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25

第25章 心怀孝心,以孝安家以敬立人(1)

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所以对待长辈的态度如何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孝道也为中国历代先贤所推崇,王阳明也不例外,他提出“以孝安家,以敬立人”。王阳明把心怀孝心看成是“安家、立人”的根本,他的观点用于当下也有巨大意义。

孝顺父母就在当下

在生活中常有人会说:等以后长大了,让父母吃好住好;等以后我有钱了,会让父母过好日子;等以后我有能力了,再给他们需要的;等以后,我事业发达了再让他们风光……其实,孝顺父母何必要等“以后”呢?尽孝不要等到我们拥有足够的荣光之时,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远去,才翻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要讲孝道。对于母亲早逝,他没能奉养,祖母,未及一见,王阳明深感伤痛并一直自责于心。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孝也要知行合一:“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气他强调孝要及时的行动,将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孝,经不起等待。生时如果不养父母,死后万事皆空。”

春秋时,孔子和弟子们出去游玩,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在啼哭,就上前去看怎么回事,啼哭的人叫皋鱼,皋鱼解释了他啼哭的原因:“我年轻时好学上进,为了求学曾经游历各国,等我回来时父母却已经双双故去。作为儿子,当初父母需要侍奉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这好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我想要侍奉父母,父母却已经不在了。父母虽然已经亡故,但他们的恩情难忘,想到这些,内心悲痛,所以痛哭。”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和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子女可以等待,但父母不能等待。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们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多让你陪陪。否则当你挚爱的亲人离你而去,你在脑海中回想他们以往对你如何嘘寒问暖、呵护备至,你却只顾着打拼自我天地,忽略了关爱他们,让他们在守望你的寂寞中落寞而去。你的悔、你的痛,成为你一生最深刻的烙印,任岁月无情也抹杀不去。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背后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

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的孝心能在外面的触动之下得以彰显。

父母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不易,付出的辛苦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难以理解的。古时候父母亡故,做子女的要服丧三年,这是对自己刚出生时父母耐心守候的报答。所以,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有丰富的内涵,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

其实,王阳明就是一个至孝之人。

王阳明三十二岁的时候,因病移居西湖,往来于南屏、虎跑寺庙,见一僧人封闭于龛内打坐、诵经、念佛有三年之久,也不说话,像呆了一样。一日,王阳明就朝僧人大喊起来,僧人大吃一惊,和王阳明攀谈起来。王阳明问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僧人说家里还有老母亲。王阳明又询问其是否不起俗念。僧人答曰:“没法不念”。王阳明听了,就给僧人讲爱父母和人本性的道理,僧人感动落泪,并离开寺庙回去奉养老母亲。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一开始便蕴涵着情感之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的好恶情感形成了行善的动因。当学生徐爱问王阳明如何通过服侍父母等孝道而求得孝的道理时,王阳明认为关键出自忠诚的孝心。只有出自真心,行为才具有真实性,光是一点行孝的表面文章,而不把爱树立起来,那就不是真孝。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

一个人总强调正已,而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

让父母无忧是大孝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之爱,最伟大的情莫过于父母的恩情。在父母眼中,儿女是他们的心头肉,儿女的幸福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能够让父母不为我们担忧,这就是孝。

学生傅凤想要早点考取功名,以摆脱贫困的家境,更好地奉养父母,于是不眠不休地学习,却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王阳明批评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孝顺,傅凤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并向王阳明请教:“我如何才能够修正这种不孝的行为呢?”

王阳明回答说:“保养好你的身体,爱惜你的生命;端正你对父母的感情,不要辱没了父母对你的期望;尽心尽责地做好你该做的事情,不要有得失之心,平心静气地生活,心不要被外物所左右,这样你就能避免陷入不孝的处境。”

在王阳明看来,家贫亲老而不为禄仕,固然不得为孝,但欲求禄仕以成疾,使父母伤心悲苦,牵肠挂肚,这又怎么谈得上孝呢?由此可见,为人子女者,在生活上不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伤心悲苦,这就是对行孝最起码的要求。

孟武伯向孔子讨教关子孝的含义。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由于疾病不受人控制,因此子女如果能常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只忧虑子女的疾病,而没有别的东西可忧虑,这就是孝。然而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能自理自立,却还是让父母整天为他担惊受怕,这便是不孝。

在一个关着犯人的牢房里,犯人们聚在一起看书闲聊。

一名犯人指着书中的珠宝图说:“我母亲没有一件像样的首饰,如果她戴上这些首饰一定会很高兴。”

另一名犯人指着上面的房屋说:“我家的房子又破又旧,每到下雨就漏,我母亲如果有这么一间漂亮的房子她该多高兴啊。”

第三个犯人指着上面的马车说:“我真想给母亲买一辆马车,以后她来看我的时候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书最后传到一个犯人的手中,他拿着看了很长时间,看着上面的珠宝、房子、汽车……他沉思了许久后,流着泪说:“我们从一出生就让母亲操心劳神,直到长大了,本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却由于我们的错误让母亲更加为我们操劳。我们都是母亲牵挂的根源,更是母亲幸福的寄托。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连着母亲的心,我们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母亲的付出,不是为了得到珠宝、房子、马车这些物质上的回报,因为在她们心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正直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如果我们的母亲有一个好儿子就好了!”

这时,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

俗语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儿女多大了,都永远是父母心中的牵挂。子女离家的时候,父母心里总是充满牵挂,分别总是令他们黯然神伤。

他们会担心子女在外面是否吃饱穿暖,是否受人欺负,是否会误入歧途等,因此才有了这句“父母唯其疾之忧”。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让父母无忧呢?因此,王阳明才会告诫人们:“行孝,首先要使父母无忧。”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最想要的不是珠宝、房子等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除了疾病,他们可以不必为儿女的衣、食、住、行等担忧。

孝顺不是简单的供养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是,现在的所谓孝,并非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狗马也要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是从心底里敬爱,那养活父母和饲养马又怎样区别呢?孝不能仅仅满足供养父母,更主要的是要在内心里敬爱父母。

王阳明曾与一个名叫杨茂的聋哑人用笔进行交谈:

(王)问:“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

(杨)答:“知是非。”

(王感慨):“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

(杨)首肯,拱谢。

“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

(杨)首肯,拜谢。

“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

(杨)顿首再拜。

王阳明向杨茂指出,人人都有一颗知是非的心,如看见父母自然知孝,看见兄长自然知敬的道德行为。即使是聋哑人,口虽然不能表达,耳虽然不能聆听,但心与常人是一样的,能知善知恶、辨别是非。这就是因为人心都有良知,无须口说,也无须耳听,只要用心去行就可以了。

在中国,对父母及老年人的孝养一直是个大问题,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圣贤格外重视孝道的原因。在王阳明生活的那个年代有许多道德的约束,尚有许多人不懂得孝的真实含义,更不用说在当今社会了。

能在生活中供养只是一半的孝,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只有心里时时想着孝,并努力践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有一个财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不讨人喜欢,小儿子聪明伶俐,于是财主就尽心培养小儿子。两个儿子逐渐长大了,大儿子一直在家里陪着父母,小儿子因为颇有才华,被父亲送到县城读书。

小儿子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功名,一家人欢天喜地,两位老人也准备收拾行李,和小儿子一起到新地方开始生活。本来小儿子不想带着父母,但是想到兄长愚钝,就勉为其难地带上了两个老人家。

到了就职的地方之后,小儿子给父母选了一间房子,安排了一个奴婢,从此就消失了。两位老人看不见他的人影,生病了也只能使唤下人去找大夫。虽然在这里不愁吃穿,但是两个老人心里很难过。

一年以后,大儿子带着家乡的特产过来看弟弟,一见到老人,就难过地哭了——一年不见,父母老了许多。虽然大儿子很笨拙,但是很心疼父母,他决定带着父母回家生活,父母想到自己以前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他当回事,端茶倒水像下人一样使唤,但是他从来没有生气,反倒是乐呵呵地照顾自己,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笨哥哥又带着老人回到乡下去了,小儿子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跟着自己这样有头有脸的儿子,却要和那笨人一起生活。

其实,感动老财主的正是大儿子的一颗孝心。只有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孝心,他们才会觉得幸福,孝绝不仅仅是能够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父母更希望得到的孝顺,他们希望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能养不是孝,有孝顺的心才能算作孝。

那么,什么才是孝呢?老有所养就是孝道吗?不是!孔子的弟子子游曾问孝于孔子:“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做才算尽孝?”孔子回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儒家重视孝道,孔子讲学时一再提倡孝,所以他的弟子们常常要彻底追究“孝”的意义。

孔子回答的这段话,也可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一些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认为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让父母吃饱穿暖就是孝顺。所以孔子一再提醒大家,对待父母还要有一份敬重心。所以证严法师说:“如果子女只像养牛养马一样,供给父母吃穿住而不由内心恭敬尊重,那为人父母的是何等可怜啊!”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有人认为孝顺父母就是能奉养父母,这种对孝道的认识是错误的,对待长辈仅仅奉养还不够,还需要有顺从,有恭敬之心。

孝行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为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呢?

在中国人的眼中,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一切事业的起点,不孝者不成大事。

王阳明提倡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他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顺就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孝道,出自内心忠诚的孝。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还必须有真正付诸行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