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4962300000042

第42章 王实甫(5)

“怨天宫”、“怨天公”均见于明刊本,均无悖于音律,均作“天”解。怨天不作美,没有能让他们像传说中的裴航遇云英那样成为神仙眷属。这是无可奈何的悲鸣。按毛西河的分析,〔天净沙〕和〔调笑令〕都是“暗写琴声”。此说可以成立。因为莺莺刚开始听到张生的琴声时,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声音,所以有这样的那样的猜测。王实甫在这里用了细针密线,有清晰的层次可寻。

红娘和张生定下了这计谋,用弹琴对莺莺作一次试探,而莺莺则还被蒙在鼓里,所以她听到琴声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因为她在思想上根本没有丝毫预感。她问红娘,红娘只好不回答,这倒不是故意卖关子,如果回答这是张生在弹琴,不啻自我败露计谋,一场心血就白费了。

人们也许会觉得这样描写是否过于复杂或夸张了,恐怕不能这样说。因为莺莺根本不知道有人在弹琴,而琴又弹奏出了各种不同的音符、节奏、旋律,于是莺莺就根据从不同方位听到的这各不相同的音符、节奏、旋律去猜测和寻找了,这也是很自然的。

我们应该承认,作为一个剧作者,王实甫有很丰富的想像力,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丰富的语汇,所以他作了相当形象化的描绘。这一套曲子也成为古典戏曲中的名篇。唐诗之中,白居易的《琵琶行》曾用了许多比喻的手法以写琵琶的声响,是传诵不朽的名篇。《琵琶行》和《西厢记》的这四支曲子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秃厮儿〕继续在用比喻的手法摹写琴的声响,而且已经明确了这是有人在弹琴,这比喻的手法比刚才要困难一些。因为已经用了许多事物来比拟,现在就非得用另外的事物不可,否则就陷于重复。

〔秃厮儿〕一曲以十分精炼的语言表达了琴声所创造的各种不同的意境,同时也就说明了莺莺对这种意境的充分体会。实际上又从另一个角度或领域反映了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的融通。而莺莺是张生的名副其实的知音。

古典戏曲以写弹琴或琴声见长的作品不少,在元人杂剧中写得如此精雕细刻的却绝无仅有,当然其他杂剧作品篇幅只有一本四折,受到了这种局限,也是一个原因。明清传奇则以高濂《玉簪记》的《琴挑》、黄燮清《当炉艳》的《琴媒》较有代表性,但作者的重点都是直接写彼此间的爱慕,对琴声则是一笔带过而已。

王实甫的才华不仅表现在用比喻的手法写琴声,更主要的是在于别具匠心的结构布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西厢记》的明清刊本种数过多,这〔调笑令〕的“梵王宫,夜撞钟”在某些明刊徐文长批本中作“梵王宫,夜声钟”,这是误以为“撞”字只能读作去声,所以妄加窜改了。其实此处可以而且应该读作平声的。金圣叹又改作“是花宫,夜撞钟”,这是根据李颀“花宫仙梵远微微”而改的,花宫也是指的佛教寺院。很可能金圣叹发现《西厢记》用“梵王宫”之处过多了,所以略加变化吧!

〔小桃红〕等四支曲子吸收溶化了许多古文诗词的精华,在继承文学遗产上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当代出现了各剧种的《西厢记》改编本,而以苏雪安越剧改编本保存此折原唱词较多较妥帖。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王实甫

第三本第四折

〔圣药王〕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张生乘夜逾墙赴莺莺之约会,结果讨了一场没趣,回房后就病倒了。莺莺得知此消息,亦心不自安,命红娘送书信与药方至张生处探望,实际上是重订幽会之期。张生读罢,判断此次莺莺不会爽约,肯定前来。红娘乃唱了这一曲〔圣药王〕。

这里的“你”、“他”孰指张生,孰指莺莺,比较模糊。如对书信、药方而唱,“你”指莺莺,“他”指张生。如对张生而唱,“你”指张生,“他”指莺莺。然则张生之“有心”早已事实俱在,问题端在莺莺是否真的“有心”。因此,“果若你有心,他有心”的提法从逻辑角度看似乎不是最准确,但人们还是比较欣赏,能够接受。因为意味着要双方都“有心”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而且这种形式的排比句法富有民歌气息,韵律节奏朴素而自然,便于吟诵,便于记忆,所以读者的印象很深。明清两代各戏曲剧种的《思凡·下山》唱“你有心,我有心,不怕山高水又深”,也是用的这样的句法,很有可能接受了《西厢记》的影响。

宋代苏轼有《春夜》诗:“春宵一刻抵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宇夜沉沉。”王实甫却把这一名句改动为“秋千院宇夜深沉”,首先是因为这里已经不作为“声细细”的对偶句,不一定要用“夜沉沉”了。再说“夜深沉”似乎比“夜沉沉”的境界更为僻静,更为人迹罕至,是青年男女幽会最理想的所在。

“花有清香”,是诉诸嗅觉的描写,当然也衬托了环境的清幽,大概王实甫认为这是次要的问题,于是改写成为“花有阴,月有阴”,强调了院宇自有隐蔽的所在,在牡丹花下,在葡萄架下,古往今来,不是发生过许多风流韵事么?至于月亮,有时被浮云遮蔽,有时也很朦胧,也并不妨碍青年男女的幽会。再说“花有阴,月有阴”又完全符合曲律,并且和上面的“你有心,他有心”也非常对称而流畅上口。

“春宵一刻抵千金”,王实甫并不是单纯歌颂春宵的可贵和可爱,而是间接地指责莺莺顾虑太多,没有能果断行事,没有能下决心和张生成其好事,因此错过了一刻值千金的春宵,辜负了一刻抵千金的春宵。说指责也许分寸上已经有些逾越,红娘的指责或埋怨,都带了对莺莺和张生的无限同情。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王实甫

第四本第二折

〔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情性;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紫花儿序〕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小姐做了娇妻,这小贱人做了牵头。俺小姐这些时春山低翠,秋水凝眸。别样的都休,试把你裙带儿拴,纽门儿扣,比着你旧时肥瘦,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

〔金蕉叶〕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个“知情”的犯由。

〔调笑令〕你绣帏里效绸缪,倒凤颠鸾百事有。我在窗儿外几曾轻咳嗽,立苍苔将绣鞋儿冰透。今日个嫩皮肤倒将粗棍抽,姐姐呵,俺这通殷勤的着甚来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着夫人,向书房问候。(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着小生半途喜变做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圣药王〕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麻郎儿〕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幺篇〕世有、便休、罢手,大恩人怎做敌头?起白马将军故友,斩飞虎叛贼草寇。

〔络丝娘〕不争和张解元参辰卯酉,便是与崔相国出乖弄丑。到底干连着自己骨肉,夫人索穷究。

〔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得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猛凝眸,看时节则见鞋底尖儿瘦。一个恣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呸!那其间可怎生不害半星儿羞?

〔幺篇〕既然泄漏怎干休?是我相投首。俺家里陪酒陪茶倒搁就。你休愁,何须约定通媒媾?我弃了部署不收,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样蜡枪头。

〔东原乐〕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既能够,张生,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

〔收尾〕来时节画堂箫鼓鸣春昼,列着一对儿鸾交风友。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

红娘在《西厢记》里起的作用,一是在崔莺莺和张生之间传书寄简,帮助这两个有情人自愿结合;二是挺身而出,回击老夫人和郑恒对崔张美满婚姻的破坏。前者从二本折到四本一折共七场戏;后者集中表现在四本二折,即后来被称作“拷红”的一场戏,这场戏写得尤其成功。

“拷红”这场戏分三大段演进。第一大段演崔张私自结合被老夫人识破,要找红娘来拷问,红娘与莺莺商量对付的办法,包括〔斗鹌鹁〕〔紫花儿序〕〔金蕉叶〕〔调笑令〕四支曲子。曲词之前有红娘、莺莺的一段对白:红:姐姐,事发了也,老夫人唤我哩,却怎了?

莺:好姐姐,遮盖咱!红:娘呵,你做的隐秀(隐秘)者,我道你做下来也。这戏一开场就表现了莺莺、红娘对事件的不同态度:

一个要遮盖,一个要直说。同时表现她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一个是顾虑重重,一个是快人快口。这就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步步引人入胜。

〔斗鹌鹑〕曲既包含了红娘对莺莺善意的嘲弄,也表现了红娘对事态严重性的充分估计。“老夫人心数(心计)多,情性(利害),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作有。”她深知此事瞒不过,想不直说也是不行的。〔紫花儿序〕曲,是红娘对老夫人心理的进一步估计。“出落得精神,别样的风流”,则从另一个侧面描画了沉浸在幸福爱情中的莺莺的美丽形象。

〔金蕉叶〕一曲,红娘模仿老夫人的嘴脸和声口,估计着老夫人将怎样拷问,自己怎样回答,为后面她对老夫人的大段辩白作引子。这段模仿惟妙惟肖,使观众忍俊不禁,有很好的舞台效果。

值得注意的还有〔调笑令〕一曲,表现了莺莺、红娘在同一事件中截然不同的处境,反映了封建社会司空见惯的主奴之间的关系。正像俗话说的:“老和尚偷馒头,小和尚打屁股”,红娘实际成了莺莺的替罪羊,这真是带泪的喜剧。此曲终了,红娘说道:

“姐姐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这两句话也见关汉卿的《救风尘》杂剧,估计是民间成语,它概括了人民在面临困境时的两种思想准备。“说过呵,休欢喜”,是说摆脱困境后还可能反复,不能让成功冲昏头脑;“说不过,休烦恼”,是说即使失败了,还要继续努力,不能因暂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这就把红娘将与老夫人说理前的思想准备表现得更充分。

第二大段是写红娘与老夫人的正面冲突,包括〔鬼三台〕〔秃厮儿〕〔圣药王〕〔麻郎儿〕〔幺篇〕〔络丝娘〕六支曲子和其中的道白。红娘采取的是先让一步,而后列数事实,驳倒老夫人的策略。在老夫人气势汹汹,大兴问罪之师时,她以认罪的口气唱了〔鬼三台〕一曲。红娘模仿张生的声口,指责老夫人恩将仇报,这是她对老夫人列举的第一个事实。从这个事实看,莺张的私自会合,都由老夫人赖婚引起,跟红娘无关。老夫人跟着又问:

“她(指莺莺)是个女孩儿家,着她落后怎么!”红娘接着唱〔秃厮儿〕〔圣药王〕二曲作答。红娘的意思是说:我陪小姐去看张生的病,是想叫他针灸服药,想不到他们私自成亲,难解难分,双宿双栖已一个多月。这是列举的第二个事实。根据这个事实,莺张的结合,完全出于双方自愿,即“一双心意两相投”,不是由于红娘的拉拢。

以上三支曲子写红娘巧妙地把老夫人责问她的话头一步步引到莺莺、张生方面来,摆脱了自己的被动处境,又进一步奚落了老夫人。莺莺张生私自结合已一个多月,这个一向自以为治家严谨、大权在握的老夫人还被蒙在鼓里,处境实在非常尴尬。红娘退一步,进二步,语调痛快淋漓,又带三分幽默,是《西厢记》中写得十分精彩的片段。当然,红娘不会把自己怎样替莺张传书送简也摆出来,否则就太愚蠢了。

最后〔东原乐〕〔收尾〕二曲,表达了红娘对一对即将分离的情侣的劝慰和祝福。在莺张的爱情经历中,红娘自己是无所求而来,无所取而去的,从曲中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人们看到了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从结构上看,这二曲直贯《西厢记》全本的最后大团圆,而老夫人叫张生第二天就去上朝应考,“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求见我”,跟开头红娘说的“说过呵,休欢喜;说不过,休烦恼”,遥遥相应,看来虽足余波,却关联着全场、全局。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王实甫

第四本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迪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