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儒学基本常识
14945600000052

第52章 儒学思想辑录(3)

亲民观

亲民有两种理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把“亲”当作“新”来理解,意为使人民经过教化,摆脱旧有的陋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天下太平。

另一种理解即为亲近人民,以人民为自己的至亲。根据《大学》的整体内容来看,朱子将亲民解释为“新民”,似乎更符合作品的原意。

亲民就是要将美好的德性,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散播,并通过除旧布新,达到天下大治的最终效果。天子应该以其为根本任务,时刻用心尽力,人民则应不断反省,力求从道德上完善自己。

亲民就是要亲身国之民,要亲家中之民,要亲社会之民,要亲整个民族之民。由明明德向亲民提升的意义是说,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目标,不只在于建立一个道德性的自我,必须由独善其身而兼善天下。如何兼善天下?其途径就是亲民。

从这个转化来说,亲民之中,新与爱两者兼备。亲之实质在新,启发人民去除“蔽”、“拘”,从善自新。而新的方法在于爱。由爱讲新体现了我国血缘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特殊机制与精神。

明明德的独善其身与亲民的兼善天下的统一,便是追求与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至善,是道德上的最高境界。

仁爱

仁即爱人,统治者仁爱治国,老百姓仁爱立身。譬如一个工匠要干好工作之前,必定要把工具磨得快快的,朝廷百官要治理好国家,也要先来个“利其器”,这个器就是仁,即思想、道德之器。

在儒家的治国理念中,既然只有少数的社会精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才应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这些人就有责任施行德政、仁政,以亲民、爱民的态度做老百姓的父母官。这种仁爱的重要体现,就是政府能够为平民百姓的福利作长远的规划。

仁爱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普遍的爱和民主的精神。像清代文学家张岱说的“予夺之权,自民主之”,像黄宗羲的“天下,即人民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就是仁爱的延伸,民主思想的体现。

和谐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含义;和谐有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的含义;和谐有和解、和好相处的含义。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诚信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称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和规律。

两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诚指的是真实无妄,信就是守这个诚。诚信是为政之基。诚信体现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和守信、守礼、守法的精神,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对于个人,诚信是立身之本;对于企业事业,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国家来说,诚信是立国之本。

《左传》称: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

“民无信不立”,指的就是当政者要取信于民,才能成就大业。浙江古代思想家王充的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批判虚妄的诚信思想。

中庸

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其含义大致有:执中守正,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折中致和,就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因时制宜,就是与时俱进,通权达变,随机应变。

总之,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内圣外王

在儒家典籍中,圣人是人格品德最高的典范,孔子尽管说他没有见到圣人,但他却被后人奉为至圣。

《论语》中没有圣王的观念,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说,却奠基于孔子。其后孟、荀分别予以了发展。

儒家的重要著作《大学》也表白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其主张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个人内心修养的阶梯,这实际上就是内圣之道;而主张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内心修养完成后的自然发展,也就是“外王”之道。

小康

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小康是儒家理想中的所称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后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儒家的小康社会论是宝贵的民族精神遗产,既有其理想的光辉,又有其空想的色彩。

历史证明,唯有科学社会主义与和谐进步的科学发展理论方为践行可胜的思想道路。

儒家的小康社会,是大同社会之前的预备型社会。小康社会论是儒家社会主义的低端纲领。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社会主义为实现小康指明具体的方针。

这就是小康社会论的四个分论,即私有论、国家论、民众论、革命论。也可以把这四个分论简称为“小康四原则”。

大同

《礼记·礼运》中孔子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他们称之为“大同之世”。

大同是我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社会化发展,相互之间融洽、一体化,使人类社会走向互助、合理、繁荣的新阶段。

大同就是关于人、自然、社会的和合,人类在这个地球世界已经无可辩驳的成为了主导,没有必要以征服对立的态度对待这一生存环境,在这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以文明和谐的态度发展我们自身。

大同社会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只有礼制才能倡导和谐的社会关系并体现这一关系,所以礼制社会才是一个自觉文明和谐的社会。

从善如流

从善如流语出《左传·成公八年》。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宰并掌握一大部分人的命运时,能够节制自己使自己的某种不良行为被人指出,从而彻底加以摒弃,那么他是为官的,一是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体恤民意。为人处世的也一定能够做得出色,而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三不朽

三不朽这个思想出自《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了这么一件事情: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朽不朽”的问题。

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至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

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称不朽。”故而三立,后世也叫三不朽。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归结起来,高层次的,很有价值的,就是这三不朽。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就是“三做”,即做人、做事、做文章。

大一统

大一统思想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追溯大一统思想之源,可上至《诗经》。《公羊传》作了集中论述,其他儒家经典也有很精彩的论述。

《公羊传·僖公四年》正式提出了“大一统”,但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西汉董仲舒对此作了发挥和说明。

东汉何休对此进行了解释。经过董仲舒和何休之解释,大一统成为我国历代皇帝和儒家政治家的治国理念,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平天下

平天下语出《十三经注疏》。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廉政

儒家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思想的合理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之所在。

儒家思想之所以长期流传并产生影响,基础在儒家思想内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如果没有廉政思想的支撑,儒家思想可能早已不复存在,更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儒家,从“政者,正也”的立论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的原则和规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廉政思想。

儒家廉政思想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翻开儒家典籍,随处可见廉政的格言、警句,涉及方方面面。

儒家廉政思想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是一个严谨、丰实的思想体系,具有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的功能。

儒家廉政思想在效用上具有超时代性,许多精辟论断超越了时空,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仍有其自身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主要内容一是“廉政先廉吏”。儒家学者普遍认为,廉政必先廉吏。因此,在儒家廉政思想中,大多主张把廉作为官吏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官员淡泊明志、慎独律己,做到“克己以廉”,提高自身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

如果说“以廉为本”的主张为儒家廉政思想奠定了理论基调,那么,“廉政先廉吏”的思想则反映了儒家的具体廉政方略,是“以廉为本”主张的具体化。

儒家思想家认为,大之于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知耻与否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精神标尺,也是鞭策和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内在动力。

孔子以“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思想作为教导学生修身明德的标准。至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一说,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

邦本

民为邦本语出《论语·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是我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政治思想,古代治政典籍对其重要性有大量的论述。

从这些论述可以知道,安邦治国,最重要的就是安抚百姓。领导者能否熟谙安民之道,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领导者自身的前途与命运。

劳心者治人

劳心者治人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意思就是: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劳心的统治人,劳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得养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要由人来养活,这是天下普遍的原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命题,是孟子对于社会分工问题的系统论述,对后世产生过深刻影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这一思想被奉为圭桌,似乎已成千古不易之理。

和天下

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论述极多。范仲淹《岳阳楼记》把这一愿望具体化了,士大夫无时不忧,无处不忧,无事不忧。由此可见,和天下理想社会是儒家传统理想社会最重要的内容。

儒家没有狭隘利己的民族主义思想,而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天下为公”的胸怀及以“平天下”为己任的气魄充分体现出儒家传统的博大性与包容心。

一天下

一天下语出《公羊传·成公十五年》。一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占有的某一领域。

董仲舒一天下理想社会构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个社会有国君。他们不敢有君民之心,是为了长期做人民的君主。

这个社会是统一的,是以君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这个社会是有等级制度的,所以要亲亲、尊尊。

这个社会轻徭薄赋,他还主张“限田”。限制私有土地的最高数量。

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从君主那里就很开明,对人民“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社会上没有怨恨,没有愤怒,强者和弱者能和平共处,也没有以谗言害人和妒忌别人的人。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连毒蛇猛兽也是温顺的。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以“平天下”为外王核心,无疑“天下一统”观是其中重要内容,朱熹承续了荀子、董仲舒的思想。

朱熹的“天下一统”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天下万物一统于理。朱熹的理是继承是个总括,在理之统帅下,才可以有分殊。“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盖以乾位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称理一。”

二是天下社稷一统于王。“夫土地者,天下之大本也。《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

三是天下治权一统于君。认为“君臣之际,权不可略重,才重则无君”。

公天下

《礼记·礼运》是夏商周初时期人们对“天下为公”的释义,夏商之际对于天下而言,主张传位于有贤、有能、讲信修睦有德之人,而不能搞家天下,到孔孟之时已经发展成为非一人之天下的“公天下”之义。

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所释“天下为公”的“天下成为公共的”之义。孔孟“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一家”的思想更具有民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