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儒学基本常识
14945600000050

第50章 儒学思想辑录(1)

儒学从孔子开始至今天已经有2500多年,这其中有2000年左右的思想,儒学一直是封建王朝的官方主流思想,也是当时每个读书人必须要学的思想。

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儒学思想内容可称包罗万象,政治、经济、伦理等问题无不涉及。

一、儒家修养思想

儒家学说是人伦道德为基础的,特别注重人们的修身养性。

这些修身养性的思想表现在忠君、孝悌、守信、慎独等多个方面。儒学有关修养的思想,也是儒学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

谨言慎行观

谨言慎行语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谨言谨行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又一重要准则。谨言慎行的人第一感觉是稳重可靠,不抢话说,不爱出风头,不喜欢表现自己,不多嘴多舌。这对那些相信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来说都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谨言慎行能够抛开可能引起误解的话,不快的话,与没有把握的事,对人不利的事不谈不管,把十拿九稳的事细细地讲,稳稳地做,这才是孔圣人的本意。

谨言慎行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自省观

自省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方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反省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从最隐蔽的地方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孔子首先倡导自省、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看到好的人和事要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自觉改正,如果没有,就无忧无惧,心安理得了。

孟子同孔子说的自省、内省一脉相承,都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

孔孟之后,自省一直是儒家倡导的基本修养方法。明代王守仁提倡的“省察克治”也是从自省方法发展而来的。

省察克治方法是要求人们通过自我检查,克服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思想行为,而且要持之以恒。要把隐藏的私利欲念搜索出来,加以克治,不可姑息。如果有丝毫私利欲念存在,众恶便相引而来。

尽管省察克治是为了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不过这种方法也反映了思想斗争的某些规律:善恶观念此消彼长,姑息恶念,将成大恶。我们培养道德观念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儒家自省的修养方法基本上是把道德修养看作封闭的个人内心活动,有自觉性、能动性的合理因素,也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倾向。我们要克服其唯心主义倾向,发扬其自觉性、能动性的合理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服务。

弘毅

弘毅语出《论语》。朱熹对弘毅有这样的注解:杜绝了任何侥幸成功的心态,它宣告一个人如果自认为是儒者,他就要勇敢地挑起那副沉甸甸的重担,胸怀宽广,朝着漫长而充满坎坷的入世之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而这一切的动力都源于儒者的仁爱之心,为了这个信念,儒者甘愿尽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慎独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修身方法;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反省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要从最隐蔽的地方和细微的地方做起。

慎独既是修身的方法,也是修身的境界,最早见于《中庸》、《大学》两书。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

要求人们去恶从善,坚持善良的意志,不要自欺欺人,像小人那样,闲居无事时什么坏事都干,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

慎独强调修养的自觉性,把能否慎独作为区别君子小人的标准。慎独是对待唯己所知、而不为人所知的细微的事情上要谨慎不苟。

慎独作为一种修养的方法仍有可取之处。它反映了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道德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要靠内心的自觉,不能靠外力的强制。

这种自觉性是由于人们把道德规范化为内在的信念,因而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地遵守,不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情。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语出《论语·里仁》。意思是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忍论

忍论是儒学关于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思想。俗世有俗世的忍,道家有道家的忍,佛家有佛家之忍,儒家有儒家之忍。

儒的核心是仁,仁与忍同音。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要想成为礼之人,就要时常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都要符合礼的要求,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儒家所提倡的,就是要人按照礼去要求自己,修身正心,去私为公,高风亮节。甚至是舍身成仁,达到内圣而外王,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仁者。做到礼,就需要忍,在忍中去舍。

舍是失去,是放弃。能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忍。生活中的大度宽容,是一种忍的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宽广的胸怀。忍是心灵的质量,是心性的境界。

明明德

儒学典籍《大学》开头即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大学》的主旨所在《大学》提出的明明德说,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

所称明德,是指人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

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那么,道德的力量是如何体现呢?一般说来,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深邃可怖,人人自危,就会出现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混乱局面。

在封建社会,只有天子能做到让天下一统,让百姓安居乐业。明明德的目标,不仅要让天子自己明白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性,而且还要让这种王者之道自上而下地传播开来。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天下大治的完美境界。

这里的“至善”,和孔子所说的“正名”“中庸之道”有密切关联。因为至善可以理解为遵循不及不过的时中原则,专心做好自己这个角色和地位所赋予的事情,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效果。

对于这个止于至善就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个善的根本,就是指心里面的修持,10种善德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就是十善心。

这十善心也就是上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我们修善所应当立定的脚跟,是止于至善应当把握的十大方面。这也是礼德的基本成分,它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

修身观

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次第,一步一步地规范好了,符合了五德的要求,那也就是修身的基础。

其实这个道德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符合德性的全面转换,从而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的理念。

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儒家以修身为教育目的。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中说:“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

儒家的修身包括守静、存养、自省、慎独等内容。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传统道德相吻合。

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老师是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得来的。

在古代,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并占据统治地位,温良恭俭让被称为“君子五德”,与“仁义礼智信”一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子是自己修养圣明而自然了知,就像一块纯净的而雕琢精美的玉,呈现于人们面前,同时具有全息记载人事的一切功能一样。

大成儒家历来直指做事的核心和元始,就是做人。以做人为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非常完美的思想和行为锤炼系统。

而温、良、恭、俭、让五德,不是在表面上做作,而是志道据德,真实修养自然呈现的德行,犹如精金美玉不自耀光而有令人欣悦的一切的特性。

自强观

自强不息出自儒学典籍《周易·乾》。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自强:自己努力的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博学观

博学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广泛地学习;二是学识渊博。

博学的博,即大通。《说文》即宽广、广博之称。作为现代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

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体仁观

儒学提倡仁。仁,即仁爱、仁慈。体仁,即实行仁道。让所有人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走完他们的生命旅程。儒学的核心理念即为仁,能够行仁,即是君子。

社会群体成员聚会组织时要遵守共同的礼仪规范及共同的社会秩序,做到人人彬彬有礼、举止得体,畅神逸气,和乐美好,共享太平。

聚敛财物应当符合道德,即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群体利益,既考虑了当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

和义观

《论语》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就是说财物来了,利益来了,权位来了,首先要问“应得吗?该得吗?可得吗?”若非取之有道,恐怕后患无穷。

一生中,若能将多余的钱财嘉惠布施于世,或善用权利,造福乡梓、社会,都是最佳的义行。

儒家思想中有“济人利物”的话,物字不只是指动物、植物、矿物。在古代的物包罗很广,等于现代语“这个东西”的“东西”,是一个抽象名词。

利物足以和义的利物,意思是我们人类应该利物、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利物,就是使他人得利,就足以对得起别人对自己的奉献了。用一句直白好像还看上去还有点不雅的话说就是“要利他,做对社会有益的,这样就可以对得起吃的粮食或羊肉了。”

义,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组成,意为我善良,深深含着人性本善之义,此正说明义乃与生俱有的德行。因为义是道德的准则,是立身处事的依据,是顺乎天道自然的法则。由此可知,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立不易方观

《易传·大象》称:雷风从山泽而生气。其气通彻上下,运行周遍,化育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有常,其德亘古今而不易,故曰恒。

它包含了恒久、长久之意,包含永恒的、必然的、绝对的、纯粹的,能够守恒、持之以恒,做任何事情必然成功,所以利有所往是当然的。

以恒修身,而身教乃亨;以恒齐家,而家道乃亨,以恒治国,则国运也亨,这就是所称无往不利者。

方与类相联系,君子不易方,是说君子不会改变本来的本色的规矩。

人的所思所想,可以左右人的行为,也可以左右人类的行为。小至一个人,大至一切万事万物。

君子往往先订一个长远而坚决,不易改变的恒志,这恒志往住和自己生命相关,使生命充实,有意义。相反一个心力不足的“小人”,勤勤“立志”,计划多少,却大都未能成事。

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这就是“君子以立不易方。”为此,只有抑止自己的私欲,才能导致长久的欣悦。

什么才是真正的执政理念,只有心存天下,德昭日月,才能百姓安居,天下祥和。这是一种可以达到的执政理念,并不难。顺天行道还是逆天而行,恐怕这就是《易经》中的“君子”“小人”之分别。

致命遂志

致命遂志语出《周易·困》。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所称致命遂志即是以持守“大人”之人格理想来应对于时时处处。其次要做到“顺天休命。”世人往往以为顺天休命是一种消极应世,其实不然。

苏轼这一命题的深沉意蕴在于启迪人当发现自己处困之时首先必然安静下来,吸收天地之营养充实自身以待其变,处静以制动。

顺天休命目的在于摆脱困境,保证“天行健”的完备履行,从而做到以健济明。这一结论是要人仍以需静为养阳。换句话说,即是顺天而动,从而致命遂志。静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动,这是以健济明的深刻蕴含。

小人遭际困厄往往悲观失望,一蹶不振;君子居困动心忍性,慨当以歌,愈挫愈奋,激励出前所未见的潜能,贞正之德不移,进德修业更加努力,于默默静守之中以待天时之变。

君子落难愈显其崇高,小人遭难愈见出其人格的渺小。遭难的小人不能见及于此,自暴自弃反而愈会使自己落入灾难的深渊。君子恪守本命不坠雄心大志,知天知人知己,反而有助于度过困厄,转危为安。小人之困困于身,大人之困困于道;小人之惜惜于身,大人之惜惜于道。所以说:“君子以致命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