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26

第26章 心怀孝心,以孝安家以敬立人(2)

汉文帝时期,在临淄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她就是勇于救父的淳于缇萦。

淳于缇萦的父亲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是非常喜欢医学,还经常给别人看病,所以在当地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是他为人耿直,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所以在官场上很不得意,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一次,淳于意被一位商人请去为他的妻子看病,结果没有好转,反而在几天之后死了。商人仗势欺人,到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看错了病,致人死亡。

当地的官吏也没有认真审理,就判处他“肉刑”(当时,肉刑有脸上刺字、割鼻子、砍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除了小女儿淳于缇萦之外,淳于意还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在他被解去长安去受刑的时候,他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全是女儿,遇到现在这样的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听到父亲的话,淳于缇萦又悲伤又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呢?”当衙役要把父亲带出家门时,她拦住衙役说:“父亲平时最疼我,他年龄大了,带着刑具走不太方便,我要随身照顾他。另外,我父亲遭到不白之冤,我要去京城申诉,请你们行行好,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衙役们见小姑娘一片孝心,就答应了她。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反复无常,时而雨水涟涟,时而天气晴朗。天晴时,淳于缇萦就跟在父亲旁边,不住地为父亲擦汗;遇上阴雨天,她就打开雨伞,以防父亲被雨水淋湿;晚上,淳于缇萦还要给父亲洗脚解乏。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押送淳于意的衙役。

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履行完相关的手续之后,淳于意马上就被关进了牢房。淳于缇萦不顾疲劳,也马上开始四处奔走,为父亲喊冤。

可是,人们一看申诉的竟是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便没有给予理睬。

淳于缇萦想,要解决父亲的问题,只能直接上书皇上了。于是,她找来纸笔,请人帮忙将父亲蒙冤的经过一一写好,恳求皇上明察。同时她还表示,如果父亲真的犯了罪,她愿代父受刑。

第二天,淳于缇萦怀里揣着早已写好的信,来到皇宫前,就在那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声,一辆飞驰的马车直奔皇宫而来。淳于缇萦心想:

“上面坐的一定是一位大臣。”她灵机一动,用双手举起书信,跪在马车前。

车上坐的是一位老者,他看到了小淳于缇萦,就俯下身来,关心地问:“小姑娘,为什么在这儿拦住我的去路,难道有人欺负你了吗?”淳于缇萦就把父亲被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大臣,并请求他把信带给皇上。

听小淳于缇萦说得那么诚挚恳切,这位大臣答应了她的要求。皇上读了这封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当他听说小淳于缇萦千里救父的事迹后,十分钦佩。之后,皇上亲自审理此案,并为淳于意洗清了不白之冤。

也许在年少的小淳于缇萦心中,根本就没有很明确的孝顺的概念,但是,她拥有一颗良知之心,正是这颗良知之心使她拥有一种最朴素的孝顺行为,时时事事都想着自己的父亲,都站在父亲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念父母生、养之恩,这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报父母之恩,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王阳明的孝道观讲孝悌是良知的一个表现,不慈不孝,这是良知被蒙蔽,由此产生恶。由知孝到行孝,是由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观点所要求的。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动劳。”父母生养我们的时候,辛酸劳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作为儿女,若能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孝敬父母之心必会油然而生,随之付诸实践。若是有人不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动于衷,这种人将很难得到安详幸福的家庭,也很难成就大业。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其实,孝敬真的很简单,只要像爱自己一样爱父母、爱家人,并体现在日常的一些细小的行动上,就已经做到了孝顺。

以仁爱之心立世

在王阳明看来,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做一个整体,如果有一物失常,就是自己的仁爱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阐述天地万物共为一体的道理,王阳明又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意思是说,人们既然同样喜爱动物与草木,怎么忍心拿草木去饲养禽兽呢?同样热爱人与禽兽,为什么忍心宰杀禽兽去供养父母、祭祀和招待宾客呢?对至亲的人与路人同样充满仁爱,但是如果只有一箪食、一豆羹,无法保全两方的性命,怎么能忍心只让至亲的人吃了活命,让路人饿死呢?

《论语》中记载樊迟问什么叫仁。孔子说,能够爱一切人就是仁。孔子所说的“一切人”,并不单指人类这一种生命,而泛指世界上的一切生命,这才是圣人的“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是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的,是没有半点私心的。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写道:“有亲,非仁也。”就是说,只要带有一点私情,就已经够不上仁了。佛家讲慈悲平等,则是爱一切众生。

仁慈是爱天下,没有私心。有所亲,有所偏爱,就不是仁的最高目的了。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您认为我的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收益呢?”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益。”农夫听了有些不满意:“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妻子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这次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其他众生,可以吗?”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啊!你看,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但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的善心点燃这一支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就会增加百千万倍,而且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想了想,知道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平日里总是欺侮我,如果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忍不住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佛法的功德在于普度众生,哪有为一人超度之理?在王阳明看来,圣人的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他们看待天下的人,没有远近内外之别,凡是有生命的,都是兄弟儿女,都要教养他们,使他们安全,以实现自己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信念,普通凡人的心原本同圣人的心并无差别,只是后来夹杂了私心,内心的良知渐渐被物欲所蒙蔽,以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就变成了狭隘的私心;有了私心,就生出了爱与憎的情绪,就将万物分化开来。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如果人们能够消除爱与憎的区分,把天地万物看做一个整体,爱一切人和事,就能恢复通透的良知,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行孝需要真诚的孝心

关于如何行孝,王阳明曾经说过一段话:“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消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私欲,天理至纯,是颗诚恳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防寒,会主动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会想到为父母消暑,会主动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现,但这颗心必是至诚至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