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态度决定高度
14920600000015

第15章 在工作态度上创造高收益——态度是高收益的“担保书”(2)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决心要把他们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惟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无独有偶。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在年轻的时候,他因一场事故导致四肢瘫痪。在全身的器官中,惟一能动的只有左眼。可是,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下来。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他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有时不一定准确,他们需要查辞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象他们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桥,一只眼睛就可以写出一本书,天底下还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呢?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太阳总会按时从东方升起;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你对生活的绝望态度,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有的收获都是拼来的

所有的收获都是拼来的,所有想依赖于运气让自己成为富翁的想法都必须丢弃。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没有的。

50多年前,一个中国青年随着“闯南洋”的大军来到马来西亚,当他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兜里只剩下5元钱。这个人就是后来被誉为“钢铁大王”的谢英福。

为了生存,他在这片土地上为橡胶园主割过橡胶,采过香蕉,为小饭店端过盘子……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50年后,会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位亿万富翁。很多人试图找到成功的秘密所在,但他们发现,他所拥有的机会跟大家都是一样的,惟一的区别就是:他坚信,好日子是拼来的,而不是谁恩赐的,他的创业史被马来西亚人津津乐道。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也熟知他。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l.5亿元。首相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并设法挽救该厂。

他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积重难返,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无法用金钱填平。

谢英福却坦然面对媒体,他说:“当年来到马来西亚时,我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他从豪华的别墅里搬了出来,来到了钢铁厂,在一个简陋的宿舍办公,他的工资是象征性的马来西亚币1元。

3年过去了,企业扭亏为盈,盈利达1.3亿港元,而他也成为东南亚的钢铁巨头。他又成功了,赢得让人心服口服。

面对掌声和荣誉,谢英福坦言,对于能否克服困难,我心里没底,但我有敢拼的态度和勇气,只要敢拼,总会找到出路的,这就是面对困难时,成功者的态度。

要端正所有的收获都是拼来的这一态度,除了要丢掉一切幻想外,还要培养起一种珍惜打拼来的成果的态度,而珍惜劳动成果甚至是每一分钱,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不是守财奴嘛?其实关键不在一分钱上,而在严肃的态度上,一个人如果对小钱都没法严肃,怎能积少成多,严肃地对待大钱呢?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者。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是福特。

福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服务生很自信地回答:“没有啊。”

“你再仔细算一算。”福特宴请的几位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服务生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不会在意的。”

“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坚决地纠正道。

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了一番辛苦凑够了50美分,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

看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道:“真是小气,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情景的迈克,抑制不住地站起来,“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性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迈克拿出一张两周前的报纸,将上面的一则报道指给服务生看。

服务生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

“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没有理由不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富人,是因为他们不但敢于打拼,更懂得珍惜每一分钱。

成龙经常回顾自己入道时的一些往事,对打拼成就未来感受颇深。

成龙称,自己6岁时就被爸爸“卖”到了京剧学校,他拍的第一部戏叫《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初他只能演死人,结果第一次演还被导演骂道:“你已经死了,肚子还动什么?”沮丧之中,成龙开始细心琢磨演戏,终于成了“死”得最好的人。

后来,成龙希望能做武术指导,那时电影圈武行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地位很高。为了能让他注意到自己,成龙就每天帮他擦车,他这辈子都没擦过那么干净的车——每个缝隙都用牙签去挑干净……最终,成龙成了这位名人身边的红人。

对于自己的成功,成龙表示是自己多年拼出来的,“年轻人不应该总看到人家收获,而应该想想人家的付出”,因为幸运只能有几年,实力却会永远。

成功不是偶然的,但努力是必须的。

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个。

不必每一分钟都用来拼搏,但是拼搏的每一分钟都要有收获。

还是那句话:爱拼才会赢!

摆正自己的位置

有一部电影叫《城市女孩》,影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名在大城市找不着对口的工作又不想让父母养着的大专毕业生王佳,在一家家政公司当一名小时工。她工作出色工资每小时10元,因此顾主常常抢着顾她。其同事阿芳却接连着被顾主开除。每次阿芳被开除都会满腹委屈地向主管诉苦,虽然主管很同情很照顾阿芳,但屡次发生这样被顾主开除的事且在后来有的顾主点明不要阿芳的情况下,出于对阿芳的同情,主管决定请王佳帮助阿芳,于是王佳就和主管想让阿芳当一回顾主,体会一下当顾主的心情。她们来到阿芳的家,说明来意后,阿芳却说自己不需要顾小时工,更不会顾抢自己饭碗的王佳,还声称自己现在天天在家,现在家里已是一尘不染了,并不需要打扫了。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于是对阿芳说:“如果你家真是一尘不染,那么王佳干一小时你就不用付费。”想看在自己这个一尘不染的家王佳还能打扫个什么名堂来,阿芳很不情愿地同意顾王佳一小时。当王佳从床底下扫出垃圾时,阿芳却说,谁能看到这地方,这还用打扫?当王佳拖地时,阿芳又说,谁不是这样做的,可是当王佳拖完地又用布再擦了一次刚拖过的地时,阿芳惊呀的说拖的这么干净了还用布擦?就在这样的连连让阿芳惊奇中王佳打扫了一小时,阿芳只得承认自己不如王佳,心甘情愿地付给王佳十元钱。尽管王佳没接这钱,但却使阿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不如王佳的真正原因。

这部影片,使我们想到了,如果生活中我们无论何时都能像王佳那样摆正自己的位置,还会时时觉得委屈吗?如果凡事都能像王佳那样把小时工这样的工作做好,还愁自己没工作做吗?如果事事都能像王佳那样替别人着想,还用担心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从体现吗……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在其位,谋其政”,人要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位置没有摆正往往会使人生多些曲折,多些磨难。

有人跟某位领导聊天时问道,您上面换了两个上司,您觉得跟哪个上司拍挡比较好?他说,人最主要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本着一个适应环境的心态去开展工作,不要越权做事,努力完成自己作为配角的工作任务,上面怎么换都无关紧要。因为任何一个领导他都希望有人来配合他做一番事,我可能做不好一把手的工作,但我敢说做配角可能社长都不如我。

这位领导的一番话,既道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也点明了自己做事的态度,绝不越俎代庖,做一个配角应该做的事,多么富有哲理的人生理念。

如果生活中我们能真正理解影片中那位教会王佳独立的长者说过的,“如果连小时工这样的工作都做不好,那别的工作一样做不好”这句话;如果凡事都从自己能做的做起,能没有我们做不好的工作吗?朋友,如果你想做个快乐的人,就先摆正自己的位置吧!

还有这样的人,因为自己在一个很显眼的单位,就忘乎所以,认为什么比别人强,什么都可以做,却不知这是你的单位很有魅力,并非你本人很有能力;还有人以为自己身边的人、亲朋好友很有能耐,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却不知求人不如求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没有权力就不要去逞能,毕竟别人和自己是有区别的。这样的人对自己是一种欺骗,对别人也是一种欺骗,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你是办不到的;是自己的定位出了问题,给自己找来了太多的麻烦。因此一个人一定要摆正位置,这样才能认识自己,才能量力而行,才能不被动,才能不会因为办不到而郁闷。

做自己最适宜的工作才会更有收效

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违心地做自己不热爱的工作,不如决然地放弃,这是一种择业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梅尔文·亚班斯从事的是培养推销员的工作,但他最擅长的是激发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他负责把某人从不能发挥潜能的现有工作岗位,调到更能发挥才能的职位上,而且获得非常好的成效。

他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人类改造业”。他喜欢人,相信人,能在人们身上发掘出未开发的能力,并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的发展。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青年担任非常呆板的事务性工作。他很有才能,善于交际,待人和善,工作认真。他经常提出促进生产的新构想。不仅如此,他还能很好地激励周围的人奋发向上。

亚班斯很钦佩这个叫杰克的青年,认为他还有许多未开发出来的潜能,于是就问杰克:“你认为这家公司如何?”“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能在这里工作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准备成为公证会计师。”

亚班斯这样对他说:“让我说出我对你的看法吧!也许你会惊讶,你有非常好的推销天分。你热爱公司的产品,如果负责销售,一定能获得最好的成绩,不论对公司或对你自己都能带来很大的利益。”这意外的建议使杰克惊讶极了,很自然地流露出他的另一面,那就是不安与缺乏信心。

“不,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我已经驾轻就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改变工作可能会让我变成离水的鱼,我不可能改行做推销员。”他说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对离开安定的老巢显得很不安。可是,亚班斯非常坚持。“你并不了解你自己。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不要怀疑,对自己要有信心,必须了解真正的自己。”亚班斯的热忱终于使杰克答应接受推销术的培训。后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因为他对推销工作非常感兴趣。讲习班的讲师对亚班斯说:

“你发现了一位可以说是天生的推销员。只是他本人还缺乏信心。”

“不久他就会有信心的。”亚班斯回答道。

杰克到外面去实际访问客户的一天终于来临了,他非常紧张。亚班斯对他说:“我也一道去吧。在你负责的部分地区我可以和你一起去。”

亚班斯把新推销员杰克带到成交可能性较大的顾客那里去,杰克发挥了他的社交特长,对方相当满意。他很仔细地观察亚班斯为他示范的推销法。在两人一道进行访问的过程中,杰克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亚班斯也把自己的信念与自信植入杰克的心中。

不久,杰克的态度开始转变,他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成就感,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

有一天,亚班斯对这位新推销员表示,以后不能和他一起出去了,他必须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客户,接着给他打气说:

“保持热忱,待人温和,对产品和自身要有信心。”

“我一个人也做得来。”杰克带点不安地低声回答道。

“你绝不会孤独的。”亚班斯鼓励他。

后来,杰克发挥他的潜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亚班斯的判断没有错。

“相信”会成为人们难以置信的伟大力量产生的根源。一切肯定性的要素都凝缩地隐藏在信念之中。

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永远不变的位置上,要有随时让自己处于最好的位置上的想法和态度,这是让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