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儒学基本常识
14945600000051

第51章 儒学思想辑录(2)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指不能被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称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乃我国一句传统格言、警句、古训,是东方文明古国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原则,体现出一个伟大民族国人的人格魅力!

一般来说,富了,容易“饱暖思淫欲”,为富不仁,欺压穷人,或者为寻求刺激,吸毒赌博,逞勇斗狠,不择手段;穷了,则可能会“饥寒起盗心”,为早日脱贫,去偷去抢,铤而走险,或去绑架勒索富人,这都是犯法行为。

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他们都渴望发财致富,但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他们都希望幸福自由,但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在法制的框架下享受生活。

贫贱不能移

贫贱不能移,是说贫穷卑贱不能改变原则。常用来形容人品性质,以及生活价值观等。语出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贫贱不能移强调即使自身贫困,但身虽贫而志不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做不仁不义之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来,这贫贱不能移一直被用来形容君子操守以自我激励。

从私有制一开始,人类即分得有富贵贫贱等级,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历程。在这个有富贵贫贱的等级社会里,当然是每个人都想往富贵而羞耻于贫贱,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这些富贵贫贱等级之中,怎么样做到与人相互亲爱,这就是个大问题。

在《学而》第十五节里,子贡提出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认为,真正地富贵了,但还是与平常人一样,没一点架子,还是很谦恭有礼地待人接物,尤其是对贫苦的老百姓也是同样。

孔子认为,如果贫穷落魄还仍然是快乐的,如果富贵以后还是很谦恭有礼的,才是真正地广做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仅仅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不行,还要“贫而乐,富而好礼”才行。贫而乐即是人之心理健康之表现,也就是人在贫穷之中仍能与人相互亲爱,所以他是快乐的。

威武不能屈

威武不能屈就是不能屈服于威胁暴力,形容不畏强暴。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杀身以成仁”的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盗泉之水

盗泉是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据先秦著作《尸子》记载,孔子路过“盗泉”,口很渴,但因为泉水的名字为“盗泉”,遂忍耐干渴,不饮其水。

此后,也成为无数人警示自己的格言。

孔子不饮盗泉之水的意义不在于追究情节的本身,而在于弘扬一种精神。缘何孔子宁渴不饮,只因他深谙非礼勿亲,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盗字者,非礼也,见之有蒙慧眼,闻之有污清耳。最好是不闻不见,更不能动,方保君子之名。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是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整句的意思是:喂!你来吃吧!

这句话语出《礼记·檀弓》。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引导人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语出《论语·述而》。

意思是说:多个人一起走路,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那些短处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二、儒学齐家思想

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认为一个国家修己安人的次序,就是从每个人齐家开始的。

同时,儒家也为能够齐家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儒学中有很多关于齐家的思想观点。

齐家

齐家语出《礼记·大学》。齐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齐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说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要治好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先从家族着眼,设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

悌属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悌的含义包括敬重兄长、善事兄长,兄弟笃爱和睦以及友顺和睦。至亲者莫若骨肉,而手足之情,既长且久,当兄弟姐妹犹在之时,更要珍爱,相互勉励、扶持,切莫伤和气,毕竟“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心常怀有兄长、弟妹之情,则敬亲爱亲之情油然而生。由此扩大,周遭之人也极易融合为一家人,如此上下和睦,一片祥和之气,充塞于宇宙间,此乃真自然之道!

儒家的伦理学代表作《孝经》,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孝经》在我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

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儒家以家庭为中心,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养扩展到家庭、国家和社会。从个人的情感意识上说,孝是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与生俱来、无法逃避的情感,从中可以领会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存在意义,进而可将其涵养扩充到人与人的其它关系上。

第二,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是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的一种形式。我们通过祭祀祖先,感受到自身生命力量的来源,好像有一种生命的源头活水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体会到我们的存在是对这一血脉的实际护持。

最为真切的护持方式其实是孝意识的涵养与扩充,把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推广到所有的人伦关系上,“慎终追远”从而达到视天下如一家的人情和谐。

第三,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孝,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孝延伸出去的。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孝为本的人情一体观,有着视人如己的人与人的连续感,认为他人是自身的一部分,是与己相同可以为自己认识了解的另一个自我。

我们的心因此是与他人的心相通的,因为人之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这就是“为人之本”的含义所在。

第四,传统儒家的心性伦理是实现儒家人伦和谐的个性化,因为心性论是从“孝”意识出发而有心与性之分,人才能明心见性。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是说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子是中华传统伦理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其正确的表现是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核心是人不分老幼,人格上一律平等。老的要像老的,小的要像小的,这是一幅家庭乃至社会的理想图。

勤俭节约

《论语》开篇后第一句涉及勤俭节约的话是,要求国家“节用而爱人”,要求国家审慎使用财富,爱惜官吏百姓的人力。

《论语·学而》篇第十则,是负责的两个弟子的对话,说孔夫子“温良恭俭让”,又提到了“俭”这一重要的美德。

第十四则,孔夫子又训诫学生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与今天大学按论文评级别涨工资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其核心还是勤俭两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论语》可称地球上第一篇教人“贫穷不可耻,富贵未必可贵”这样高尚精神的文字,而在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中,这种精神一直指导着我国世俗社会的每个层面。

家和

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和睦,就没有不兴旺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和为贵”的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有其合理性的。

子不教父之过

子不教,父之过,本意上是指父亲对子女负有教育的责任,子女没教育好,父亲是有过错的。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尤其是对于儿子,父亲是儿子的“模”和“镜”。

父亲有责任从小给儿子授以做人的道理,帮他养成良好的性格,教他学会生存的本领,让他能身心健康地长大,比较顺利地溶入社会,走好他自己的路。

身教重于言教

《围炉夜话》说: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

由此可知,长辈教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

有道德的人行为若稍有超过或偏失,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过失,小人也不见得能容他。

由此可知,有道德的君子和无道德的小人相处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们,不可过于急切的责骂他们。

三、儒学治国思想

儒家的治国之道非常丰富,可以说《四书》、《五经》讲的都是治国之道。儒家的治国之道是王道政治,其核心的价值是解决政治秩序合法性的问题。

儒家主张“为国以礼”、“为仁以德”,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使人真正心悦诚服地服从政治权威,达到社会的长期治理和稳定。

为国以礼

这是儒家礼治论的主张,儒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要求恢复和加强以贵族政体为核心的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复礼。

为国以礼的具体内容有:礼是根本的国家制度;礼的范围扩大到民间,突破了西周的“礼不下庶人”原则;“举贤才”补充周礼的“亲亲”原则。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对周礼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方面维护周礼,另一方面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

他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

孔子继承西周德治思想,总结春秋德礼思潮,提出了“德化”、“礼治”的治国思想。孔子提出“为国以礼”,集中表达了他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为仁以德

孔子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为政以德突出了孔子的德政主张,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君主就会像北极星被群星围绕一样,受到爱戴。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

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一是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

为政在人

为政在人语出《中庸》。儒家强调为政在人,并不是说不要“法”,而是说在“法”与“人”两者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荀子在总结先秦时期的历史经验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来只有昏乱的君主,而没有昏乱的国家。只有始终如一遵循治国之道的人,而没有一成不变的治国之法。

由于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所以儒家一贯强调在选用官僚上必须“举贤才”、“尊贤使能”或“尚贤使能”。他们认为,君主如果能够尊重和任用有德有才的人,那么天下的人才都会被吸引过来,而愿意为朝廷服务。

他们还指出,“尚贤使能”不应当只停留在口头上,最重要的是要真心诚意地、坚定不移地任用他们。

关于尚贤使能方面,儒家还十分强调要打破原有的等级次序和亲亲关系,打破原有的官阶次序。在儒家尚贤使能、举贤才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很早就形成了一系列选拔官僚的方法和制度,并由此建立起了一套由中央至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