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泽之家企业总领导三泽干代经常讲起一个关于鲶鱼的故事。据说渔民在挪威捕捞沙丁鱼时,总是将捞到的沙丁鱼放在船上的鱼槽里驶回渔港。如果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回去,就可以高价出售,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让它们活着回到渔港。可是其努力总是失败,沙丁鱼在途中多半死掉;然而,其中一艘船总是能让沙丁鱼活着回去,该船船长将这作为一个秘密不让其他渔民参观船上的鱼槽。后来人们发现其鱼槽里放入了一条鲶鱼,这里面的秘密就是鲶鱼进入鱼槽后,沙丁鱼发现这个陌生的家伙,非常紧张,觉得新鲜,左冲右突,于是一直保持活蹦乱跳的状态。沙丁鱼是由于受到激励,保持了生机勃勃。
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企业间的竞争有多种形式:
产品竞争、经营方式竞争、技术竞争等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精神状态、职工情绪的竞争。激励,则是士气的强心剂,是鼓舞高昂士气的良方妙药。影响一个人积极性的因素是很复杂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志愿、爱好、觉悟、气质、情境和所处的环境等的不同,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也不相同,因而激励人的积极性是一项极为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要想做好人的工作,首先要分析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即是什么支配人的行为,如何诱导人的行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以促使每个人都产生积极的行动。具体说来就是,由于人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从而激发了动机,导致了行为,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产生了新的需要,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无穷。
在美国的麦考密克企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濒临倒闭的经济危机。企业创始人W·麦考密克是个性格豪放、江湖气十足的经营者,但他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逐渐落后于时代,企业搞得十分不景气,陷入了裁员减薪的困境。正在这时,他得病暴死,企业经理一职由他的外甥C·麦考密克继任。新领导一上任即向全体职工宣布了一项同他的前任截然相反的措施:“自本月起,薪水增加100%,工作时间适当缩短。本企业生死存亡的重任落在诸位肩上,我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协力渡过难关。”原来要减薪一倍,如今反而提薪一成,劳动时间还要缩短,职工们顿时听呆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面面相觑的职工,转而对C·麦考密克的新政表示由衷感谢,全公司士气大振,上下一致,一年内就扭亏为盈。麦考密克企业激发职工的危机感,带领大家背水一战,是激励;加薪,振奋职工精神,使其得到温暖和鼓舞,也是激励。
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及管理者几乎一致认为,目前年轻一辈的职员多半丧失了雄心和斗志。
换句话说,职员虽然有能力做好工作,却不愿去做。
其实,就人的心理而言,每个人都无不希望追求自己的安定感,不愿让自己的前途每况愈下。所以,身为领导者正可利用人的此种心理,对他们采取一些强硬的治疗手段,那就是,降低他们工作的标准,予以降级。
当然,一般人被降级,心理上必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屈辱之感。然而,此种不满同时也能唤醒沉睡中的向上心,亦即形成所谓的“心理补偿作用”,此种作用大多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换句话说,如果让下属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对方便会殷切地希望恢复自己原本能力所及的工作。如此一来,向上之心油然而生。而在恢复原本职位、工作的同时,并可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
我们先将此种心理运用在体育运动方面。例如贬低选手,便可发现效果。以职业棒球而言,对于球队获胜起重大作用的球员,也许在一开始的重要比赛中成绩并不理想。此时,教练可予以严厉斥责:“以后尽管投直线球吧!”而让他不断练习投其他球,甚至派他去练习打击。由于他所投出的是直线球,所以一再被对方击出好球,这对投球者而言,实在是莫大的耻辱。因为被贬,而使他尝到屈辱的滋味,此时,反而使他燃起不甘认输的斗志,最后终能奋发图强,成为一流的明星球员。
这种情形就像一个自认为无法跳过一道渠沟的人,若能够退后几步,再冲刺向前跨越,便能够越过一般,心理学上称此为“助跑效果”。利用下属这种心理来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可说正是身为领导者责无旁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