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4962300000096

第96章 徐再思(1)

〔黄钟〕人月圆

徐再思

甘露怀古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此首写作者在秋色苍茫中登临北固山甘露寺所见荒凉残破之景,不禁怀古伤今,抒发了人世沧桑之感和羁旅寥落之情。

首二句紧扣题目地名,大笔勾勒,总写登楼临远、山高水阔之壮景,提挈全篇,并点明秋季时令,为下文分写山寺江水和抒发寥落悲秋之情张本。江皋楼,即江边的高楼,泛指甘露寺范围内的清晖亭、江声阁、多景楼、祭江亭等楼阁。此处可北览长江,西南望秦淮河(长江南岸支流)。前句写山,次句写水,总以秋色贯穿笼罩。一个“入”字,豁然展现出水天空阔、烟波浩渺、无边秋色的动态感。

三四五句鼎足对,承首句“前朝寺”写近景,突出甘露寺的荒凉残破,缴足题面中“怀古”二字。断垣残壁,野草丛生;匾廊空寂,落叶满地:台阶年久(深:作历时久远解;砌:台阶),青苔厚积;这一切萧条冷落的景象,似乎在向游人诉说历代盛衰,人世沧桑的辛酸。三句工笔描绘,一句一景,只写“今衰”,令人于黯然神伤中自然遥想“昔盛”;未写怀古,而怀古之情已隐然其中,正所谓实处见虚,虚处传神故也。

此曲名为“怀古”,实无一语追述前朝遗事,通篇只是写景,而情韵深微,所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乃此曲最显著之特征。至其首二句总提勾勒,大气包举,中六句两次鼎足对,分写山水,一句一景,铺排饱满尾三句再细节描写,优游不竭,则又可见其于严整之布局中寓笔法之变换也。《太和正音谱》评“徐甜斋之词,如桂林秋月”,殆指此类曲作吧!

〔中吕〕朝天子

徐再思

西湖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徐再思小令作风近于张可久,特别是一些描写江南风光的令曲,妩媚而又富于色彩,这首描摹西湖春色的〔朝天子〕,疏爽俊逸,简淡清奇,艺术概括力很强,是甜斋散曲中比较突出的篇什。

首二句,总览西湖之春,写出了武林胜境韶光好趁、春色满眼的诱人景象。西湖以苏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无处是无春处”句,并不避讳两个“无”字,自然巧妙,虽不去写具体景观,却给人一个春到西湖,生机盎然的总印象。“宜酒宜诗,宜晴宜雨”两句,是写西湖的迷人风景无时无处不撩人心动。诗酒唱和于西湖之上,面对绮丽景致,更发人豪兴,牵惹诗魂;春日妍丽,夏日瑰奇,桂子三秋,雪掩断桥,四时西湖,姿态各异。

便是晴、雨、霁不同之时游湖,美感亦有别。从写法上看,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笔简淡而又粗豪,多以全景和远景出之,不弄小巧,使画面有酣畅淋漓之美,即使写具体景观,也以写意笔法为之,点到为止,全是远眺式的。张小山〔沉醉东风〕《湖上远眺》中有一联云:“林君复先生故居,苏子瞻学士西湖。”甜斋此曲结尾,用意与小山差足近之。〔朝天子〕曲牌又称〔谒金门〕,句式参差错落,短则只有二字,长则有六字,甜斋巧妙利用曲牌形式上的特点,选择了“鱼模”韵,一反南吕宫的“感叹伤悲”为粗豪酣畅,颇有创造性。其中“销金锅、锦绣窟”一句,加一字又断读,使曲子句式参差错落的特点更为突出。

〔中吕〕朝天子

徐再思

常山江行

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逆流泝上乱石滩,险似连云栈。落日昏鸦,西风归雁。叹崎岖途路难。得闲,且闲,何处无鱼羹饭。

题目作“常山江行”,写的是“逆流泝上”途中所见所想,由“途路难”扩及而为人生世事之艰辛,继而升起了一种归隐避险的感叹,这就是甜斋这支〔朝天子〕曲所表达的内容。

常山,在今浙江常山县南三十里,又作长山,因绝顶有湖,亦称湖山。唐以常山名县,宋改为信安,元复称常山。

结尾二句也有两层意蕴。表层是,因畏惧眼前山高水长途路艰难,想到了不如不去跋涉,以一闲对百忙,索性以渔樵山野生活为乐;深层意蕴是,厌倦了官场的险恶,深味了人生的凄苦。所谓千古江山,忽忙忽闲;名缰利锁,总归虚幻。于是产生了不如归去,远避祸患的思想。甜斋曾做过嘉兴路吏,对元代社会和官场险恶是大有感触的。令曲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写江行观感,很自然地融情于景,寓理于景,含蓄蕴藉,且从容写来,全无躁气。明明山路险峻,却偏偏写它的“青无间”;明明向往归隐闲逸,又大写山路奔波之忙。作者迤逦用笔,一支小令,有波有折,读来别有一番风味。以泝流山行之苦喻人生道路之艰难也是很巧妙的,曲中句句扣住“江行”,又处处隐喻世事人情,逼到结尾,才使人豁然开朗,顿悟作者旨趣,这是作者技巧娴熟的表现。此外,小令严守韵律,却又显得洒脱奔放,毫无拘泥感。曲中“叹”字,用得极巧,平添了顿挫,增强了感情色彩,可见衬字的用法也是要恰到好处的。

〔中吕〕普天乐

徐再思

垂虹夜月

玉华寒,冰壶冻。云间玉兔,水面苍龙。酒一樽,琴三弄。唤起凌波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

本曲系徐再思的《吴江八景》组曲(共八首)之第一首曲。吴江,在今江苏省。古代的吴江,又泛指吴淞江流域,大致包括苏州、太湖和长江下游一带。垂虹桥,是江苏吴江县一座有名的桥,号称“江南第一桥”。桥上共有七十二洞,俗称长桥。因桥形若虹,故称“垂虹桥”。桥上有亭,叫“垂虹亭”。可惜此桥今已不存。乔吉有〔水仙子〕《吴江垂虹桥》一曲,说“飞来千丈玉蜈蚣,横架三天白螮,凿开万窍黄云洞”。可概见此桥气势之恢宏。

甜斋此曲,写的是垂虹桥夜景,作品情调悠深,气势雄伟,想像瑰奇,意兴强烈。虽是写景之作,却耐反复玩味,颇能代表甜斋小令的另一种格调。

此曲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写得迷离惝恍,悠远飘渺,富于艺术表现力。表面上看一味写景,人的思索似未着一字,实际上思索尽在不言之中。它的格调近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通体亦近于诗词风味。按《中原音韵·小令定格》,此曲未加一个衬字,简捷纯净,工稳平整。这与周德清“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格调高,音律好,衬字无,平仄稳”(《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的要求是符合的。散曲发展到元代中后期,诗词味更为浓重,然仍有许多不同,曲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特点。明乎此,对张小山、徐再思等曲家才能理解得更深。

〔中吕〕普天乐

徐再思

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这支曲是《吴江八景》组曲之第八首,即最末一支曲。它犹如一幅恬淡的风俗画。

曲的前四句一联三字句,一联四字句,每句一景,从天上写到地下。暮云渐收,残阳斜挂。余晖与枫叶相映,火红中透出碧紫;水边的芦花在晚风中轻摇,似仙鹤起舞。晚霞如火,残阳似血;枫叶与芦花相映,红白分明。

结尾三句“鼎足对”,可以说是完成画作的细部刻画。“凝烟暮景”,画出了淡淡的、飘忽的暮霭(王勃《滕王阁序》有“烟光凝而暮山紫”,此句化用其意而更加凝炼);“转晖老树”,画出了夕阳的光影在树间的移动,使老树逆光处色彩也随着变幻;“背影昏鸦”,点缀出老鸦背着夕阳,强烈的晚霞为它勾勒出明晰的轮廓,甚至在两翅间镀上明亮的金色(王昌龄《长信秋词》诗云:“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说的正是鸦带光色的形象)。总之,结尾三句是用大笔触画过之后的细心点缀,而点缀处恰恰可见作者的匠心。

这首令曲写得空灵奇妙,笔苍墨润,与甜斋其他的写景作品有所不同。首先,色彩格外强烈,一反其以淡泊为主的基本风格;其次,苦心孤诣于细部点缀,使描摹的形象生动传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全曲未着一字写人的活动,简直是“不识人间烟火食气”,这与小山散曲有相通之处,然亦同中育异。小山多以幽峭出之,甜斋却有几分“热烈”,其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中吕〕阳春曲

徐再思

皇亭晚泊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

这是一支小巧而有味的写景令曲,它好似一幅“逸笔草草”的水墨小品。

皇亭,不详位于何处。王季思先生等《元散曲选注》疑“皇”字乃“皋”字之误,形近而讹。皋亭在杭州西北。此说可参考。

首二句,是工整的一联,写的是涧水曲曲折折,百转千回的姿态和云遮雾障,重重叠叠的山峦。水有深浅,山有远近,节奏轻盈跳荡,层次也是很清楚的。山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因流过的地形不同,深浅也各异;峰峦千姿万态,近处葱茏,远处黯青,时而被彩云遮断,时而又露出峥嵘气象。

甜斋曲作,以清丽典雅为主要风致,特别是描写男女恋情和闺怨相思的作品,尤为突出。但是,在一些写景作品中,甜斋也不乏犷悍恣肆之笔,这支〔阳春曲〕就写得清奇隽爽,一洗小儿女甜腻腻或病恹恹的风气。

〔阳春曲〕又作〔喜春来〕,它短促而错落,要求句句押韵,适于描摹景物。甜斋熟炼而轻倩的笔致,在二十九字中充分表现出来。如“烟树晚”之“晚”字,直露中见深涵,平朴中有奇巧,正是所谓“随手之妙”。树何言早晚?那是因为烟(暮霭),实际上是说从树影中可见时序,一字见曲折,又一字点出题意,是很有意味的。

〔商调〕梧叶儿

徐再思

春思

芳草思南浦,行云梦楚阳,流水恨潇湘。花底春莺燕,钗头金凤凰,被面绣鸳鸯。是几等儿眠思梦想。

古代诗歌中伤春怀人之作不可胜数,元曲的写法既融汇了诗、词的长处,又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所以仍能给读者以新意。像这首小令,写一位女子在春天怀念远别的情人,在艺术处理上就颇为别致。

曲的主体部分是两组比兴。第一组比兴是以古比今,或以仙比俗。“芳草思南浦”,是追忆与情人的分别。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这里女主人公想起与情人南浦分别时芳草连天、碧波荡漾的景色,内心也泛起阵阵涟漪。而首句便用“南浦”之典,也暗示这是一首忆别之词。第二组比兴是以物比人。女主人公心绪烦闷,于是踱入庭院,想借观赏春景排遣愁怀。眼前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大好春光。

但这歌声应答、并翼而飞的莺燕却撩起了女主人公孤独的情思,使她不禁顾影自怜。然而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头上斜簪的凤钗,这成双成对、形影相随的凤凰使得女主人公愈加难以为怀。于是她走进卧室,想在恹恹春睡中暂时忘却内心的一切痛苦与愁烦。不巧被面上所绣的鸳鸯,红衣绿水,交颈依依,又使她触目生愁。女主人公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看来睡梦中也不得安宁,这无休无歇的眠思梦想是何等地令人难堪!

〔越调〕天净沙

徐再思

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元人多喜融诗句、诗意入曲。徐再思的这首〔天净沙〕《探梅》正是一例。曲的首句“昨朝深雪前村”,出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据《五代史补》记述,齐己曾携所撰诗谒见郑谷,上引第二句诗的后三字原作“数枝开”,“谷笑谓曰:‘数枝,非早;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但这里采这两句诗人曲时,意不在写梅花是“数枝开”还是“一枝开”,自然就略去了这后三字。曲的次句“今宵淡月黄昏”,出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却略去了前四字。曲的第三句则从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诗“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及晁端友《马处厚席上探得早梅》“北陆寒犹在,南枝春已归”句化来,而以问语出之。

曲的前三句还没有写到看见了梅花,后两句才写到见梅后的观感。这里对梅花的描写只用了“水香冰晕”四字,却写了花香,写了花姿,也显示了花品,还展示花开的环境是在水边和冰雪里。句中的“水香”二字,即张道洽《梅花》诗“水际寒香迥”句意,又似把上举林逋诗句中的“暗香浮动”之境与其上句“疏影横斜水清浅”之境合起来,写梅花的幽香在水边、水上飘扬荡漾。“冰晕”二字,则既是写冰雪衬映下梅花的光影,也是写梅花的冰清玉洁的品格。林逋〔霜天晓角〕词“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苏轼〔西江月〕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朱敦儒〔蓦山溪〕词“冰姿素艳,无意压群芳”,也都不仅描绘梅花的形态,还赞美了它的格调和品质。

就整首曲而言,如果说它的前三句是在“探梅”的“探”字上着笔,那么,它的后两句的上句是写探而所见,下句是写探而所得。这样,就把《探梅》这个题目写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