模范最高经营者奖及知识经营大奖,在谈到管理话题时,李更愿意提一下希丁克。他认为:“希丁克的作用就是和企业CEO的作用一样。企业的命运就掌握在CEO身上。对国家来说,CEO就是总统;对企业来说,CEO就是社长。”

李亨道认为,一个优秀的CEO应该善于提出蓝图。对此,李亨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韩国足球队的教练希丁克在上任之初就给所有队员描绘出一个蓝图:韩国整个国家对进入16强非常渴望,如果在这次世界杯中进入16强,而且努力进入8强、4强,队员都会成为韩国的英雄,而且可以加盟欧洲非常有名的俱乐部,身价百倍。结果是,所有的队员都成了韩国的英雄,很多的欧洲俱乐部都开始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李亨道最值得一体的蓝图描绘是在三星电机,当时,李亨道任三星电机CEO,三星电机只是一个生产电子零部件的很普通的企业,李向大家描绘的蓝图是要成为世界最出色的电子零部件生产公司。“我讲,到时候我们所有的员工都会为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而自豪,而且每个员工都会有公司的股份,公司的股价上去以后,我们都会成为富翁。结果,所有的员工都非常热心地工作,结果公司发展得非常好,而且所有的员工都得到了他们该得到的东西。”

如今,李亨道已经提出一个更加惊心动魄的中国蓝图,如他以前的经历,他能否再写神奇,引发一场新的冲击波?

执行为王的三星文化

三星电子在企业文化上非常强调执行。

三星的企业文化有着浓重的韩国式集体主意精神,上下级之间甚至强调一中家长式的权威。这种执行文化甚至可以从工作之外的饭桌管窥一二,比如,他们甚至有一种叫喝“忠心酒”的游戏,下属为了表示对上级的忠心,甚至把袜子、皮鞋等放入酒缸中,然后当着上级的面,喝这种“忠心酒”。

这种执行力极强的文化使三星电子在一些策略的上传下达上表现的异常坚决和快速,但一些管理界人士也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种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掺杂了太多的集体主义精神,会使权责利的关系搞不清楚;二是讲究一种服从和忠诚,不利于员工发挥创造性;三是浓重的韩国色彩阻碍其真正走向世界的国际化步伐。

关于三星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三星集团中国会长李亨道曾解释过:一是培养优秀人才,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第二是三星一直主张要成为世界第一,不论是事业,还有专业技术方面。第三是保持组织的清洁度,三星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非常严格。杜绝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公司利益的各种不良行为。第四是非常重视人才的聘用。三星公司在聘用员工时不看它的学缘(同一个学校),地缘(同一个地方),血缘(同一个血统),比较客观地评价能力与业绩。

“三星的目标是:每个员工有自己的梦想,公司也有一定的发展目标,公司给予员工一定的启示与指导,在此基础上公司与员工一起努力,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让员工们觉得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感到自豪。共享成功的喜悦。”

三星悍将的“非常任务”

三星的中国情节并非平地拔起。

在过去几年中,三星成功地由一家半导体生厂商转型为品牌领导者。根据《商业周刊》2002年8月的排名,三星的品牌价值83亿美元,是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中惟一上榜的企业。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2001年10月,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率领包括三星电子CEO尹钟龙和当时还是三星电机副会长的李亨道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拜会了中国领导人,在视察了三星在华事业后,就强调过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李亨道认为:“未来几年内,三星在中国的事业将会超过在美国的事业;我希望在2-3年内,将中国市场变成最大、最重要的市场。”

三星集团在中国的最出色亮点是三星电子。三星电子2003年在中国的销售额是97亿美元,占三星电子在全球大约370亿美元销售额的18%左右。并在中国多个市场取得了很好的份额和品牌认可。

李亨道对三星中国业务调整计划已经开始进行,其中之一就是整合资源,“目前三星的事业都是自己制定战略,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制定战略,充分利用集团的综合协调能力,中国总部会做更多的指导性调整,让每个公司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