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态度决定高度
14920600000014

第14章 在工作态度上创造高收益——态度是高收益的“担保书”(1)

收益与效率一样,是衡量和评价工作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收益是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没有收益即使有火箭升空一样的速度和效率也是在做着无用功。那么态度又是如何决定收益的呢?在一家蛋糕厂一名普通员工突然被老板提升为车间主管,主要原因是他在5年时间内在与同事用同样数量原料做同样蛋糕时,比别人节省了500公斤鸡蛋,而这里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别人打鸡蛋时嗑开蛋壳倒出蛋液蛋壳甩开即可,可他不然,他倒蛋液后不是马上甩掉蛋壳而是用自己特制的一个小刷刷出残留在里面的蛋液,然后再扔掉。

这种高度的责任心不但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也为自己带了人生的转机。

从这意义上说,态度不止是一种对人对事的心理倾向,也是一种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高水平的决策来自领导者务实的态度

可以说,每一件成功都源于一个高水平的决策。对于领导者来说,决策意味着一个重大转折,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因此,在决策过程中,你一定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这样才能冷静地分析利弊,制定出最好的决策。

人们都不会忘记“禽流感”时的情况:家禽被大量捕杀,禽类食品被严格检验,所有与禽类有关的产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禽类产品的公司纷纷解体、破产。企业领导也表现出低靡和沮丧,在这种情况下,肯德基的最高决策者却沉着冷静,他向世界保证肯德基的产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守消毒这一关,进入生产流水线的每一只鸡都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并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条件和监督措施。在这一决策的引导下,肯德基不仅走出了经营困境,而且大赚了一笔,在瘟疫盛行的情况下,有多少家公司倒闭了?没人说得清楚,而肯德基却毫发未损,不能不说是决策者的智慧和心态起了巨大作用。

肯德基作为一个国际型的餐饮公司,在全球声誉显赫。瘟疫盛行的危急关头,如果决策者头脑不够稳定镇静、心态不够平和,在压力面前很快就会举手投降。然而,在经过镇定、平和、周密的调查和推理之后,他们的决策使危机变成了契机。肯德基的声誉和财富突显而出。

其实不管在哪个领域和行业,心态的好坏都会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

因此,也就有了一夜暴富和一夜赤贫的区别。

杰克·韦尔奇大概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首席执行官,担任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的韦尔奇,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

20世纪80年代,美国遇到了制约全美企业业务发展的致命敌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那些二流产品与服务供应商的生意难以为继。

通用电气要求各业务部门主管都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随后他们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哪些业务值得培育,哪些应该放弃。韦尔奇的策略并没有取得通用电气执行官们的共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仅仅由于一项业务处于该领域第三或第四的位置就放弃。然而他们的抱怨不能改变杰克·韦尔奇的决策。就这样,韦尔奇在短短的5年间砍掉了25%的企业,裁减了十多万个工作岗位。

从1985年到1990年,韦尔奇把公司的行政人员从1700人减少到1000人左右。在韦尔奇担任GE最高负责人之前,公司的大多数企业负责人要向一个群部负责人汇报工作,群部负责人又向高一级部门负责人汇报,直至公司最高负责人。而且,每一级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负责财务、推销计划以及检查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韦尔奇解散了这些“群”和“部”,消除了组织上的障碍。现在,企业负责人与业务最高负责人办公室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可以直接沟通。

他觉得有必要减少现有的管理层次,以促使高级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他称这项策略行动为“减少层次”,旨在创立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开放的组织机构。

经过裁员以后,公司行政班子的干预大大减少。过去,企业每月都向总部提出一份财务报告——尽管没有任何人使用它。现在公司财务主任丹尼斯·戴默曼让各企业把两个月的数字留在它们自己手里,他的财务班子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改进“影响最终结果的事情”,如存货、应收账款、现金流动状况等。财务班子不再是整天死盯着小数点,而是用更多的时间来评估可能做成的生意。

杰克·韦尔奇的善于进取,积极行动,不屈服于压力和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心态成就了他无人可以与之匹敌的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他用非凡的意志和毅力造就了今日的通用。

在决策过程中,也许男人的优势更大,但也有不少女性以她们积极创新的思维模式、果敢、稳重的心态特征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靳羽西就是其中一员。

1989年,许多外国大公司纷纷撤离中国时,她做出惊人决策:投资中国,创建自己的美容事业。

靳羽西在美国当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时候,使用了许多世界著名品牌的护肤品及化妆品,但她觉得要靠这些东西使自己真正漂亮起来非常困难,必须经过精挑细选、仔细搭配。而在中国这个已经开放了的国家,年轻的女孩子们却一味崇洋,不会把自己真正打扮得漂亮起来,而且那些舶来品的价格也非常高,超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中老年女性也找不到能使自己漂亮起来的东西。靳羽西说:“在我自己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当时我只是想为亚洲女性配制一些能将她们的特点发挥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以快速配色,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价格也符合中国大陆的消费层次。在销售这些产品的同时还可以指导她们如何使用这些产品,让她们建立独一无二的美的自信。”一切看起来都很偶然,似乎充满了随意性,靳羽西是在一种良好愿望的促使下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良好的市场空间中存在的商机,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事情并不顺利,因为靳羽西不像许多成功的商人一样有多年的从商经验,甚至可以说她从来就不曾是个商人。

她不断在美国和中国、研究所和市场间奔波,不断调查、分析、研究,甚至在自己脸上做试验,她在中国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个人形象对她的生意非常有帮助,很快,她的羽西品牌在中国内地就已经像她的脸一样家喻户晓了。靳羽西大胆的决策成功了,她的化妆品在内地赢得了广泛的市场。

理智和审慎的态度对于决策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丝慌乱、急躁的心态都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事实证明,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决策无不出自一个务实认真的领导者。

即使在针尖上也仍有施展的舞台

生活中多数人是想做成事的,但大多数人又没做成事,这其中有许多是这样的情况,即:看见别人做什么成功了,他也想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去做同样的事,结果因为不适合自己而失败了;再后来,他又看见另外的人在另一方面成功了,他又模仿人家去做,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你想做什么事何必看别人呢?何不自己思考,做适合自己的呢?只要你认定了的,并且相信自己,那就是在针尖上你也能挤出一块创业的舞台的。

罗伯特·安琪是从事儿童心理研究的专家,他说:“最糟糕的心理毛病莫过于一些人打从心底想成为另一个人,而缺乏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勇气。”

这种心理毛病,在大名鼎鼎的好莱坞演艺圈内也非常普遍。山姆·伍德曾经说过:在教导新进演员拍戏的时候,让他感到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使他们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演员们一心只想成为第二个拉娜·透娜或是克拉克·盖博,可是观众的口味不断地在变,他们要的是新偶像。

山姆·伍德在当导演时期,曾花费数年的时间去经营不动产买卖,其间也著有行销方面的论述。他以应用于演艺界的同一理念来陈述。

他说:“你不可能变成一只猩猩,也不可能变成一只鹦鹉。经验告诉我,如果你有想成为另一个人的念头时,最好马上抛弃它,即使你此刻站在一枚针尖上。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选择,照样可以找到使你一举成名的位置。”

有一个小职员的女儿,她从小很有唱歌的天赋,由于这一天赋,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歌星。但是,她那天生一张大嘴的脸上,配上一口暴牙,是她最不幸的特征。当她第一次在夜总会演唱的时候,她千方百计想用她的上唇去遮掩她的牙齿,希望观众不会注意她的缺陷而去专心欣赏她的歌声,结果适得其反,不但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也使自己的表演很不成功。

那天的情景让她很痛苦,她说:感觉自己就是站在了一枚针的针尖上,如果当时不是一位素不相识的观众的鼓励,也许因此就放弃了自己选择的道路。

当时现场的一位观众觉得她很有歌唱的才华,就很率直地告诉她说:“刚才我一直在专心观赏你的歌唱表演,我看得出来你想掩饰的是什么。你害怕别人注意到你的暴牙,对不对?”

听到这里,这个女孩感到无地自容,接着他继续说:“那又怎样呢?难道暴牙是什么不得了的羞耻吗?不必刻意地掩饰它,放开点,自自然然地张开你的嘴巴,尽情把你歌唱的才华表现出来。”他斩钉截铁地说:“更何况,你的牙齿很可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幸运喔!”

这个女孩就是凯茜·桃莉。她接受了那位观众的忠告,从那时起,每当她在唱歌的时候,她就尽情地把嘴张开,把她那令人欢愉的优美歌声唱出来。

终于,她成为一位在电影及广播界享有盛名的双栖红星。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喜剧演员,以模仿她唱歌的模样来娱乐观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一篇谈论“自我”的文章中指出:“在人的一生当中,通常仅仅发挥了他潜在能力的十分之一。人如果与他潜在的‘自我’来比较的话,只可算是个半醒的人罢了,因为,通常来说他仅将他的潜能发挥了一小部分,而一个人的能力极限远超过他现实所表现的,但是,多数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因种种与众不同的特点,束缚和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而使自己做不成事,说到底,这涉及态度问题。”

记住山姆·伍德的话:即使你此刻站在一枚针尖上,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选择,照样可以找到使你一举成名的位置。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如果你选准了自己的位置,你的人生就有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端正自己看事做事的态度。

只有坚强是不可战胜的

方法总比问题多,出路总比死路多。在现实社会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绝境。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艰难没有做下去的勇气。波德莱尔说过:“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但不幸的是,由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殃及庄园并将其化为灰烬。庄园里除了黑糊糊的焦木炭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而迪克此时没有一点再造庄园的能力,但迪克还是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

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了。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说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

他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分装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不久,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又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保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生活的道路便会重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只要心中还有一丝希望,脚下就会有新的道路。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