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儒学基本常识
14945600000049

第49章 清以后的儒学(4)

熊十力以此书作为自己的“衰年定论”,并在临终前的《存斋随笔》中说:“余之学自是归本《大易》,详在《乾坤衍》等书”。

《经籍旧音辨证》

《经籍旧音辨证》是近代儒学学者吴承仕著。这是吴承仕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该书将汉至唐间近百家音切分别辑录整理出来,然后参较典籍原文进行辨证,最后成书25卷,序录1卷,后缩简为7卷出版,名为《经籍旧音辨证》。

这是一部音义互证的训诂专著,更是一部经学研究的工具书。该书总结了先哲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新见。

其中的成果充分反映了作者在音韵、训诂研究上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作用。该书得到了许多儒学名家的认可,章太炎为之作序,钱玄同为之题签,黄侃通读之并为之作《笺识》。大家都对该书极为赞誉。

《戴东原的哲学》

《戴东原的哲学》是近代学者胡适著。戴东是清代经学的大师,音韵的大师,清代考核之学的第一大师。同时,他还是朱子以后第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他在哲学的方面,200年来只有一个焦循了解得一部分;但论思想的透辟,气魄的伟大。

本书主要是对戴东原的哲学的探讨与阐述。介绍了戴东原的哲学、戴东原哲学所产生的反响、戴东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位置等。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郭沫若著。本书除导论外,包括4篇主要论文,它们是《周易》、《诗》、《书》、甲骨文和彝铭的个别研究。

《易》、《书》、《诗》均为两三千年前的儒学古籍,真伪混杂,时代难辨。郭沫若处理尚较慎重,辨疑之处也见功力。如《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前人已指出其伪,郭沫若举出七点证据,证明其为儒家的创作。

特别是对《易》、《书》、《诗》内容的考释,颇多新颖精彩之处,如一向被视为神秘的八卦,前人作为许多曲解,郭沫若则从中找出生殖器和数学的双重内涵,从卦辞和爻辞中描绘出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其思想之犀利,释证之新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随处可见。

《古史辨》

《古史辨》是顾颉刚等人著。五四运动后,顾颉刚等开始以西方现代科学方法来更新自己的治学方法,用“历史演进方法”研究古代历史,使历史上已被遏抑的几次评击伪书的运动复苏起来,掀起一个新的辨伪浪潮。

他们发表了不少古史辨伪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由顾颉刚等人汇印成《古史辨》。

《古史辨》全书共7册,第一至三册和第五册由顾颉刚编辑,第四、六册由罗根泽编辑,第七册由吕思勉、童书业合编。

共收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界研究我国古代史、考辨古代史料的文章350篇,计325万字。

其内容包括对儒学典籍《周易》、《诗经》等经书的考辨,对儒、墨、道、法诸家的研究,对夏以前有关古史传说、“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古代政治及古帝王系统的关系的考辨和研究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濑溟著。本书初版于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5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5个部分内容。

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加以比较,极富开创性和启发性。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本书之构思约始于1941年,1942年2月,作者赴桂林,开始写作《中国文化要义》。

1948年11月,梁漱溟回北碚,重新写作《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6月完成。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我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中国文化要义》在东西方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

我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

本书首先从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我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我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我国社会改造的出路。

此外,作者还考察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我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是国学大师梁漱溟著。本书从人类生活来讲人生,又从人心谈论人生,书中带有儒学和佛教等其他宗教思想,是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好教材。

此书揭示了人心实际是资借于社会交往而发展起来,同时,人的社会也即建筑于人心之上,并且随着社会形态构造的历史发展而人心也自会有它的发展史。

作者援引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论述,就人与自然相互间的影响关系引申论述整个人类从故至今的演化史。继而,作者就宗教与人生、道德——人生的实践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阳明学述要》

《阳明学述要》,作者钱穆。本书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宋明600余年理学,宋代是创始,明代是结束。而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的代表,理学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

钱穆把王阳明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精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

钱穆讲王学,尤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我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

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也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朱子学提纲》

《朱子学提纲》,作者钱穆。作者于1969年撰成百万言巨著《朱子新学案》。因念《朱子学》牵涉太广,篇幅过巨,于上世纪70年代初夏特撰《朱子学提纲》一篇,撮述书中要旨,并推广及于全部我国学术史。

上自孔子,下迄清末,二千五百年之中儒学流变,旁及百家众说之杂出,以见朱子学术承先启后之意义价值所在。《朱子学提纲》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被认为是研究和阅读朱子学之入门。

《新理学》

《新理学》,新儒学著作,作者冯友兰。《新理学》是作者《贞元六书》的第一本,也是新理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于1939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在1941年举行的首次全国学术著作评奖中获文科一等奖。

《新理学》在概念上对宋明理学有的直接继承,有的采用名称而改变用法,也有的是作者的创造。《新理学》中四组命题反映了作者的本体论思想,体现了他对宋明理学的发展。

《近代唯心论简释》

《近代唯心论简释》,作者贺麟。本书是贺麟的第一本论文集,也是其前期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贺麟深研西方费希特、黑格尔、康德、斯宾诺莎诸人的哲学,又究心于儒学宋明理学,努力求融会贯通中西哲学传统。

明确主张“唯心论”,为“唯心论”辩护,并根据“唯心论”之说以谈道德文化诸问题,由此形成近代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新心学”哲学思想。

《近代唯心论简释》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出现国内通常讨论思想的文字中有无数新的提示,即便唯物论者也认为“《近代唯心论简释》在同类著作中是算得比较有见解的能成一系统的。”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又名《中国文化与世界》,是在1958年元旦,台湾香港地区的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张君劢共同署名的,同时在《民主评论》和《再生》两家杂志上发表的。

在文中,牟宗三等人阐述了对我国学术研究以及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的认识,并表达了对中国命运的深深关切。书中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道德主体的转化以实现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开发我国文化健康发展道理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